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村委主任 2022 年 12 期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强调:“乡村振兴,治理有效是基础。必须把夯实基层基础作为固本之策,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坚持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确保乡村社会充满活力、和谐有序”1。农民是乡村振兴的主体,农民的意愿和主动参与是乡村有效治理的前提,农民参与村内事务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环节。因此,在乡村振兴战略视野下对广大农村地区农民群众参与村内事务进行研究,对实现农村地区农民群众参与村内事务有序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具有重要的意义。1农民参与村内事务和乡村振兴的关系1.1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能有效提
2、升农村广大地区农民参与村内事务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主体在村一级,重点在农民,难点是在相对落后的农村2。在农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能整体提升农民幸福指数,可以有效提高农村群众的经济收入,能大幅度地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促进乡村繁荣兴盛。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民族地区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各方面得到大幅提升,农民在生产生活得到满足之后,能有更多时间和精力去参与和关注政治,提升农民参与村内事务的积极度和参与率。1.2民族地区农民参与村内事务能有效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农民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承载人,更是乡村振兴战略成功实施的受益人3。在乡村
3、振兴战略背景下,坚持农民主体地位,相信和依靠广大农民,下放更多自主权到基层和农民手中,能让农民放开手脚,调动其勇于实践、积极创新的主动性、能动性,找到适合本地情况的有效办法,制定出农民欢迎、接受的好政策,形成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同时,农民有序参与政府决策,也有利于体现群众意愿,更好地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农民经济利益,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奠定乡村振兴的物质基础;有利于达成推动农村社会发展的共识,形成推动乡村振兴的合力;有利于促进农村的社会稳定,为乡村振兴建设提供安全稳定的环境;有利于发挥农民在乡村治理中的主体作用,推进村民自治的有效运行,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治理格局,确保能实现“治理有效”的既
4、定目标。因此,要确保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行稳致远、取得实效,必须全面实现农民在乡村振兴中的受益主体、建设主体和治理主体地位,更好地发挥农民的参与村内事务作用。2三都水族自治县 M 镇现状及农民参与村内事务制约因素分析2.1三都水族自治县 M 镇现状M镇地处月亮山区域,位于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东南端,全镇国土面积 430.7km2,下辖 1 个社区和 6个行政村,98 个村民小组,161 个自然寨。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全镇有农村人口 8 146 户 32 447 人。村民主要收入来源是产业和务工收入,M镇 2020 年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 12 980 元。M镇文化底蕴深厚,水族人口占比
5、94.03%。M镇生态环境优美,森林覆盖率高达 70%以上。M镇交通区位优越,两条高速过境,作者简介:黄敏(1977-),女,汉族,湖南长沙人,本科,讲师,研究方向为社会学。乡村振兴视野下农民群众参与村内事务问题研究以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 M 镇为例黄敏(中共都匀市委党校,贵州 都匀558013)摘要:由于历史和文化等原因,农民参与村内事务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是我国基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抓好乡村振兴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文章从乡村振兴视野下分析研究三都水族自治县 M镇农民参与村内事务的现状及制约因素,并针对性地提出以加快区域经济发展调动农民参与村内事务积极性;以民族地区特色文化提升农民参与
6、村内事务素养;以提高基层治理力度增强农民参与村内事务有效度的对策建议,对于新时期加强农村的基层建设,助推农村乡村治理、社会治理和治理能力的提升,对实现乡村振兴战略中所提出的“治理有效”目标,维护农村广大地区的稳定、团结,促进当地的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关键词:农民群众;参与村内事务;乡村振兴;基层治理文章编号:1674-7437(2022)12-0026-03中国图书分类号:D 422.6;D 262.3文章标识码:A026距离机场、高铁站车程都不到 1 个小时。截至 2020 年底,M镇 2 656 户贫困户已全部脱贫,下辖所有村均已经脱贫出列4。M镇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完善,与群众生产生活息息
7、相关的“水、电、路、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完善。群众内生动力增强,发挥了村民自治主体作用,积极主动参与村庄环境整治,有效改变农村生活环境,为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但因长期的经济社会发展落后,M镇农民民主法治意识仍然不强,参与村内事务主动性和参与能力普遍不足。2.2制约因素分析2.2.1 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参与村内事务度低M镇地处三县交界处,由于地处土地脊薄的偏僻月亮山腹地,一方水土养不富一方人,传统种养殖和外出务工是当地农民的主要经济收入来源,作为刚脱贫的原深度贫困地区,该镇经济发展水平不高,严重影响了当地农民参与村内事务的积极性。一是长期以来,山区都是自给自足的封闭式小农经济生产方式,这种
8、生产方式制约了当地农民自治观念和民主意识,导致当地农民政治义务感和政治绩效感较低。二是由于原来的长期贫困,政府和群众主要精力放在发展经济和提高生活水平上,导致群众对参与村内事务关注程度不够,积极性不高,参与率低。三是当地经济发展水平低,大量青壮年外出务工,在城市谋求发展,造成了农村劳动力缺乏,使得当地农民参与村内事务意愿和能力的不足。2.2.2 参与村内事务主动性不强,参与村内事务成本较高一方面,M镇地处偏僻山区,受地域等环境影响,公民参与村内事务的渠道相对单一,群众参与村内事务意识不强,不能准确把握参政议政的途径和方法。另一方面,由于工作内容和方法陈旧,当地未能很好地找准民族文化特色与参与村
9、内事务的结合点。部分基层党组织不能发挥好引领群众参与村内事务的作用,加之,M镇农民主要经济收入来自于劳动力转移就业,而外出务工人员主要分布于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省外务工人数较多,且大部分务工人员都是端节(水族新年)后外出,端节前回家,每次回家花费的时间和费用成本较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村民回家参与村内事务的积极性与参与度。2.2.3 制度保障不健全,参与村内事务渠道狭窄农民参与村内事务要“有序化”,必须要有具体明确的载体。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不断完善健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的农民参与村内事务有了许多制度化渠道与方式,但由于广大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滞后,农民参与村内事务的条件仍不充分,加之,农村
10、地区制度化建设起步相对较晚等原因,民族地区农民参政议政的机会或渠道仍然较少,参与村内事务仍在低水平阶段进行,缺乏强有力的制度保障,严重影响和制约了民族地区农民参与村内事务的程度。3提升 M 镇农民参与村内事务的对策建议3.1以加快区域经济发展调动农民参与村内事务积极性对于原深度贫困地区的 M镇而言,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对于群众参与村内事务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着决定性作用。加快农村区域经济发展,增加群众家庭收入和政府财政收入,对推动群众参与村内事务度提高和降低参与村内事务经济成本有着积极的作用。第一,加快区域经济发展,能有效增加就业岗位。特别是引进劳动密集型企业,可以解决群众就业难的问题,群众就近务
11、工,能有效解决镇村两级流动人口管理难和宣传发动难的问题,可以减少外出务工人数,增加留守人数和参与政治生活的人数,减少群众因参与村内事务所付出的经济成本和时间成本。第二,加快区域经济的发展能有效提高群众收入。只有群众家庭收入增加了,生活条件和生活设施改善了,群众的物质基础满足了,村民才能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关注村内事务。第三,加快区域经济的发展能有效带动地方性财政收入的增加。特别是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衔接全面乡村振兴的关键时期,会有更多的资源和产业项目向刚脱贫的原深度贫困地区倾斜,为此,作为地方政府要抓住机遇,因地制宜地选好发展方向,增加地方性财政收入,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加大对该区域不断发展的
12、服务性和功能性财政投入,改善群众参与村内事务的基础设施。3.2以民族地区特色文化提升农民参与村内事务素养M镇群众在参与村内事务过程中,由于主动参与意识缺乏,文化水平不高,严重影响了其参政议政水平。为此,要加强 M镇群众政治素质教育,增强少数民族群众参与村内事务的意识。第一,进一步发挥民族特色。M镇是一个少数民族集聚的地方,语言以水族语言为主,在学习贯彻政府相关政策时,应该充分依托民族文化,借助民族文化载体,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将相关政策编为水歌,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传唱,这既能提高群众知晓率,又能通过特色语言的歌词让宣传工作更加深入人心。第二,进一步选树民族典型。以少数民族文化的力量来
13、进一步团结情感,增强民族凝聚力,推动和谐发展。深入挖掘乡村能人,开展道德宣讲、能人说事、崇德尚艺活动,强化道德的教化作用,引导群众弘扬践行积极向善、尊老爱幼、诚实守信、勤俭节约等传统美德。第三,进一步加强民族文化建设。可以在小区广场、墙体、楼道、活动室、绿化带、灯治村方略027村委主任 2022 年 12 期杆、宣传栏等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 字”宣传,将“24 字”与当地民族文化有机结合,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让群众感党恩、记党情、跟党走,热爱新生活,勤劳致富,爱护公共卫生,邻里互助,逐渐养成新居民的行动自觉。同时,加快推进民族文化的阵地建设,充分利用文化阵地,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
14、化活动,不定期组织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广泛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公益活动,把更多优秀文化产品、文化服务送到群众心坎上。3.3以提高基层治理力度增强农民参与村内事务有效度3.3.1 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第一,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实现乡村振兴,必须有坚强有力的基层党组织作保障。要加强村级党务工作者业务培训,开展常态化督查,提升基层支部标准化建设。第二,选优配强基层一线的作战员。围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接续推进乡村振兴中继续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持续整顿农村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提升凝聚力和战斗力,推动民族地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全面进步、全面过硬。第三,用好人才资源
15、。用好省州县专家资源,发挥科技副职、科技特派员、农业辅导员的人才作用,将专家同产业协接,为群众提供技术服务。建立“农村致富先锋”数据库,精准对农村党员、乡土人才进行培养提升,培养一支永不走的本土人才队伍。第四,推进农村扫黑除恶常态化。把建强基层组织、巩固政权根基结合起来,开展打击整治农村赌博违法犯罪行动,铲除黑恶势力滋生土壤,夯实基层执政基础,确保乡村振兴有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3.3.2 推动基层民主管理健全党组织领导的村民自治机制。第一,建立村事民议制度,集聚民智。由村一级组织召开全体村民大会,将村级要办理的实事、需要解决的问题和村发展计划等向大会汇报,广泛征求村民意见。第二,建立村务大事民
16、决制度,体现民愿。建立重大村务由村民代表表决制度,保证村民参与到村里事务,保障他们的参与权、知情权和表决权,体现村民的意愿。第三,建立村财民管制度,还权于民。成立村民理财小组,村民可直接参与村集体经济管理。采取一月一审议、一月一报告,由村民理财小组和村务监督委员会全面把关村财务收支,将审议情况向群众公示,提高村财管理的清晰度、透明度。第四,建立村廉民督制度,取信于民。建立健全村务监委会,涉及到村级重大民生事务和其关心的热点和难点问题,由村监委会全程参与,并将事务的办理措施、过程及结果等及时完全地向外公开公布,保障他们的知情权。3.3.3 整合群众参与村内事务渠道健全完善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乡村
17、两级群众工作网络,在解民难、排民忧、听民意、汇民智方面下功夫,切实解决好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5。在乡镇可以设置群众工作站,开展本片区群众工作和社会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建立民情台账,统计、归类社会突出矛盾纠纷,依法调处化解好民族地区农民群众的各种矛盾纠纷,维护民族地区农民群众的正当的合理诉求和合法权益。全面设置村级群众工作室,广泛收集社情民意,受理群众来信来访,及时向上级反映群众诉求,积极配合上级有关部门,协调相关单位,做好群众的组织、引导工作。4结束语农民参与村内事务是农村基层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农民群众的自身权益,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基石。在乡村振兴背景下,推进少数民族地区农民参与村内事务,必须要把握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差异性以及民族文化的特殊性,针对民族地区农民参与村内事务中的制约因素,因地制宜,有针对性地补短板,抓推进。要创造条件,充分发挥民族地区农民参与村内事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努力扩大民族地区农民有序的参与村内事务,助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参考文献:1中国政府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EB/OL.(2018-02-04)2018-02-04.htt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