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通用版带答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一章运动的描述微公式版真题.docx

上传人:w****g 文档编号:6487313 上传时间:2024-12-09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2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通用版带答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一章运动的描述微公式版真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通用版带答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一章运动的描述微公式版真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通用版带答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一章运动的描述微公式版真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通用版带答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一章运动的描述微公式版真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通用版带答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一章运动的描述微公式版真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通用版带答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一章运动的描述微公式版真题1单选题1、关于时间间隔和时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火车站广播道:“从广州开往北京的Z36次列车将于11点50分到达本站1号站台,停车12分钟,请旅客做好登车准备”,这里的11点50分是指时间间隔B第4s末指的是时间间隔C上午第一节课从7:50开始上课,这里的7:50是指时刻D在有些情况下,时间间隔就是时刻,时刻就是时间间隔答案:CA11点50分是指某一瞬间,即时刻,故A错误;B第4s末就是第5s初,指的是时刻,故B错误;C上午第一节课从7:50开始上课,这里的7:50是指时刻,故C正确;D时刻在时间轴上对应的是一个点,时间间隔在时间轴

2、上对应的是一段线段,故D错误。故选C。2、某人爬山,从山脚爬上山顶,然后又沿原路返回到山脚下,上山的平均速度大小为v1,下山的平均速度大小为v2,则往返的平均速度的大小和平均速率分别是()Av1+v22,v1+v22Bv1-v22,v1-v22C0,v1-v2v1+v2D0,2v1v2v1+v2答案:D由物体平均速度计算公式v=xt可知往返的位移为零,故平均速度为零,物体平均速率计算公式为v=st则v=2ssv1+sv2=2v1v2v1+v2故选D。3、我国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采用自主快速交会对接模式,经过6次自主变轨,于北京时间6月5日17时42分,成功对接于天和核心舱径向端口,整个对接过程历

3、时约7小时,其中“17时42分”和“7小时”分别表示()A时间,时间B时间,时刻C时刻,时刻D时刻,时间答案:D“17时42分”表示一时间点,即指发射的时刻;而7小时是一时间段,指对接经历的时间。故选D。4、在某次汽车性能测试中,两辆汽车先后经过同一平直公路的ab段,检测仪显示两车经过ab段的时间相等。则可判定两车在ab段运动的()A初速度相等B末速度相等C中间位移的速度相等D平均速度相等答案:D两车经过ab段的时间相等,根据v=xt可知,两车在ab段运动的平均速度相等,初、末速度和中间位移的速度不一定相等。故选D。5、秦岭终南山公路隧道是我国最长双洞公路隧道。如图隧道长18.020千米,设计

4、行车速度为80千米/小时,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A18.020千米是指位移的大小B80千米/小时是汽车通过隧道的平均速度C80千米/小时是汽车在隧道中的最大速度D80千米/小时是指汽车进入隧道或离开隧道时的瞬时速度答案:C隧道的长度是路程,80千米/小时是限速,即隧道内的最大行驶速度,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6、某同学和家人在元旦期间一起开车出去游玩,从家出发,到达目的地用时3小时,经过的路程为240公里,位移为180公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3小时指的是具体时刻B研究车从出发至到达目的地的时间,车不可看成质点C车的平均速度大小为60km/hD研究车停入车位的过程时,车可以看成质点答案

5、:CA3小时指的是一段时间,不是具体的时刻。故A错误;B研究车从出发至到达目的地的时间,车可看成质点。故B错误;C车的位移为180公里,则平均速度为v=xt=60kmh故C正确;D停车过程中要考虑车位周围空间和车的长、宽等,车的形状和大小不能忽略,即不能看成质点。故D错误。故选C。7、某物体沿直线运动,其v-t图像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第1s内和第6s内的速度方向相反B第1s内和第6s内的加速度方向相同C第6s内的加速度的大小大于第2s内的加速度的大小D第6s末物体回到出发点答案:CA第1s内和第6s内速度均为正值,方向相同,故A错误;B第1s内为加速直线运动,a与v同向,第6s

6、内为减速直线运动,a与v反向,故B错误;C第2s内的加速度为a1=102m/s2=5m/s2第6s内的加速度为a2=0-101m/s2=-10m/s2故C正确;D前6s内速度均为正值,物体始终沿正方向运动,故D错误。故选C。8、下列关于打点计时器的说法正确的是()A打点计时器使用低压直流电源B电火花计时器使用8V交变电源C使用电磁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相邻两个点的时间间隔为0.02s(电源频率为50Hz)D使用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相邻两个点的时间间隔为0.01s(电源频率为50Hz)答案:CA打点计时器使用的是低压交流电源,故A错误;B电火花计时器使用的是220V交变电源,故B错误;CD电源频率

7、为50Hz时,使用电磁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相邻两个点的时间间隔为T=1f=0.02s故C正确,D错误。故选C。9、下列关于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A由v=xt知,v与x成正比,与t成反比B速度大小不变的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Cv=xt只适用于匀速直线运动D速度的方向与对应时间内物体位移的方向一致答案:DAv=xt是用比值定义法定义物理量,v与x、t无关,故A错误;B匀速直线运动是速度的大小和方向都不变的运动,故B错误;Cv=xt是速度的定义式,适用于任何运动,故C错误;D由v=xt可知,速度的方向与对应时间内物体位移的方向一致,故D正确。故选D。10、下列关于加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A加速度的方向由

8、速度变化量的方向决定B物体有加速度说明物体速度在增大C加速度越大说明物体速度变化越大D加速度是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答案:DA加速度的方向由物体所受合力方向决定,故A错误;B物体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反向时,物体速度在减小,故B错误;CD加速度是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加速度大说明速度变化快,故C错误,D正确。故选D。11、“嫦娥五号”搭载长征五号“遥五”运载火箭,于2020年11月24日4时30分在海南文昌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如图所示,飞行120h后到达月球轨道。题中两个时间数据()A分别是时刻和时间间隔B分别是时间间隔和时刻C都是时刻D都是时间间隔答案:A2020年11月24日4时

9、30分是指一瞬间,即时刻,飞行120h后到达月球轨道是指一个过程,即时间间隔。故选A。12、如图所示,一位来中国旅行的瑞典人,将一枚硬币竖立在以时速300公里飞驰的京沪高铁窗台上,硬币竟然能够屹立不倒。若该外国友人说这枚硬币处于静止状态,则他所选择的参考系可能是()A铁路旁的房屋B车厢内走动的乘警C车厢内静坐着的其他乘客D旁边轨道上交错而过的高铁答案:C因为硬币竖立在以时速300公里飞驰的京沪高铁窗台上时,外国友人说这枚硬币处于静止状态,说明硬币和高铁相对静止,所以应该选择高铁本身或高铁上相对高铁静止不动的物体作为参考系。故选C。13、小华吃完晚饭去公园散步,他从公园正门出发,一个小时以后回到

10、公园正门同一位置,在这个过程中()A路程不为零,位移为零B如果看走路的姿态,可以把小华看作质点C平均速度不为零D任何时刻的瞬时速度都不为零答案:AA他从公园正门出发,一个小时以后回到公园正门同一位置,在这个过程中路程是轨迹的长度,不为零,又回到出发点,则位移为零,故A正确;B看走路姿势时不可以把小华看作质点,故B错误;C平均速度是位移与时间的比值,等于零,故C错误;D无法判断任何时刻的瞬时速度,故D错误。故选A。小提示:注意位移和路程的定义,理解平均速度的定义。14、骑行是当代年轻人喜欢的一种户外运动,逐渐成为一种锻炼身体的时尚运动。如图所示是运动员用手机软件记录某一次户外骑行的情况,从A点到

11、B点总长为38km(可视为直线距离),用时约为2小时30分钟,最大的速度大小约为45km/h,运动员从静止开始运动,则说法正确的是()A从A点到B点的平均速度大小为15.5km/hB若中间有段位移是以最大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的运动,运动时间为50s,则运动的位移大小为650mC假设运动员到达B点时停下,若仍以匀加速直线阶段的加速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则要从距离B点156.5m处以最大速度开始减速D开始运动到最大速度的过程可视为匀加速直线运动,用时占总时长的1360倍,则加速度大小为0.5m/s2答案:DAAB两点的位移为38km=3.8104m,时间为2小时30分钟=9000s,则平均速度v=xt

12、4.2m/s=15.2km/h故A错误;B物体运动过程中最大的速度为vm=45km/h=12.5m/s根据匀速运动的公式有x=vmt=625m故B错误;C由于不知加速度,则无法计算位移。故C错误;D总时长是9000s,总时长的1360倍为25s,最大速度为12.5m/s,故加速度a=vt=0.5m/s2故D正确。故选D。15、阳光体育冬季校园跑操活动深受学生喜爱,某班学生排着整齐的方阵,迈着整齐的步伐,沿标准的400m跑道一共行进3圈至开始站队位置结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每个学生的路程为1200mB每个学生的位移为1200mC部分学生的路程为1200mD部分学生的位移为1200m答案:C路

13、程是所经过路线的总长度,位移是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所以只有第一跑道上的学生路程才是1200m,每个学生的位移都为0。故选C。多选题16、如图所示,将弹性小球以10m/s的速度从距地面2m高的A点竖直向下抛出,小球落地后竖直向上反弹,经过距地面1.5m高的B点时,向上的速度为7m/s,从A到B过程,小球共用时0.3s,则此过程中()A小球的位移大小为0.5m,方向竖直向上B小球速度变化量的大小为3m/s,方向竖直向下C小球平均速度的大小约为1.67m/s,方向竖直向下D小球平均加速度的大小约为56.7m/s2,方向竖直向上答案:CDAC位移是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规定向下为正,从题中可以看

14、出,小球从A到B位移为0.5m,方向指向末位置,即方向竖直向下,由公式v=xt可得,小球平均速度为v=0.50.3ms1.67ms故A错误,C正确;BD速度变化量等于末速度减初速度,规定向下为正,则有v=-7ms-10ms=-17ms负号表示与规定方向相反,即速度变化量的方向竖直向上,大小为17ms,由加速度定义式a=vt可得,小球平均加速度的为a=-170.3ms2-56.7ms2即小球平均加速度的大小约为56.7m/s2,方向竖直向上,故B错误,D正确。C故选CD。17、关于位移、路程、速度、速率和加速度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做直线运动的物体,平均速度的大小等于平均速率B做直

15、线运动的物体,加速度不为零,则它的速度总是在变化的C物体只有做直线运动时,瞬时速度的大小才等于瞬时速率D两物体运动的位移相同,它们的路程不一定相同答案:BDA平均速度的大小等于位移的大小与时间的比值,而平均速率等于路程与时间的比值,做直线运动的物体,位移大小不一定等于路程,所以平均速度的大小不一定等于平均速率,只有做单向直线运动时才能满足平均速度的大小等于平均速率,故A错误;B做直线运动的物体,加速度不为零,则它的速度总是在变化的,故B正确;C无论物体做何种轨迹的运动,瞬时速度的大小都等于瞬时速率,故C错误;D位移与路程之间没有必然联系,两物体运动的位移相同,它们的路程不一定相同,故D正确。故

16、选BD。18、关于参考系的说法,正确的是()A参考系的选取可以是任意的B参考系必须是相对于地面静止的物体C对于不同的参考系,同一物体的运动状态可能不同D对于同一参考系,所有物体的运动状态都相同答案:ACAB参考系的选取是任意的,如何选择参照系,必须从具体情况来考虑。我们平常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时,常取地面或相对于地面静止的其他物体做参考系。故A正确;B错误;CD对于不同的参考系,同一物体的运动状态可能不同,而对于同一参考系,不同的物体的运动状态可能不相同。故C正确;D错误。故选AC。19、对于速度和加速度,请根据所学的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高速飞行的飞机可能没有加速度B轿车紧急刹车时,

17、加速度方向一定与速度方向相反C在火药爆炸炮弹还没发生运动的瞬间,炮弹的加速度一定为零D在观看刘翔110m栏比赛时我们可用实况显示的比赛时间求出任一时刻的速度答案:ABA高速飞行的飞机,速度很大,如果匀速行驶,则加速度为零,故A正确;B轿车紧急刹车时,做减速运动,所以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故B正确;C火药爆炸炮弹还没发生运动的瞬间,炮弹的速度为零,但是已经产生加速度,炮弹的加速度一定不为零,故C错误;D已知的是总位移和总时间,即只能求平均速度,求不出任一时刻的速度,故D错误。故选AB。20、寓言龟兔赛跑中说:乌龟和兔子同时从起点跑出,兔子在远远超过乌龟时,便骄傲地睡起了大觉,它一觉醒来,发现

18、乌龟已悄悄地爬到了终点,后悔不已。在整个赛跑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兔子骄傲的原因是在瞬时速率上有优势B兔子骄傲的原因是在全段运动的平均速率上有优势C乌龟获胜的原因是在全段运动的平均速率上有优势D乌龟获胜的原因是在瞬时速率上有优势答案:ACAB兔子跑得快,即兔子在瞬时速率上有优势,故A正确,B错误;CD在整个过程中,兔子和乌龟通过的路程相同,乌龟用的时间短,即乌龟在平均速率上有优势,故C正确,D错误。故选AC。21、汽车运动过程中的牵引力变化过快会使乘客产生不适感,若稳定加速或减速,则会减少这种不适感,为此有人提出了“加速度变化率”的概念,用来反映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快慢,称为急动度,并规

19、定加速度增大时,急动度为正,加速度减小时,急动度为负。急动度在车辆、电梯等日常生活和工程问题中都有重要的实际意义,现研究一做直线运动汽车的急动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国际单位制中,急动度的单位是m/s2B若急动度为正时,汽车可能在减速运动C若急动度为负时,汽车可能在加速运动D若急动度为零时,汽车一定做匀速运动答案:BCA急动度是加速度随时间的变化率,在国际单位制中,急动度的单位是m/s3,故A错误;BC急动度的正负,表示加速度增加还是减小,并不表示汽车速度的增加与减小,故BC正确;D急动度为零,表示加速度不变,所以汽车可能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故D错误。故BC。22、以下的计时数据中指时间间隔

20、的是()A2011年3月11日13时46分,日本东海岸发生9.0级特大地震B第30届奥运会将于2012年7月27日在伦敦开幕C刘翔创造了12.88秒的110米栏的好成绩D“神舟八号”飞船在太空飞行17天后成功返回答案:CDA2011年3月11日13时46分,日本东海岸发生9.0级特大地震,“2011年3月11日13时46分”指的是发生地震的时刻,故A错误;B第30届奥运会将于2012年7月27日在伦敦开幕,“2012年7月27日”指的是时刻,故B错误;C刘翔创造了12.88秒的110米栏的好成绩,“12.88秒”是通过110米过程所用时间,指的是时间间隔,故C正确;D“神舟八号”飞船在太空飞行

21、17天后成功返回,“17天”是飞船在太空飞行的时间,指的是时间间隔,故D正确。故选CD。23、小球的初速度是v1,经过一段时间后速度变为v2,用v表示t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用有向线段表示速度的变化量v。则下列各图中,v和a的方向表示正确的是()ABCD答案:AC取v1的方向为正方向,则A图中v20,根据速度的变化量v=v2-v1知vv10,根据速度的变化量v=v2-v1知v0向右,则加速度a向右,B错误;CD图中v1v20,根据速度的变化量v=v2-v1知v0向左,则加速度a向左,D错误C正确。故选AC。24、如图分别为位置坐标轴和时间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从C点运动到A点的位移大于从C点

22、运动到B点的位移B若从B点运动到A点经历了8s,经过C点的瞬时速率一定为1m/sCn-7秒初到n+2秒末有10秒的时间间隔D第10秒内有1秒的时间间隔答案:CDA从C点运动到A点的位移大小为3m,从C点运动到B点的位移大小为5m,则从C点运动到A点的位移小于从C点运动到B点的位移,故A错误;B由于从B点运动到A点的运动情况不确定,则经过C点的瞬时速率不确定,故B错误;Cn-7秒初到n+2秒末的时间间隔为10秒,故C正确;D第10秒内的时间间隔为1秒,故D正确。故选CD。25、夏季奥运会将在日本的东京举行,我国的跳水体育健儿正在进行刻苦的训练,为了提高训练成绩,教练员和运动员认真分析训练视频,对

23、于下面的叙述,正确的是()A研究运动员的跳水动作时,可以将运动员看成质点B研究运动员与跳板接触过程中跳板的弯曲情况时,可将运动员看成质点C为了提高训练成绩,不管分析什么问题,都不能把运动员看成质点D能否把运动员看成质点,应根据研究问题而定答案:BDA研究运动员的跳水动作时,运动员自身大小直接影响观察结果,所以不可以把运动员看成质点,故A错误;B研究运动员与跳板接触过程中跳板的弯曲情况时,运动员的大小对板的弯曲没有影响,所以可将运动员看成质点,故B正确。C提高运动员训练成绩,在研究平均速度及运动时间时,可以把运动员看作质点,故C错误;D能否把运动员看成质点,应根据研究问题而定。故D正确。故选BD

24、。填空题26、(1)下列选项中是矢量的是_。A路程B位移C速度D温度(2)速度的表达式v=_。答案:BC#CBxt(1)1A路程是标量,没有方向,A错误;B位移具有方向性,为矢量,B正确;C速度具有方向性,为矢量,C正确;D温度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是标量,D错误。故选BC。(2)2速度的表达式为单位时间内位移的变化量,即v=xt27、如图所示是一位同学用手拉动纸带通过电磁打点计时器打出的一条纸带,在纸带旁边附着一把毫米刻度尺,电磁打点计时器每隔0.02s打一个点,则由A到C物体的位移为_cm,时间为_s。答案:2.100.121由图可得,由A到C物体的位移为x=2.10cm2由图可知,由A到C有

25、6个时间间隔,所以时间为t=6T=0.12s28、电磁打点计时器的电源是_(填“交流”或“直流”)电源,电火花打点计时器的电源是_电源,工作电压为_伏,实验室使用我国民用电时,每隔_秒打一次点,如果每打5个取一个计数点,即相邻两个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_秒。答案:交流交流2200.020.11电磁打点计时器的工作电源为交流电源;23电火花打点计时器的电源是220V交流电源;4我国民用电的频率是50Hz,所以打点计时器打点周期为T=0.02s即每隔0.02s秒打一次点;5如果每打5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则相邻的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5T,即0.1s。29、一辆汽车在一条直线上行驶,第1s内通过8m,第2

26、s内通过20m,第3s内通过30m,第4s内通过10m,则此汽车最初2s内的平均速度是_ms,中间2s内的平均速度是_ms,全部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_ms。答案:1425171最初2s内的平均速度v1=x12t1=8m+20m2s=14ms2中间2s内的平均速度v2=x23t2=20m+30m2s=25ms3全部时间内的平均速度v=xt=8m+20m+30m+10m4s=17ms30、一只足球以10m/s的速度水平向西飞向一足球运动员,运动员用脚踢球,使足球以15m/s反向飞回,已知脚与球接触时间为0.5s,这个踢球的过程中足球的加速度大小为_m/s2,方向_(填“向东”或“向西”)答案:50m/s2向东1以向西为正方向,则a=vt=-15-100.5m/s2=-50m/s2加速度大小为50m/s2。2加速度为负,则方向向东。20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物理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