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题比较探究 三 峡学 习目 标1、知识能力:比较明确徐迟黄山记和余秋雨三峡写作目的和表达方法的不同; 2、过程方法:学习文章结合名胜古迹、历史传说来描写景物的写法。 3、情感态度:明确余秋雨对于“三峡”这一自然景观及三峡其中的景观相联系的历史人物及文化的重新审视和思索。重 点难 点重点:比较明确徐迟黄山记和余秋雨三峡写作目的和表达方法的不同。 难点:学习文章结合名胜古迹、历史传说来描写景物的写法。教法选择学导式教学法课型新 授 课课前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学生:熟读课文学习描写景物的写法。是否采用多媒 体是教 学时 数2课时教学时数第 2 课时备课总数第39课时课 堂 教 学 过 程 设 计教
2、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揭示学习目标:1、复习回顾:回忆上节学习内容。2、揭示学习目标:(见上)二、指导学生先学。结合学法导航进行学法指导。三、学生先学,教师巡视。 学法导航: (一)合作交流:1、作者描写三峡,为什么还要插叙王昭君、屈原等名人? 2、作者为什么说外国人即便游览三峡,也不会了解三峡? 3、余秋雨文中的文化景观和自然景观是如何结合在一起的? (二)比较探究:1、徐文和余文散文各有什么特点? 2、比较余秋雨与李白、郦道元三峡十五年的主要异同点。 (三)总结归纳:概括主题思想及写作手法。四、检查学生先学效果。 (一)合作交流:1、提示:作者之所以这样写,是为了增加三峡历史的异彩。如
3、果单写三峡的景色,就写得过于单调,为写景而写三峡了。这样增加了历史名人,也为三峡增添了神韵。 2、因为游览三峡的外国人很少了解中国的历史,很少了解三峡出生的历史名人。三峡是包括这些历史名人的。3、A.主要是利用它们之间的某种相似点,通过联想、想象、明喻、暗喻等巧妙地不露痕迹地把它们沟通起来.如把江流滔滔声比喻为不绝的争辩声。1、引导复习,导入新课,多媒体出示教学目标。2、多媒体出示学法导航,进行具体学法指导。3、多媒体出示问题,引导学生先学,巡视指导,发现问题,及时点评。并参与学生的讨论探究活动。4、指名回答,教师相机引导交流,适当点拨、补充,使学生明确答案要点。同时多媒体出示。1、回顾文意,
4、默读目标,明确本节课学习任务。2、看屏幕,听老师要求,明确学习任务及先学方法。3、学生看屏幕出示的问题,勾划品读重点词句段落,自主思考后,小组合作探究、讨论。4、交流思考讨论、小组合作探究结果。各抒己见,互相补充,对课文的内容有自己的心得,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B.主要运用了具体代抽象、部分代整体的借代手法。如以刘备们的马蹄代替战马、战火、战争。 (二)比较探究:1、徐文:写景散文,描绘赞美祖国山水风光美景;余文:文化散文,思索审视与自然景观相联系的历史文化。实际是文化寻根。 2、共同处都写到了三峡山水的奇伟。 李诗的重点是借景抒情,抒发自己遇赦东返时无比轻快的心情。郦文意在写实说明,重点描
5、写三峡隐天蔽日的地貌特征和四季景观的主要特色。余文主要在阐发由三峡的文化景观、自然景观引起的关于社会历史、人类精神、民族精神方面的思考。包括对诗情、和平、壮美、柔美、冲击世俗的无畏精神和勇往直前精神的赞美,以及对种种精神萎缩现象的批判和忧虑。 (三)总结归纳:1、主题思想:本文通过对三峡景观的描述和对三峡历史人物的评判,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和对祖国灿烂文化的赞美。2、写作手法:A.运用对历史文化的铺陈来衬托景色的优美。B.情景交融表达主旨。五、学生讨论、更正,教师点拨。 再读课文,提出自己的质疑,探讨交流解惑。六、当堂训练。诵读课文中作者所引相关诗句。板书设计: 小结:壮丽的景观精彩
6、的评判写作手法:A.运用对历史文化的铺陈来衬托景色的优美。B.情景交融表达主旨。5、多媒体出示,教师引导归纳,使学生明确徐文和余文散文各自的特点。6、引导交流补充,多媒体出示,概括主题思想及写作手法。7、教师点拨,引导交流,解惑。8、引导诵读。能尽情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观点。明确要点,并做好笔记。5、看屏幕,听老师引导归纳,学生明确徐文和余文散文各自的特点。6、交流归纳结果,补充并做好笔记,深入体会,学会写法,在习作中进行运用。7、学生小组内质疑、讨论、更正。8、自主诵读。作业设置 1、完成练习册阅读题。 2、按要求预习新课。教学反思等级评价(A/B/C/D)检查签阅第 周,应备 课时 实备 课时,共 课时评价: 时间: 签查(盖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