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泰戈尔诗三首课题泰戈尔诗三首课时 1 课时(总第 课时)科任教师授课时间三维目标1、认识作者,了解写作背景 积累字词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美好、纯结的童真世界3、以阅读为主,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4、培养阅读优美诗文的兴趣重难点重点:积累字词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美好、纯结的童真世界难点:学习运用想像手法展现世间挚爱真情的手法一、导入新课,揭示目标(1-2分钟)1、情境导入 著名诗人冰心曾说过:“每个人的童年生活都像一颗闪光的珍珠,串在了你记忆的项链上,即使两鬓斑白的时候,岁月的尘埃也掩埋不了它那诱人的光泽。”这句话,也许已勾起了你对童年生活的无限遐想,今天,就让我们跟随印度诗人泰戈尔
2、一起走进那新月般纯结美好的童真世界,去重温童年的梦,去感受孩子心中那份挚爱纯情。2、学习目标二、学生自学,发现问题(10分钟左右)1、自学提纲:一、认识作者,了解写作背景。二、(一)初读:感知形象学生先自由朗读,要求:用笔圈出生字、词边读边感知一下课文写的是一个怎样的孩子,你能用几个词概括一下吗?试着用你感觉到的孩子的语气去读。(二)再读:领悟感情1找朗读较好的同学深情地读,其他同学静静地听读2学生相互交流一下,描述自己所想象的情景 (三)三读:欣赏语言1齐读,边读边画出你认为较精彩的词语、句子。2四人一组,每个同学都要说一说自己所画的句子和自己的感受(四)四读:学习方法自由朗读,边读边想一个
3、成年人民(作者)怎么会把儿童的心理感受写得那么真实可爱呢?他运用的是什么手法?2、学生自学。对不会的问题要做好批注或随笔,作为合作探究的问题进行合作探究。3、教师检查学情,不指导、不提问、不干扰。三、合作探究,解决疑难(15分钟左右)通过提问、师生互动、小组讨论等形式解决问题。1、解决自学提纲中的问题:2、合作解决学生自主发现的问题。3、教师小结本节课学习重、难点。四、巩固新知,学会运用(15分钟)教师出示课堂作业。1幸福的孩子童年生活是无忧无虑的,金色花中的孩子是那样的天真、活泼、可爱他为什么会那样幸福?谈谈你的理解,金色花有什么意义,你明白吗? 2我为什么想变成一朵金色花,不愿让妈妈知道呢
4、?我为妈妈做了那么多好事,妈妈为什么还说我“坏”? 3你们天天与妈妈在一起,突然有一天,你要离开妈妈,你当时会怎样想,心里的感觉又如何?离家住校的日子,你想妈妈吗?你会怎样表达对妈妈的思念?告别中的孩子为什么把自己想像成“清风”“涟漪”,你会把自己想像成什么去表达对母亲的爱呢?4榕树中的孩子也许离家很久了,他想家乡的榕树了吗?为什么要对榕树进行描写,沉思?为什么要把自己想成“风”“影子”“鸟儿”“鸭”,这些与榕树有关吗?他到底要倾吐内心怎样的情感?五、课外作业,拓展延伸(3分钟)1、自由选择适合自己的文章有感情的配乐朗读2、搜集以“母子”(母女)为主题的歌曲,诗词名句 自主备课记录自主备课记录
5、教研活动记录教研活动记录板书设计作者及写作背景 天真活泼、调皮、可爱 舒缓、温馨、深情而又活泼想象教学反思 注:写教学反思的切入面 根据新课标理念,课堂教学规律、课堂教学评价体系,教学反思可以从以下六个方面着手:1、教学内容方面:教材处理的合理性;导入、结课的激励性;深层意义的规律有否揭示与发掘。2、教学过程方面:教学程序安排的合理性;教学设计的科学性;媒体运用的适切性;反馈评价的准确性。3、从课堂管理方面进行反思:班级成员涉及面的广泛性;全班同学学习的积极性;学法指导的经常性;处理偶发事件的应变性。 4、时间安排方面:时间分布的合理性;课内时间的可压缩性。5、学生活动方面:学生活动的能动性;
6、交往状态的合理性;学生心智活动的发展性。6、目标达成方面:学生知识、技能的落实性;学生学会学习的水平性;教师课内教学监控的有效性。 撰写教后录的切入点1、成功点:主要是指课堂教学中的闪光点。如课堂上一个恰当的比喻,教学难点的顺利突破,引人入胜的教学方法。又如一些难忘的教学艺术镜头:新颖精彩的导语,成功的临场发挥,扭转僵局的策略措施2、失败点:主要是指课堂教学中的砸锅点。如教学目标定位不准,造成的“吃不了”或“吃不饱”之现象;教学引导的度把握不适,造成的“一问三不知”的僵局;教学方法选择不当,造成的低效等。3、遗漏点:主要是指课堂教学设计中遗漏的一些环节或知识点。如教学衔接必需的知识点,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背景材料,拓展延伸的内容等。4、改进点:主要是指课堂教学中经过微调可以追求更高效益的那些点。如更合理的分配讲与练的时间,更恰当的选择例题,更完美的板书设计,更科学的媒体选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