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十章 数据的分析科目数学主备人年级八时间课题第二十章 数据的分析20.2 中位数和众数(二)课时一课时教学目标1、进一步认识平均数、众数、中位数都是数据的代表。2、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还应了解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在描述数据时的差异。3、能灵活应用这三个数据代表解决实际问题。教材分析教学重点:了解平均数、中位数、众数之间的差异。教学难点:灵活运用这三个数据代表解决问题。教法提示启发式教学教学过程设计(含作业安排)复习引入:一、中位数:将一组数据按照由小到大(或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如果数据的个数是奇数则处于中间位置的数就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如果数据的个数是偶数,则中间两个数据的平均数就是这组数据
2、的中位数二、众数: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就是这组数据的众数。三、求中位数的一般步骤四、中位数和众数的作用五、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的异同练习二、引入新课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都可以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它们都有各自的特点和作用,在具体问题中,如何用它们分析问题?如何选择适当的量来代表、分析数据?例题:1.某商场服装部为了调动营业员的积极性,决定实行目标管理,即确定一个月的销售目标,根据目标完成的情况对营业员进行适当的奖惩.为了确定一个适当的目标,商场统计了30位营业员在某月的销售额,数据如下:(单位万元)17 18 16 13 24 15 28 26 18 19 2217 16 19 32 3
3、0 16 14 15 26 15 3223 17 15 15 28 28 16 19 (1)月销售额在哪个值的人数最多?中间月销售额是多少?平均销售额是多少?(2)如果想让一半左右的营业员都能达到目标,你认为月销售额定为多少合适?说明理由.(3)如果想确定一个较高的销售目标,你认为月销售额定为多少合适?说明理由.例题6中第一问是在巩固平均数定义、中位数定义和众数的定义。可以引导学生从问题中词语特点分析它们分别指哪个数据代表,教师也可以顺便加一个发散性问题,一般地哪些词语是指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呢?例题6中的第二问学生一般不易想到,教师要将“较高目标”衡量标准引向三个数据代表身上,这样学生就不难
4、回答了。第三问要抓住一半左右应与哪个数据代表的意义相符这个问题。即要很好的回答第三问,学生头脑必须很清楚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特点。练习:P135练习课件 :1、某公司销售部有营销人员15人,销售部为了制定某种商品的月销售定额,统计了这15人某月销售量如下:每人销售件数1800510250210150120人数113532(1)求这15位营销人员该月销售量的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2)假定销售部负责人把每位营销员的月销售额定为320件,你认为是否合理?为什么?如不合理,请你给出一个较合理的销售定额。n 课堂小结:1.平均数的计算要用到所有的数据,它能够充分利用数据提供的信息,在现实生活中较为常用.但它受极端值的影响较大.2.当一组数据中某些数据多次重复出现时,众数往往是人们关心的一个量,众数不受极端值的影响,这是它的一个优势3.中位数只需很少的计算,不受极端值的影响,这在有些情况下是一个优点作业:课本第136页6、7题 优化设计教学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