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极地区域大陆边缘广泛发育水下碎屑流沉积其中很多是冰川成因是冰盖到达陆架边缘的产物 位于北冰洋楚科奇陆缘的北风海盆其西侧陆缘已识别出大量碎屑流事件而对北风海盆内部碎屑流的研究却几乎没有开展 该文利用高分辨率的浅地层剖面数据勾勒出了北风海盆上部地层的碎屑流平面展布且进行了期次划分并结合周边的大型冰川线理()的分布及走向对所有识别出的碎屑流进行了成因推断 结果表明研究区内的碎屑流主要分布在西部次海盆的西南斜坡和中北部斜坡、东部次海盆的东南部以及部分海山陡崖之下其来源包括周边陆架、海脊高地和盆内海山绝大多数碎屑流与 伴生存在推测为冰川成因其中以西南斜坡最为发育发现了超过 期的冰川碎屑流事件代表了在其西
2、南的冰蚀槽(宽水深槽)内曾发生超过 次的冰流事件这一数据远大于前人所推测的冰流事件次数(次)同时也发现部分碎屑流邻近的海山高地上不发育 等冰川触地地貌推测其为非冰川成因邻近区域的冰盖冰架触地或构造活动所引发的震动可能是这类碎屑流的触发因素关键词:北风海盆楚科奇边缘地冰川碎屑流大型冰川线理浅地层剖面中图分类号:.文献标志码:文章编号:():.引言水下碎屑流是深水重力流的一种主要类型在沉积学研究、地质灾害防治和油气资源勘探等领域引起了学界与工业界的广泛关注 水下碎屑流在全球各地的深水区域均有发育其触发因素包括地震、构造运动、海平面变化、天然气水合物分解、沉积物快速堆积、海啸和风暴等 在极地区域(简
3、称极区)的大陆边缘或一些远离陆缘的海底高地附近发育一种与冰川作用相关的特殊碎屑流被称为冰川碎屑流()这些冰川碎屑流指示了冰盖到达陆架边缘或者直接在海底高地触地 同时在这些区域也可能存在非冰川碎屑流因此极区的水下碎屑流能够提供冰川作用期次、范围等信息可以反映与古气候和古海洋相关的信息同时也帮助我们认识从陆架到海盆深水沉积物的“源汇”扩散过程北风海盆()位于西北冰洋楚科奇陆缘中段(图)在其西侧的东西伯利亚陆缘和楚科奇陆缘西段前人利用浅地层剖面(简称浅剖)资料辅以多道地震资料发现了许多冰川碎屑流特别是在楚科奇陆缘西段冰蚀槽(西部水深槽图)的槽口区域堆积了多期冰川碎屑流指示多期冰川作用以及大致从南往北
4、的冰川流动方向 北风海盆所在的楚科奇边缘地及邻近的楚科奇陆架区经历了多方向、多期次的复杂冰川作用且海脊、海山众多地形陡峭(图)碎屑流发育条件极佳对其内部碎屑流的研究可增强对北风海盆及周边冰川活动历史、源汇系统和沉积过程等方面的认识 目前海盆内部已开展了不少浅剖和气枪震源反射地震测量基本覆盖了整个海盆(图)利用气枪震源反射地震剖面展示了海盆西南侧宽水深槽(图)外厚度为 的槽口扇沉积但没有识别和描述里面的碎屑流 对于海盆其他区域也未开展针对碎屑流的具体研究 气枪震源地震剖面的纵向分辨率太低仅能够识别一些非常大型的碎屑流这也是为何在北极地区更常用纵向分辨率更高的浅剖 和电火花震源地震剖面 来识别碎屑
5、流中国第 次北极科学考察在北风海盆进行了浅剖测量本文利用这些数据和国际公开的浅剖数据建立了海盆内上部层序的地层格架在此基础上识别了碎屑流并划分了期次揭示出碎屑流沉积空间分布特征并探讨了这些碎屑流的成因 地质背景研究区北风海盆位于北冰洋西部的楚科奇边缘地中南部是西侧的楚科奇隆起()与东侧的北风海脊()之间的负地形大致以一道 走向的海山链(中央海山链)为界分为西部次海盆和东部次海盆(图)西部次海盆整体水深呈从 往 逐渐变深的梯度变化其西南侧为广阔的西南斜坡西北侧则为更陡峭的中北部斜坡 东部次海盆整体水深更深海底较为平缓与其东侧北风海脊之间是陡峭的斜坡(图)海盆西南与宽水深槽直接相连后者水深在 之间
6、为倾向 方向的呈宽阔三角形形态的槽子(图)北风海盆所在的楚科奇边缘地及邻近的楚科奇陆架的冰川作用历史较为复杂东西伯利亚楚科奇冰盖 和劳伦泰德冰盖 在不同时期作用于该区域对于该区的地貌塑造、沉积过程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在陆架和高地之上保留有大型冰川线理()、冰退冰碛垄()、触地带楔形沉积体()、埋藏的冰下侵蚀型河道()、鼓丘()等冰下冰缘地貌在陆坡海盆区域发育有冲沟()、冰山犁痕()等冰海地貌这些典型地貌表征了冰盖的强烈作用图 北风海盆区域地理位置.(图 为白令地区北部陆缘地形、冰盖和冰蚀槽发育情况采用的地形资料来自全球水深数据()红色方框表示图 的范围蓝色阴影表示主要冰蚀槽白色虚线表示东西伯利亚
7、楚科奇冰盖范围黄色箭头表示劳伦泰德冰盖来源的冰川流动方向黑色箭头表示东西伯利亚楚科奇冰盖来源的冰川流动方向缩略图中红色扇形框表示图 所示范围 图 显示了研究区北风海盆(白边红色虚线框)及邻区的水深特征和地球物理资料分布测深资料来自北冰洋国际水深图(.)图 中实线代表浅剖测线(航次测线同时进行了浅剖和多道地震测量)其中红色粗线代表中国第 次北极科考航次()黑色粗线代表 海 洋 学 研 究 卷 期航次黑色细线代表 系列航次和 航次黄色粗线代表下文展示的部分浅剖测线绿色粗线代表下文展示的 航次部分反射地震测线 图 中黑色阴影代表本文识别出的碎屑流在各时代综合的最大分布范围)(.:.:.:.().:(
8、):():():().)数据与方法本研究以浅剖数据为主辅以前人发表的反射地震剖面和多波束数据 地震剖面可探测到几千米厚的沉积层而浅剖的最大探测深度仅在海底之下 左右尚未达到反射地震剖面上识别出的冰川期地层()与前冰川期地层()间的不整合面但浅剖数据相较于反射地震数据具有更高的纵向分辨率(分米级 数十米)能揭示更精细的地层结构两者互补可尽量完整地描述研究区发育的碎屑流的沉积特征本文所用的浅剖数据包括我国新近采集的资料和国外公开的历史资料 新的浅剖数据由 年中国第 次北极科学考察()中装载在“雪龙”号上的 型全海深浅地层剖面仪获得 历史浅剖数据来自美国国家地球物理数据中心()共享的、等航次数据和泛
9、古陆地质科学和环境科学信息系统所共享的 航次数据 以上浅剖资料形成了覆盖绝大部分研究区的浅剖格网(图)地震数据为 航次同期采集的反射地震数据解释结果参考文献 多波束资料亦来自 航次为水深网格数据除 航次浅剖数据需要利用 软件进行数据格式转换(由 格式数据转换为 格式数据)外其余浅剖数据均为 格式数据 后续利用 软件对 格式浅剖数据进行了深水时延改正、自动增益与时深增益等处理和解释工作 时深转换时采用 的海水声速和 的沉积层声速同时在剖面上标注了双程反射时间()以便对照 除剖面图以外的所有图件均使用 ()绘制 结果.声学地层格架与研究区以西的楚科奇陆缘西段的浅剖数据类似本区的浅剖数据也揭示出了最
10、上部地层的几何形状、内部结构、叠加样式和层位关系 利用这些资料开展了全区的层位追踪工作建立起整个研究区上部地层(最厚 左右)的声学地层格架在层位追踪过程中由于研究区内多海山、陡坡(图)造成浅剖在这些区域的探测能力不佳加上碎屑流造成的反射中断及对下伏地层的屏蔽等因素使得研究区不同区域之间的直接引层追踪存在困难 因此本研究基于波组特征进行不同区域间的跳跃追踪(间接对比)以保证整个研究区层位追踪的一致性在研究区共识别出了 个声学地层单元(从上到下分别为 )然而受上述因素限制没有一条浅剖能够完整呈现以上所有的地层单元但这些地层单元可在相邻的浅剖资料中被完整地观察到如 和(图 和).碎屑流特征与分布碎屑
11、流在浅剖上通常表现为声学特征均一内部层理缺失整体呈现为空白反射特征外形多为透镜体或汤匙状且常造成对下伏地层的侵蚀 根据这些特点对研究区浅剖数据中的碎屑流进行了识别它们主要分布在:)西部次海盆的西南斜坡)西部次海盆的中北部斜坡)东部次海盆的东南部)部分海山、陡崖之下(图).西部次海盆的西南斜坡西部次海盆的西南斜坡位于北风海盆最西南端表现为坡度为 左右的低梯度斜坡 航次垂直斜坡的反射地震资料显示来自斜坡西南方向持续推进的进积地层使得陆架向外延伸 大量冰期沉积堆积在斜坡上形成了槽口扇 在位于斜坡中央的 反射地震剖面(简称徐逸鑫 等:西北冰洋北风海盆的碎屑流沉积 地震剖面)上其中部存在一尖状隆起大致可
12、将其分为相对较陡的上陆坡和相对较缓的下陆坡槽口扇最厚的冰川期沉积出现在上陆坡上部达 下陆坡最厚的冰川期沉积达 (图)整体上由于上陆坡坡度相对较陡所有航次的浅剖在该区域的穿透都非常浅而在下陆坡区域穿透要相对深一些 其中我国 航次浅剖最深可探测到下陆坡上部百米左右地层 通过对浅剖数据的解释可以发现该槽口扇主体由多期碎屑流叠置而成和极区其他地区的槽口扇类似 这些碎屑流的最大范围(图 图)可作为槽口扇的范围其前缘(向海一侧)横向展布可达 后缘近 纵向约有 的向海延伸覆盖近 的西南斜坡图 西部次海盆西南斜坡上的碎屑流.(图 为浅剖、地震测线分布及碎屑流范围其中的红色箭头表示推测的沉积物运移方向(下同)图
13、 为 反射地震剖面数据地层解释据 的地震图像清绘而成并参考了其对于冰川期沉积的解释图中黑粗线表示冰川期沉积灰细线表示前冰川期沉积 图 为 部分浅剖数据因其探测深度较其他航次深因此选择它与相邻的 航次反射地震剖面进行对比其中 剖面中浅剖探测到的最深反射面对应图 中 剖面的冰川期沉积底界地层单元中红色字体表示碎屑流蓝色字体表示正常地层(下同)图 为 部分浅剖数据 图 为 部分浅剖数据)(.:.:.)海 洋 学 研 究 卷 期 下陆坡区域在近垂直斜交陆缘的(图)和(图)浅剖数据中可观察到不同时代的 个碎屑流的叠置分别为、和 时期单个碎屑流常表现为汤匙状视厚度均大于 在同样垂直陆缘的相邻 地震剖面中(
14、图)尖状隆起东北侧的下陆坡冰川期沉积的整体厚度(约 )远厚于浅剖所记录的百来米地层表明浅剖整体上未探测到冰川期沉积底界 但在 地震剖面中下陆坡的低幅度隆起处冰川期沉积最薄仅厚 左右(.图 中 剖面)因此这一低幅度隆起也可在 浅剖数据中被观察到(图 中 剖面)此处浅剖探得的最深反射面与海底的双程反射时间与 地震剖面相应部位基本一致推测该处浅剖上的最深反射面为冰川期沉积底界 如果这一推测正确那么很可能在 之下到冰川期沉积底界之间还存在一套地层 在近平行陆缘的浅剖数据中(图)也可以观察到碎屑流叠置的现象 碎屑流基本在同一深度展布相较于近垂直斜交陆缘的浅剖而言其在有限探测深度内所展现的碎屑流期次数量更
15、少但增加了 时期在该剖面西北段海山附近的小型碎屑流信息 时期碎屑流对下伏地层的侵蚀表现为横向间断的特征这表明同一时期多条碎屑流向下运移造成独立的侵蚀特征这种特征在极区的槽口扇是很常见的 碎屑流在该剖面可见的几期碎屑流内表现为横向展布和厚度均最大最厚处甚至可达 综上所述在西部次海盆的西南斜坡至少存在 期次碎屑流而在 之下(大部分区域浅剖无法探测到)还有一套地层可能还存在更多的碎屑流活动.西部次海盆的中北部斜坡西部次海盆的中北部斜坡范围相较于西南斜坡要小且地形特征更为复杂自南向北从中低梯度斜坡逐渐变为陡峭的高梯度斜坡(图)根据该处斜交陆缘的 反射地震剖面(简称 地震剖面)北侧高梯度斜坡的陆架坡折处
16、缺乏持续推进的混杂沉积序列仅在北侧斜坡之下的盆底发育一大型的楔形沉积体即不成熟的槽口扇表现为近陆架一侧较厚可达 向 方向减薄至 左右(图)根据两个相对连续的强反射轴将其分为 个单元(即图 中的 )但地震记录中最上部还有一层相对较薄的地层单元 所以共有 四个冰川期沉积单元该区域浅剖测线分布较少且缺乏深部信息对比 地震剖面(图)及同一测线航迹的浅剖记录(图)发现浅剖揭示的地层可以与 地震剖面上部的冰川期沉积对应即 对应 对应 对应 以下大致到 地层没有被浅剖所探测到推测为 至冰川期沉积底界之间的地层地震记录上的 内并未发现碎屑流但在近平行陆缘的 浅剖上能清晰可见 时期的两个碎屑流其厚度在 左右在剖
17、面上并不相连(图)推测为两个来源(图 中最南侧 处箭头)同时能在斜交陆缘的 浅剖的坡脚发现 时期的碎屑流朝 方向尖灭厚度在 以内(图)中西南侧可见厚约 的透镜体延伸近 (图)对此并没有进一步解释但根据其外部形态、内部特征以及沉积厚度等我们推测其为碎屑流活动产物对应浅剖记录上的 碎屑流 在更高分辨率的浅剖数据中可发现 碎屑流在斜坡上有更长距离的延伸(图)内存在大面积的混杂反射其中包含 个明显的透镜体上表面呈现上凸特征厚度超过(图)同一测线的浅剖记录上可观察到 时期大型碎屑流对应 上部地层其侵蚀作用造成了大量下伏地层的缺失(图)时期的碎屑流还可在更北侧的 向浅剖记录中发现(图)根据 碎屑流的分布(
18、图 中白色虚线范围)和侵蚀特征推测它们的来源(图 中北侧 处箭头)比 碎屑流()的更靠北 整体呈现为楔形特征内部为混杂反射被两个连续性中等的反射面(图 中白色虚线)划分为 个部分被认为是代表了不同期次的冰流前进事件 尽管我们认为这套冰川作用造成的堆积也和其上的 套地层一样包含大量碎屑流但遗憾的是该区域的浅剖没有一条可探测到这一地层单元因此难以对其进行细致的识别和区分徐逸鑫 等:西北冰洋北风海盆的碎屑流沉积图 西部次海盆中北部斜坡上的碎屑流.(图 为浅剖、地震测线分布及碎屑流范围其中的白色虚线表示 碎屑流范围 图 为 反射地震剖面数据地层解释据 的地震图像清绘而成并参考了其对于冰川期沉积的解释图
19、中黑粗线表示冰川期沉积灰细线表示前冰川期沉积 图 为 部分浅剖数据其中 剖面与图 中的 剖面对应 图 为 部分浅剖数据 图 为 部分浅剖数据)(.:.:.)海 洋 学 研 究 卷 期.东部次海盆的东南部东部次海盆的东南部是一个相对孤立的小型洼地囿于一串小型海山和北风海脊呈 向展布其地势相对北风海盆中央区域较浅其东侧斜坡自南向北坡度变陡(图)在洼地南端由于缺乏资料不清楚是否存在碎屑流除此之外碎屑流在洼地其他区域均有分布(图 阴影部分)浅剖记录上可见两期碎屑流分别为 和 时期(图)时期碎屑流只在洼地南部一 向浅剖数据中观察到分布范围比较局限在东侧斜坡上即终止未延伸到洼地中央(图)推测其来源于东侧北
20、风海脊 而 时期碎屑流的分布范围(图 阴影部分)则比 时期大得多在洼地底部大量堆积最厚能达到 (图)可能来源于东侧的北风海脊高地图 东部次海盆东南端的碎屑流.(图 为浅剖测线分布及碎屑流范围 图 为 部分浅剖数据 图 为 部分浅剖数据图 为 部分浅剖数据)(.)徐逸鑫 等:西北冰洋北风海盆的碎屑流沉积.部分海山、陡崖之下除了以上几个能连片追踪的碎屑流分布区之外研究区中央海山链周缘和海盆东北部的北风海脊西侧陡崖附近也都有碎屑流分布(图)这些碎屑流分布零散单簇碎屑流的分布范围较小时代各异又可以分为 个次级分布区域 区域位于最北侧的海盆(图 中 剖面)在其靠近北风海脊一侧发育有 时期的小型碎屑流造成
21、了盆底层位的反射中断(图)推测该期碎屑流来源于其东侧的北风海脊 区域 位于中央海山链中部包括宝石海山及其西北侧的小型海山(图 中 剖面)宝石海山西北侧发育有 时期碎屑流厚度为 左右(图)东南侧发育有、和 时期碎屑流 时期碎屑流稍大厚度可达 (图)和 时期的仅为 左右(图 中 剖面)西北侧小型海山的西南东北两侧可见 时期的碎屑流其厚度为 (图)区域位于中央海山链东南段 北风海脊最南端一带(图 中 剖面)该区域的碎屑流活动较为复杂主体发育在 时期(图)厚度为 不等碎屑流仅在海山链南侧有分布(图)碎屑流仅在新获取的 浅剖数据中有所发现(图)厚度也为 左右 区域 和 的碎屑流推测来源于邻近的海山海脊(
22、图)图 海山、陡崖周缘的碎屑流.(图 为浅剖测线分布及碎屑流范围 图 为 部分浅剖数据 图 为 部分浅剖数据 图 为 部分浅剖数据 图 为 与 部分浅剖数据合并结果 图 为 部分浅剖数据 图 为 部分浅剖数据 图 为 部分浅剖数据)(.)海 洋 学 研 究 卷 期 碎屑流成因分析基于挪威格陵兰海的浅剖资料最早观察到一类厚度为 、横向范围为 、形态为透镜体的回波类型()并提出其主要由冰川沉积物组成受控于冰川作用的重力流活动 后人通过研究地震地层结构、重力柱岩芯等认为这些透镜体为冰川碎屑流 冰川碎屑流是一种独特的中高纬度碎屑流形式与常规碎屑流相比它们可以在极低的坡度(约小于)下延伸很长的距离(超过
23、 )同时在其延伸方向上具有近似的厚度北风海盆作为典型极区大陆边缘的深水区域在其内部发育的碎屑流可能大部分受控于冰川作用即为典型的冰川碎屑流 然而根据上述冰川碎屑流和非冰川碎屑流的形态差异来对研究区内所有的碎屑流进行分类较为困难:首先研究区内除西南斜坡之外坡度均较大其次海盆内地形复杂海山及海山链等都影响了碎屑流的运移距离 因此需要通过其他的指标来区分不同成因的碎屑流活动从冰川碎屑流的成因来看其发育主要受控于冰盖的作用 冰盖的推铲作用和或融水使得冰川沉积物得以在陆架坡折附近快速堆积后续由于沉积物的失稳造成向下坡运动引发碎屑流 前一过程往往伴随在大陆边缘以及水下高地上留下冰盖触地的地貌尤其是 它们和
24、冰川碎屑流很大程度上总是伴生存在 因此对于冰川碎屑流的识别可以将其发育区域邻近的冰蚀槽以及高地上的 作为更典型的判断依据 虽然楚科奇陆架和楚科奇边缘地内的 区中仅有少数 进行了绝对形成年代测定且只留存了最后几期冰川活动的痕迹难以与碎屑流活动在地层年代上直接匹配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为历史冰川活动的活跃程度及碎屑流的成因判断提供参考西部次海盆西南斜坡和中北部斜坡的碎屑流与宽水深槽直接相连宽水深槽内发现众多的 向 一直可延伸到陆架坡折处(图)代表了广泛的快速冰流活动 冰的流动模式受冰下地形的控制楚科奇隆起似乎影响了冰流的路线冰流整体随冰蚀槽的变宽呈喇叭口状散开(图)对于西南斜坡而言其向陆方向的那部分宽
25、水深槽在很近的范围内存在走向略有不同的 但总体均为 向说明存在多期次的方向较为一致的冰流活动(图)我们在前人发表的位于陆架坡折处的多波束数据中新识别出了大量的冲沟 也有类似发现(图)因此我们认为西南斜坡上至少 次的碎屑流是典型的构成槽口扇主体的冰川碎屑流在冰川推铲作用和或融水作用下形成 这和 认为的这些沿陆架边缘发育的混杂层序和进积层序是冰川作用形成的观点一致 中北部斜坡向陆方向的 更为复杂走向有平行宽水深槽方向()也有 向(图)表明除了从 向来的冰流之外还可能有来自 或者 方向的冰流 提出该斜坡的沉积楔被两个连续反射面和两个中等连续反射面所分割并认为这些反射面代表间冰期的半远洋沉积物(图)因
26、此表明宽水深槽至少有 次冰流事件 我们对大致相当于多道地震上的 的浅剖地层的解释识别出、四期碎屑流加上 沉积期间的 次冰流事件证明此处曾发生过至少 次冰川作用 与西南斜坡相比此处浅剖能探测到的 及之上地层中除 之外其他地层单元与西南斜坡相应地层单元同步发育碎屑流 这表明历史上大部分冰期中冰流穿过整个宽水深槽在西南斜坡和中北部斜坡同步产生碎屑流而在 时期冰流可能仅仅集中在槽口中部在西南斜坡形成很小范围的碎屑流东部次海盆南端的两期碎屑流则来自于北风海脊海脊顶部同样对应有 向的(图)因此该处的碎屑流也应为冰川成因由于海脊海山顶部往往只保存了最新一期冰川触地的地貌因此我们推测这些 应该是 时期的产物
27、然而 时期碎屑流分布范围非常有限 时期碎屑流则大范围分布海脊上有没有 时期的冰川地貌存在还无法确定需要在此高地进行更大范围的多波束调查相比上述区域海山陡崖区发育的碎屑流的成因较为复杂 区域、区域宝石海山的西北和东南两侧、区域海山链西南侧发育的碎屑流(图)在其邻近高地上要么能在多波束资料中识别出(图)要么能在浅剖上发现双曲线状绕射特征(图)类似的绕射特征被解释为 因此推测这些区域的碎屑流为冰川成因碎屑流 而在区域的西北部和区域的北部零星发育的碎屑流则与前述冰川碎屑流不同 其中区域北部海山顶部水深约 其山顶的浅剖记录表现为成层相沉徐逸鑫 等:西北冰洋北风海盆的碎屑流沉积积地层(图)与上述典型冰盖侵
28、蚀型海底的绕射特征完全不同(图)表明该海山顶部并未发生过冰盖触地事件由此推测该海山西侧的两处碎屑流为非冰川碎屑流(图 中白色阴影)这两处都发育 时期碎屑流靠南一处还发育有 和 时期碎屑流(图 中 剖面 图 图 和图 中区域)在这 个时期其周边的陆架和海脊的坡上都发育冰川碎屑流推测这些时期的冰架虽然没有在此海山触地但在邻近区域触地并引发震动使得此处海山斜坡沉积物失稳而形成碎屑流 区域西北部的小型海山水深最浅处约为 其海山顶部特征(图 中 剖面图)与区域北部海山类似推测其两侧发育的碎屑流也为非冰川成因碎屑流 全区仅该处碎屑流为 时期其发育较为孤立猜测它可能是由冰盖触地以外的震动因素(如构造活动)引
29、起的失稳坍落区域北部海山东侧还有一处 时期碎屑流(图 中灰色阴影)根据本文有限的资料难以判断其成因它可能来源于该海山(非冰川成因)和或更南侧的海脊(冰川成因)图 研究区的不同地貌分布.(图 为区域内(红色双向箭头)与冲沟(绿线)分布数据大部分来自 等文献小部分根据浅剖和多波束资料重新解释图中黑色、白色和灰色阴影分别表示冰川碎屑流、非冰川碎屑流和难以推测成因的碎屑流 图 为 部分浅剖数据 图 为 部分浅剖数据 图 为 部分浅剖数据 图 为 部分浅剖数据)(.()().:.)海 洋 学 研 究 卷 期 结论通过对北风海盆区域浅地层剖面和反射地震数据的解译勾勒了研究区内的碎屑流平面分布解剖了它们的纵
30、向期次信息并采用 作为冰川碎屑流的判别依据进行碎屑流成因分析得出以下认识)北风海盆内发育有大量且多期次的碎屑流以西部次海盆为主碎屑流的堆叠在其西南斜坡和中北部斜坡形成了两处大型槽口扇 东部次海盆及海山链附近则表现为期次较少、范围较小的碎屑流活动)基于更精细的浅剖数据解译我们认为宽水深槽内可能发生过更多次数(大于 次)的冰流活动远超前人 次冰流事件的推论表明冰流的活动频率比之前认为的更高)仍有部分碎屑流的高地源区并没有冰盖冰架触地的痕迹被解释为非冰川成因对于这一现象我们推测邻近区域冰盖触地或构造运动引发的震动可以导致这些海山沉积物失稳从而形成除冰川碎屑流以外的碎屑流致谢 感谢中国第 次北极科学考察“雪龙”号船长赵炎平及全体船员参考文献():鲜本忠安思奇施文华.水下碎屑流沉积:深水沉积研究热点与进展.地质论评():.:.():.:.():.():.():.():.():.():.:.:():.():.:.:.():.:.():.:.:.():.徐逸鑫 等:西北冰洋北风海盆的碎屑流沉积 .:.:.:.():.():.():.:.():.():.:.:.:.:.().:.():.():.:.:.:.():.:.():.():.?.():.海 洋 学 研 究 卷 期 (.):.().().(.)./.:(责任编辑:段 焱)徐逸鑫 等:西北冰洋北风海盆的碎屑流沉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