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中位线教学案(1) 教学目标:1.能识别三角形与梯形的中位线; 2.能证明三角形与梯形中位线定理,并能用定理解决其它相关问题教学重点:三角形及梯形中位线定理的证明及应用教学难点:三角形及梯形中位线定理的证明及应用教学过程:一、回顾与展望1.三角形中位的定义:2.三角形中位线与中线有什么区别?3.(1) 如图, ABC中,D、E、F四等分AB, G、H、K四等分AC ,则ABC 的中位线是_;DG是_的中位线.(2)ABC的中线BD、CE相交于点O,F、G分别是OB、OC的中点则FG是_的中位线;DE是_的中位线.二、三角形中位线定理1.已知;如图, ABC中,D、E分别是AB、AC的中点
2、,则DE是ABC的中位线BC称为第三边(1)猜想DE与BC在位置和数量上各有什么关系? (2)证明你的猜想.(3)三角形中位线定理: 三角形的中位线_第三边,且等于第三边的_.三、例题例1: 已知:如图,在梯形ABCD中,ADBC,E、F分别是AB、DC的中点求证: EFBC,EF=(BC+AD) 猜想:梯形中位线的性质与三角形中位线的性质有什么联系?证明过程又有什么联系?梯形中位线定理:梯形的中位线平行于两底,并且等于两底和的一半.四、课堂练习:P32 1-2五、课堂作业:P33 1-2六、课堂小结:【课后作业】1. RtABC中,直角边AC=6cm,BC等于8cm, D、E分别是AC、BC的中点,则DE=_ cm.2.如图, ABC的边长分别为a、b、c, 它的三条中位线组成,其周长为, 面积为1, 的三条中位线又组成 ,其周长为, 面积为;()用a、b、c表示周长l6_()与ABC的面积之比为_(3) 用a、b、c表示周长_3.如图,D、E、F分别是ABC各边的中点.(1)若DF=5cm,你能求出哪些线段的长度? (2)AD与EF有什么关系?你能证明吗.4小明有一个解不开的迷:他任意画了三个ABC(不全等),发现只要过点A向图中的角平分线BG、CF作垂线AG、AF,连接两垂足F、G,则FG总是与BC平行,你会证明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