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竹林意境空间之营造技法研究_吴妙丽.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595480 上传时间:2024-01-11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1.3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竹林意境空间之营造技法研究_吴妙丽.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竹林意境空间之营造技法研究_吴妙丽.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竹林意境空间之营造技法研究_吴妙丽.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3意境作为中国美学衡量的重要标准,是指通过对客体形象的艺术刻画,将审美主体引入一个想象空间的艺术境界,其核心内涵是意与境、情与景的交融贯通1。意境思想的形成受到中国哲学观的深刻影响,也推动了中国诗词、文学、绘画、园林、雕刻等多种艺术形式的发展。中国古典园林向来重视空间意境的营造,借由结构、布局、建筑、花木等元素的巧妙组合传达出虚实相宜、有无相生、象外之象等空间意境效果。留园闻木樨香轩、拙政园留听阁、狮子林暗香疏影楼等,均善用植物将嗅觉、听觉和视觉的虚景与建筑、山石等实景结合,达到不同程度虚实对比之美。园林空间类型丰富,不同的空间类型、景物以及活动会引发不同的意境,而不同的意境亦会通过审美心理

2、投射在园林空间中2。因此,根据空间类型细致探讨差异化的意境空间营造仍然是现代风景园林学科研究的一个热点。竹林空间是以竹类植物为基调树种,结合各种景观元素和形式构成的公共空间。随着竹林景区数量的不竹林意境空间之营造技法研究吴妙丽(福州外语外贸学院,福建 福州 350202)摘 要:意境是中国园林艺术追求的最高境界,不仅能提升景观空间的质量,更能深化其文化内涵。依托中国独特的竹文化,赋予竹林空间独特的文化意境,有助于强化竹林景观的辨识度和认同度。对竹林空间的意境进行了分析,从诗境、画境和民俗意境三个层次梳理竹林意境空间的营造方法,以期为观赏竹林规划设计及其它园林规划中的意境空间设计提供参考。关键词

3、:竹林空间;竹文化;意境营造 中国分类号:TU98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3974(2023)01-0023-03 Study on the Method of Creating Mindscape of Bamboo ForestWu Miaoli(Fuzhou University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 and Trade,Fuzhou Fujian350202,China)Abstract:Mindscape,the highest realm pursued by Chinese garden art,can not only enhan

4、ce the quality of landscape space,but also deepens its cultural connotation.Relying on Chinas unique bamboo culture,the bamboo forest space endowed with a unique cultural context will help strengthen the recognition and identity of the bamboo forest landscape.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de

5、sign of mindscape in ornamental bamboo forest and other garden,this paper analyzes the mindscape of bamboo forest space,and composes the methods of creating bamboo forest mindscape from 3 levels:poetic context,pictorial context and folklore context,Key words:bamboo forest space;bamboo culture;mindsc

6、ape creating断增长,也出现了特色不足、设计同质化等问题,不利于竹林景点品牌的打造和认同度的生成。赋予竹林空间独特的文化内涵和意境对竹林空间整体质量的提升能起到一定的改善作用。已有文献的关注点涉及竹的景观营造、种植形式、竹文化等方面,部分文献从意境营造角度进行了分析探讨。吴晶晶认为,竹子可构建出文画意境、品德意境和情感意境3。姜涛等4从物质建构和精神建构两个方面对西蜀园林中的竹景观意境营造进行了初步分析。在具体的设计实践中,杨俊熙等5以新津斑竹林景区为例,总结出六种竹文化意境景观营造的主要手法。陈祎翀等6调查分析了杭州西湖风景区竹景观空间的造景形式及其意境表达。竹林意境空间的营造手法

7、目前没有明确范式,研究者的视角各不相同,因此,本文基于文献整理以及设计实践成果,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加以延展,分析竹林意境空间的营造主要方法,以期为现代竹林景观设计、环境景观设计等实践提供一些参考。收稿日期:2022-10-2基金项目:福建省中青年项目“GIS 支持下的竹林生态旅游环境适宜性及质量评价”(JAT200790)。作者简介:吴妙丽(1984-),女,博士,福州外语外贸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植物景观设计、植物资源学。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Journal of Hebei Energy College of Vocation and Technology 第 1 期(总90 期)2023

8、 年 3 月No.1(Sum.90)Mar.202324吴妙丽,竹林意境空间之营造技法研究1 竹林意境的文化背景1.1 诗词绘画与竹古时文人高士多爱竹、种竹、赏竹和咏竹,常常通过诗文绘画等形式以竹自喻,人物整合,从而抒情写意。竹常年苍翠,其竿粗壮挺拔、有节、中空,这些特殊的生理和生态特征恰与君子不畏权势、坚韧、正直之品德相契合。无论是刘兼的“自是子猷偏爱尔,虚心高节雪霜中”,亦或是郑燮的“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均巧妙地将人的内心感受与作品的情感氛围融为一体,充分传达出东方竹文化质朴含蓄的内在美。诗词中以竹组景而营造生活空间的例子不少,或成片成林于舍旁,或点植于庭院、路边、水边等处,

9、宛然镜中游。如张舜民的村居中“水绕陂田竹绕篱,榆钱落尽槿花稀”、杨万里好事近七月十三日夜登万花川谷望月作中“不是诚斋无月,隔一林修竹”。嵇康、阮籍等人时常相聚于竹林,作文赋诗,这一轶事扩展了竹林的影响力,竹林也因此具有了隐逸闲静的象征。与咏竹相似,悠久的爱竹历史奠定了中国竹画艺术盛行的基础。画竹成为文人怡情寄意的主要方式7。譬如明画家徐渭借画竹论世,寄托对高尚人格的向往和追求。苏轼视画竹为自娱畅神之物,挥毫作朱竹图。明代祝允明评价唐寅所画墨竹是:“唐郎写竹如写字,正以风情韵度高”。竹画讲究法度和严谨的构图形式,这在某种程度上启发了现代园林设计的实践。总之,文人诗画中的竹元素是中国传统文化不可替

10、代的物质载体。1.2 竹的民俗文化中国盛产竹类植物,是世界上栽培和利用竹类植物最悠久的国家之一,竹子因此成为全面深入人民社会生产和生活的一类植物。竹在我国长江流域以南广泛分布,各地、各民族人民也在长期的实践中演化出各自的用竹习惯和审美图式。如每逢正月十五,福建闽侯地区的邻里乡亲持竹杖前往新婚之家的“拍喜”习俗;畲族则有孩童“摇毛竹”的年俗,认为小孩摇了毛竹能像竹笋般快速长大。竹的民俗文化形态众多,主要表现在婚恋习俗、祭祀习俗、节日习俗、民间歌舞等方面8。借竹取吉、求子祈嗣、驱煞避邪与竹相关的各种民俗事象都与竹的生态环境、生物学特性与形态结构密切相关,揭示了竹子丰富的象征内涵和独特的文化意蕴。2

11、 竹林意境空间营造2.1 竹林诗境空间营造文人用山水诗词勾勒自然与乡居生活,传达心中之境以及他们在空间艺术上的精辟观点,这对后世的园林艺术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诗之“艺境”之于园林、画境具有先导作用9。诗词艺术在竹林空间营造中的运用体现在多个方面,有直接的视觉呈现(如题额、楹联、石刻上的诗词题字),亦有间接地透过空间中的各类实体元素形成相应的诗词景境,还有对现代竹园营建的更深层次的理论指导,如“竹坞寻幽”“通泉竹里”等。2.2.1 竹林根据兰亭序所描述,“茂林修竹”是文人畅叙幽情必不可少的活动场所。“十亩之宅,五亩之园。有水一池,有竹千竿”,可见竹林是唐宋时期宅园的基本组成元素。有鉴于此,在不同园

12、区中以群植或片植的形式大面积栽植毛竹 Phyllostachys edulis(Carrire)J.Houz.、龙头竹 Bambusa vulgaris Schrad.、大绿竹 B.grandis(Q.H.Dai et X.L.Tao)Ohrnb.等大中型竹子种类,形成万竿参天、绿竹成荫的竹林、竹海胜景。竹林整齐繁密,以规模和幽邃取胜,充分突出了竹林的群体美和气势。竹林空间在风、雨、雾等天象要素的影响下,意境或静谧,或闲适,或悠远飘渺。疾风掠过青绿色的竹林,不仅有“过江千尺浪,入竹成竿斜”般群体摇摆倾斜的视觉意象,更有“竹海听涛”的听觉体验。竹林与水的诗境营造时,可环水栽竹以体现竹映水、竹水相

13、依的意境主题,或再现临江仙探梅中“竹根流水带溪云”的景象,引潺潺溪水流经竹林,竹影和竹姿映入水面,衬托竹高洁、水清澈、云清淡的隐逸之意。2.1.2 竹径“径”可以构筑幽深的意境。竹径被视为一个核心的景象元素而在诗词中被多次提及,是一个包含丰富文化意蕴和象征意义的符号10。竹径,即竹林小路,起着分隔、组织空间以及联系竹林中各景观节点的作用。“竹径通幽”可谓表现幽雅意境空间最常用的手法之一,即以竹点幽,形成以竹林为主、林下植被多样的竹径景观。竹径的平面形态多样,除了直线形式外,更多的是以曲线为主,这一线性空间结构强化了迂曲狭仄的视觉美,同时有利于延伸竹林空间的景深,提升步移景异、峰回路转的园林艺术

14、效果。从“山阶闲听法,竹径独看书”可以看出,竹径还承载了文人追求旷逸闲适的生活情怀。因此,以竹径组织各空间,在沿线重要景观节点处开辟相应的阶梯阅读空间,引游人置身遐想之境,与诗人同呼吸。与竹径相伴出现在诗词中的元素还有水、植物、桥、廊、建筑等,这些元素可与竹径共同构成各不相同的空间妙境,如“危桥属幽径,缭绕穿疏林”“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松竹阴幽小径”“竹径绕荷池,萦回百馀步”等。2.2.3 竹篱从功能上来看,竹篱是用作分隔、围护空间的构件,一般有两种指代:一为竹子绿篱,二是指由竹材按照特25吴妙丽,竹林意境空间之营造技法研究定规律编结排列而成的竹篱笆。前者将中小型竹类植物列植形成篱垣,单

15、独或与花草共同布置于竹径或台阶两侧,可形成“丛竹香草,布护阶墀”“竹篱夹道”等空间意象。此处竹篱的功能与竹径颇为类似,可形成安静、封闭和内向的空间;后者由于具有独特的造型美,因而能起到景观小品的作用。古时文人多向往闲野雅趣的生活环境,竹篱恬静质朴的材质特征对意境空间景观的营造起到了良好的衬托作用,这一点在竹篱诗作中得到大量体现。苏轼曾在山村五绝中写道:“竹篱茅舍趁溪斜,春入山村处处花。”竹篱、茅屋与清溪组合构成了一种山花烂漫、春色怡人、宁静自然的意境。“新竹成林蕉叶青,隔篱深处有蝉鸣”纤细地演绎出了整个竹林环境的宁静。2.2 竹林画境空间营造随着文人参与到园林的创意、设计与建造活动中,造园的形

16、式开始有意识地融糅山水画论形式及画意,因画成景。文人的竹画内容大致有两类:一是写丛竹或竹枝、叶,二是将竹与鸟禽、花木、人物、奇石等题材并置组成精致小景。画面注重的是精心构图、空间布局、色彩变化与意境,从而以小观大,以近纳远。在实际造境中,可以直接撷取这些竹画中的章法与布局,利用绘画之写意创造性地搭建竹林空间之意。2.2.1 竹与置石、建筑画境营造正如郑板桥所言:“竹与石,皆君子也。君子与君子同局”。竹与置石经常相伴出现在中国古代竹题材的绘画中并被广泛应用于造园实践。将数枝修竹和三两块散置叠石点缀于水边石闯、庭前墙角,利用竹、石色彩的深浅变化在空间上能形成一种空旷、虚静的意境。配置时讲究竹与山石

17、等元素体量上的搭配合宜以及空间上的构图均衡,使竹之劲节挺秀、竹叶之柔软纤细和立石的刚硬浑厚形成对照,以利于游客近距离观赏,意会借物抒情的动机。“以素壁为纸,以墨竹为画”,将竹与石作为粉墙的前景物,深浅不同的竹影随着季节和光的变换在墙上映出,宛若一幅天然的动态挂画。若白墙上有门洞或洞窗装饰,则门洞或洞窗恰如装裱的画框,将一侧的竹景取借于画框之中,形成小品画特有的意境美。花窗是在窗洞的基础上添加了精美花纹图案而给人的视线增加了一些阻障,花窗与丛竹互透为空间对景,窗虚而竹实,若隐若现,步移景异,由此产生了更多的空间效果。2.2.2 竹与其它植物画境营造梅Armeniaca spp.、兰Cymbidi

18、um spp.、菊Chrysanthemum spp.、桃Amygdalus spp.、松Pinus spp.、海棠Malus spp.、萱草Hemerocallis spp.等植物作为比德的对象,往往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因而成为传统绘画中配合竹入画最常涉笔的植物题材或物象。不同画家、不同情境下所作竹画在构图规律、空间关系和元素选取等方面呈现出各异的形态和美感,这为造园创作中的空间布局与构图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来源。竹与其它植物造景的方式多样,通过形式、季相、寓意组合上的巧妙搭配能形成丰富的文化空间。例如,竹亭对棋图四十自叙诗意图等图中的松竹组合,古松侧出于画面前方以支撑画面,建筑与后方掩映的竹林

19、共同形成近景或中景,在个别处点缀野蕉或野桃哀柳,充分突显了空间的潇清逸韵。独乐园图中也有类似的处理手法,图中用竹串联各主题空间,引导视线,并在不同主题空间内分别植以巨松、芭蕉Musa spp.、柳 Salix spp.等,托物明志。此外,传统植物文化组合“松、竹、梅”岁寒三友并颂也较多见。配置时,苍松和竹林通过空间变化形成背景或客景,使梅之高格清韵在对比中突显。“梅兰竹菊”四君子主题的配植方法与松竹梅大略一致,可分植于空间中,提升整体意境,也可“盆景式”造景,进行细部装饰。2.3 民俗生活意境凝练与竹相关的民俗形态符号(竹建筑、竹的传统饮食、日常竹用具等)并植入竹林空间中,打造出具有地方民俗特

20、色的文化交流空间。民俗意境空间的营造主要分观赏空间和体验空间两种类型。在竹林内设置展示馆、文化广场等多个停顿空间,以地方生活情节、民间风俗或名人轶事为叙事内容,通过空间序列的推移来组织和重构。设计中将景观小品、竹构装置等元素叠加在竹林空间中,观赏者可借由近距离的观赏串联出空间的意境与情绪。人的活动本身是空间环境的组成部分,通过设计多重活动和沉浸方式能触动人不同的审美心理。竹林民俗体验空间的营造是将竹的民俗节庆与游客体验活动结合,在满足视觉审美的同时,引导游赏者参观、参与相关活动和制作过程,如竹纸制作、竹竿舞、踩高跷、竹筏赛等民间传统活动展演,激发体验者对竹的民俗文化的认知与情感共鸣,从而再现民

21、俗文化意境。3 结语“意境”营造是中国园林空间研究中的重要环节,对园林整体环境质量的优化起着重要作用。空间是意境的具体物化载体,空间意境的创作逻辑和方法需要结合空间的结构与功能,赋予丰富的场景以诗意、画意、理想和生活哲学,构建实际的空间形象,激发游赏者的想象,触景生情,进而感受有限空间中的无限意趣。中国的竹文化积淀深厚且独具特色,为当代竹林景观设计过程中空间意境的构思提供了创作的源泉。(下转37页)37自己搜集来的文化知识,可以有故宫的故事、京剧的内涵、剪纸的艺术等,既给学生展示自我文化底蕴的机会,又能加深其他同学对该文化知识的了解。最后,也要培养学生兴趣,制定课程考核标准,增加课时量,鼓励学

22、生积极参加才艺等级考试、才艺比赛等,也可以邀请中华才艺专家来学校现场教授学生学习才艺。三、结语本文对如何培养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研究生“讲好中国故事”的能力进行了探讨,无论是高校,还是研究生都要有提高中华文化底蕴的意识,这样才能够在汉语教学中,讲好中国故事,发出中国声音。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是一门“年轻”的学科,需要人才来推动发展,那么闫海格,浅析提高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讲好中国故事”能力的途径1234李成.“讲好中国故事”需要四个转向J.中国记者,2016.王勇,陈峦明.助来华留学生“讲好中国故事”J.神舟学人,2019.赵金铭.课程体系与实习体系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张雪扬.提升汉语国

23、际教育硕士传统文化素养的途径 J.文化学刊,2019.对于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研究生的培养,既能满足全球范围内对汉语老师的需求量,也能让研究生利用自身的知识,为该专业做出贡献。语言教学和文化传播是不可分割的,对于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研究生来说,如何能在汉语课堂中讲好中国故事,是一个任重道远且有意义的事情。参考文献:(上接 25 页)本文借鉴包含竹子的诗词、绘画和民间艺术的内容、手法与思维去探讨竹林意境的空间存在,梳理竹与不同景观要素结合所生成的场景意象类型和空间组织,为当代园林景观空间的设计提供参考。参考文献:123曹顺庆,曹怡凡.中国“意境”与现象学“The World”的比较研究 J.武汉科技大学

24、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21(04):449-457.杜春兰,王婧.文学意境与景观空间的耦合研究以重庆古代“八景”为例J.西部人居环境学刊,2014,29(06):101-106.吴晶晶,管家庆.园林景观设计中以竹造景的意境表达及手法应用 J.中国园艺文摘,2010,26(06):75-77.姜涛,李俊卓,刘兰芳,等.西蜀园林竹景观的意境营造初探J.山东林业科技,2016,46(04):104-106.杨俊熙,曾沁涵,陈秋渝,等.竹文化景观在意境营造方面的探讨以新津斑竹林景区为例 J.现代园艺,2019(07):108-111.陈祎翀,金鑫,倪琪.竹景观空间及其意境营造研究以杭州西湖风景区为例 J.华中建筑,2014,32(02):133-136.关传友.中华竹文化 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0.何明,廖国强.中国竹文化 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孟丹.中国诗与中国园 J.中国园林,1997(03):5-8.朱易安,王书艳.物象的“诗化”和意象的“实化”以唐诗中的“径”为例 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9(04):62-68.456789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