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学设计(教案)基本信息学 科数学年 级七年级教学形式合作探究教 师张宝单 位房县九道中学课题名称不等式的性质学情分析 从心理特征来说,初中阶段的学生逻辑思维从经验型逐步向理论型发展,观察能力,记忆能力和想象能力也随着迅速发展。但同时,这一阶段的学生好动,注意力易分散,善于发表见解,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所以在教学中应抓住这些特点,一方面运用直观生动的形象,引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课堂上;另一方面,要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学生发表见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从认知状况来说,学生在此之前已经学习了不等式,对不等式的性质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这为顺利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打下了基础,但对于
2、不等式基本性质的理解,(由于其抽象程度较高,)学生可能会产生一定的困难,所以教学中应予以简单明白,深入浅出的分析。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理解不等式的性质能力目标 1、会解简单的不等式,并能在数轴上表示出解集 2、能利用不等式的性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通过观察、实验、类比可以获得数学结论,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性和创造性,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积极参与对数学问题的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学会分享别人的想法和结果,并重新审视自己的想法,能从交流中获益。教学过程一、导入 1、回顾等式的性质 2、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不等式及其解集,学习了找简单的不等式的解集。解方程需要用到等式的性质,
3、那么解不等式也需要不等式的性质,所以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不等式的性质。二、新授 1、比较等式的性质,类比猜想不等式的性质。 2、完成下列填空,验证并总结规律: (1) (2) (3) (4) 3、经过验证,让学生发现不等式的性质与等式性质的区别,并总结不等式的性质。 不等式的性质1: 不等式的性质2: 不等式的性质3: 4、根据上面的表示方式,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不等式的性质。三、例题学习 例1:设ab,用“”或“b,那么a+cb+c; 例1: 练习: 不等式的性质2:如果ab,c0,那么acbc; 例2: 课本119 不等式的性质3:如果ab,c0,那么acbc. 例3: 页练习1,2作业或预习
4、1、 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不等号: (1)如果ab,那么ac2 bc2 ; (2)如果ac2 bc2 ,a b ;2、利用不等式的性质解下列不等式: (1) (2) (3) (4)自我评价 本节课从学生所熟悉的等式的性质入手,通过类比,让学生大胆猜想不等式的性质,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通过学生自己参与计算验证,发现自己猜想的错误之处,同时从验证的例题中,总结不等式的性质,让学生亲身经历不等式性质的得出过程,加深理解,效果良好。在学习的过程中还设置不同层次的练习,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巩固,同时对学生在例题学习中所出现的问题重点强调,总结方法,以达到突破重难点的目的。组长评议或同行评议(可选多人):1、课堂面向全体,条理清楚;2、通过猜想、探究,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课堂气氛活跃;3、板书清晰,有条理,重难点突出;4、细节方面还需注意,可通过调整达到更好的效果。 评议单位:九道中学数学组 姓名:崔元元 日期:2014年4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