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 矩形、菱形、正方形 第3课时 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理解菱形的定义. 2.掌握菱形的性质.能力目标:1.经历探索菱形的概念与性质的过程,在操作活动和观察、分析过程中发展学生的主动探究习惯和初步的审美意识,进一步了解和体会说理的基本方法.2.了解菱形的现实应用.情意目标:1.在操作活动过程中,加深师生的情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2.在学习过程中,体会菱形的图形美和内在美.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菱形的性质.难点:菱形性质和直角三角形的知识的综合应用三、教学方法:引导与自主探索相结合 四、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个人修改意见一课前预习与导学: 1菱形具有而矩形不一
2、定具有的特征是( )A、四条边相等; B、四个内角都相等 C、对角线互相平分; D、对角线互相垂直。2 菱形既是 对称图形,又是 对称图形.3 菱形的两对角线长分别为10cm和24cm,则周长为 cm;面积为 cm2。二课堂学习与研讨(一).情境创设方案 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一些含有菱形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1) 上面的图片中有你熟悉的图形吗?(2) 学生举出生活中类似的图形.(3) 菱形的结构特征是什么?(二)教学菱形的概念:1.实施操作:按操作观察探索的程序展开.活动分为以下二个层次第一层次:画出等腰三角形ABC关于底边AC的中点O对称的图形,将点B关于点O的对称点记为点D,则CDA可以看
3、成是ABC绕点O旋转180得到的。第二层次:探索四边形ABCD的特点学生通过探究可以发现:四边形ABCD是中心对称图形,是平行四边形,并且有一组邻边相等,为引入菱形的概念做好铺垫。2.给出菱形的概念: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叫做菱形。(三). 教学菱形的性质1. 按课本的思考、讨论两个环节展开.具体活动分为四个层次: 第一层次:使学生理解,既然菱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那么它就应该具有平行四边形的一切性质.第二层次:通过思考,使学生理解,由于菱形比平行四边形多了一个特殊条件:有一组邻边相等,因此菱形应具有一些特殊的性质.探索菱形的特殊性质,要从这一特殊之处(有一组邻边相等)入手.第三层次:借助
4、于图形直观,引导学生通过合情推理去探索,发现结论.第四层次:在合情推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说理(分别从菱形的定义与中心对称性两个方面),发展有条理的表达能力.2.给出菱形的特殊性质菱形的四条边相等。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并且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四)例题讲解:P79例3教学注意点:引导学生探索解题途径,培养学生有条理地思考能力.规范解答过程,培养学生有条理地表达能力.引导学生归纳:计算菱形的面积有哪些方法?(五)课堂小结: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问题?(六)当堂检测:1在菱形ABCD中,AEBC,AFCD,且垂足E、F分别为BC、CD的中点,那么EAF=( )(A)7 (B)60(C)
5、45(D)302菱形的两条对角线长分别为6cm和8cm,则菱形的边长是( )(A)10cm(B)7cm (C)5cm (D)4cm3已知菱形的周长为52,一条对角线长是24,则另一条对角线长是_4菱形两邻角的度数之比为1:3,边长为5,则高为_5如图,菱形ABCD中,点E、F分别是BC、CD的中点,连接AE、AFAE与AF有什么样的关系?为什么?(六)、布置作业,巩固新知:P84习题7、8通过课前预习与导学,发现学生对此部内容的学习存在哪些问题。让学生感受到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就在自己的身边,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探索精神.学生通过探究可以发现。熟悉、应用菱形的有关性质;由于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菱形的2条对角线就将菱形分成了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结合图形向学生介绍菱形的一个面积计算公式.(2)教学注意点:引导学生探索解题途径,培养学生有条理地思考能力.规范解答过程,培养学生有条理地表达能力.引导学生归纳:计算菱形的面积有哪些方法? 通过练习及时发现学生掌握本节知识的情况。四、板书设计:9.4矩形、菱形、正方形(3) 1、菱形的定义 例题 学生板演区 2、菱形的性质 例1、 例2五、教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