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宁波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2006年2月宁波市十二届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 中国宁波网3月2日 6:35目录 第一章 指导原则与发展目标 第二章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第三章 全面提升工业竞争力 第四章 加快发展服务业 第五章 建设现代化国际枢纽港 第六章 加快推进城市化,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第七章 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第八章 推进科教强市,建设文化大市 第九章 深化体制改革,提高开放水平 第十章 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与质量 第十一章 建设“平安宁波”,促进社会和谐 第十二章 保障规划实施结束语 规划指标的属性 本规划指标分为预期性和约束性两类。 预期性指标 是体现政府
2、实现意愿的指标。要通过适时调整宏观调控方向和力度,综合运用财政、货币、产业、投资和价格等政策引导社会资源配置,努力争取实现。 约束性指标 是在预期性基础上进一步强化了政府意志的指标,主要是公共服务和公众利益领域对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提出的工作要求。政府要通过合理配置公共资源和有效运用行政力量,确保实现。 宁波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根据中共宁波市委关于制定宁波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纲要重点阐明政府“十一五”时期发展战略意图,明确政府工作重点,引导市场主体行为,是今后五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全市人民共同的行动纲领,是编制各级各类规划和年度计划的重
3、要依据,也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 第一章 指导原则与发展目标 第一节 规划背景 一、“十五”时期取得巨大成就 “十五”时期是不平凡的五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环境,全市上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牢抓住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与时俱进,开拓进取,努力保持经济社会的快速健康发展,“十五”计划确定的主要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提前完成。2005年地区生产总值超过2400亿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超过460亿元,城市综合竞争力跻身全国十强。农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步伐加快,服务业发展水平稳步提升。城市建设力度加大,统筹城乡和区域发
4、展取得新进展。交通集疏运网络进一步完善,港口发展实现新突破。体制改革不断深入,经济发展活力显著增强。对外对内开放日益扩大,外向型经济在全省的龙头地位进一步巩固。文化大市建设扎实推进,科教文卫体等各项社会事业加快发展。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健全,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取得新的成果,成为首批全国文明城市。更为重要的是,市第十次党代会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提出了“六大联动”和“平安宁波”两大战略,统筹发展、联动发展、协调发展、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正成为全市上下的共识。这些都为“十一五”时期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面向未来,我们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 二、“十一五”时期面临
5、的形势 从国际看,和平、发展、合作成为时代的潮流,世界经济将保持持续增长态势。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生产要素流动和产业转移加快。在全面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下,我国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国内经济与国际经济的互动明显增强。这总体上有利于我市利用国际资源、吸纳高端要素、承接产业转移、参与国际分工与合作。同时,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人民币汇率和国际油价变动的风险增加,围绕资源、技术、市场、人才的国际竞争更加激烈。这对我市加快发展外向型经济,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更广领域参与国际竞争提出了新的挑战。 从国内看,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社会保持长期稳定,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工业化、城市
6、化、信息化、市场化、国际化加快推进,消费结构加速升级,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经济发展正处于新一轮周期的上升阶段。这为我市加快发展步伐、拓展发展空间创造了有利条件。随着区域发展新格局的形成,要求东部地区进一步增强国际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这对我市在高起点上实现又快又好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从我市看,经过改革开放20多年的积累,综合实力明显增强,产业基础比较雄厚,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区位优势更加突出,具有加快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进步的基础条件。但同时也面临着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得到根本转变,资源与环境容量约束趋紧;局部区域生态环境状况不容乐观,实施可持续发展任务十分艰巨
7、;社会发展不平衡问题仍然比较突出,医疗、卫生、教育等公共产品供给能力相对滞后;公共安全和突发事故趋于增多,保持社会稳定的压力增大。克服这些矛盾和问题,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统筹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 第二节 指导原则 “十一五”时期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省委“八八战略”,按照“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要求,深入实施“六大联动”,加快“法治宁波”、“平安宁波”和文化大市建设,促进发展模式转换、经济体制转轨、社会结构转型,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扎实推进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建设,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
8、本实现现代化步伐。 按照上述指导思想,“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牢牢把握以下主要原则: 坚持发展是硬道理。要始终不渝地抓住发展不动摇,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激发各方面推进发展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落实“五个统筹”,加快“两中心一基地”建设,推进科学发展、率先发展、统筹发展、和谐发展,发挥宁波在全省的领跑和示范作用。 坚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要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经济社会信息化进程,按照“优一产、强二产、兴三产”的产业结构调整方向,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坚持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的基本国策,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生态市建设,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可持续发展。 坚持提
9、高自主创新能力。要紧紧抓住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这个中心环节,深入实施科教兴市和人才强市战略,培育创新主体,完善创新体系,打造创新品牌,优化创新环境,建设创新型城市和品牌之都。 坚持统筹城乡和区域发展。要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着力解决“三农”问题,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积极完善城市功能,深入推进港桥海联动,加快南部区域发展,逐步缩小区域差距。 坚持深化改革开放。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深化政府管理体制改革,加快形成有利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体制机制,继续保持宁波改革的先发优势。全面提高对内对外开放水平,建立更加开放
10、的经济体系,不断增强国际竞争力。 坚持以人为本。要高度关注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深入开展“解难创优”活动,认真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加快发展社会事业,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合理调节收入分配,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努力保持社会和谐稳定。 第三节 发展目标 我市“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总体目标是:力争到201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打下坚实基础。 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发展。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和降低消耗的基础上,到2010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4300亿元,年均递增11%,人均生产总值超过6万元。全
11、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超过1万亿元。五年城镇新增就业60万人,五年转移农业劳动力3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长江三角洲南翼经济中心和华东地区先进制造业基地的战略定位进一步确立和巩固。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产业、产品和企业组织结构更趋合理,三次产业结构比例调整到3.5:53.5:43。自主创新能力增强,研究和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提高到1.5%,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超过40%。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国际竞争力较强的优势企业。 港口地位进一步提升。力争到2010年,货物吞吐量达到3.6亿吨,跻身世界港口前三位。集装箱吞吐量突破1000万标
12、箱。上海国际航运中心重要组成部分、华东地区重要对外贸易口岸和浙江省重要综合物流中心城市地位进一步确立和巩固。 城乡区域发展基本协调。城乡二元结构向城乡一体化转变取得积极进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东部新城区、北仑新区、镇海新城区、余慈杭州湾新区、东钱湖旅游度假区和科技园区等重点区域的开发建设初具规模,象山港区域保护与利用取得明显成效。到2010年,城市化率达到65%以上。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差距、区域发展差距扩大趋势得到有效控制。 文化大市建设成效显著。先进文化凝聚力、公共文化服务力、文化产业竞争力明显增强,科教兴市战略顺利实施,人才资源更加丰富,争取蝉联全国文明城市称号。到2010年,
13、普通高校在校生数达到14万人,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0.5年,各级各类人才资源总量达到80万人。社会主义法治城市建设成效显著,社区(村)依法自治达标率达到90%。 市场经济体制比较完善。公共服务型政府建设和要素配置市场化取得新进展,民营经济发展继续保持全国领先地位,多种所有制经济更加繁荣。率先形成更加完善的市场经济运行机制,开放型经济达到新水平。 可持续发展能力持续增强。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到2010年,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力争下降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5%以上,城镇污水处理率达到70%以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3左右,森林覆盖率稳定在50%。 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继续
14、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24000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1000元。城乡居民生活质量普遍提高,居住、交通、教育、文化、卫生和环境等方面的条件进一步得到改善。民主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新进展。 第二章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战略举措。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第一节 推进农业现代化 发展农业生产力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任务,要进一步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 1、稳定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稳定发展粮食生产,保障150万吨/
15、年的生产能力,粮食生产量稳定在80万吨左右。继续落实对种粮农民的直接补贴等扶持政策,保护农民生产粮食的积极性。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提高基本农田的地力和产出能力,新建标准农田40万亩。科学实施滩涂围垦工程,争取围垦面积14万亩。继续完善防洪防涝体系,维护加固标准海塘170公里。建成一批水利基础设施工程。 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推广复种轮作、立体种养等现代农作方式,发展设施农业、循环农业、绿色农业、休闲农业等现代农业。推进标准化生产,加快机械化进程,发展节约型农业。加快科技兴农步伐,组织实施一批种子种苗、贮运保鲜、绿色安全、加工增值等科技专项,引进推广一批先进实用农业科技成果,规划建设一批农业科
16、技示范园区和种子种苗基地。 2、优化农业结构和布局 优化产品结构。积极发展高产、高效、优质、生态、安全农产品,扩大优质水稻、高山蔬菜、创汇花卉等特色农产品的生产规模。力争主要农产品良种覆盖率达到95%,无公害农产品基地达到650个。 优化产业结构。在保障粮食生产能力的前提下,大力发展经济作物,重点培育蔬菜、水果、水产、竹笋、茶叶、花卉等六大优势产业。保护和合理开发海洋渔业资源,积极发展现代海洋渔业。发展节粮型食草动物和特种畜禽,建成一批规模养殖和绿色畜牧基地。 优化区域布局。加快建设创汇蔬菜产业带、浅海滩涂养殖产业带、林特花卉产业带和草食畜禽产业带等四大农业产业带,力争建成100个规模化农业生
17、产基地和20个都市农业园区,初步形成功能清晰、分工合理、特色鲜明的区域化农业布局。 3、完善农业服务体系 充分发挥政府的农业公益性服务功能,建立健全农产品技术标准、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动物防疫和植物保护等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农业和农村信息系统建设,推广信息化应用。扶持和发展农业专业合作社和农机服务组织,提高农业组织化水平。 第二节 改善农村面貌 坚持“统筹规划、分步实施、政府引导、群众自愿”的原则,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发展农村公共事业,让广大农民享受到现代文明的成果。 1、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建设城乡一体的基础设施体系。推进“乡村康庄道路”建设,在全省率先完成“三百”目标,基本实现农村公
18、路网络化。继续实施“千里清水河道整治”、“百万农民饮用水”工程,初步实现城乡供水联网,农村安全饮用水普及率达到100%。搞好农村电网改造后续工程建设和管理,新建一批农村电网项目,形成比较完善的电网和服务体系。 改善农村卫生环境和村容村貌。加大改水、改厕力度,加强养殖场污染治理,推行生活污水定点排放。加快农村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实现村收集、镇中转、县(市)处理的三级垃圾处理模式。 2、发展农村公共服务 高标准普及农村15年教育,全面实现免费九年义务教育。优化调整农村中小学布局,完成办学条件标准化改造。加强农村教师培训,提高师资水平和质量。切实推进农村中小学“四项工程”。 改善农村医疗卫生条件,健全
19、县、乡(镇)、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逐步推进农民合作医疗小病受惠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稳定在90%左右。 推动“农民小康体育工程”,提高农村居民健康素质。发展农村通讯,基本实现宽带网络全覆盖。实施千村文化阵地、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广泛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深入开展文明村镇创建活动,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推进“百镇连锁超市、千村放心店”建设,改善农村消费环境。 按照“低门槛、多层次、广覆盖、可接轨”的原则,建立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重点确保被征地人员养老保障全面覆盖,做到失地必保、即征即保。健全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完善社会救助制度,缩小城乡低保享受
20、标准差距。 3、建设农村新社区 编制完成农村新社区和新居民点规划,合理引导农民居住向新社区集中。启动并推广农村新社区试点工作。重点加快近郊村、园中村等的社区化改造,构建比较规范的农村新社区管理体制。注重保存古村古居风貌,传承历史文脉。 深入实施“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全面开展村庄整理和环境整治。建成260个全面小康示范村,完成规划保留村庄的整治。推进中心镇、中心村建设,充分发挥其在新社区建设中承上启下的作用。 加快城镇社区服务向农村新社区延伸,逐步构建“设施完备、功能齐全、信息共享”的县、镇、社区三级网络,形成以便民利民服务、社会福利服务、卫生文化服务等为重点的农村“十五分钟生活服务圈”、
21、“十五分钟文化活动圈”和“十五分钟卫生服务圈”。 新农村建设工程 农业产业化基地项目:集中建设万亩(万头)以上粮食、蔬菜瓜果、林特花卉、畜禽、水产养殖基地(都市园区)100个,努力保持200万亩粮食种植面积,150万吨/年生产能力。市级龙头企业达到200家。 水利基础工程:建成周公宅、西溪、双溪口、上张等大中型水库,完成曹娥江至慈溪引水工程,新建曹娥江至姚江引水工程,新增供水能力7亿方,继续实施“百库保安”工程。建成城市防洪工程、甬新河工程和姚江东排工程,开工建设姚江、奉化江干流堤防工程。完成滩涂围垦14万亩,新开工20万亩。维修加固标准海塘170公里。 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加快实施新型适用农业
22、机械的研发、引进和推广,农机配套率粮食生产达80%,其他产业达30%以上。加强小流域治理,实施灌区改造和农业节水工程。新建标准农田40万亩,建成标准化池塘20万亩。建设鹤浦等渔港工程。 农村环境治理工程:继续实施“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建成260个全面小康示范村,完成全市规划保留村的全面整治。完成“三江源”保护(一期)工程。实施农村垃圾集中处理和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完成农村“千里河道整治”1200公里。 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动植物防疫体系:提高市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水平,完善全市农产品检测网络体系,建设动物(包括水生生物)和外来有害动植物防疫体系,建成市动物无害化处理项目。 农村劳动力培训工程:
23、实施百万农民素质培训工程,五年转移农村劳动力30万人。 农村饮用水工程:农民饮用水城乡联网供水率达80%以上,改善100万农民饮用水条件,重点解决1万农村居民饮用高氟水问题,农村安全饮用水普及率达到100%。 农村道路交通工程:新建改建农村公路1800公里,基本完成农村公路与城镇联网对接,初步形成农村公路网络化。 信息进村到户工程:加大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加强农民信息技术知识培训,积极推进农民信箱、农村远程教育系统、农村信息服务点建设。 农村电网工程:新建奉南变、贤祥变、鄞江变,扩建白石变等一批项目,形成城乡一体的电网和服务体系。 农村教育:高标准普及农村15年教育,实现免费九年义务
24、教育,完成农村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和改造,实施农村中小学“四项工程”。 农村卫生:完成农村卫生院标准化建设,农村孕妇分娩住院率达到95%以上,农村公共卫生经费每年达到15元/人。重点建设8个县(市)、区计划生育指导站。 农村文化体育建设:建成1000个村落文化宫,100个省级文化示范村,300个市级文化示范村。全民健身路径(点)覆盖率在行政村达到80%,总数达到3000个。 农村养老和最低生活保障:农村五保户集中供养保持在90%以上,确保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应保尽保,应补尽补。探索建立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 第三节 增加农民收入 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中心环节,挖掘农业增收潜力,拓展非
25、农收入渠道,进一步增加农民收入。 1、挖掘农业增收潜力 积极发掘农业的生产、生活和生态功能,扩大绿色食品生产,发展休闲观光农业,鼓励优势农产品出口,让农民在农业功能拓展中获得更多的收益。 实施“强龙工程”,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扶持一批效益好、潜力大、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到2010年,销售超亿元农业龙头企业达到50家以上。继续推进农产品精深加工,延长农业产业链,实现农产品加工率50%以上。发展连锁经营、“订单农业”等现代营销方式,形成“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机制,让农民在农业产业化进程中得到更多的实惠。 2、增加非农产业收入 非农产业是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要按照“科
26、学布局、集约发展”的要求,充分利用我市块状经济发达、民营经济活跃的有利条件,加快农村工业化进程。近郊农村要充分发挥区位优势,积极发展都市型工业,主动承接城区经济辐射;量大面广的农村地区,要结合农村土地整理,盘活各类闲置用地,立足于现有产业基础,努力发展“一村一品”,积极培育专业村、特色镇,形成布局合理、特色鲜明、竞争力强的新型农村产业体系。积极、有序引导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农村人口向城镇集聚,提高农民的非农收入。五年转移农业劳动力30万左右。 3、提高农民综合素质 提高农民综合素质,是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继续深入实施“百万农民培训工程”,积极开展适合市场需求的针对性技能培训,重点加强
27、对被征地农民、转产渔民、下山移民、农村新增劳动力等的转岗转业培训,增强农民的增收能力。每年完成约20万人次的培训。 4、建立完善稳定的支农体系 坚持“少取、多予、放活”,建立完善公共财政对农业农村投入的稳定增长机制,确保财政对农业农村投入的增长幅度高于财政经常性支出增长幅度。合理利用世贸组织“蓝箱”“绿箱”政策,逐步建立农业支持保护制度。继续落实国家对农民的各项补贴政策,加大配套力度,完善补贴方式。加强公共财政对新农村建设的投入,落实新增教育、卫生、文化等事业经费主要用于农村的政策。 第四节 深化农村改革 推进农村综合配套改革,建立健全“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长效机制,逐步建立一体化的
28、城乡体制。重点完成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和县乡财政体制等综合配套改革。 坚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制度,依法保护农户的土地承包权。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建立健全集体土地流转制度,促进和规范土地合理流转,改革农村土地征用、农村宅基地使用等集体非农用地使用制度。通过社区股份合作制等方式,积极推进农村集体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发展面向农村的金融组织,探索和发展农业保险。 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合理划分市、县、镇的职责和权利,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和社会事业。逐步统一城乡居民户籍登记管理制度,消除户籍管理制度差异。推进农村基层民主建设,进一步完善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创新民主议事协商、
29、集体财务审计监督、民主评议村干部“三项制度”。 第三章 全面提升工业竞争力 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增强工业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努力建设华东地区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基地和先进制造业基地。 第一节 推进产业集群化发展 产业集群发展,是现代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要按照“产业集聚、工业集中、土地集约、管理集成”的要求,积极推进产业集群化发展。 促进产业集聚。产业集聚是产业集群的前提。要以杭州湾产业带建设为载体,实行新建企业必须进园入区,引导老企业进园区,特定产业进特定园区。“沿海”产业带要依托深水良港优势,大力推进临港型产业的发展,建设成为浙江临港重化工业的核心区。“沿湾”产业带要立足现有产业基础,主
30、动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努力形成传统优势制造业基地。“沿路”产业带要依托中心城区人才集聚高地和完善的服务体系,积极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到2010年,工业园区化率达到75%,以“三沿”为主体的产业带发展初具规模。 培育产业集群。全面实施环杭州湾产业带规划,推进各级各类开发区和重点园区的整合提升,构筑全国一流的产业集聚平台;推进产业融合,增强研发、信息、标准、培训、营销等服务功能;鼓励中小型企业为大型企业配套服务,提高生产专业化水平;加快建设科技企业孵化器,形成吸引人才、促进成果产业化的创新载体;加快承接国际产业转移,促进区域块状特色经济向国际产业集群转型;全力打造纺织服装、家用电器、电子信息、生物医
31、药等10大产业集群和一批全国重要的制造业基地,到2010年力争培育2-3家销售收入超过500亿、10家销售收入超过100亿、30家销售收入超过50亿的品牌响、知名度高、竞争力强的大企业、大集团。着力培育一批“专、精、特、新”的小型巨人企业。 第二节 优化工业结构 以科技进步和信息化带动工业结构升级,发展壮大临港大工业,培育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全面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形成区域特色鲜明、竞争优势明显的产业结构。 发展壮大临港大工业。优化临港工业布局和结构,重点发展市场前景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产出效益高的临港制造业。石化产业,以炼油和乙烯为重点,发展合成材料、基础化工原料、精细化工产品等,形成具
32、有较大规模的石化产业群,构建国家级石化产业基地。到2010年,炼油能力达到3000万吨/年,乙烯生产能力力争达到220万吨/年。能源工业,在环境容量允许条件下,推进电源点建设,建成华东地区最大的电力和能源储运中转基地。到2010年,发电能力达到1600万千瓦/年,天然气达到54亿方/年,原油转输运能力达到5000万吨/年。钢铁工业,建成宁波钢铁项目,形成600万吨的生产规模。推进宝新不锈钢扩建工程。基本确立东南沿海新兴钢铁工业基地地位。造纸业,依托中华纸业白纸板工程,发展包装制品、印刷制品等纸制品产业。形成300万吨以上的造纸生产能力,建成我国最大的白板纸生产基地。修造船业,推进三星修造船、浙
33、江船厂、恒富造船等建设,争取布点大型修造船项目,总修造船能力达到200万载重吨/年,形成长江三角洲南翼重要的修造船基地。 培育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有选择地发展市场前景广、技术含量高、成长潜力大的高新技术产业。重点在电子信息、软件产业、光机电一体化、新材料、生物技术与现代医药、新能源与节能环保、功能材料等领域形成产业优势,并成为宁波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和重要动力。积极推进宁波光机电、波导公司TD-SCDMA手机、宁波立立电子8英寸硅片等重大项目建设。 全面提升传统优势产业。依靠技术进步,加快产业升级,打造自主品牌,扩大市场份额,继续保持传统优势产业发展的领先地位。运用信息技
34、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推动一批传统支柱产业的改造升级,提高传统工业技术装备的信息化、自动化、现代化水平,重点改造提升纺织服装、家用电器、装备制造、汽车及零部件、模具等优势制造业,形成一批拥有核心竞争力的优势产业群。 第三节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推进工业结构调整的中心环节。坚持引进技术和自主创新相结合,推进以企业为主体的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加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提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能力,推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融合,努力实现“宁波制造”向“宁波创造”转变。围绕临港大工业、高新技术产业、服务业等的发展,组织实施一批影响面广、关联度大的重大科技专项,掌握一批核心技术,形成一批具有自
35、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创新成果,加快信息等先进技术推广运用。 加强品牌创新和管理创新,逐步实现由初级简单生产和贴牌生产为主,向自主创新和自有品牌为主转变,培育一批知名品牌、龙头企业和优势行业,努力打造品牌大市。 第四章 加快发展服务业 把加快服务业发展作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完善提升城市功能的重要途径。围绕打造国际国内贸易服务平台、先进制造业的供应支撑平台、提高城乡居民生活的公共服务平台、促进城乡一体化的服务平台等“四大平台”,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充实提升生活性服务业,提高服务业的经济比重和发展水平。 第一节 大力拓展生产性服务业 适应港口开发和制造业发展的需要,加快发展以现代物流、国际贸易、金融保
36、险等为重点的生产性服务业,促进服务业与港口和制造业发展良性互动。 现代物流业 依托港口优势,构建口岸物流、制造业物流和城市配送物流相结合的现代物流体系。有序推进“一主六副”物流中心建设。建立健全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和物流集疏运网络。培育壮大物流企业,推动传统运输、仓储等企业向第三方物流企业转型。鼓励引进全球大型物流公司和船公司进驻宁波。到2010年建成浙江省重要综合物流中心。 国际贸易业 按照“大口岸,大贸易,大市场”的要求,构建国际采购中心、境内外贸易中心和国际国内贸易的交易平台,拓展国际销售、国际配送、国际采购、国际贸易功能,扩大对外贸易规模,实现口岸进出口总额比“十五”末翻一番。优化贸易结构
37、,探索进口贸易、加工贸易、服务贸易等多种贸易方式。 信息服务业 重点培育信息等知识型服务企业,为一、二、三产业信息技术普及应用提供服务支撑。加快信息资源的开发力度,开发政府信息资源、企业信息资源和公共信息资源,满足社会各方多样化的信息服务需求。积极培育信息市场,推进以电信服务业、广电服务业和网络服务业为重点的三大产业。加强以下一代互联网、新一代移动通讯网等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推进电信网、有线电视网和计算机网的三网融合。按照构筑“数字宁波”的要求,完善基础测绘公共服务体系,大力发展地理信息产业。基本确立“长三角”南翼重要信息服务业中心的地位。 金融保险业 围绕满足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服务的要求,
38、按照建设区域金融中心的目标,加快金融业在组织、机制和服务方面的改革创新。稳步推进和深化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积极推进以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为重点的农村金融改革,鼓励发展民营金融机构,支持城市商业银行实现跨区域经营和公开发行上市;规范发展证券、保险、信托行业,拓宽服务领域和范围;积极吸引国内外金融机构落户宁波,不断增强辖区内金融服务功能和核心竞争力,进一步建立门类齐全、功能各异、分工协作的金融组织体系。 现代会展业 整合现有会展资源,建设若干高档次、多功能的现代化会展展馆。加快会展业配套设施建设,完善提升国际会展中心在展览、会议、宾馆服务等方面的功能。依托大型专业市场和块状经济特色,继续办好中国世界消
39、博会和宁波国际服装节,培育知名品牌会展。扶持发展会展企业,完善会展服务体系。基本建成“中国会展名城”、“长三角南翼会展之都”。 中介服务业 适应加入WTO和政府职能转变的需要,积极发展决策咨询、资产评估、会计审计、法律服务、经纪代理等企业中介服务业,培育扶持科技中介服务业和技术中介机构、文化体育经纪业和行业协会等自律性服务行业,完善提升人力资源中介服务业,初步形成种类齐全、运作规范、接轨国际的中介服务体系框架。引进和培育国内外知名中介服务机构。鼓励和引导中介服务机构向规模化、规范化方向发展。初步建成立足全省、辐射全国、面向世界的长三角主要中介服务中心。 第二节 充实提升生活性服务业 围绕方便群
40、众生活和提高生活质量,改造提升商贸流通、旅游休闲、社区服务等生活性服务业,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 商贸流通业 建立起开放、高效、畅通、统一的商品流通体系,形成“大市场、大流通、大贸易”的新格局。积极发展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新型业态。按照便民利民原则,进一步完善落实商贸网点规划布局。加快社区、集镇商贸中心和专业特色街建设,发展人性化消费服务。培育提升各类市场,形成比较完备的市场体系。加快商业网点向农村地区延伸。到2010年,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超过1300亿元。 房地产业 顺应人居环境不断改善的需求,以居民住宅为重点,积极推进房地产业发展。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合理调整住房
41、结构,形成以商品房为主体,经济适用房、限价房和廉租房为补充的住房供应体系。进一步规范房地产交易市场,培育壮大房地产租赁市场,形成租、售市场联动发展的房地产市场体系。建立有效的房地产预警预报机制,加强宏观调控和市场监管,保证房地产市场健康有序发展。 旅游休闲业 整合资源,挖掘潜力,优化结构,完善功能,把宁波建设成为旅游经济强市。高起点、高品位开发旅游资源,完善“一核两翼五圈”旅游格局。挖掘和提升奉化溪口、余姚河姆渡、天一阁藏书、月湖文化等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开发建设一批都市、文化、海洋、生态等为主题的特色旅游产品,完善提升一批文化品位高、影响力大的风景名胜区和旅游度假区,努力营造“东方商埠、时尚
42、水都”的宁波旅游新形象。 文化传媒业 做大做强新闻出版、广播影视、音像电子、体育健身、广告印刷等传统优势文化传媒业。积极扶持旅游文化、文化演艺娱乐、艺术品创作交易等特色文化传媒服务业。着力发展网络文化服务、文化经纪等新兴文化传媒服务业。建成一批重点文化设施。科学保护、合理利用文化遗产和民族民间文化。培育一批具有较强实力和竞争力的文化产业主体。逐步形成具有宁波特色和竞争力的文化传媒业发展格局,成为浙东地区的文化传媒中心。 社区服务业 加快社区服务的产业化、社会化进程,构建与现代城市发展相适应的社区服务业。拓展社区服务领域,创新社区服务形式,鼓励发展设施维修、病老护理、社区卫生、美容和健身娱乐等社
43、区服务。加强社区服务中心建设,以“81890”社会服务平台为基础,整合社区服务资源,积极构建覆盖全市、反应快速的社区服务网络。 第三节 完善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措施 进一步打破垄断,放宽准入领域,建立公开、平等、规范的服务业准入制度。鼓励社会资金更多地投向服务业,提高非公有制经济在服务业中的比重。按照营利性和非营利性分开的原则,加快公共服务领域产业化改造,尽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采取积极的财政、税收、土地、价格等政策,支持服务业关键领域、薄弱环节、新兴产业和新型业态的发展。 第五章 建设现代化国际枢纽港 坚持“港桥海联动”战略,围绕把宁波港建设成为我国重要的国际深水枢纽港和集装箱远洋干线港的目标,加
44、快港口资源综合开发,提高港口管理现代化水平,进一步确立和巩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重要组成部分的地位。 第一节推进港口综合开发 继续把集装箱运输作为港口开发的重中之重,优化港口空间布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提高港口资源的集约化利用水平。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进集装箱码头建设,完成宁波港北仑四期、五期及大榭港区集装箱码头工程。到2010年全港集装箱处理能力超过1100万标箱。加快区域岸线资源整合,搬迁改造二期散杂货泊位。新建大榭原油码头第二个25万吨级泊位、LNG码头等项目,强化大宗散货的接卸换装系统。疏浚虾峙门国际航道,拓展港口锚地。推进集装箱陆域堆场建设。规划研究穿山南、梅山岛、象山港等岸线开发
45、。 构筑多式联运体系。开展海铁联运,推进宁波铁路集装箱中转站建设,形成100万标箱/年以上的中转能力。开通内河集装箱运输,推进宁波港与长江“黄金水道”的联动发展,主动服务于长江沿线经济,力争把宁波港建设成为长江重要出海港和江海联运主要枢纽。 积极拓展港口腹地。继续加强义乌、金华等“无水港”建设,巩固传统腹地。建立完善长江沿岸城市揽货体系,重点拓展浙北、苏南腹地资源。大力开拓海相腹地,巩固欧美传统市场,增大对台湾的集装箱运量,发展集装箱国际中转业务,培育集装箱运输新的增长点。 推进宁波与舟山港口一体化。按照“统一品牌、统一规划、统一开发、统一管理”的要求,积极推进宁波与舟山的港口资源、基础设施等
46、的“联建共享”。配合推进舟山连岛工程、金塘港区集装箱码头工程建设。研究六横岛梅山岛联动开发规划和合作模式。 促进港口资源的集约利用。按照“深水深用,浅水浅用”原则,统筹规划岸线资源布局,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港口资源。系统整合、改造现有岸线码头资源,妥善处理好港口发展与城市建设、货主码头和公共码头等的关系。进一步优化岸线布局,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切实把港口发展由外延式粗放型转入到集约型可持续的发展轨道上来。 第二节 完善交通集疏运网络 完善港口集疏运网络,形成以港口为龙头,公路、铁路、水路、航空等多种运输方式衔接协调的现代化立体综合交通运输网络。 公路 重点推进“一环五射”高速公路网建设,努力实现以市区为中心的“213”高速交通圈。积极推进“八横五纵三沿海”干线公路网建设,力争高速公路连接线、各县(市)、区至中心镇及重要连网线基本达到一级公路标准。到2010年,公路网密度达到93.3公里/百平方公里,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500公里以上。 铁路 建成甬台温铁路宁波段项目,完成萧甬铁路电气化改造。争取建成宁波铁路环城线、大榭岛铁路支线等。实施铁路北站搬迁,建设庄桥货场及配套设施。争取建设长三角宁杭甬城际快速铁路宁波段。到2010年,新增铁路里程212公里,旅客发送量近1000万人次,改变铁路末端状况,基本形成区域性铁路客货运输枢纽。 水路 推进杭甬运河宁波段二、三期建设,全线达到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