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乘法的初步认识数学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5974902 上传时间:2024-11-24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乘法的初步认识数学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乘法的初步认识数学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乘法的初步认识数学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乘法的初步认识数学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乘法的初步认识数学教学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教学设计正文课 题乘法的初步认识 设计意图一、设计理念创设情境,实践操作和观察,激发学习兴趣。整个数学活动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只是引导者、合作者。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和创新意识。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创设情境,通过动手操作,让学生在动脑,动手,动口中体会乘法的意义。(2)使学生知道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初步掌握乘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3)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乘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2、过程与方法(1)让学生在动脑,动手摆一摆,动口说一说,写一写中体会乘法的意义。(2)通过比较,让学生初步感知乘法是相同加数相加的简便方法。(3)让学生练一练,说一说,摆一摆,通过比较等活动进一步体验

2、乘法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培养创新意识。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体验乘法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2)通过操作和观察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和创新意识。三、教材分析和重点难点乘法的初步认识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教学内容。这部分教材是学生学习乘法的含义与乘法口诀的知识的开始,主要是从含义上认识乘法。通过本节课学习,使学生认识乘法的含义,算式各部分的名称,初步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以及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同时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难点1、学生的亲身体验,利用身边

3、的物体摆一摆、说一说初步理解乘法的含义。2、通过直观从相同数相加引出乘法,理解乘法的含义。四、教法与学法1、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结合课本p44的主题图采用情景引入,问“同学们,那些小朋友在摆了很多图形,我们也来摆一摆!”组织学生分组摆。以小组为例,先让学生先数一数摆的图形用了几根小棒,再分组讨论下“怎样数?”然后老师整理学生的汇报,凸显用加法的麻烦,从而引出一种更方便的列式方法乘法算式。2自主产生求知欲望在初步形成“乘法”的概念前,让学生通过摆一摆,说一说,写一写,“列加法算式”体悟遇到这种情况用加法真的很麻烦,学生有了这种体悟后,引导他们去想更好办法,就有了很大激情、

4、动力。再引导学生通过小组的合作探究,找出知识的共同特征。3、结合生活实际应用新知,自主练习,解决生活问题。这是本节课的练习环节。我们把这一环节仍然放在公园这一大情境中,通过观察公园中孩子们在儿童乐园游玩的情景,提出数学问题。让学生在这些问题中自主选择,并用今天学习的乘法知识解决问题,使学生在游乐的过程中学会应用乘法知识解决生活问题,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同时双基也得到了很好的落实。五、教学准备1、每个学生准备30根小棒。2、教师自制课件。六、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小朋友们,节假日你们喜不喜欢跟爸爸、妈妈去游乐园玩?(喜欢)那么今天想不想跟老师去游乐园看一看(想)。那好,请同学们跟随老师一

5、起走进游乐园(出示大屏幕情景图)呵!游乐园可真热闹,你看到了什么?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观察到画面上:小朋友们在做各种游戏,并把目光定格在摆小棒那组上。那么你会用小棒摆什么呢?(引入新课)(二)、新授1、感受学习乘法的意义(1)、摆一摆请同学们拿出小棒,动手摆出你自己喜欢的图形,愿意摆几个就摆几个。(2)、说一说谁来说一说你摆的作品。(3)、写一写让学生在练习本写一写自己摆的图形的算式。指名汇报所写的算式,老师板书到黑板上。让学生感受到摆的多,算式就长,越多越麻烦。(4)、想一想 议一议那么你们有什么好办法把长长的算式变得简短一些吗?小组讨论,讨论后一代表把小组意见写在黑板上,然后讲一讲小组内形成

6、的想法。归纳学生的想法(板书):乘法的初步认识2、分组观察讨论,学习乘法(1)“4+4+4+4+4=20”这道加法算式,如果用乘法去计算,该怎样写?(2)如果有更多的4相加,例如10个4、100个4.又该怎么写?(3)这道题的相同的加数是几?有几个这样的加数?结果是多少?观察以上,你发现了什么?把你的想法说给小组的同学听一听学生汇报交流归纳: 像这样好多个4相加求和的,还可以用“乘法”来算。把5个4连加的算式写成乘法算式是板书:45=20。“”号,它与我们认识的加号、减号一样,也是一种运算符号。“4”表示相同加数,“5”表示相同加数的个数,“20”表示相同加数的和。(5个4相加可以写成45=2

7、0,也可以写成54=20,这里都表示4个5相加。)让学生自己读 45=20读作:4乘5等于20(三)、课堂练习1、游乐园里还藏着数学问题吗?(出示游乐园图),你能试着提一个问题吗?学生会提出许多不同的问题。让学生自主选择,想解决哪个问题就解决哪个问题,算式写在作业本上。学生汇报2、多媒体出示。引导学生用刚学到的知识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先小组内说一说,然后汇报。七、板书设计 乘法的初步认识 加法算式:4+4+4+4+4=20 乘法算式:45=20或54=20 乘法含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八、教学反思学生在操作、观察、思考的活动中列出了同数连加算式。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展开想像:“如果大家继续摆下去

8、摆了100个作品,所写的连加算式会怎么样呢?”使学生体验到这样的算式真长啊,写起来真会非常麻烦。自然产生“如果有一种简便的写法该多好哇!”的想法,这时注意放手让学生在充满自信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奇思妙想”,创造出一种简单的表示方法。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经历了人类创造和发现“乘法”原始过程的认识状态,探索出了不同的合并加数的简便方法。然后,在教师的指导下抽象概括出数学模型“乘法”,从中让学生真正体验了乘法的含义。学生在不断思考、探索和创新中得到新发现,获得新知识,感受成功体验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注意尊重学生的选择,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并进行鼓励评价,如“小朋友和数学家的发现是

9、一样的”,让学生感到自信,感到自己能像科学家一样探索知识,由此获得了情感体验。由于给了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学生的情绪饱满,参与面广,思维活跃,学生充分发挥了自己的主体地位,学习效果非常好。根据年龄特征,充分利用学生熟悉的游乐场图,激发了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 通过小组摆一摆,说一说,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和创新意识。在写算式过程中,让学生亲身感受到相同加数连加用加法列式计算确实麻烦,激起了学生主动寻求简便方法的欲望让学生观察、交流的过程中,从具体逐步过渡到抽象,沟通了“相同加数连加”与“几个几”之间的联系 学生通过思考、观察、交流,逐步体验相同加数连加可以写成乘法算式,经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同时,学生能顺利地把加法算式用乘法算式表示出来,让学生有成功的体验,使情感目标落到实处 通过练习,潜移默化地让学生感知相同加数相加的情况在生活中处处存在。9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