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高三政治第一轮复习:第三课人教版.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6487322 上传时间:2024-12-0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政治第一轮复习:第三课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三政治第一轮复习:第三课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政治第一轮复习:第三课人教版 【本讲教育信息】 一. 教学内容: 本周复习第三课 第三课共有六个考点: 1. 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2. 矛盾是普遍存在的 3. 事物的矛盾具有各自的特点 4. 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 5. 办事情要抓住重点 6. 看问题要分清主流和支流 二. 知识结构: 1. 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1)对立的含义 (2)统一的含义 ① 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依存 ② 依据一定条件相互转化 2. 矛盾的普遍性 (1)原理 ① 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 ② 矛盾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 (2)方法论:用矛盾分析方法分析一切 ① 承认矛盾的普遍性和客观性 ② 善于全面分析矛盾,坚持两分法防止片面性 3. 矛盾的特殊性 (1)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个侧面各有其特点 ① 不同事物矛盾各有特点 ② 同一事物矛盾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各有特点 ③ 事物矛盾的双方各有其特点 (2)方法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① 它是人们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 ② 它是正确解决问题的关键 4. 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3)方法论:即要善于抓住重点,又要学会统筹兼顾 ②二者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2)关系原理 (1)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的含义 5.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关系 (1)原理 ① 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相互联结 ② 在不同场合可以互相转化 a. 矛盾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 b. 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 (2)掌握这一原理对于正确认识事物学会科学工作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① 认识事物遵循从特殊到普遍,再由普遍到特殊的认识秩序 ② 科学工作方法“解剖麻雀”等 ③ 把马列主义普遍真理同我国具体实践相结合 5. 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关系 (1)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的含义 (2)关系原理 ① 主、次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 ② 二者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3)方法论:即要善于抓住重点,又要学会统筹兼顾 6. 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关系 (1)矛盾的主、次方面含义 (2)原理:二者是对立统一的,它们相互排斥又相互依赖,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3)方法论:看问题即要全面,又要分清支流和主流 7. 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1)两点论 (2)重点论 (3)二者的统一 三. 本周知识归纳和讲解: (一)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 1. 矛盾:事物自身包含的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叫矛盾。简言之,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1)对立: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属性、趋势,又叫“斗争性”。 哲学上讲的“斗争”,是对一切矛盾斗争的反映,具有广泛的意义,其内容十分丰富,具体形式无限多样。 (2)统一:是指矛盾双方互相吸引、互相连接的属性、趋势,又叫“同一性”。 有如下两种情形: ① 矛盾双方在一定的条件下相互依存,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 ② 矛盾双方依据一定的条件相互转化。 2. 正确理解和把握矛盾的含义,还必须注意以下两点: (1)矛盾的对立与统一,始终是不可分割的。 (2)矛盾双方对立统一的关系,既指事物内部存在的这种关系,也指事物之间存在的这种关系。 (二)矛盾是普遍存在的 1. 矛盾普遍性的含义(矛盾普遍性的第一层含义) (1)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事事有矛盾)。 (2)矛盾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时时有矛盾)。 2. 方法论: (1)要承认矛盾的普遍性与客观性,敢于承认矛盾、揭露矛盾。 (2)还要善于全面分析矛盾,坚持两分法,防止片面性。 ① 坚持两分法、两点论,就要对自己一分为二。 ② 还要学会全面理解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A. 必须把两个基本点这两个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基本点统一起来。 B. 学习和贯彻“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战略思想。 (三)事物的矛盾具有各自的特点 1. 矛盾的特殊性及其表现 (1)矛盾的特殊性: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 (2)表现: ① 不同的事物的矛盾具有不同的特点。任何事物内部都包含着自身的特殊的矛盾,从而构成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的本质。这正是世界上的事物之所以千差万别的内在原因,或者叫做根据。 ② 还表现在同一事物的矛盾不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的特点。 ③ 还表现为事物矛盾的双方也各有其特点。 2.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1)含义:是指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地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并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原则,列宁称之为马克思主义最本质的东西、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 (2)为什么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① 首先它是人们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 ② 还在于它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A. 不同质的矛盾只有用不同质的矛盾的方法才能解决。要正确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 B. 反对“一刀切”、“一风吹”。 (四)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矛盾普遍性的第二层含义) 1. 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互相联结。 (1)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 (2)特殊性也离不开普遍性。 2.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不同的场合可以相互转化。 3. 掌握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关系原理,对于我们正确认识事物,学会科学的工作方法,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论)。 (1)掌握正确的认识秩序。人们对事物的认识顺序是:特殊—普遍—特殊。 (2)我党创造了许多科学的工作方法。 一般号召与个别指导相结合;“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解剖麻雀”;“抓好典型”。 (3)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各国革命和建设相结合。 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坚持社会主义的共同特征和基本原则。 ② 又要立足于本国实际,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五)善于把握重点和主流 1. 办事情要抓住重点 (1)主次矛盾含义: 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叫做主要矛盾; 其他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的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叫做次要矛盾。 (2)主、次矛盾相互关系原理 ①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 主要矛盾处于支配地位,起着决定作用,次要矛盾反过来也会影响主要矛盾的发展和解决。 ② 主、次矛盾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A. 主要矛盾已经解决或基本解决原来的次要矛盾就会上升为主要矛盾 B. 原来的主要矛盾没有解决,但由于出现了新的条件,也会发生主、次矛盾的相互转化。 (3)方法论: ① 要善于抓住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② 要学会统筹兼顾,恰当的解决主要矛盾 2. 看问题要分清主流和支流 (1)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含义 在事物内部居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矛盾方面,叫做矛盾主要方面。 处于被支配地位、不起主导作用的矛盾方面,叫做矛盾的次要方面。 (2)矛盾的主、次方面的关系是对立统一关系。它们相互排斥、又相互依赖,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① 矛盾的主要方面不同,事物的性质就不同。 ② 矛盾的次要方面对事物的性质也有一定的影响,是事物发展不可缺少的因素。 ③ 在一定的条件下,矛盾的主、次方面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3)方法论:要求我们看问题既要全面,又要善于分清主流和支流。 ① 不分或颠倒主、次,就会混淆事物的性质。 ② 看问题要分清主、次,决不意味着可以忽视矛盾次要方面。 3. 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1)所谓两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要看到次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矛盾时,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看到矛盾的次要方面。 (2)所谓重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要着重把握它的主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种矛盾时,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 (3)二者的统一:两点是有重点的两点,重点是两点中的重点。离开两点谈重点和离开重点谈两点,都是错误的。 【模拟试题】 1. 毛泽东说:“爱国主义的内容, 看在什么样的历史条件来决定。有日本侵略者和希特勒的爱国主义。还有我们的爱国主义。”这段话主要是说( ) A. 复杂的事物不只包含一个矛盾 B. 任何事物的矛盾都有特殊性 C. 任何事物的矛盾都有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 D. 要善于抓住重点, 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2. 下列看法,符合辩证法的有( ) A. 和谐就是美和善 B. 是亦彼也,彼亦是也 C.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D. 在纯粹的光明中,就像在纯粹的黑暗中一样,什么也看不见 3.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各地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确定社会保障的标准和水平。有条件的地方,要探索建立农村养老、医疗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这一要求依据的唯物辩证法原理是( ) A. 物质决定意识,要一切从实际出发 B. 事物都处于普遍联系之中 C. 矛盾特殊性 D.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4. 毛泽东同志说:“由于事物范围的极其广大,发展的无限性,所以,在一定场合为普遍性的东西,而在另一场合则变成特殊性。”这表明( ) A. 矛盾是客观,固定不变的 B.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联结的 C.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随着时间地点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D.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 5.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指出,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取得了明显成效,保证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但我们要清醒地看到,反腐败斗争的形势依然严峻,仍然是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十分关注的问题。这一认识体现的哲理是( ) A.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是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 B. 客观事物存在着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 C. 事物的主要矛盾规定和影响着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 D. 事物的性质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6. 面对多极化的发展趋势,江泽民同志指出:“世界是丰富多彩的,如同宇宙间不能只有一种色彩一样,世界也不能只有一种文明、一种发展模式、一种价值观念。”这段话蕴含的哲理是( ) A. 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没有特殊性就没普遍性 B. 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并通过普遍性表出来 C. 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D. 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系,互为基础和前提 7. 一位老中医给肺病患者治病时说,冬天冷,气压高,肺的工作量大,用药量大,而且治疗效果差;夏季天气热,肺的负担轻,虽然不发病,但这是治疗的最佳时机。这种方法叫“冬病夏治”。 冬病夏治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 ) A. 实事求是的观点  B. 整体和局部关系原理 C. 矛盾特殊性原理  D. 事物是变化发展的原理 8.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分析的是( ) A. 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 B. 矛盾的普遍性 C. 矛盾的特殊性 D. 主次矛盾和矛盾的主次方面 9. “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老子的这一论断体现了这样的哲学道理( ) A. 物质决定意识   B. 矛盾既是普遍的,又是特殊的 C. 矛盾的特殊性   D. 矛盾双方依据—定条件可以向其对立面转化 10. 医生让一病人多吃水果,可病人拒吃苹果、香蕉、梨子,并且喊道“我要吃水果”。这一病人的错误在于( ) A. 否认了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区别   B. 夸大了共性与个性的联系 C. 忽视了共性与个性的转化 D. 不懂得矛盾的共性不能离开个性而存在 11. 矛盾就是事物,就是运动,就是思想,就是问题。世界是由矛盾组成的。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毛泽东说:“一分为二,这是个普遍现象。”这就是说( ) A. 矛盾具有特殊性,有的矛盾构成事物,有的矛盾构成运动,有的矛盾构成思想 B. 矛盾不仅存在于一切事物中,而且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 C. 矛盾无处不在,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 D. 矛盾无时不有,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 12. “谋求发展,不能不重视速度。但我们要的发展速度,是同好的效益相统一的,不是片面的数量扩张;是同低通胀相统一的,不是大起大落的折腾;是同可持续发展相统一的,不是一阵子的大干快上。”这段话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道理( ) A. 物质和运动不可分 B. 必须坚持一分为二的矛盾分析方法,对矛盾作全面分析 C. 矛盾具有特殊性 D. 矛盾双方有主次之分 13. “不能笼统地说股份制是公有还是私有、关键看控股权掌握在谁手中、国家和集体控股,具有明显的公有性,有利于扩大公有资本的支配范围,增强公有制的主体作用。”这段话体现的哲理是( ) A. 矛盾的主要方面支配着矛盾的次要方面,事物的性质主要由矛盾的主要方面规定 B. 矛盾的次要方面对事物的性质也有影响,是事物不可缺少的方面 C. 主要矛盾居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进程起决定作用 D. 次要矛盾解决得好坏,对主要矛盾的解决也会有影响 14. “弹钢琴要十个指头都动,不能有的动,有的不动。但是,十个手指头都按下去,那也不成调子。要产生好的音乐,十个指头的动作要有节奏,要相互配合。”毛泽东的这段话给我们的启示是( ) A. 看问题要分清主流和支流 B. 办事情要集中主要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C. 做工作要恰当地处理好次要矛盾 D. 做工作要着重抓主要矛盾,又不能忽视次要矛盾 15. “一个篱笆三根桩,一个好汉三个帮”、“荷花好看也要绿叶扶持”包含的哲学道理有( ) ① 主次矛盾是互相联系、互相依赖、互相影响的;② 次要矛盾解决得好坏,对主要矛盾的解决也会发生影响;③ 次要矛盾处理好了,可以为解决主要矛盾创造条件,反之,会增加解决主要矛盾的困难;④ 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就能比较顺利地解决其他矛盾 A. ①②④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16. “任何个别(无论怎样)都是一般。”这句话的正确含义是( ) A. 特殊性就是普遍性的本质  B. 普遍性是特殊性的总和 C. 特殊性包含着普遍性    D. 特殊性存在于普遍性之中 17. “泾溪石险人兢慎,终岁不闻倾覆声。却是平流无险处,时时闻说有沉沦。”(见唐诗《泾溪》)这首古诗反映的哲学道理是( ) A. 矛盾双方是相互对立的 B. 事物包含着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 C. 矛盾双方依据一定条件向各自相反的方向转化 D. 把握矛盾关键是把握双方的统一 18. 仲由问孔子,“听了就去干吗?”孔子说:“不能。”冉求也问孔子:“听了就去干吗?”孔子说:“干吧!”公华西问孔子:“为什么同一个问题,回答不一样呢?”孔子说:“冉求平日做事畏缩,我要鼓励他;仲由好勇过人,我要约束他。”这个故事体现的唯物辩证法的观点是( ) A. 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又要解放思想 B.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C. 要用矛盾分析的方法来分析一切 D. 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19. 同是写江南水乡自然风光的诗句,白居易形容为“日出江花红似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王勃则描绘为“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种现象体现了( ) A. 事物是普通联系的原理  B. 矛盾是普遍存在的原理 C. 矛盾具有特殊性的原理  D. 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不一定都是正确的 20. 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战例“围魏救赵”被列为用兵三十六计第二计。此计妙就妙在孙膑善于“牵牛鼻子”。牵牛要牵牛鼻子,用哲学语言来说,就是要善于( ) A. 抓主要矛盾     B. 把握矛盾 C. 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    D. 分清主流和支流 21. 在国际格局的变动中抓住机遇,扩大开放,有利于我国在独立自主的基础上壮大社会主义经济,有利于吸收和借鉴世界各国先进的科学技术、经营管理方法以及其他一切有益的知识和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对外开放也会有风险,资本主义腐朽的东西会趁机而入。只有坚持发展社会生产力,确保公有制经济占主体地位,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政权掌握到人民手里,精神文明建设才能在改革开放中健康发展。 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方法的? 【试题答案】 1. B 2. D 3. D 4. C 5. C 6. A 7. C 8. C 9. D 10. D 11. B 12. B 13. A 14. D 15. B 16. C 17. C 18. B 19. C 20. A 21. 上述材料体现了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思想方法。一方面,任何事物都存在着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要求我们在工作中做到既知其一,又知其二,全面地看问题;反对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片面地看问题。另一方面,事物的性质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我们在坚持对外开放的同时,只要坚定不移地贯彻党的基本路线,精神文明建设就会健康发展。 用心 爱心 专心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