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设计与“我”.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710806 上传时间:2024-02-19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4.0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设计与“我”.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设计与“我”.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设计与“我”.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0692023.08ARTISTIC LIFE 艺术生活文/刘长斌设计与“我”设计源于人们生存生活的需要,在各个特定的时代、民族、地域中产生。设计文脉是在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逐渐生成的,是一定历史文化的延续继承和创新,是人类的精粹,其形式是千变万化的。同时,后代人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地发展和创新,以使传统与现代相结合,这一点在文化传承、民族发展等方面都有所体现。设计出现的变化设计是为了方便工作、生活、学习而生,也是解决问题的一种方式,当人们面临疾病的侵袭时,设计作为一种应对和预防的手段,势必会发挥一定的作用。设计,亦在向人们提供健康的生活环境。智能化、弹性化、情感化的设计有助于提高生活质量,同时

2、也是打造全新社会环境的基础。设计就是尽力去消解人们内心的局促和不安,为人们营造安全舒适的生活环境。舒适的酒店、餐厅环境会受到更多人的欢迎。因此,现今社会人们都开始关注自己生存的“小环境”,关注生活的质量,这些都给未来的设计师和设计行业带来了很多新的机遇和启发。今后的设计,我们可能会更加关注人与自然之间“水乳交融”的关系,更关注健康、人的感情和对万物有感而发的真挚情意。从某种意义上讲,设计也督促着人们重归理性,重估信仰的价值和意义,并使人们从结构上反思网络狂欢对传统价值的消解与冲击,以及以眼球经济为主的疯狂营销所带来的恶性竞争与负面效应。而所谓设计,其本质上不过是社会意识形态涌动的表象与显现。“

3、好的设计作品”与“成功的作品”“好的设计作品”应该是对社会有价值的取悦自己,能打动自己的设计,会被设计师视作好的设计;而能够满足商业诉求,能打动客户的设计,则是成功的设计。事实美化生活 BETTER LIFE0702023.08上,通常的情形是这样的:一个设计中,有些部分是取悦自己的,而另一些则要考虑到取悦他人。取悦,有些戏谑但很真实。好的作品不一定是经济价值回报最高的作品,两者之间不能划等号。不论是设计费还是工程造价,设计昂贵的代价便是空间趣味与松弛感的部分丧失。“好的设计作品”应该让人舒服、愉悦“好的作品”往往也是成功的作品,但是,成功的作品不一定是好作品。把一件事或者一个作品做到你能想象

4、的最好,力求目标的纯净和纯粹,那一定是好的,也是会受欢迎的。当然,这个对“好”的判断是很重要的,因人而异,因目标而异。当前,我们正处在高速发展的时代,面临着材料和技术的快速更新。“新”可能带给我们很多好的、便利生活的东西,但往往也会忽略掉对人“生物性”的关照,进而阻隔我们与世间万物的关联。所以,当下的设计,应该更多地抚慰人心,设计师应该注重设计中与人相关联的“同理心”的部分。好作品不等同于成功的作品好的作品是内心真实情感的表达,是对空间诉求的准确诠释,是超越当下的一种纯粹的手法;是节制的,是脱离了低级趣味的,是松弛的。好作品不等同于成功的作品,因为大家认可的“好作品”,可能是流于世俗的。虽然世

5、俗没什么不好,但是,它带有一定的享乐主义色彩,缺乏对灵魂的关照,是它的缺憾。所谓时代的审美,并不是简单迎合当下的口味,而是要带着个人文化、价值观以及对时代背景的审视、洞见和解释。因此,设计师不能简单去“迎合”时代的审美,而是应该用自己对时代的洞察,用设计提出自己的观点,用个人的美学观、价值观征服大众、引领时代。设计就是“我”与这个时代的关系设计就是“我”与这个时代的关系。既然不确定性是这个时代的特征,那么不确定性也应该是当下设计的特征。我们融入其中,痛并快乐着。作为设计师,我们应当思考的远不止设计本身,还应该包含:设计的社会价值是什么?我们应该对人类未来的美好生活作出预测,从而促使人们对未来产

6、生向往和憧憬。所以,设计师们在思考时,一定会带着对生命的重新解释、对生活的重新定义以及对设计本体的再思索。那时,可能会有更多带有人文关怀、深刻而尖锐、诚实又简约的作品出现。设计思考是一个内化的过程设计从来都是具有先锋性的,如果只是符合公众的审美和行为习惯,那么它就失去了设计的核心价值。但设计又应当是体恤公众行为习惯的,因为它本来就是一座架在当代艺术、时代性、先锋思潮和社会需求、流行文化、大众审美之间的桥梁,如果设计师妥协,那么就会使得设计失去促进社会进步的力量。对于“我”来说,审美就是舒适的,相反,不舒适的感觉也不会是审美。设计的核心不是审美,而是对信息的梳理和优化随着信息产业的高度发达,信息

7、日益变得透明化、瞬态化,每一个人都有能力去获取不一样的信息资源,这就使得设计师手中的“信息差”优势越来越不明显。因此,对于设计师来说,其就应该在与甲方的沟通中,确定自己的话语权。信息在给我们带来太多好处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不利影响。由于社会上出现了许多“流行”元素,所以有的设计师就是看到有什么新鲜的,就立刻拿来用,之后很快又“过时”。设计是有“时间性”的,能在一个相对长的时间内保有独特性和自我属性。因此,设计师应该在过滤大量信息后,形成自己的思考和语言,并毫不妥协地坚持自己的观点,这样作品才会有自己的气息,才能提高自己的话语权,这很重要。0712023.08ARTISTIC LIFE 艺术生活

8、设计师不只是依靠“信息差”所带来的优势而释放价值,还透过本人对商业、时尚与生活的洞察和理解,以及他的经验和知识,掌握无可替代的信息源。正因如此,他对于事物、空间、客户、社会行为等的诠释和认知,才能是独一无二的,他才能具备绝对的话语能力。所以,成为一个怎样的人也许是关键所在。设计师的“话语权”取决于他对环境解读的深度与理解世界的角度。设计,就是保持自我、保持好奇、保持纯洁的过程设计从何而来?形式从何而来?总得有一个最原始、最初次的意动吧。“意动形随,本质赋形”,这是设计师的知觉。它是原力,而后的一切发展都基于此,花开花落、风起云涌的过程,是自然而然,是原力使然,而非人为的干预。每个时代或每一段的

9、历史,都有其不可避免的局限性,正如这个时代碎片化的、无意识的集体狂欢一般。在这样的狂欢面前,做一个坚定的旁观者,不深陷其中且保持独立的价值判断十分重要,此即身虽其中,置身其外。保持思想的独立性很重要,只有思想独立才能搞清楚自己到底是想和这个时代建立什么样的关系。当我们的独立思想和现实世界发生矛盾时,如果我们只是为了追求和谐的关系或者快速地融入现实文化而违背了自己的意愿,那将是非常遗憾的。我们处于一个非常特殊的时代,人类文明爆发式地发展,每天都会涌现大量的信息,其复杂多变、充满不确定性。因此,作为设计师,我们应该时刻保持对这个世界的好奇心,意识到任何美好的事物都可能会是设计的灵感,然后满怀热情地

10、去探索,只有如此,才能更好地面对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设计师的个人符号身处信息时代,“看见”本身不再是难事,反而成了一件容易的事。同时,我们也习惯把别人的看见当成自己的看见;把别人的知识当成自己的知识。正如百度搜索,它已成为这个时代获取知识的首要途径。很多人疑惑:当知识成为公共资源时,还有个人的符号吗?当然会有,且十分稀缺和不可复制,这是设计师将个人生活内化后得到的结晶,是设计师个人生活经历、审美经验、身体记忆多重叠合与转换的结果。它来源于常识和知识,更来源于真实的身体感知和情感经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空间里最动人的那种气质或情绪,恰是它的设计者最为动人的特质,只是做了一次转移而已。如果设计

11、者内心本没有诗,那么他所设计的空间便不会有诗意,或许你可以复制那种诗意,但无处粘贴。每个设计师都有自己的“习惯”,这一特质弥足珍贵,这是属于设计师个人的标识,来自他的成长历程、教育背景与生活阅历,不能也没有必要去复制。在设计中,我希望能延续这种“习惯”。同时,每个项目有它独特的“在地性”或者“文化属性”。实际上,每个项目最难的部分就是走出“舒适区”。但是,真的需要设计师完全走出“舒适区”,用陌生的语言或方式去设计吗?答案自然是否定的。我希望的是自己能在“舒适区”,即自己的语境里不辍地去思考、去改变、去创造,只有如此,我所完成的设计才是最好的。因此,一个设计最动人的部分,应该是一个设计师站在自己看待世界的“视角”,形成自己的表达方式和语言,而这种表达方式和语言既是一种态度,又是追求“不刻意”的生活态度的方法。未来设计走向在过去三十年,中国经历了巨量、高速和大规模的城市化运动,为设计师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开展社会性实践的机会。但在城市发展增量转存量的未来语境下,设计行业同样也会出现一个去存量的过程,设计师可能会面对更加细分但整合性更强的行业格局,以及一个竞争更加激烈、产业化程度更高的设计市场。我认为,未来的设计会越来越多元,与此同时,多元也会再产生相对细分的集合,并且设计也会越来越弱化风格的概念,也许会以类型、属性、感知来描述。(湖北大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