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逃脱情绪孤岛—边境地区高中生人际交往影响因素分析.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728559 上传时间:2024-02-26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2.7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逃脱情绪孤岛—边境地区高中生人际交往影响因素分析.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逃脱情绪孤岛—边境地区高中生人际交往影响因素分析.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逃脱情绪孤岛—边境地区高中生人际交往影响因素分析.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23年6 月第8 卷2 期逃脱情绪孤岛一边境地区高中生人际交往影响西安交通工程学院学术研究Academic Research of Xian Traffic Engineering InstituteJun.2023Vol.8No.2因素分析安丹丹1,李俞萱2(1.西安交通工程学院陕西省西安市7 10 30 0;2.普洱学院云南省普洱市6 6 50 0 0)摘要:边境高中学生群体作为多文化环境所孕育的特殊化群体,由于语言、文字、风俗习惯等文化环境的特殊性,生理与心理的发展都趋于成熟,情绪体验以生理需要为主向社会性需要转换,情绪智力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具有强于未成年人的趋势,人际交往在生活中的重

2、要性逐渐凸显,潜移默化地影响着高中生群体人际交往的惯性模式,此研究旨在探讨人际交往的影响因素及改善人际关系的有效策略。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以4 6 0 名边境民族地区高中生为研究对象,进一步探讨边境民族地区高中生在人际交往中三个主要因素,结果表明:不同民族群体间的情绪智力存在明显差异;情绪智力、人际归因方式、疏离感三个因素上不同年级的边境地区学生也具有不同特点。本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实证参考,为解决学生心理问题与隐患提出针对性策略。关键词:高中生心理;情绪智力;人际关系归因;疏离感中图分类号:G44Escape Emotional IslandsAnalysis of Influencing F

3、actors of HighSchool Students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in Border Area(1.Xian Institute of Transportation Engineering Xian Shaanxi 710300,China;2.Puer University puer Yunnan 665000)Abstract:As a specialized group nurtured by a multicultural environment,border high school students tend to mature in

4、 bothphysical and psychological development due to the particularity of cultural environment such as language,writing,customs andhabits.Emotional experience is transformed from physiological needs to social needs,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motionalintelligence and mental health tends to be strong

5、er than that of minors.The importance of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in life hasgradually become more and more prominent,which subtly affects the habitual mode of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among highschool students.This study aims to explore the influential factors of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a

6、nd effective strategies to improve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In this study,460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border ethnic areas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andthree main factors in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were further explor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There were obvious differences inemotion

7、al intelligence among different ethnic groups;Students in border areas of different grades also have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in three factors:emotional intelligence,interpersonal attribution style and sense of alienation.This study provides some empiricalreference and puts forward targeted strategi

8、es for solving students psychological problems and hidden dangers.Keywords:high school students psychology;emotional intelligence;interpersonal attributions;sense of alienation文献标识码:AAN Dandan,LI Yuxuan?引言情绪是人类无法避免的生理行为。在人与人的多重交往中,如何把控情绪,避免成为被情绪掌控的“孤岛”,应当是学生社会化成长过程中需要掌握的必备技能之一。边境民族地区因其历史文化背景形成了独特的社会

9、文化氛围,经济发展、文化艺术、语言文字、风俗习惯等鲜明区位特征进一步影响了该地区学生的身心发展,人际交往的影响因素研究作者简介:安丹丹(1993-),女,助教,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社会心理学。李俞萱(1996-),女,无,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教育学原理。43尚不成熟。在心智转化的重要时期,探索边境地区高中生群体的人际交往归因方式、疏离感程度和情绪智力发展情况,对有效介入并培养学生的情绪调控能力,在自我调适的动态发展中达到个性的成熟稳定至关重要。1 问题提出高中生群体处于青春发育末期,生理与心理的发展都趋于成熟,情绪体验以生理需要为主向为社会性需要转换,情绪智力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具有强于未逃避

10、情绪孤岛一边境地区高中生人际交往影响因素分析成年人的趋势,人际交往在生活中的重要性逐渐凸显 1。其中情绪智力是促进个体心理健康的重要心理资源,作用显著 2.3。1990 年情绪智力正式作为学术术语出现在美国心理学家Mayer和Salovey的研究中,并随着研究深入,逐渐构建出个体认识和调控情绪的知识体系,培养和发展情绪智力成为教育过程中所重视的核心素养的重点 4 。人际归因是指个体在社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较为稳定的、独特的对个体交往行为结果的认知、评价与反思,是进一步交往的重要前提条件,作为个体认知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一定倾向性 5。人际归因方式的选择往往决定了整个交往过程所带来的情绪反馈以及以后

11、人际生活的情绪基础,在社会文化环境中由于个体所接受到的交往行为认知存在差异,将会以多样化的形式深入日常生活的行为模式中。同时,在高负荷状态下,身心发展尚未成熟稳定的高中阶段也是疏离感产生的高危时期。有研究表明高一至高二阶段学生的疏离感,包括孤独感、无意义感、压迫拘束感、不可控制感等消极情感体验的综合感受已经达到了高峰状态 6 。疏离感的形成表现了个体在处理社交关系时的失控状态,反映出个体一定程度的社交障碍,而人际关系归因作为日常交往的主观判定倾向对疏离感的产生起到引导作用。在多元文化合的边境民族地区的学生群体心理具有一般学生的共性,又存在着由于文化传统差异导致的人际交往表现的显著不同 7 。研

12、究在学生处理人际关系、调试心理状态的成长过程中,长期互相渗透的多民族文化是否会对边境民族地区高中生人际关系归因倾向、情绪调控能力培养、疏离感的形成起到重要影响是在尊重民族差异的基础上,科学化调控边境民族地区学生成长阶段心理状况的必要实践。2研究对象选择当前有关“边境地区”的概念定义尚有争议,根据边疆研究学会对边境概念的界定,边境通常是指边界两边一定范围的缓冲区 8 。文献提出边境地区与边疆地区是靠近本国国境的领土或疆域的等同概念,边境地区是范围更小的边疆地区 9。本研究参考官方对中国陆地边境县市的行政认定来确定具体研究对象,将调研地区的选择界定为具有处于国家边缘地带的地理特征,封闭性较强,民族

13、社会发育程度较低的社会特征,也拥有着自然多样、生物多样、文化多样的特殊条件以及多种民族间开放44兼容,跨境民族和谐共存的特点的地区,最终选择了一个处于边境范围,与其他国家接壤,具备一定的边境地区文化特征的云南民族区域自治县作为调研地点。本研究因受疫情影响,学期特殊,未将高三学生列为考察对象范围,主要选取了调研点两所高中的高一、高二学生作为调查对象。鉴于少数民族地区非义务教育阶段的入学率受经济条件、个人意愿、传统文化等多方面因素影响,较之汉族有所降低。以该县2 0 17 年的人口统计数据为参照,随机抽样的调查对象学生分布基本符合县域内人口分布特征,共发放问卷4 6 0 份,回收有效问卷4 53份

14、,回收率为98.4 8%。被试具体分布详见表1。表1被试分布情况变量变量类别性别男女是否独生是年级高一高二生源地城镇乡村傣哈尼汉民族苗瑶彝3 结果与分析3.1情绪智力不同性别、生源地、民族间的高中生情绪智力量表总均分上不存在显著的差异,但在量表的子维度上有较大差异。男生情绪调节能力显著高于女生;城镇学生的他人情绪评估能力显著高于农村学生;不同民族间情绪使用能力差异显著,傣族得分最高,瑶族第二,汉族得分最低,其他子维度差异不显著,民族是高中生情绪使用能力要素的预测因素。不同年级的高中生在情绪智力量表总均分上存在显著差异,且在情绪调节、使用能力子维度达到显著水平,除他人情绪评估能力得分女生略高于男

15、生,其他子维度得分均是男生高于女生,年级是高中生情绪调节和使用能力要素的预测因素。详见表2和表3。人数23421911433921623710235127193119263058百分比(%)51.748.325.274.847.752.322.577.56.042.626.35.76.612.8逃避情绪孤岛一边境地区高中生人际交往影响因素分析表2 不同性别、生源地、民族的学生在情绪智力各维度上的差异检验维度性别情绪男调节女他人城镇3.710.68情绪农村3.520.66评估傣族3.790.79哈尼3.420.70情绪汉使用苗能力瑶表3高中生情绪智力的年级差异比较维度性别情绪调节能高一(n=21

16、6)力高二(n=237)他人情绪评高一(n=216)估能力高二(n=237)情绪使用能高一(n=216)力高二(n=237)自我情绪评高一(n=216)估能力高二(n=237)情绪智力总高一(n=216)均分高二(n=237)3.2人际关系归因方式高中生人际关系归因得分为:运气、努力、情境、能力,人际关系归因总分为正,说明在此方面表现出明显外控趋势,并且着重运气因素,相对忽视能力因素。归因在总体倾向一致的前提下又表现出一定差异,注重外控的运气因素,兼重内控的努力因素。表4 人际关系归因因果量表各因素人际归因各维度项目(MSD)能力2.900.70努力3.200.67情境3.190.64运气3.

17、220.64总分3.130.53考虑到被试在人际关系归因各因子上的倾向差异及内外控倾向,其中内控归因得分是能力与努力得分均值,外控归因得分是情境与运气得分均值。由分析结果可见,不同性别、是否独生、生源地、民族间的高中生在人际关系归因总均分及各子维度上差异不显著,说明这些皆不是高中生人际关系归因要素的预测因素。不同年级间的高中生在人际关系归因总均分上存在显著的差异,不同年级间M+SDt3.560.702.841*3.380.702.524*3.320.823.400.613.650.813.380.71F2.380*MSD3.600.623.360.763.550.613.580.723.530

18、.673.330.804.040.643.920.793.680.423.550.52LSD12131653t3.605*-0.5032.765*1.7842.893*除努力子维度,其他子维度均显著,高一得分大于高二,外控归因大于内控归因,说明年级是高中生人际关系归因要素的重要预测因素。表5各年级在人际关系归因各维度得分情况维度性别高一(n=216)能力高二(n=237)高一(n=216)努力高二(n=237)高一(n=216)情境高二(n=237)高一(n=216)运气高二(n=237)高一(n=216)内控归因高二(n=237)高一(n=216)外控归因高二(n=237)人际归因高一(n=

19、216)总均分高二(n=237)3.3疏离感高一、高二的学生在社会孤立感、压迫拘束感、不可控制感、自然疏离感、社会疏离感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在无意义感、自我疏离感、社会孤立感、压迫拘束感、孤独感、亲人疏离感、生活环境疏离感、社会疏离感子维度上均表现为高二大于高一,在不可控制感、自然疏离感、人际疏离感、环境梳理感子维度和疏离感总均分上高一年级得分大于高二年级。表6 高中生疏离感各维度的年级差异维度高一社会孤立感3.791.09压迫拘束感3.841.08不可控制感3.761.09自然疏离感3.651.22社会疏离感3.900.86疏离感总均分3.840.753.4人际归因、疏离感研究表明,高疏离感高

20、中生在面对人际交往失败时相对注重外控的运气因素,更多从外部找原因,运气和情境归因高疏离感高中生得分显著高于低疏离感学生,同时也兼重内控努力因素,在努力和能力归因上,高疏离感高中生也显著高于低疏离感学生。MSD3.000.772.800.603.240.723.160.603.370.643.030.603.430.583.030.633.120.702.980.513.400.563.030.553.260.593.010.44高二4.231.034.081.123.501.083.161.184.120.733.810.54t3.119*1.2925.854*6.911*2.437*7.03

21、3*5.148*t-4.425*-2.264*2.554*4.368*-3.033*0.53145逃避情绪孤岛一边境地区高中生人际交往影响因素分析表7 人际关系归因与疏离感的关系低疏离感高疏离感能力2.770.69努力3.100.65情境3.120.64运气3.130.63内控归因2.930.60外控归因3.130.584 讨论云南地理环境的板块性造就了区域的多样性,作为少数民族种类最多的省份,毗邻老挝、越南、缅甸,形成了多民族大杂居、单一民族小聚居的分布特点,各民族之间在长期交流渗透过程中建构了开放兼容、和谐共存的社会场域。人际交往的机会和平台是直接影响高中生能否在实践过程中掌握情绪运用的本

22、领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10 。已有研究表明少数民族双文化者在情绪智力的发展中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具有良好的发展趋势 11。从高中生共性来看,不同年级被试群体的情绪智力、人际归因方式、疏离感均表现出显著差异。首先被试在人际归因方式的调查中表现出明显外控倾向,总体上高一学生更加看重运气因素,相对忽视能力因素;不同年级学生在疏离感各维度上有不同倾向性,与汤毅晖等人的研究结果一致 12 ;高中生情绪智力随年级逐渐增强。可以发现高一学生处于身份转换适应期,进入新的学校,容易因环境陌生与失控产生情绪波动,而高二学生则是在适应基础上,由于学习压力、学业竞争氛围、未来的不确定性等因素出现无法适从,表明被试学生群

23、体对高中生活的整体预期是模糊的,不能很好把控生活,容易在长期疏离感状态下产生负面情绪体验,影响良好个性的养成。年龄的增长,即“成熟 是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影响因素,随阅历增加,在日常人际交往中情绪调节能力增强,锻炼自已积极人际归因,避免负面情绪疏离感的的滋长。高中时期作为连接学生迈向成年生活,走进大学社会的重要身心发展阶段,对学生掌握自身内部情绪调节的能力和形成个体稳定的人格具有深远意义。从边境民族地区学生的特性来看,少数民族高中生的情绪使用能力较汉族学生更好,这可能源于边境民族地区少数民族群体意识带来的是蛛网式的辐射性社交范围,通过移民的方式进行人口嵌入的汉族的社交范围限制更多,辐射半径更小,

24、分布更松散。少数民族学生所处情境比汉族学生复杂多样,提供了多民族交流的常态化人际交往环境,进一步培养了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调节情绪的能力。另一方面,语言作为沟通与交流的主要表达方式在人t际交往中起到重要作用。民族地区的高中生大多接3.090.65-4.804*-4.006*3.350.663.300.623.360.633.220.593.330.58受了双语教育中的通用语教学,又继承了民族语言,具备多语言能力有利于建立丰富多样的人际-2.914*网,以及拥有对多元文化的“大包容”态度。少数民-3.668*族的神话传说中一直体现着开放包容的特质,可以-4.921*说情绪是一种文化现象,与传统文化紧

25、密相关。边境地区属于我国多元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交织影-3.605*响的区域,在面对两种及以上的文化碰撞中,双文化者对异质文化间的沟通具有更高包容性,也就能够更好地调试自身情绪状态。情绪调节具有文化特异性是情绪跨文化差异的显著表现 13。边境民族地区的乡土人情仍然带有鲜明的民族群居色彩,中国社会的差序格局在少数民族地区体现的更加明显,交往以族群为单位,以乡镇为区域,再开拓到跨民族,跨地区,而边境地区的口岸贸易连接国内外,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互相交流,促使了多元和谐环境的建构。讨论高中生人际交往过程中的心理共性,也要重视边境民族地区学生存在的文化特性,从实际出发,切实关照边境民族地区学生的心理健康,

26、掌握适合自己的情绪控制与压力调节技巧,塑造更为完善的社会性人格。5结语人际交往成败的正确归因对学生健康发展至关重要。从教师角度,需要督促自身提升专业素养,关心学生生活、心理状况、现实需求等,以符合新时代学生全面发展培养目标的方式向学生传递正确而积极的归因方式。站在学生切实需求的角度,重视社会文化等因素对学生心理的影响 14 。科学地进行干预,促进情绪智力的发展,把握情绪在积极与消极倾向中的平衡点,削弱疏离感的负面影响,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从社会角度,学生社会支持与人际成败归因、学生心理健康显著相关,社会支持水平高的学生具有将人际交往结果积极内部归因的倾向 15.16 。教育的脱贫不仅是对民族地

27、区学生单纯的知识教育帮扶,更要注重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实现培养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人的教育目的。边境民族地区的学生是我国强调的学生和谐发展的关注重点,需要进一步了解与掌握该地区的学生群体特点,提供更切合实际的教育信息。考虑到民族文化所带来的的差异性,边境民族地区的教育要根据其不同地域特征进行有指向性的调整,符合不同学生群体的成长需求,贴合作为独特存在的边境地区发展结果,为当地学生提供恰当的教育指导和发展规划。46逃避情绪孤岛一边境地区高中生人际交往影响因素分析参考文献1罗榛,金灿灿.中国背景下情绪智力与心理健康关系的元分析 .心理发展与教育,2 0 16,32(0 5):6 2 3-6 30.2

28、郭倩茹.基于STEM学习的高中生情绪智力培养的实证研究 D.陕西师范大学,2 0 2 1.DOI:10.27292/ki.gsxfu.2021.001919.3佟燕燕.论情绪智力对心理健康的作用 .学周刊,2 0 19,No.402(18):179.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9.18.165.4E.A.S,E.A.K,T.S.K,et al.Relationship Between Emotional Intelligence and Psychological Well-beingC/EliwiseAcademy.Proceedings of the

29、2021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on Educational Innovation and Philosophical Inquiries(ICEIPI 2021).Eliwise Academy,2021:6.DOI:10.26914/kihy.2021.075202.5卞晨阳,李小芳,陈艳琳等.高中生交往焦虑与人际归因关系分析 J.中国学校卫生,2 0 14,35(0 9):132 5-132 7.DOI:10.16835/ki.1000-9817.2014.09.018.6张进辅,杨东.青少年学生疏离感及其发展的研究 .心理科学,2 0 0 3,2 6(3):4

30、 15-4 18.7杨东,张进辅,黄希庭.青少年学生疏离感的理论构建及量表编制 J.心理学报,2 0 0 2,34(4):4 0 7-4 13.8JMustafa Micheal James.Emotional intelligence,organiZa-Tional justice and work outcomes.J Organization Manage-ment Journal.Volume 20,Issue 1.2023.PP 30-42.9崔哲浩,吴雨晴,张俊杰.边境安全视角下边疆民族地区乡村“空心化 问题研究 J.民族学刊,2 0 2 3,14(0 1):8 7-94+14 9

31、.10董彩霞.浅析高中生情绪智力与生活适应的关系 .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 0 2 0,No.144(05):150.11蒙桂芳.少数民族双文化者情绪智力对其心理适应的影响 D.陕西师范大学,2 0 18.12陈晓旭,崔伟,董悦等.青少年家庭因素、疏离感与病理性互联网使用的社会变迁:一项跨越12 年的队列研究 C/中国心理学会.第二十四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出版者不详1,2 0 2 2:3.DOI:10.26914/kihy.2022.071120.13艾卉,周慧,黄宇霞.情绪的跨文化普遍性与差异性一对教育实践的启示 .全球教育展望,2 0 15,4 4(11):10 4-113.14孔维杰.云南边疆地区少数民族初中生学习适应性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 D.云南大学,2 0 16.15宁欣,张军华,康冠兰.大学生人际关系敏感影响因素的元分析 C.中国心理学会.第二十三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下).出版者不详,2 0 2 1:2.DOI:10.26914/kihy.2021.040322.16杨莉萍,程永佳,陈雅清.少数民族大学生群体态度与心理健康内外群体社会支持的中介作用 .中国特殊教育,2 015,(7):86-91.47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