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辽宁省大连第76中学七年级语文《蝉》教学设计 人教新课标版.doc

上传人:s4****5z 文档编号:7872100 上传时间:2025-01-2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3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辽宁省大连第76中学七年级语文《蝉》教学设计 人教新课标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辽宁省大连第76中学七年级语文《蝉》教学设计 人教新课标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辽宁省大连第76中学七年级语文《蝉》教学设计 人教新课标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语 文 教 学 设 计 课题蝉主备人课型新授 教 学 目 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品读、欣赏课文,感受课文委婉轻柔、自然流畅的风格。2过程与方法目标:了解先抑后扬及由事物引发哲理的写作方法。3情感与价值目标:体悟生命的意义,引导积极、认真对待生命的态度。重点感知课文内容,准确理解课文内容。难点了解本文由一个具体细小的物引出抽象深刻的哲理的特点。教学准备教师准备书、教参学生准备书 教 学 过 程自备补充集备补充一、导入 唐代李商隐有一首诗是这样写的。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听完李商隐的诗后,大家知道他描写的是什么吗? 可以通过

2、幻灯片展示蝉,让学生谈一谈对这个小昆虫认识。用熟悉的话题引起学生兴趣。蝉,古称蜩、蚱蝉等,俗名“知了”、爬树猴。蝉遍布全世界,已知品种有3000余种之多。蝉的一生有四个阶段,即卵、幼虫、拟蛹和成虫。雌蝉通常于78月份产卵于孔,幼虫孵化后会随树枝或自造细丝落到地面入土中,幼虫在地下生活的时间很长,最短也要2年左右,一般要过45年,长的要经过1213年。 我国古人按蝉的出现时间分为春蝉、夏蝉和寒蝉。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短小的哲理散文蝉。二、新知探究1、朗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2、探究质疑:思考研讨与练习一,作者写蝉,先抑后扬。抑在哪里?扬在哪里? 讨论归纳:文章开头写蝉使事忙得

3、人听了很烦,再写病蝉的微弱、细小,都可以表现了蝉的惹人讨厌和微不足道的一面,这是抑。然而得知蝉17年埋在泥土下,出来就活一个夏天时,作者被蝉活着的生命的意义所感动,宽恕了那烦人的聒聒,这是扬。 3、探究质疑:蝉的生命的意义是什么? 讨论并归纳:本来的生活历程就这样。它为了生命的延续,必须好好活着。4、探究质疑:我们能从蝉身上得到什么启示? 讨论并归纳:不管生命短暂还是长久,都应该积极面对,全情投入,好好的生活。 (以小见大,通过小事物,发现大道理,教会学生这样的写作方式。)5、探究质疑:最后一句“斜阳里,想起秋风颜色,就宽恕了那烦人的聒聒”,“秋风”有颜色吗?作者这样说给人一种怎样的感受? 讨

4、论并归纳:我们一般是听到秋风的声音,但是作者用了“秋风颜色”,巧妙地在听觉感受之外,增加了独特的视觉感受,很有新意。它赋予秋风一种“颜色”,把秋天的一些视觉形象加了进来,比如金黄的落叶、火红的枫叶、暗绿的松柏、疏朗的天空等等都融入秋风中,言少而意浓。 三、课堂小结 蝉虽然烦人、弱小、微不足道,但是蝉的一生的经历给人的启示确实是深刻的。不管生命短暂还是长久,都应该积极面对,全情投入,好好地生活。|四、布置作业(1)选作:(2)必做:日记。作者介绍,小思,香港作家,原名卢玮銮。以小见大的写作手法,欲扬先抑的手法。板书设计课后反思围绕本课达成目标、教学方式、学习方式、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进行反思本课内容基本完成。由学生熟悉感兴趣的知了的介绍导入,学生的兴趣很浓,对文本的理解也比较透彻。但是关于补充的写蝉的诗句没有给学生充分理解吸收的时间。应该多给学生思考的空间,才能更好完成教学目标。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语文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