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研究生集体主义价值观发展中内蕴的独特张力.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754068 上传时间:2024-03-05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943.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研究生集体主义价值观发展中内蕴的独特张力.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研究生集体主义价值观发展中内蕴的独特张力.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研究生集体主义价值观发展中内蕴的独特张力.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2023.9 36 研究生德育 DOI:10.16750/j.adge.2023.09.006 研究生集体主义价值观发展中内蕴的独特张力 许 畅 刘 志 摘要: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价值原则,研究生作为国家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人群,其集体主义价值观培育更是重中之重。而研究生群体自身的独特属性决定其集体主义价值观发展中存在着独特的张力关系。首先,集体主义价值观由稳定的规则体系作为基础,而研究生独特的创新精神使其形成质疑规则的思维定势,为平衡这对张力关系需要引导研究生对集体利益至上原则产生根本性、彻底性的认同。其次,集体主义价值观发展多依赖于具体情境中主体的直觉习得,而研究生群体独特的求真精

2、神却表现为高度理性批判的思维方式,为此需引导研究生形成“理性判断对情感直觉补充联动”的集体主义价值观决策发展模式。最后,集体主义价值观强调群体协同意志的表达,而客观上讲研究生群体强调自身的主体个性的彰显,为此需要建立起“水平集体主义”的集体权力结构氛围。关键词:研究生;集体主义;价值观;发展;张力 作者简介:许畅,东北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博士研究生,长春 130024;刘志,东北师范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教授,长春 130024。集体主义精神一直贯穿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是基本的价值导向之一,无论是在“抗击疫情”还是在“脱贫攻坚”中,中国人民都表现出伟大的集体

3、主义精神。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1。研究生作为科技创新、知识创造的“新动力人群”,其自身集体主义价值观的成长与发展更是关乎着国家进步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在当下世界局势、国家发展、社会结构深刻且剧烈的变局之下,研究生对自身与集体关系的理解与治理更需要正确有力的引导。然而,研究生集体主义价值观发展中内蕴着独特的张力关系。以研究生独特的研究型学习生产活动根本性质作为考察的出发点,研究生群体具备以下几种突出的思想认知特质与态度倾向特征。首先,创新精神是研究生进行学术研究的根本要求,

4、“在科研能力结构要素中,创新能力排在最前面,且遥遥领先”2。其次,求真精神是贯穿研究生学业全过程的目标追求。“研究生由于其相对丰富的学习生活经历,已经形成了相对稳定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多年的学术训练也使得他们形成了批判的思维方式。”3学术研究就是在批判和思辨中求得真知的过程。最后,主体精神是研究生进行知识生产活动的内驱动力。“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本和主导,学术型研究生科研主体性的增强是其自身创新精神、创造力的内在动力源泉。”4 上述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研究生集体主义价值观的发展,为此,本文力图探究内蕴于研究生集体主义价值观发展中的独特张力,以期进一步说明研究生集体主义价值观发展的基本规律

5、。一、集体主义价值观系统规范约束与研究生创新精神之间的独特张力 研究生创新精神与集体主义价值观稳定规则格局之间的张力是指,研究生在学术创新、知识创造等学习活动中逐渐形成的愿意尝试突破现有逻辑规则而寻找新的可能空间的思维习惯及精神品质与集体主义价值观强调以普遍规则规约集体成员行为之间在矛盾中走向平衡的发展过程。一方面,集体主义价值观由稳定的规则体系作 基金项目:2018 年度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建设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研究”(编号:18JZD050)2023.9 37 研究生德育 为基础。规则是集体缔结的前提,没有规则,任何集体都无法完成整合。毛

6、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一文中,在具体论述国家、生产单位、个体生产者利益关系处理时反复强调社会主义必须遵循一个总原则,就是“兼顾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5。而毛泽东所讲的这一总原则就是集体主义原则,是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多重利益关系的根本性要求。同时,集体主义原则为个体提供了行动标准,也对个体行动提出要求,体现了集体主义作为道德表现形态的规范性。伴随市场经济的转型,理论界与社会公众也越来越关心还是否需要坚持和遵循集体主义的原则,对曾经确立的毫不为己、专门为人的集体主义教条错误要求作出深刻反省。为此,集体主义作为原则的内涵开始不断丰富,呈现出“层次化”的特点,即对个体提出程度不同的集体主义要求:第一个

7、层次是最高标准,要求个人无私奉献,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第二个层次是普遍标准,要求个人先公后私,将集体利益放置于优先位置序列;第三个层次是最低标准,要求顾全大局。科学研究工作与普遍意义上的集体行动有所不同:研究生所在的研究协作组织虽然也在从事因学术志趣趋近而集结的集体行动,这种特殊的集体是研究生学业阶段中所处的最重要的社会关系,但这种集体行动是建立在每一个个体必须充分发挥创新精神,进行创新性产出的前提之下的;与此同时,因每名成员对科研活动的贡献率不同,内部必然会分化出权威的角色,在集体预设的规则框架之下,组织中的权威将根据自我风格引领成员间开展一致性行动和协作。在集体主义价值观的垂直向度上,存在

8、自上而下的“垂直权威”,依据集体内部的规则对成员进行约束和限制。而个体作为集体中的一员,遵守规则或服膺权威也通常被视为对集体规则的认同,更高水平的融入应是个人将集体的规则内化为自身的秩序,进而引申为对集体主义价值的认同。当集体中的个人逐步完成对规则的认知、理解与内化之后,集体之中会形成相对稳定的规则样态,这种样态汇聚了众多个体的共识,因而不易被打破,集体主义价值观之中也内含着这样的要求服从规则、维护秩序。然而,研究生群体独特的创新精神使其形成质疑规则的思维定势。习近平总书记在对研究生教育做出重要指示时提出,“研究生教育在培养创新人才、提高创新能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

9、代化方面具有重要作用。”6开展原创性研究,取得创新性成果是研究生阶段最主要的任务和目标。创新精神是研究生进行学术创新和知识生产需具备的关键素质,创新精神的本质即想法新颖独特,可以与众不同地解决问题7。研究生发挥创新精神的结果通常是突破目前人类认知范围而实现的突破或超越,这种对当前认知水平的超越的实质是对已有逻辑的挑战和对现存规则的打破。从研究生所从事研究工作的环节进行考察,创新精神首先呈现派生性特征,即学术创新的萌发都是以所在学科或相关学科已有的知识产品作为认识基础和理论来源,在这个认识基础上对现有知识进行更为广阔或更为纵深的发展。研究生创新性思维的运用所形成的创新产品通常不能视为突破性发展,

10、如牛顿经典力学学说创立之后,物理学家们提出的新定律都没能突破牛顿力学的思维框架,但这种派生性的创新精神活动的前提是对现有认识的质疑。学术创新中的突破性进展也显露出研究生的创新精神蕴含着跃迁性特征,这种跃迁性并不一定要生长在颠覆现有认识的知识产品问世的基础上,研究生在科研工作中遇到现有的认识无法解决或解释乏力的现象时,对解决方法的找寻或许需要彻底跳出现行的知识框架和认识逻辑才有可能实现,这种学术抱负的确立本身就体现了创新精神的跃迁性特征。研究生此后的工作不是对现有理论的填补和解释,而是致力于解决现实的矛盾和困境,无畏突破现有的或已具有权威性或支配性地位的理论学说或思维定势。可见,科研工作中需要研

11、究生运用创新精神,研究生运用创新精神所进行的学术创新实质上是对现行认识的质疑,是独立开展学术活动的个人或由几人组成的团队向当前通行的、权威的、受到公认的知识体系的挑战,可以被视为对规则的打破。平衡规则与创新之间的张力,关键在于引导研究生形成对集体利益至上原则的根本性、彻底性认同。集体主义的总原则要求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是指一切其他的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以及与此相 2023.9 38 研究生德育 关的各种道德准则,都应当而且必须以这一原则为导向,并使其在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都能符合这一原则”8。引导研究生从根上认同集体主义的价值原则与规范,其核心在于帮助研究生理解集体利益至上虽是对个人处理与集体

12、关系的要求,更是保障个人鲜明个性彰显与创新精神发展的基础。有部分西方学者认为,集体主义阻碍了个人创新的绩效,这是因为个人的创新意味着提出与众不同的想法或在全新的领域开展不同的工作9,而强调集体主义将阻滞这样的个人创新10。但盛行集体主义价值观的中国、韩国、日本等东亚国家创造出令世界瞩目的经济增长之后,这样的观点显露出解释力度的贫乏。研究生的创新精神本质上看是一种对现有规则的挑战和打破,而集体主义价值观通常具有稳定的规则格局,并强调个体对规则的遵守或规则对个体的规训。二者之间看似不相适应,但对关系问题的考察不能脱离情景与环境因素的影响和加持。事实上,集体主义价值观所具备的稳定规则格局可以塑造出激

13、励研究生创新精神发展的环境,对提高研究生学术创新的效率产生推动作用。具体而言,集体主义的规则格局是在以集体利益为权衡之下创生的,在集体内部并不为追求成员间的“绝对平等”而抑制可能会打破这种“和谐”的不同意见,而是鼓励个体表达突破性的观点或使用与众不同的方法进行工作,这恰恰可以对创新精神的发挥产生促进作用。当集体提出创新的需求和目标时,作为成员的个体为使组织获得成果或取得优势,会更为积极地调动自身的创新精神。对研究生而言,集体的创新需求可能是课题组的攻关目标、学科建设的成果要求,也可能是国家发展的“卡脖子”技术需求。为了保障集体目标的实现,稳定的规则为集体活动提供了最基本的行为遵循,也为个体调动

14、自身创造力开展研究并解决问题以及团队间合力攻关打下基础。总之,应引导研究生深刻认识到,集体主义价值观中的规则并不意味着对个体必须服从于规则条框的强调,而是在稳定的规则格局下,通过对集体内部利益关系的理顺和对集体共同发展愿景的规划,明确地阐发合乎集体利益的创新需求,并提出明确的主张。二、集体主义价值观直觉习得定势与研究生求真精神之间的独特张力 集体主义价值观的发展需要依靠个体在具象化的事件中所产生的感性直觉,这种直觉为个体的价值观成长带来动力的同时,也为其做出价值决策与判断提供一定的方向指导。然而,研究生群体在学术训练中逐渐形成的求真精神使得其不依赖于自身的情感直觉,而其直觉信心水平也会受到理性

15、的审视与批判。这意味着,研究生独特的理性批判思维方式与集体主义价值观直觉习得定势之间并不完全契合,二者间存在矛盾的同时也构成了在运动中发展的关系。一方面,集体主义价值观发展多依赖于具体情境中主体的直觉习得。集体主义价值观作为一种感性认知,在发展方式上存在对情感或情绪的直觉加工,这种直觉加工的路径随着集体主义价值观的发展会固化为习得定势。教育者通过创设特定的环境、氛围和情境,将集体主义价值观的教育内容渗透到情景、活动等教育载体中,通过情感的诱发和感化,潜移默化地丰富研究生对集体主义价值观的感性认识,并经过一系列情感发展阶段,最终唤起研究生集体主义价值观的情感,激发研究生集体主义价值观发展的内在动

16、力。研究生集体主义价值观的直觉习得多依靠以下几种方式。一是人格感化。这是教育者以自身的集体主义价值观情感和行为作为情境唤醒研究生对集体主义价值观的感性认识。在这种情况下,教育者不是通过说理、要求、规约等方式培育集体主义价值观,而是通过自身承担集体责任、为集体奋斗、维护集体利益等行为触动研究生,促进研究生集体主义价值观的发展。二是环境陶冶。这是通过生活环境润物细无声地陶冶研究生的集体主义价值观。学校中的文化环境、制度环境等载体通过传递集体利益优先、个体通过贡献集体彰显价值等观念和内容,激发研究生培育集体主义价值观的内驱力。三是艺术熏陶。这是通过音乐、美术、舞蹈、雕塑、诗歌、文学、影视等艺术载体熏

17、陶研究生的集体主义价值观。艺术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它形象生动,寓意深厚,使研究生在美的感受中温润心灵、启迪心智、受到熏陶,触动研究生集体主 2023.9 39 研究生德育 义价值观发展的信念。马克思主义认为,理性因素与非理性因素共同推动人的认识的发展,其中,非理性因素能够发挥激发、控制和驱动的作用。列宁也指出:“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11 因此,直觉习得作为一种集体主义价值观发展的非理性形式,多强调并依赖外部力量对个体情感的唤醒与激发。然而,研究生群体独特的求真精神却表现为高度理性批判的思维方式。2016 年,习近平总书记在知识分子、劳动模范、青年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

18、中明确指出:“唯有秉持求真务实精神,才能探究更多未知,才能获得更多真理。”12 2018 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对青年学生提出了“求真学问,练真本领”的要求13。求真精神是研究生需具备的关键品质,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的原则。研究生所从事的学术研究工作是在客观事实的合规律性的基础上,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本质和发展变化规律进行探究、揭示与解释的实践活动。而科学研究归根结底是人类的精神活动,客观的合规律性与因果关系只能够作为其中的必要条件,除此之外还需要试图从观念和规律层面探索和理解世界的信念和欲望。求真精神能够驱动科学活动的前进。“要是不相信我们的理论构造能掌握实在,要是不相信我

19、们世界的内在和谐,那就不可能有科学。这种信念是,并且永远是一切科学创造的根本动力。”14 求真精神要求科学研究活动从客观实际出发,经由实验、考据、归纳、演绎等方式,去解释现象,澄清规律,建构理论。马克思指出:“科学是实验的科学,科学就在于用理性方法去整理感性材料。”15 求真精神需要运用理性方法,要求克服主观臆断和主观猜测,正确反映客观现实,不断探求事物的本质和源头,把握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具体来说,一是求科学研究过程之真。这就要求研究生在科研活动中运用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秉持理性精神,以客观现实为基础,寻根溯源,叩问本质,对研究内容进行严密严谨的论证,反对独断、盲从和谬误,最终达到关于事物的

20、本质、全体内部联系和事物自身规律的深刻认识。二是求科学研究结果之真。这就要求研究生对待科研结果要客观公正、去伪存真,克服急躁、功利的学术态度,杜绝数据造假、虚报谎报、歪曲捏造研究结论的行为,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尊重事实,捍卫真理,让科学研究的结果经得起历史的检验和实践的推敲。平衡求真与直觉习得定势的关键在于,引导研究生形成“理性判断对情感直觉补充联动”的集体主义价值观决策发展模式。研究生求真精神与集体主义价值观直觉习得定势之间的张力,是指研究生群体更强调理性精神、理性认识,而研究生集体主义价值观发展需要激发研究生的情感直觉、唤醒其感性认识,两者看似对立冲突,实则在矛盾中形成了促进研究生集

21、体主义价值观发展的独特推动力。一方面,求真精神推动研究生对集体主义价值观情感直觉刺激进行理性再判断。研究生群体在外部环境、社会关系、关键事件等因素的刺激下,或多或少会产生对集体的情感体验,如归属感、认同感、获得感、支持感、孤独感等。这种情感体验常常以感性认识的形式存在,而求真精神有利于推动研究生对这些主观的情感材料进行理性再加工,即用理性判断对情感直觉进行补充,通过追问事物背后的本质和规律,使研究生对集体主义价值观产生更为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在做出决策与判断时更为深思熟虑。同时,求真精神还有利于纠正研究生的个体偏见,化解消极的情感体验。个体的偏见与成见往往停留于感性认识阶段,如总是觉得自身与集体

22、格格不入。研究生的求真精神有利于研究生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在集体主义价值决策中对众多现象进行筛选、加工,上升为理性认识,使其追问集体目标与自身发展理想的匹配度、自我风格与集体其他成员特征的匹配度等,帮助研究生克服感性认识可能存在的肤浅片面的局限性,完成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升华。另一方面,集体主义价值观直觉习得定势推动研究生对自身认知有限性的超越。理性认识主要是研究生通过逻辑思维而产生的认识,具有抽象性和间接性的特点,而研究生在集体主义价值观发展中接收到的情感直觉的刺激和唤醒有利于增强研究生对集体、对集体主义等抽象概念的具象的、直接的认识,加深他们对相关知识、理论的理解和认同,使研究生的理性认

23、识能够更好地指导实 2023.9 40 研究生德育 践。此外,研究生的情感想象如对利益相关者的换位思考等,也会对研究生的理性认识进行有益补充,使研究生在集体主义价值观的现实情境中做出最优化的选择与判断。可见,集体主义价值观情感直觉的刺激为研究生相关理性认识提供感性加工材料,而理性批判思维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直觉与情感进行补充与修正,二者之间联动互补共同促进研究生集体主义价值决策能力的发展。三、集体主义价值观协同群体意志与研究生主体精神之间的独特张力 集体主义价值观是对集体内部成员群体意志的协同,是集体成员最普遍价值追求的集合,并强调其中共性的部分。然而,研究生群体具备突出的主体精神,强调对自身

24、主体意志的表达,并彰显个性。因此,集体主义价值观对群体意志的协同与研究生个性表达之间存在需要平衡的矛盾关系。一方面,集体主义价值观强调群体协同意志的表达。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原则,是调节个人与个人之间、个人与集体之间利益关系的根本准则,从集体道德的要求出发对个体的行为提出了要求,当个体与集体的利益发生冲突时,要树立大局意识,舍弃“小我”的个体选择“大我”的集体。从理论缘起上看,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人作为一种社会性的动物,不能脱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存在,人会受到各种或主观或客观的因素生活在某个集体之中,社会性奠定了集体性的基础。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强调:“只有在集体中,个人才能

25、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也就是说,只有在集体中才有可能有个人自由。”16 因此,集体的协作是每个带有社会属性的人所不能回避的存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个人与集体之间的关系有着独特的认识和理解。儒家文化的“齐家治国平天下”,将“家”“国”“天下”相连,表现出对于家与国、个人与集体关系的独特认识,而“家国一体”作为中国古代社会的独特结构,是以血缘关系纽带为基础形成的对于国家集体的认同,这些都对当代集体主义思想的发展作出了贡献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所强调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协同性关系,是中国之于世界发展的独特智慧,体现出中国超脱国家、种族、地域、血缘限制的“大集体观念”,更为重要的是消

26、解了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社会所独有的刻板属性,消解意识形态的局限,将人类的整体利益置于国家的利益之上,强调各国协同解决世界性的问题,以免走向霍布斯所说的“所有人对所有人的战争”,使整个人类走向灭亡自绝。然而,客观上讲研究生群体强调自身的主体个性的彰显。当代研究生由于思想更加成熟、知识储备更为丰富、学历层次较高以及受外部社会思潮的影响,具有较强的主体精神和个体化倾向,表现为思想观念上的独立意识、组织行为上的分散性以及心理活动上的孤独感和优越感。马克思在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谈道:“人不仅像在意识中那样理智地复现自己,而且能动地、现实地复现自己,从而在他所创造的世界中直观自身。”1797 这就

27、表明,主体精神并不是个人的凭空想象,而是人在实践过程中的产物,是人对于个体的自我意识,是人对于自我本质的全面占有。主体精神其实就是个人在成长过程中不断发展起来的对自己的认识与理解,即对自己的人格特质、信仰、情绪、价值以及行为方式的认识与理解。实际上,当代研究生群体往往具有更加强烈的主体精神。就其外部生活环境而言,当代研究生群体多为 95 后甚至 00 后人群,其所接触到的新鲜事物、价值观念等更为丰富多元,尤其是受到新自由主义等社会思潮的冲击,造就了其更为个性化的价值追求和自主化的学习方式,即强烈的主体精神。就研究生自身而言,在经历了科学系统的基础学习以及独立的生活实践之后,研究生知识储备和个人

28、阅历获得了极大丰富,渐渐形成了较为稳定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不仅仅给予了研究生群体独立思考问题乃至解决问题的能力,更激发了其内在的主体精神。研究生群体的内在差异性较大,不同研究生的年龄、专业方向、学历层次、学习方式等有较大差别,这同样导致了研究生群体的主体精神较为强烈。研究生群体的主体精神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在思想观念上表现出独立意识,相较于其他群体,研究生群体的生活方式、学习方式、工作方式等往往更加独立自主,其思维方式往往更加自由理性;二是在组织行为上表现出个体的分散性,研究生群体的交往范围基本 2023.9 41 研究生德育 局限在导师组之中,参加班级活动等集体活动的意愿往往较弱

29、,班委会、党团支部等集体组织的功能也因此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弱化;三是在心理活动上表现出孤独感和优越感,研究生群体处于知识层次、学历层次的金字塔顶端,其自身的心理优越感普遍较强,与此同时,研究生对自身具有更高的期望并且面临着更大的学业压力、就业压力,并且很难找到情感倾诉对象,导致其孤独感往往较强。平衡主体性与群体协同意志的张力,需要建立起“水平集体主义”的集体权力结构氛围。“人同自身的关系只有通过他同他人的关系,才成为对他说来是对象性的、现实的关系”1799,这也就是说,社会性是个人主体精神的重要基础,失去了社会性的依托,主体精神也将不复存在。也就是说,研究生只有处在集体之中才能使自己的主体精神得

30、以彰显,集体主义价值观与研究生主体精神的关系并不是完全对立的,而是互相促进、相辅相成的。而“水平集体主义”强调去集体权力中心化,实现集体内部真正的平等关系,而非由上至下的垂直权威权力关系。在“水平集体主义”的集体权力结构氛围中,研究生的主体精神与集体利益之间可以实现充分的互动。一方面,集体为研究生主体精神的发挥提供了条件,研究生必须身处于真正平等的集体氛围之中,自身独一无二的个性才能得以彰显并充分受到尊重;另一方面,研究生主体精神的发挥也可以推动集体的发展。集体主义价值观寓于研究生的主体精神之中。研究生作为社会性的个体,自然不能脱离社会而存在,因此研究生的主体精神的发挥是在社会性的集体协作内部

31、要求下进行的。从思想观念上而言,研究生作为中华传统文化滋养下的高学历知识分子,具有了完备的教育经历,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提倡的树立“集体意识”“大局意识”是完全了解的,因此,大多数的研究生在思想上也持有将“小我融入大我”的意识自觉。从社会生活上而言,研究生所参与的组织局限于导师组、共同上课同学等小群体之中,但是研究生也是处在不断与他人发生交互行为的过程之中,因此不可避免会融入一个个小集体之中发挥个体作用。此外,“水平集体主义”权力结构下的集体氛围更符合研究生群体的心理接受规律。从心理活动上来看,研究生群体大多持有一种学历层次的优越感,但更需要认清的是,如果脱离集体、脱离社会而存在,研究生群

32、体通过与他人对比所持有的这种优越感的将不复存。研究生所期待的个体价值的实现离不开集体,集体的发展同样需要个体主体精神的推动。集体是由一个个具有差异性的个体所构成的,只有不同的个体充分发挥出自己具有差异性的主体精神,才能够推动集体更好发展。当代研究生需要在导师课题组、学校乃至社会、国家之中充分迸发出自身的主体力量,从而助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现。参考文献 1 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28,33.2 孟万金.研究生科研能力结构要素的调查研究及启示J.高等教育研究,2001(6):58-62.3 刘志.研究生思想政治

33、教育基本问题论析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8(7):20-27.4 陈新忠,未增阳.学术型研究生培养现状及改善策略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3(5):48-52.5 毛泽东选集(第 5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272.6 习近平.对研究生教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适应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需要 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层次人才N.人民日报,2020-07-30.7 RUNCO M A,MILLAR G,ACAR S,et al.Torrance tests of creative thinking as predictors of personal and public achieve

34、ment:a fifty-year follow-upJ.Creativity research journal,2010,22(4):361-368.8 罗国杰.关于集体主义原则的几个问题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2(6):36-39.9 HORNSEY M J,JETTEN J,MCAULIFFE B J,et al.The impact of individualist and collectivist group norms on evaluations of dissenting group membersJ.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

35、ology,2006,42(1):57-68.10 GONCALO J A,STRAW B M.Individualism collectivism and group creativityJ.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decision process,2006,100(1):96-109.11 列宁全集:第 25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117.12 习近平.在知识分子、劳动模范、青年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4-30.13 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05-03.14 爱因斯坦文集:第 3 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181.15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2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163.16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3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84.17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42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责任编辑 刘俊起)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