1、第七课 幼时记趣教学目标:、疏通文句,把握文章内容。、了解作者童年生活的乐趣,体会作者童年时期观察昆虫的乐趣。、探寻作者物外之趣的来源。教学重点、难点:1、能流畅地朗读这篇文章。2、疏通文句,口头翻译课文,复述课文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 以多种样式的诵读为主,教师点拨,学生自主探究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 备一、复习检查重点词语默写翻译二、讲析文中重点语句。1.学会断句,做到停顿正确,不读破句子。 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 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使其/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 2.特殊句式: 1)省略句 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余见
2、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 私拟作群鹤舞空。余私拟作群鹤舞于空。 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则或千或百蚊果然鹤也。 使与台齐。使之与台齐。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一日,余见二虫斗于草间。 驱之别院。驱之于别院。 2)倒装句 徐喷以烟。以烟徐喷。 3)被动句 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被)三、 整体感知 1.理清文章脉络,本文是如何布局谋篇的?划分段落层次并归纳段意。明确:本文没有连贯的情节,以总分结构叙述了童年生活中的趣事,全文紧扣一个“趣”字来写,可以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1):总叙“物外之趣”。 第二部分(24):具体记叙“物外之趣”。 第2自然段可分为两层: 第一层(“夏蚊成雷”到“项为之强”):写观赏群鹤舞空图,是奇特想象之一。 第二层(“又留蚊于帐中”到本段结尾):写观赏白鹤青云图,是奇特想象之二。 2.课文写了哪几件有趣的事情?请用四字短语概括性的说一说。 明确:观蚊成鹤:群鹤舞空、鹤唳云端;神游山林;鞭打蛤蟆。 四、 板书设计 幼时记趣 沈复 观蚊成鹤 神游山林 鞭打蛤蟆 四、 布置作业 1.识记文中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2.试着翻译全文。抽学生上黑板默写翻译听教师范读跟读听教师讲解学生思考、讨论。学生思考、讨论。授后小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