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水圈和水循环练习题
一、选择题:
下图为“我国南方某低山丘陵区某小流域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1.由于人类某种活动,使蒸腾作用显著减弱时,可能直接导致( )
A.该区域降水增加 B.该区域地表径流增加
C.蒸发量不变 D.地下径流增加
2.若要进一步增加该流域水资源的丰富程度,下列措施中作用不明显的是( )
A.封山育林 B.退耕还林
C.修建梯田 D.修建小型水库
右图是某大河水系构成示意图,读图回答3~5题。
3.图中所示水系形态多分布在( )
A.平原 B.高原 C.盆地 D.山地
4.图中所示水系分布地区的水循环类型多属于( )
A.海陆间循环 B.内陆循环
C.海上内循环 D.以上都不是
5.下列关于该水系干流的水量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
A.上游流量最小 B.中游流量最小
C.下游流量最小 D.下游流量最大
(江苏省南京市2009届高三地理期末考试)
下为理想大陆周围洋流分布的模式图,读图回答6~7题
6.反映“中低纬度海区顺时针向流动”分布规律的洋流有( )
A.① B.④ C.⑤ D.⑥
7.有关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正确的说法有( )
A.在高低纬度海区之间进行热量的传递与交换
B.在寒暖交汇的海区,如①、③交汇区形成重要渔场
C.厄尔尼诺现象是⑥势力增强的结果
D.同纬度地区,冬季①沿岸气温低于②
8.我国古代有“百里不贩柴,千里不贩米”的说法,意思是指薪柴贩运的距离较小,粮食贩运距离较大。薪柴贩运距离较粮食近,主要原因是( )
A.薪柴的需求量比粮食小
B.薪柴易受潮,属不耐运输物品
C.薪柴的体积比粮食小 D.薪柴的价值比粮食低
图5为某大洋部分海区年平均逐日从海洋输入大气的总热量分布图(单位:W/m2),读图回答9~10题。
9.图中A处的值可能是( )
A.230 W/m2 B.180W/m2
C.110 W/m2 D.130 W/m2
10.图中B海区输出热量少,主要影响因素是( )
A.暖流 B.寒流
C.太阳辐射 D.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图6为全球海洋和各大洋表面在南北方向上的热量输送(向北输送为正,向南输送为负)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11-12题。
11.关于M大洋在南北方向上热量输送的正确叙述是( )
A.从赤道向两极地区输送 B.从赤道向南极地区输送
C.自北极地区向南极输送 D.该大洋热量以向北输送为主
12.图中表示印度洋在南北方向上热量输送的曲线是( )
A.H B.M C.Q D.图中没有显示
读某区域洋流图,分析回答13~14题。
13.该洋流所在的海域位于( )
A.北半球中低纬度 B.北半球中高纬度
C.南半球中低纬度 D.无法判断
14.图中A、B、C、D四支洋流中,其成因与西风密切相关的是( )
A.A B.B C.C D.D学科
15.若此海域为北印度洋,那么下列现象有可能出现的是 ( )
A.地中海沿岸地区温和多雨
B.我国江南一带多伏旱天气
C.地球的公转速度较快
D.我国塔里木河处于枯水期
16.图中洋流所在的大洋为 ( )
A.太平洋 B.大西洋 C.印度洋 D.北冰洋
17.图中洋流对相邻陆地环境的影响是
A.增加了湿、热程度 B.降低了干、热程度
C.减轻了寒冷状况 D.加剧了干燥状况
二、综合题
18、读图,回答问题。(13分)
(1)若此图表示城市热岛效应,则甲地为 。
为改善乙地大气质量,①处适宜布局 。
(2)若此图表示海陆间水循环,则乙处为 ,
人类对图中环节影响最大的是 (填序号),改变其时空分布的有效措施是 、 。
(3)若此图为低纬度环流圈,则图中气压带形成的原因是:
甲 ;乙 。
(4)若此图为太平洋大洋环流,则①洋流按成因分类属于 。
(5)若此图表示季风环流,甲为亚洲,乙为太平洋,则①的成因是什么?
19、如图是我国某省地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概括该省地势特征和降水空间分布的特点。
(2)判断水利枢纽P存在的主要问题,并说出解决该问题的根本对策。
三、水圈和水循环答案
1--17 BADCB DCABB BD
18(13分)(1)(2分)郊区 绿化带
(2)(4分)海洋 ① 跨流域调水 修建水库
(3)(4分)空气被迫下沉作用所致 湿热空气上升所致
(4)(1分)风海流
(5)(2分)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冬季大陆冷形成高压,气流从陆地吹向海洋。
19()地势特征是西高东低。降水空间分布特点是南多北少
(2)淤积严重。黄土高原(黄河中游)的水土保持。
- 3 -
用心 爱心 专心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