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青藏地区农村小规模学校高质量发展的意蕴、现实困境与突围路径.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724885 上传时间:2024-02-26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6.7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青藏地区农村小规模学校高质量发展的意蕴、现实困境与突围路径.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青藏地区农村小规模学校高质量发展的意蕴、现实困境与突围路径.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青藏地区农村小规模学校高质量发展的意蕴、现实困境与突围路径.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34Jan,2023Journal of Qinghai Norm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2023年1 月Vol.45,No.1青海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 期第45 卷青藏地区农村小规模学校高质量发展的意蕴、现实困境与突围路径张春海l2,李金睿,于颖超1(1.青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青海西宁8 1 0 0 1 6;2.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陕西西安7 1 0 0 6 2)摘要:青藏地区农村小规模学校是青藏地区教育现代化推进的重要抓手,是青藏地区乡村振兴的战略支撑,也是青藏地区高质量人才储备的基础保障。青藏地区农村小规模学校高质量发展是青藏地区经济社会

2、高质量发展的基石,其高质量发展意蕴以服务青藏地区社会高质量发展为核心,以铸牢青藏地区各民族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支撑,以教育生态由外源驱动转向内生动力为纽带。然而,青藏地区农村小规模学校仍存在教师资源结构性短缺、教育需求侧环境亚健康、教育供给侧体系待完善等现实困境。基于此,应从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着力教育资源配置优质公平、优化教育生态环境和提高教育内生动力等方面促进青藏地区农村小规模学校高质量发展,实现青藏地区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关键词:青藏地区;农村小规模学校;高质量发展中图分类号:G71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 0 0 0 一5 1 0 2(2 0 2 3)0 1 一0 1 3 40

3、 9中国教育现代化2 0 3 5 要求推动各级教育高质量高水平发展,并以农村为重点进行提升,针对农村教育发展作出进一步明确指导,办好寄宿制学校,保留并办好必要的乡村小规模学校,保障学生就近享有优质教育,防止学生因就学不便而学。2 0 2 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对农村小规模学校的发展作出强调:“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多渠道增加农村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供给,继续改善乡镇寄宿制学校办学条件,保留并办好必要的乡村小规模学校。”1 农村教育作为联系农村人口与乡村社会的纽带,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有其存在的“本体价值”和“工具价值 2。农村小规模学校在新时代教育现代化的时

4、代洪流中如何办好办强,实现高质量发展已是民心所向,大势所趋。青藏地区位于我国西部高海拔地区,自然环境相对恶劣,人口居住分散,经济发展较为缓慢,种种因素造就小规模学校成为该地区一种重要的办学形式。根据国家统计局2 0 2 1 年数据显示,青藏地区现有小学共计1 5 6 0 所,学生共计86.06万人,教师共有5.3 3 万人;其中青海省小学733所,教师5 0.7 7 万人,教师2.8 8 万人;西藏自治区小学8 2 7 所,学生3 5.2 9 万人,教师2.45 万人。青藏地区教育发展是国家教育均衡发展优质均衡发展的重要承载地,也是国家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显示地,同时,青藏地区小规模学校发展也

5、是提升区域内发动力的重要抓手,故探寻青藏地区农村小规模学校高质量发展的意蕴,查摆当下青藏地区农村小规模学校发展的困境,探寻如何摆脱青藏地区小收稿日期:2 0 2 2-1 2-1 6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西北民族地区县域中小学布局调整实践追索与反思”(1 8 XMZ035)作者简介:张春海(1 9 8 1-),男,回族,青海民和人,教育学博士,青海师范大学副教授。研究方向:民族教育政策、教师教育。李金睿(1 9 9 5-),男,汉族,陕西西安人,陕西师范大学博士生。研究方向:民族教育政策。于颖超(1 9 9 5-),女,汉族,内蒙古兰察布人,青海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教育基

6、本原理。135规模学校教育贫的路径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一、青藏地区农村小规模学校高质量发展的意蕴高质量发展是由经济学发展而来的概念,党的十九大提出这一概念表明当今我国将由经济的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做出转变,这一重大转变也进而影响到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格局3 。党的二十大的召开又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提及,从表面看,青藏地区小规模学校高质量发展是青藏地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进一步深化与延伸,而从深层次看,青藏地区小规模学校高质量发展则是满足青藏地区社会大众对教育期待的应有之义。(一)以服务青藏地区社会高质量发展为核心美国舒尔茨提出的人力资本理论认为:“人力资源是一切资源中最主要的资源,核心是提高人口质量,

7、教育投资是人力投资的主要部分。教育是提高人力资本最基本的手段,所以也可以把人力投资视为教育投资问题。”41 经济发展需要先进的人力资源,先进的人力资源来源于一流的教育,一流的教育来自于高效的教育投资 5 。社会发展经由多种元素构成,这些元素合力促进地区社会的建设,比如经济发展层面、人口波动层面、文化建设层面等 6 。而教育则属于文化层面的价值内涵,并常态化伴随着地区的发展,同时占据历史、当下与未来的社会发展时空维度,对社会历史发展进行总结、对当下发展进行深思以及对未来社会发展注人动力,起着十分重要的功能价值与促进作用。面对地区高质量发展的诉求,教育高质量发展也必须随之做出积极的响应与促进。地区

8、发展,教育先行,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说,教育是社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的强弱与社会建设发展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在多方面都深刻影响着地区的发展和人民的生活,并在推动地区社会各方面综合实力提升的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先导作用。所以有必要针对青藏地区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需求方面来对青藏地区教育高质量发展进行发展考量和建设定位。由于教育与社会发展密切联系,而教育高质量发展中基础教育是发展的关键,青藏地区小规模学校主要以基础教育为主,其发展也将是服务青藏地区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基点,以青藏地区农村小规模学校的发展来服务地方社会发展应是青藏地区社会发展的核心动力。(二)以铸牢青藏地区各民族中华民族共

9、同体意识为支撑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加强和改进党的民族工作。”7 这给民族事业建设发展注人一剂强有力的催化剂的同时又对民族建设发展方向进行了说明。2 0 2 2 年1 0 月1 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出席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时又对民族工作做出了重要指示,指示强调要全面把握党和国家对民族建设工作的重要引导,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不动摇,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道路,构建各民族共有交流交往精神家园,推动民族地区现代化建设,加快新时代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步伐。随着现代化建设步伐与高质量发展的推进,中华民族进入伟大复兴的关键期,在这一关键节点中,青藏地区各民族都要紧紧围

10、绕在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意识下,团结进步,奋斗发展。青藏地区位于我国西部,地理位置偏远、平均海拔较高、人口基数少、民族众多,是典型的多民族聚集区域 8 。青藏地区农村小规模学校承载着教育地区未来发展中坚力量的历史重任,也是进行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重要基地。为更好地铸牢青藏地区各民族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借教育发力将是必然之举,借青藏地区农村小规模学校高质量发展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也将为青藏地区多民族繁荣发展注人新的活力。(三)以教育生态由外源驱动转向内生动力为纽带所谓青藏地区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宏观上更多地强调对地区教育水平和地区教育素养更为严格的要求。9 看似外源型驱动能够为青藏地区教育发展提

11、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实则在不断蚕食该地区的内生性发展力量。倘若依旧坚持以外部经费支援、教师支援、理念支援的发展模式,极易给该地区教育发展建设养成强烈的依赖心理,丧失青藏地区教育发展的内生动力,则在削弱青藏地区教育发展自主性的同时使其难以走出一条符合青藏地区特色的教育发展道路。青藏地区小规模学校发展是青藏地区由外源驱动转向内生动力的重要发力点。内生性发展其内涵主要包括培养地方基于内部自身的生长能力,并保护地方本土文化与原有生态系统;促使该地区人群成为教育发展的参与主体;建立一个能够有效且全面体现当地人主体意志和有能力参与地区发展决策制定的基层组织 1 0 。在这样的要求中,凭借之前以简单依赖外部力

12、量帮扶为驱动力的发展运行模式显然已不符合青藏地区高质量发展的实际要求。所以,青藏地区教育生态与教育动力结构呕需136得到有效的改善。青藏地区小规模学校在教育资源均摊、小班化细致教学、人文主义教育等方面都是该地区小规模学校内生动力开拓的重要发力点。青藏地区小规模学校在激活青藏地区教育内生动力,调整青藏地区教育生态环境,整合青藏地区教育发展动力构成以及强化内生动力输出方面意义重大。对青藏地区小规模学校由外生动力建设向内生动力发展过渡转型进行指导,并逐步为区域迈向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二、青藏地区农村小规模学校高质量发展的现实困境进人新时代,青藏地区农村小规模学校得到跨越式的发展,但也存在向高质量

13、发展迈进中面临的一些困境,如师资力量薄弱、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缺乏管理秩序、教育经费不足,教育理念和目标不明确且缺乏乡土特色文化等问题,其制约着青藏地区从教育扶贫到教育促进乡村振兴的推进。(一)教师资源结构性短缺农村小规模学校师资问题可以说是在所有问题中最突出也最普遍的一个问题。在针对青海H市小规模学校的调查中发现,该地区小规模学校师资力量结构性短缺问题主要集中在两方面:教师流失问题和教师学科结构不平衡问题。1.优质教师资源的流失针对优质教师资源流失问题,上至国家下至地方政府不断给予政策支持,提供解决的办法与措施。比如通过特岗教师计划和免费师范生等,来改变小规模学校的师资流失问题。但实际调研发现

14、,年轻教师稳定性较差,优质教师资源的流失现象较为严重。关于教师流失原因,调查发现影响青藏地区教师期望转人其他学校任教的因素有工作量、收人、家庭、子女教育等一系列选项(详见表1),将工作量这一选项划分为四个层级,分别是太大、较大、一般和较小,其中5 6.1%的教师认为工作量较大。有关教师意图转人其他学校任教的原因我们将主要原因做了统计,其中占比最高的为家庭原因导致,占比25.3%,经过深人了解发现,一些教师由于长期驻守农村地区,无法兼顾家庭,导致家庭问题日益突出,成为影响小规模学校教师流出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其次为子女教育问题,占比为1 8.0%,该地区部分教师长期与子女分隔两地,无法在子女教育方

15、面尽职尽责,或者有些将子女带到农村小规模学校接受教育的情况,但由于农村小规模学校的教学质量问题仍然给教师带来困扰。这也构成了青藏地区教师流失的主要原因之一。表1教师流失原因统计表(N=178)题目选项频率百分比(%)太大2815.7较大10056.1您感觉工作量一般4827.0较小21.1收入问题95.1学校人际关系42.2家庭原因4525.3子女教育问题3218.0想转入其他学校任教的主要原因配偶问题2312.9自我实现问题2614.5其他95.1(未考虑转教)3016.9青藏地区农村小规模学校的生活环境相比较乡镇县城地区有着明显的差距,而且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的薪资和社会地位社会声望相对不高

16、,自我实现价值感较低,因自我实现问题而意图转校的教师占比为1 4.5%,所以这些教师一旦资历足够或者当机遇来临时都会想方设法向更大更好的从教平台进137行调动,鲜有年轻教师愿意长久地扎根在该地区的小规模学校。2.教师结构不平衡在小规模学校内部,不同科目的教师分布不均衡(详见表2)。相比较语文、数学老师,一些学校中音乐、美术、科学、体育的老师极其匮乏,这在极大程度上也影响到该地区小规模学校学生的全面发展。表2教师结构统计表(N=178)题目选项频率百分比(%)男5933.3性别女11966.730岁及以下4827.03140岁3016.9年龄4155岁4324.155以上5732.0语文8748

17、.9数学4625.8外语1810.1音乐73.9您任教的科目体育52.8美术21.1其他文科专业105.6其他理科专业31.8通过实地走访也发现,有能力长期驻守这里的普遍以年龄偏大的老教师居多,这些教师在从教手段和教育观念上处于相对落后的阶段,教育能力与水平较为低下。(二)教育需求侧环境亚健康教育人文环境主要由民众的教育需求所构成,在针对教育需求侧群体的调查中发现整体环境呈亚健康态势。通过我们了解,该地区的教育需求存在三方面的问题:父母外出打工所导致的教育角色失位、父母教育能力的不足和生源数量的减少。1.父母外出务工教育角色失位父母外出务工导致儿童村落留守,平时基本由家中老人进行抚养,这部分家

18、长由于常年在外打工,缺乏对孩子的陪伴以及教育,这无论是对孩子的成长还是教育来说都是一种缺失,而老人对教育的认知相对不够充分和科学,未能提供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致使这类孩子在教育成长过程当中心理和行为因此受到很大的影响。2.父母文化薄弱教育能力缺乏家长教育观念落后,未能认识到教育的重要作用,繁忙的工作使得对孩子教育的参与度不高,对家庭教育的认识度和热情度不够,最后这些家长自身文化程度不高,难以对孩子进行一定科学有效的教育指导。3.生源数量逐年减少根据对青藏农村小规模学校的调查和统计结果发现,自恢复村小政策以来,国家虽然对小规模学校不断加强扶持力度,但近年来该地区小规模学校的生源数量上不但没有回暖

19、的态势,反而逐年下降。通过一段F学校校长的自述使得我们能深人地了解当前的生源形势:学校现在总共六个年级加起来只有四十多个学生吧,比之前少多了,每年新学生也都越来越少,外流失一部分,还有上着上着不来的,我们也都在给家长积极地做工作,可确实有些家庭也是有困难,我们也想很多办法能不能留住更多的学生,效果都不太好。村里现在外出务工的年轻人也多了,家里有条件的一些孩子也就被带走出138去上学了,村里本来适龄上学的孩子也越来越少,向外再一流失更没有生源了,反正现在学校发展很困难。学生少,我们有些班现在就合并到一起上课,但还是很少,首先这个上课氛围就很难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也不高。(F学校校长2021年1 1

20、 月1 2 日)生源不断减少给小规模学校的发展带来了更多的困难与挑战,一方面,学校生源数量的减少干扰教学活动安排的正常秩序,不利于课程的安排与配比,甚至面临合班教学的情况;另一方面由于学校经费的配额多少是与学生人数直接挂钩,所以学校生源数量的减少则会直接导致学校经费额度的缩减。(三)教育供给侧体系待完善教育自然环境是地方教育生存的重要土壤,其良好与否是保障教育活动能否保持充足动力,教育成果能否枝繁叶茂的重要因素之一,教育土壤的肥沃与否也决定着该地区教育生态是否具备持续性活力。但是,青藏地区农村小规模学校的教育土壤缺乏持续性养分,这也是导致地区小规模学校发展薄弱的一大问题。1.教育管理制度失序青

21、藏地区农村小规模学校普遍缺乏系统的管理制度,或者说管理制度整体失序。具体表现在对于学校事务管理、教学活动管理甚至课程管理都没有详细的管理计划。学校管理制度的不健全就导致一些教学任务或学校事务找不到具体的人员负责,只能临时托付给某些老师进行;还会导致学校的教研活动组织松散,没有规定固定的时间会导致教师之间懒惰心理趋势下教研活动的延期与搁浅。由于没有明确的管理规章制度的制约导致小规模学校的管理基本上流于一种“人情式”的管理氛围,这种管理氛围极其考验校长的凝聚力和领导能力,也使得学校丧失一些遭遇突发性事件的第一时间应对能力。2.教育投人相对薄弱基础教育投人薄弱的问题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农村小规模学校

22、的发展。在针对青藏地区小规模学校的调查中发现,该地区农村小规模学校教育投人短缺的问题主要有两方面,即硬件设施不充足和教育经费的短缺。下表3 统计了该地区关于教学硬件设施的需求情况,其中对多媒体信息设备的需求呼声最为高涨,占比8 5.4%,仅次于多媒体信息设备的为教学器材方面,占比为7 4.7%。教师普遍认为目前的硬件设施未能很好地满足日常教学的需求。特殊学科如体育、音乐课所需器材尤为短缺。表3教学硬件设施需求表(多选)(N=178)题目选项频率百分比(%)教学器材13374.7多媒体信息设备15285.4教学硬件设施需求基础设施7341.0其他3218.0教育经费投人也是教育教学实施的重要保障

23、因素,如今该地区教育经费的发放是通过对各个小规模学校的学生人数进行统计,按比例进行配额。拨款方式为下放经费至各个中心学校,再由各个小规模学校前往中心学校进行领取 1 1 。如青藏地区小规模学校多处于高原高寒地区,每年取暖期较长,取暖费支出较大,现行的取暖补助标准远远不能满足各学校取暖需求,甚至出现了部分学校取暖费用占到全年公用经费支出总额大半的现象。通过G学校校长的描述,我们对该学校的经费情况也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由于我们对学生的教育全面实行的是免费的政策,学生方面是几乎没有任何经济来源的,现在学校经济来源主要还是依靠上面拔下来的经费,上面按学生人头数相应下拔,都是固定的,一年下来就几万元,这

24、其实根本不够学校的运转。比如这个电费、水费、教师的工资,这都是大头,还有给学生平时印刷的资料,校舍破损需要维修,冬天这里冷,要烧暖气,那也是一笔不小的费用,你每个教师都要烧,这里天冷的又久,这样算下来这个经费根本就不够用,我们经常是等下一波经费来才补上一139阶段的窟窒,可用不了多久又没钱了。这还只是一些基本的日常开销,经费不够你说哪里还有钱搞一些什么教学活动啊,教学教研升级之类的,很难开展。所以现在这个经费是一件很卡脖子的事情,没有钱小规模学校这个生存确实是非常的困难。(G学校校长2021年1 1 月1 3 日)虽然经费的数额是与学生人数成比例,但由于小规模学校一般学生人数都不多,所以每次可

25、以领到的经费也相当有限。教育经费主要负责学校日常的所有运转,包括学校的水费、电费、教师的薪资、天冷时的采暖费、校舍日常维修维护的费用、学生平时一些资料的费用等,面对这样的开支项目,上面所拨付的经费想要完全足够是非常困难的一件事情,经常会发生经费超支的现象,这样就需要从下次的经费里抽取,这样也会造成小规模学校经费越来越不够用,生存越来越艰难的情况。以上还只是小规模学校日常运转所需要的基本费用,这里不包括一些教学设备的升级费用、教学活动的经费以及教学教研上的创新费用等,由此看来,该地区小规模学校的生存处境十分艰难。3.乡土文化与教学缺乏结合青藏地区拥有丰富的地理环境资源和浓厚的民族文化资源,这是青

26、藏地区的先天优势,本地优秀民族文化就是优质教育资源,学生从小就扎根在这片土地,他们了解这里熟悉这里的文化,从乡土文化人手对学生展开教育会倍增学生的亲切感,促使学习过程更加自信,同时也能使学生对教育内容的理解更加深人,同时也在丰富学生的课堂形式。但在该地区小规模学校的实际建设中却发现该地区的本土化课程建设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融合乡土文化的教育体系构建不完善不成熟。从下表4中我们可以得知,其中只有2 1.9%的学校在日常教学中涉及到了乡土文化与日常教学的结合,但是另有7 8.1%的学校并未开设本土化课程。表4是否开设本土化课程统计表(N=178)题目选项频率百分比(%)是3921.9学校是否开设特

27、色地方课程或校本课程否13978.1三、青藏地区农村小规模学校高质量发展的突围路径通过对青藏地区的农村小规模学校展开调查,我们大致掌握了该地区小规模学校发展的现况与问题所在。针对该地区农村小规模学校的困境以及当地的实际情况的考量,尝试提出相应的对策及建议。对策与建议部分分别从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优化教育资源、改善教育人文环境及教育自然环境四个方面实现突围。(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教师资源是整个教育系统中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也是目前该地区小规模学校遇到的一个最大的问题和考验。为解决该地区小规模学校教师贫的问题,加强和改善该地区小规模学校教师队伍的建设,就要通过一些措施和手段,一方面尽可能保障该地区教

28、师的稳定性,另一方面提升目前在校教师的教学能力。1.提高教师薪资水平提高该地区教师的薪资水平,加强补助补贴,待遇的高低是最重要的一个方面,特别是针对偏远乡村地区的教师来说,薪资水平不高,要想吸引更多的优质教师资源前来任教和保障目前在校教师的稳定,就必须通过提高教师的薪资水平和加强教师的补助补贴来实现。2.解决教师编制问题解决该地区到岗教师的编制问题。教师的专业发展是在职称的裹挟下产生的,是教师个体职业规划与职称制度互动的结果 1 2 。目前,编制问题是该地区教师特别关心的一个问题,面对这一问题,应该一方面适当增加小规模学校教师的编制名额,另一方面协调统一好编制名额的管理,主要在于统筹协调好老年

29、教师与青年教师的编制调整问题。3.提升和巩固教师培训效果教师培训政策的价值核心不仅是为了更好地实施国家教育战略,也是为了有效地促进教师作为职业个体的全面发展1 3 。第一,教师培训活动专项化,针对具体问题实事求是,专项辅导,其存在的核心问题即是培训的课程设置、内容选择、方法确定方140面缺乏对乡村教师特殊境遇的考量 1 4;第二,培训后期组织人员对培训效果进行跟踪记录,并进行有效帮助与辅导,保障培训质量;第三,善于利用信息化技术的优势,通过网络各类平台进行“互联网十培训活动展开 1 5 4.全科型教师的引进与培养加强全科型教师的引进与培养。面对小规模学校教师缺乏的问题全科教师将可以从很大程度上

30、解决这一点,在教师名额数量一定的基础上,每个在职教师如果能掌握多门科目的知识技能就能更好地满足学校教学科目的需求,进而扩大单位教师的能效性。(二)着力教育资源配置优质公平1.提高经费帮扶效率为提高青藏地区教育经费的帮扶效率,首先,应该提高该地区小规模学校的经费水平。目前经费拨付是按照小规模学校学生人数进行定比发放,但由于小规模学校在生源数量方面存在先天劣势,使用固定标准进行经费拨付数额偏少,经费数量十分有限。从顶层优化人手,完善相应执行机制,增强其工作的效能,应是今后优化中央主导下民族地区教育政策执行的抓手 1 6 。建议考虑到小规模学校生源数量的具体情况,提高小规模学校生均经费比例,进而提高

31、生均经费的数额,扩大农村小规模学校生存空间,营造良好的小规模学校教育生态。其次,加强对经费发放的监督管理。中心学校作为小规模学校的上级单位控制着小规模学校的经费发放,但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使得农村小规模学校经费无法得到切实保障 1 7 。基于此,政府上级部门要加强对小规模学校经费发放的监管力度,保障小规模学校经费的按时足额领取。最后,根据实际小规模学校发展情况灵活化经费补充管理,在经费管理方面加强追踪,保障经费发放的质量。及时调查了解小规模学校对经费的需求和使用情况,结合具体情况对发放经费进行调整和补充,建立完善的经费跟进管理体制,保障小规模学校的运转与发展。2.构建对口帮扶体系构建对口帮扶体系是

32、凭借城市优质教育资源以帮扶小规模学校的教学和建设。这有助于小规模学校摆脱师资薄弱、管理失序、教学理念缺失等发展困境,增加发展力量来源和渠道1 8 。构建对口师资帮扶体系则是通过城市学校对农村小规模学校和中心学校进行教师对口帮扶,城市学校每年定期按需求向乡镇中心学校下派优质教师资源,负责相对应的课程,而这一教师下乡行为则能够进一步促使中心学校的优质教师资源继续深人基层,进人农村小规模学校从事教学活动,这也给农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中心学校同时带来了宝贵的教师资源。3.加快数字化建设随着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水平得到的极大的提高,并且可以作为一种良好的教育教学辅助工具和手段,“互联网十教育”的理

33、念逐渐在各地试点并逐渐全面展开。信息化教育可以弥补青藏地区小规模学校教师数量的匮乏和质量低下的问题 1 9 。为推动青藏地区小规模学校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就有必要加快该地区小规模学校的数字化建设,普及青藏地区信息化技术手段。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加快该地区小规模学校数字化硬件设施的建设;培养教师的互联网思维与互联网素养,使教师有能力熟练通过互联网辅助教学的教育方式;进一步开发和完善义务教育教育阶段的网络课程资源体系,形成国家开发,网络提供平台,小规模学校开展学习的整体格局。(三)优化教育生态环境1.营造健康教育围良好的教育氛围是高质量教育的基础,缺失良好的教育氛围会导致该地区教育积极性、教

34、育意识以及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下降,进而影响该地区的教育信心和教育质量。提高地区的教育氛围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不断渗透。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通过各种宣传的标语向人们宣传教育的重要性,逐渐渗透进思想变化;通过观看各种教育宣传的公益影片加强人们对教育的认识;通过各种媒介工具向人们展示教育给人们带来的好处,改变生活的真实案例;通过学校向人们传递教育的价值,可以定期举行教育宣传活动,或者通过日常举办的家长会向家长们进行传播。家长对教育认知水平的提高也是优化教育氛围的重要抓手,要改善当地整体教育氛围,就必须要从家长的综合素质人手,具体可从下面几方面展开:定时举办教育专项讲座或者教育宣传片供家长们学习观

35、看;学校强调家长参与学校教育活动的重要性,家校合作,多与学校进行沟通,共同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宣传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传输家庭教育的方式方法,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言行、教育观念对孩子将起到很深的影响作用。2.创建多元化教育评价在教育现代化发展总目标的驱使下,全面发展141的综合型人才成为国际社会的教育培养新目标,也成为国际社会的最新需求,在这种教育目标统摄下,仅凭成绩决定教育成果的评价方式显然已不能满足当下的需求,为改变这一现状,则需要运用多元化评价的方式来促进该地区农村小规模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打造全面发展的教育人才 2 0 。多元化教育评价意在

36、摆脱单一成绩论的教育理念,从多角度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现代化多元人才。在民族地区开展教育需要认识到教育主体的跨文化属性,注重文化敏感性的培养,帮助民族地区教师提升多元文化语境理解力与感知力 2 1 。多元化教育评价方式,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组织教师展开研讨,根据本学校实际情况,开展特色的全面化多元评价机制;根据学校自身条件分别对德智体美劳教育展开相对应的课程;带领教师学习多元化评价方式,鼓励教师使用多元化评价方式于日常教学当中。(四)提高教育内生动力1.提高乡土文化与现代教学共生力乡村基础教育将培育新人作为乡村文化传承的介质,并将所在区域的乡村文化作为价值选择,在乡村环境中将特定文化代

37、代相传 2 2 。乡土文化地域特征极强,决定着该地区人民的生产方式,影响着人民的日常生活,指导着人民的行为准则,是区别于本地区与其他地区的显著特质,妥善加以利用则对教育有极大的推动作用。梁漱溟先生曾说过乡村教育的生路是建设适合乡村实际生活的活教育 2 3 。将乡土文化资源融人该地区小规模学校教育当中,一方面可以丰富课堂的教育形式,另一方面将辅助学生对知识进行认知,发挥巨大的教育价值 2 4。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将乡土文化与教育教学活动进行融合:利用当地自然文化资源,带领孩子们走出教室,接触大自然,接触地区人文风土,锻炼和培养孩子感受外界事物的能力,丰富孩子的教育体验;带领孩子进行户外各种活动,比

38、如参观田间地头农忙的农民们,从辛苦的劳作和一年四季的收获中培养孩子吃苦耐劳的精神以及培养孩子的耐心;将本地乡土文化融人日常教学的当中,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书本中学习的内容。比如本地的特色舞蹈,带领组织学生们领略并体验这种舞蹈,让学生在这种舞蹈中体验本民族文化,并记录成文章,丰富学生们审美的素养、锻炼文笔。2.构建乡村教育学校共同体小规模学校与中心学校一直是一种上下级的关系,中心学校与小规模学校法律地位上属于彼此独立的主体 2 5 。目前,中心学校与小规模学校之间的主要矛盾表现在管理体制上存在不合理现象。为改变这一现状,建议发展中心学校同辖区内各个小规模学校的共同体建设,集合中心学校与各个小规模

39、学校的共同力量发展,疏通各个小规模学校之间关系朝着健康良性竞争的方向上发展 2 6 。首先,辖区小规模学校发展纳人中心学校考核,构建中心学校同各个小规模学校之间的共同体,加强中心学校同各个小规模学校之间的联系与合作,加强中心学校的责任意识,扩大中心学校的带头作用,将中心学校同各个小规模学校之间进行利益捆绑,从最大程度上减少内部消耗与纠纷。其次,学校之间资源共享,其最大优点就是能够将各个学校的优势资源利益最大化,提高片区农村小规模学校的整体实力,对各个小规模学校资源进行整合利用,取长补短,各取所需。同时也要加强教育资源的利用率,科学化提升整体水平。最后,积极开展合作化教研活动。小规模学校之间要实

40、现管理互动、研训联动、质量共进、文化共建、项目合作、资源共享 2 7 。合作共同开展教学教研设计,加强各个小规模学校和中心学校之间教学教研活动的交流,取长补短。参考文献:1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EB/OL.http:/w w w.g o v.c n/gongbao/content/2021/content_5591401.htm.2祁占勇,王志远.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职业教育的现实困顿与实践指向 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 0 2 0(4).3 瓦玉琴.多措创新提升农村小规模学校教育质量J.新课程,2 0 2 2(0 5):2

41、6 一2 7.4 张金山,彭述华,袁航.人力资本理论及对我国乡村振兴的启示 J.税务与经济,2 0 1 9(0 3:3 8 一44.5张春海,温馥榕.西北民族地区教育布局调整的困境与突围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 0 1 8,40(0 6):8一1 4.6 秦玉友.农村小规模学校发展的基本判断与治理思路 J.教育研究,2 0 1 8,3 9(1 2):8 1 一8 6.7 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一一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EB/OL.http:/w w w.g o v.c n/x i n w e n/2 0

42、2 2 1 0/2 5/c o n t e n t _ 5 7 2 1 6 8 5.h t m.8 曹振芳,田养邑.西部农村小规模学校的发展困境与出路J.四川教育,2 0 2 2(0 2):6 一7.142(责任编辑:安海民)9本刊评论员.推动乡村小规模学校高质量发展 J.湖南教育(A版),2 0 2 1(0 4):1.10孙杰远.乡村教育应在文化选择中重塑主体性与自觉性 J.探索与争鸣,2 0 2 1(0 4).11董世华.乡镇寄宿制学校:从工具价值到内涵式发展 J.教育家,2 0 2 2(0 1):1 0 一1 1.12王晓生,邬志辉.乡村教师职称评聘的结构矛盾与改革方略 J.中国教育学刊

43、,2 0 1 9(0 9):7 0 一7 4。13张春海,肖英鑫.改革开放以来青藏地区中小学教师培训政策演进:历程逻辑与展望 J.教师发展研究,2 0 2 1,5(0 3:1018.14周昆.关于以教育领域供给侧改革助推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的思考 J.课程.教材.教法,2 0 1 7,3 7(1 2):9 1 一9 6.15蒋颖,刘佳.乡村小规模学校高质量发展:国外经验与启示 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 0 2 1,43(1 2):3 6 一42.16张春海.羁纤与前行一民族地区教育政策执行过程的田野研究 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 0 1 9,5 6(0 3):7 0 一7 5.17妥文梅

44、.田园教育在农村小规模学校的开发价值与策略J.清风,2 0 2 1(2 4):3 3.18韩嵩,宋丹妮.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背景下农村学校的发展路径 J.教育评论,2 0 2 2(0 1):45 一5 1.19金凤霞.农村小规模学校数字教育资源建设现状及优化策略分析 J.小学生(中旬刊),2 0 2 1(0 2):5.20王飞.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专业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 0 1 6.2 1 张春海,肖英鑫.民族地区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应然样态?发展困境及提升路径 J.教师教育研究,2 0 2 2,3 4(0 4):2 6 一31+68.22陈鹏,李莹.全面乡村振兴视域下

45、乡村基础教育的新认识与新定位 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 0 2 1,5 0(05):126136.23谭敏.乡土性与现代性:乡村学校的文化反思与文化自觉.教育科学研究,2 0 2 0(0 6):1 8 一2 3.2 4 段兆兵.农村小规模学校全面振兴:攻坚难点与路径选择 J.教育科学研究,2 0 2 1(0 9):2 4一3 025张龙,苟淑娟.探究乡村小规模学校一体化办学模式,推进教育均衡发展 J.新课程,2 0 2 2(1 8):42 一43.26JSmall schools build on their strenghts EB/OL.http:/www.gtce.or

46、guk/networks/connect/resources/small.27郝媛.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乡村小规模学校建设及发展研究 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 0 1 9.Implication,Realistic Dilemma and Breakthrough Path of High QualityDevelopment of Rural Small-scale Schools in Qinghai-Tibet RegionZHANG Chun-hail,LI Jin-rui?,YU Ying-chaol(1.Institute of Education,Qinghai Normal Un

47、iversity,Xining 810016,China;2.School of Education,Shaani Normal University,Xian,shaanri 710062,China)Abstract:Small-scale rural schools in Tibet are an important step in promoting the modernization ofeducation in the region,a strategic support for the revitalization of rural areas in Tibet,and a ba

48、sic guaran-tee for high-quality talent reserves in the region.The high quality development of rural small-scale schoolsis the cornerstone of the high quality development of the economy and society in Qinghai-Tibet.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rural small-scale schools is to serve the high quality

49、development of the society inQinghai-Tibet.It is supported by a strong sense of community among all ethnic groups in Qinghai-Tibet.Education ecology from external drive to internal power as a link.However,small-scale schools in rural are-as in Qinghai-Tibet still have a structural shortage of teache

50、r resources,a sub-healthy environment on theeducation demand side,and a supply-side education system to be improved.Based on this,we should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ers,focus on the allocation of high-quality and fair educational re-sources,optimize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of education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