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诵读欣赏时间地点七年级办公室召集人课题课时 1 课时(总第 课时)科任教师授课时间三维目标1、理解每副对联的含义,熟读成诵。2、初步了解对联的一些常识,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3、学会欣赏对联的方法重难点重点:理解每副对联的含义,熟读成诵。难点:学会欣赏对联的方法。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揭示目标(12分钟)1、导入新课2、出示学习目标(1)、理解每副对联的含义,熟读成诵。(2)、初步了解对联的一些常识,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3)、学会欣赏对联的方法二、学生自学,质疑问难(10分钟左右)1、查找、收集、交流有关对联的起源、类型、特点等方面的知识。 2、反复诵读,理解每副对联的含义。3、说说可
2、以从哪几个方面欣赏对联?三、合作探究,解决疑难(15分钟左右)1、介绍对联的起源(见课件)2、对联知识简介对联也叫对子,是我国独有的文学形式,是由两个对偶句组成的文体。对联的种类很多:(1)、从张贴处上说:春联(大门)楹联(柱子)堂联(堂屋墙上)(2)、从用途上说:寿联 婚联 挽联 题画联 交谊联 名胜联(3)、内容:可赞美壮丽山河,抒发爱国情怀;可寄托理想抱负,表达爱憎感情;可祝愿事业兴旺、生活美满,向往丰收、吉祥与健康。3、对联的特点:对联的字数不限。上下联字数必须相等,能完全对称。上下联的语句结构相同、词性相同。上下联相对应的字要求平仄相对。(严对宽对)4、如何张挂对联张挂对联,传统作法
3、必须直写竖贴,自右而左,不能颠倒。横批,可以说是对联的题目,也是对联的中心。好的横批在对联中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相互补充的作用。上联最后一字是仄声(第三、四声)右边下联最后一字是平声(第一、二声)左边5、如何欣赏对联一是内容充实、意境深远。二是平仄上合乎格律。三是对仗上严谨工整 。四是修辞技巧别具一格。6、欣赏六副对联(见课件)四、巩固新知,当堂训练(15分钟)1、配对联2、修改对联(见课件)五、课外作业,拓展延伸(3分钟)课外搜集有趣的对联加以欣赏,并与同学共同分享。自主备课记录自主备课记录教研活动记录教研活动记录板书设计对联六副对联也叫对子,是我国独有的文学形式,是由两个对偶句组成的文体。上
4、下联中忌讳在同一位置使用同一个字教学反思注:写教学反思的切入面 根据新课标理念,课堂教学规律、课堂教学评价体系,教学反思可以从以下六个方面着手:1、教学内容方面:教材处理的合理性;导入、结课的激励性;深层意义的规律有否揭示与发掘。2、教学过程方面:教学程序安排的合理性;教学设计的科学性;媒体运用的适切性;反馈评价的准确性。3、从课堂管理方面进行反思:班级成员涉及面的广泛性;全班同学学习的积极性;学法指导的经常性;处理偶发事件的应变性。 4、时间安排方面:时间分布的合理性;课内时间的可压缩性。5、学生活动方面:学生活动的能动性;交往状态的合理性;学生心智活动的发展性。6、目标达成方面:学生知识、
5、技能的落实性;学生学会学习的水平性;教师课内教学监控的有效性。 撰写教后录的切入点1、成功点:主要是指课堂教学中的闪光点。如课堂上一个恰当的比喻,教学难点的顺利突破,引人入胜的教学方法。又如一些难忘的教学艺术镜头:新颖精彩的导语,成功的临场发挥,扭转僵局的策略措施2、失败点:主要是指课堂教学中的砸锅点。如教学目标定位不准,造成的“吃不了”或“吃不饱”之现象;教学引导的度把握不适,造成的“一问三不知”的僵局;教学方法选择不当,造成的低效等。3、遗漏点:主要是指课堂教学设计中遗漏的一些环节或知识点。如教学衔接必需的知识点,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背景材料,拓展延伸的内容等。4、改进点:主要是指课堂教学中经过微调可以追求更高效益的那些点。如更合理的分配讲与练的时间,更恰当的选择例题,更完美的板书设计,更科学的媒体选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