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4课 法律就在我们身边课题第14课 法律就在我们身边教学目标1、理解法律最重要的特征是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2、懂得法律和道德既相互区别,又相辅相成;3、了解法律在维护社会秩序、保护公共安全、维护正常的经济秩序、打击违法犯罪中的作用和意义。 教学重点1、法律是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 2、法律和道德的关系。3、违法犯罪要受法律制裁教学难点1、法律是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行为规范;2、经济生活中的规则。教法创设情景、案例分析、探究讨论、启发法学法讨论、阅读、合作探究教学设想安排三课时教学程序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第一课时 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聆听 分组讨论后回答江都市双沟中学教
2、学案备课纸年级 初二 学科 思品 主备人 第 2 页教学程序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宪法、刑法、未成年保护法、刑事诉讼法、行政法、中学生守则、生产安全纪律、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思考一下它们都是我们今天所说的法律吗?师:所谓行为规范就是规定人们什么能做,什么禁止做,什么必须做。而法律却和一般的行为规范不同,它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那么,法律的“特殊”表现在哪里呢?特殊(一):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行为规范为什么说它特殊,请同学们阅读教材自己解决这个问题。 (1)国家制定法律:是指国家的立法机关,依照法定程序制定各种不同效力的规范性文件。如,刑法、民法通则、教育法等法律。(2)国家认可法律:是指国家的
3、立法机关,依据实际需要,对社会已存在的风俗习惯、道德规则等加以确认,赋予其法律效力。例如,我国建国初期,婚姻法有关结婚年龄的规定,即女18周岁,男20周岁,就是依当时的实际情况对人们的习惯予以确认的。师:国家制定或认可是国家创制法律的两种主要方式。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在我国,立法机关是指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宪法和国家的基本法律。这里的法定程序是指法律议案的提出、审议和讨论法律草案、对法律草案进行表决、公布法律四个步骤。以上两种形式,一般都是以文字形式出现,其内容都明确规定人们相互间的权利和义务。思考回答思考回答江都市双沟中学教学案备课纸年级 初二 学科 思品 主备人 第
4、 3 页教学程序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由于法律是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行为规范,所以,人们往往将法律称之为“国法”。特殊(二):法律是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行为规范先请同学们看一组规范,同时思考,每一规范的要求包括什么?是对谁提出的要求?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宪法、刑法师:单位、部门行为规则,只限于特定范围的人群,而法律则是针对全体社会成员的。那我们怎样全面理解法律这个特殊的特征呢? 法律是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行为规范具体含义:第一任何人不论职位高低、功劳大小,都必须严格遵守国家法律,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不允许特殊人物存在。即公民平等遵守法律。第二、任何人不
5、论职位高低、功劳大小,一旦触犯了国家法律,都要受到法律的制裁,不允许任何人超越法律之上。即公民一旦触犯法律,平等承担法律责任。特殊(三):法律是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请思考下列问题:1.如果你在公共汽车上没有给老人让座,法律会制裁你吗? 2.如果你入室抢劫或者故意殴打他人呢?前一种行为只会受到道德和舆论的谴责,后一种行为则要受到法律的严惩,因为它已经触犯了法律。思考回答学生回答学生回答江都市双沟中学教学案备课纸年级 初二 学科 思品 主备人 第 4 页教学程序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42页的教学案例,讨论下列问题:1.陈建明的行为是一种什么行为?2. 2.人民法院是依据什么对
6、陈建明进行审判的?3.人民法院在这个案例中是一个什么机构?师:事实说明,依靠国家强制力对触犯法律的人予以制裁,是实施法律的必要措施和重要保证。事实还说明,只有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才能有效地解决社会成员之间因各种原因产生的纠纷,从而维护法律的尊严和社会的稳定。那国家的强制力除人民法院外,还有哪些呢?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看守所、学校所谓国家强制力主要指的是暴力,即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可见: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是法律最重要的特征。师:同学们,通过前面学习现在我们知道: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1)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行为规范。(2)法律是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行为规范。(3
7、)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最主要特征)三、教师小结:同学们,今天我们的欢乐思想品德课堂就要结束,让我们从今天起,不仅要分清是非,还要以法为伴,与法同行!四、巩固练习同步导学对应练习讨论回答思考回答思考讨论回答江都市双沟中学教学案备课纸年级 初二 学科 思品 主备人 第 5 页教学程序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第二课时 法律与道德的关系一、导入新课:情境导入:案例分析:被告山杠爷讲述了发生在一个非常偏远的、治安秩序很好的山村的故事,山杠爷是该村党支部书记,个人品质很好,非常受人尊敬,村里有个年轻媳妇经常虐待甚至多次打伤婆婆,受到全村人的谴责,山杠爷看不过,派人把这个媳妇抓起来游村,羞愤之下
8、,年轻媳妇自杀了,事情捅到了上级司法机关,山杠爷被依法逮捕,山杠爷感到很委屈,不少村民也为山杠爷鸣不平。探究:(1)山杠爷感到很委屈,不少村民也为山杠爷鸣不平说明了什么?(2)怎样做才能避免影片中悲剧的重演?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小结:社会生活不仅需要道德来规范人们的言行,净化社会风气,而且还要依靠法律约束人们的行为,那法律和道德的关系到底是怎样的呢?这就是这节课我们将要探究的问题。二、法律与道德的关系(一)自主探究:请大家看书,四人小组交流找出法律与道德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完成表格讨论探究交流活动江都市双沟中学教学案备课纸年级 初二 学科 思品 主备人 第 6 页教学程序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区别道
9、德法律表现形式不同实现方式不同调整的对象和范围不同小结:在社会实践中,我们能够清楚地看到:凡法律禁止的行为,也是道德谴责的行为,凡法律要求鼓励的行为,也是道德倡导,赞扬的行为;这就说明了法律和道德之间除了区别之外,还有着紧密的联系。(二)案例分析:案例:阿珍中年守寡,含辛茹苦把女儿小英抚养成人。小英成家后阿珍又拖着病体为她操持家务,照看孙子。孙子长大后先后参加了工作,小英却把母亲当成了累赘,稍不如意就破口大骂,母亲生病也不闻不问。老人悲愤难忍,走上了悬梁自尽的绝路。小英虐待母亲的行为激起了公愤。司法部门经查证实,以遗弃罪判处小英有期徒刑四年。思考:这个案例说明法律与道德之间怎样的联系。通过案例
10、:我们知道法律体现并维护社会主义道德,那道德对法律又有怎样的关系呢?(三)案例分析:P45通过大家的回答我们知道:人们的道德水平提高了,有助于人们自觉做到守法、扩法,道德的落脚点在于人心,在于人的思想,自觉,而且道德可以渗透到社会的每个角落,影响到社会的各个层次,约束整个社会的各种行为。所以说道德支持促进补充社会主义法律。思考回答江都市双沟中学教学案备课纸年级 初二 学科 思品 主备人 第 7 页教学程序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概括的说:法律道德是相互配合,相互促进,互相补充的。(四)小小辩论:那有同学要问了,道德和法律到底哪个更重要呢?请大家先分组讨论,我们开展一个小小辩论赛:道德和法律谁更重要?正
11、方:法律比道德重要反方;道德比法律重要通过大家的辩论,我们都看到了社会主义法律与社会主义道德各自的重要作用,其实,他们的作用是一致的,是相辅相成的,是不能割裂开来的,必须把法治和德治结合起来,所以今天我们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依法治国,同时,也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要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结合起来。(五)畅所欲言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大家有什么收获?知道以后该怎么做吗?三、总结青少年既要增强法制观念,自觉地守法,护法,又要提高自身道德素质和道德水平做一个好公民。第三课时 法律是我们的“保护伞”和“守护人一、导入新
12、课P47引言导入课题分组辩论畅所欲言江都市双沟中学教学案备课纸年级 初二 学科 思品 主备人 第 8 页教学程序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法律是我们的“保护伞”和“守护人案例分析 2006年中国足球超级联赛于3月11日揭幕。在重庆力帆队与辽宁队的比赛中,连续两年在联赛积分榜垫底的力帆队以2:1击败对手,久违的胜利让球队和球迷狂喜不已。重庆知名球迷陈文武比赛刚结束就冲进球场,想与球队共同庆祝,但随后被迅速赶来的球场保安人员带离现场。陈文武在以前的比赛中曾有冲进赛场推搡裁判的“前科“。重庆市公安部门对陈文武开出了治安管理处罚法颁布施行后的第一张“球迷罚单”,依法对陈文武处以拘留10天、罚款500元的处罚
13、,同时禁止他在一年内进入体育场观看同类比赛。师:结合上述案例,请同学们讨论以下问题:(1) 公共秩序是指哪些地方、哪些场所的秩序?(可例举说明)(2) 如果不对陈文武的行为给予强行制止会产生什么后果?(3) 对陈文武作出处罚的依据是什么?维护社会秩序的还有哪部法律?它们在维护公共秩序中发挥什么作用?师:(归纳点评)公共秩序主要包括社会秩序、公共场所秩序和交通秩序,例如:学校、车站、码头、商场、电影院、体育场、火车上等场所的纪律。球迷陈文武的行为是扰乱公共秩序的行为,如果不加以制止,就会导致球场秩序的混乱,严重的还会导致人员的伤亡。破坏社会秩序,会滋扰了他人的正常生活,严重的还会给个人、集体和国
14、家造成损失,学生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各小组派代表发言。江都市双沟中学教学案备课纸年级 初二 学科 思品 主备人 第 9 页教学程序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所以这些行为都应受到法律的惩处。在这个案例中,对陈文武作出处罚的依据就是治安管理处罚法,在维护公共秩序中除了治安管理处罚法外还有一部很重要的法律就是刑法,它们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必须遵守的法律,也是人们同违反社会公共秩序的行为作斗争的有力武器。 在日常生活中,使用最多的就是治安管理处罚法,该法通过警告、罚款、拘留等罚强制手段维护社会秩序。请看下面治安管理处罚法的相关内容,了解它所维护的范围和具体措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三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警告或者
15、二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一)扰乱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秩序,致使工作、生产、营业、医疗、教学、科研不能正常进行,尚未造成严重损失的;(二)扰乱车站、港口、码头、机场、商场、公园、展览馆或者其他公共场所秩序的;(三)扰乱公共汽车、电车、火车、船舶、航空器或者其他公共交通工具上的秩序的;(四)非法拦截或者强登、扒乘机动车、船舶、航空器以及其他交通工具,影响交通工具正常行驶的;(五)破坏依法进行的选举秩序的。聚众实施前款行为的,对首要分子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下罚款。第二十六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
16、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江都市双沟中学教学案备课纸年级 初二 学科 思品 主备人 第 10 页教学程序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情节较重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下罚款:(一)结伙斗殴的;(二)追逐、拦截他人的;(三)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的;(四)其他寻衅滋事行为。师: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法律在维护公共秩序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青少年在社会生活中,要养成守法的好习惯,自觉维护公共秩序。为此,我们应懂得,在不同的生活情景中怎样自觉地维护良好的社会秩序。在下列情况下,你会如何选择的?为什么?活动一:心灵的选择自觉维护公共场所的秩序(1) 在公交车站等侯上车的人很多,排了很长的
17、队,你会如何去做?(2) 观看演出时,现场人非常多,你在现场的话,会如何去做?(3) (学生可自己设计情景) 师:通过以上同学们的回答可以看出,同学们能做到懂法守法,自觉维护社会秩序。在人们的生活中,不仅要有良好的社会秩序,还要有安全的社会环境,公共安全成为广大人民群众关注的重要问题,维护公共安全也就成为法律的一个重要职责。活动二:案例研讨维护公共安全,保护人民安全据广州日报报道,既未持有个人驾驶证,又未办理危险物品准运证的何某,利用人货车非法运江都市双沟中学教学案备课纸年级 初二 学科 思品 主备人 第 11 页教学程序教师活动学生活动送液化气,被深圳市宝安区消防大队依法处以治安拘留七天的处
18、罚。当日下午3时多,宝安区消防大队防火科队松岗镇一家气站进行防火检查,一辆停在气站门口,车身上没有任何易燃易爆物品准运标志,却装满液化气瓶的人货车,引起消防干警的注意。检查发现,这辆人货车未办理危险物品准运牌照,车辆的排气管没有经过防爆改装,当时驾驶人货车的何某本人也没有驾驶证。消防干警对车上液化气进行了清点,发现车上共有液化气40瓶。 请大家结合教材中的相关内容,讨论并回答下列问题:(1) 什么是公共安全?(公共安全是指多人的生命、健康和公共财产的安全。)(2) 法律为什么要维护公共安全?(3) 我国关于维护公共安全管理的法律法规有哪些?(4)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对危害公共安全行为
19、的处罚措施有哪些?(5) 上述案例中,何谋为什么被拘留?消防大队这样做对于避免危害的发生有什么意义?师:(点评) 他的行为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危害,受到了法律的严惩,法律对他的制裁可以有效地警示众人,也保证了社会公共安全。我国社会安定,生活有序,经济也随着改革开放发展的越来越快,但在利益地驱使下,就会发生许多破坏经济秩序的行为。那么破坏经济秩序的行为又该如何禁止呢? 讨论回答江都市双沟中学教学案备课纸年级 初二 学科 思品 主备人 第 12 页教学程序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活动三:假、冒、伪、劣劣质大米:查你没商量。最近,漳平市工商局执法人员巡查市场。发现“问题大米”有50袋,约2.6吨。三鹿奶粉、分
20、组讨论回答下列问题:(1) 这些案例反映了什么问题?(2) 国家依靠哪些法律来规范经济行为?(3) 这些法律中体现了什么样的经济活动规则?你是如何理解的?师:通过以上探讨我们可以看出,公共秩序、公共安全、经济秩序的维护都离不开法律这一“保护伞”。法律还有一个很重要的职责就是规定了什么样的行为是违法行为,违法行为应该承担什么样的责任。请同学们通过教材回答下面的问题:活动四:深度分析违法与犯罪的关系(1) 什么是违法行为?违法行为的类别?违法行为要分别承担什么样的法律责任?(2) 什么是犯罪?刑法和刑罚的含义是什么?我国刑法的任务和作用是什么?(3) 在我国,有哪些执法机关?你了解它们的性质和职能
21、吗?(对此问题,可先让学生看教材第51、52页,然后多媒体显示下列表格,学生研讨完成。)讨论回答讨论回答教学程序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执法机关性质职能主要受理案件三者关系共同点(任务)公安机关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到,法律在维护公共秩序、维护公共安全、维护经济秩序等方面都起着重要作用,是打击违法犯罪行为最有力的武器。公安机关、人民检察、人民法院相互配合,各尽其责,协调一致,共同行使国家权力,履行打击犯罪、保护公民合法权益的职责,我们有法律这一“保护伞”,我们的国家将会更加和谐,我们的生活会更加幸福。课外探究:以小组为单位收集一些关于法院审判的知识,准备开展一次模拟法庭活动。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