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武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总体规划纲要 第一章发展基础与发展环境 第二章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第三章加快结构调整,推进产业升级 第四章 坚持建管并重,提升城市功能 第五章 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第六章 提高环境质量,凸现城市特色 第七章 坚持自主创新,实施科教兴市 第八章 扩大交流合作,拓宽开放领域 第九章 深化体制改革,完善市场经济体制 第十章 发展社会事业,构建和谐武汉 第十一章 完善工作机制,确保目标实现 (2006年1月10日武汉市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批准) 武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2006-2010年),是我市在实施中部率先崛起战略、全
2、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的重要规划。本规划纲要以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中共湖北省委八届九次全会精神为指导,依据中共武汉市委十届九次全会通过的关于武汉市经济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主要目标和措施的报告编制,是未来五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和总体部署,是全市人民共同的行动纲领,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 第一章 发展基础与发展环境 一、“十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成就 “十五”时期,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人民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发展是硬道理,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抢抓国家实施促进中部地
3、区崛起战略等发展机遇,妥善应对“非典”等各种风险和挑战,着力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成就。 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坚持以发展为主题,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不断加大工业强市、项目兴市力度,强化投资,促进消费,扩大出口,经济增长质量明显提高,经济实力日益增强。2005年,全市生产总值2238亿元,“十五”年均增长13;全口径财政收入389亿元,“十五”年均增长25.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055亿元,“十五”年均增长15.2,五年累计完成3601亿元。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坚持以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为主线,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协调发展格局初步形成。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速。钢铁、汽车、光电子
4、等产业在全国的优势地位进一步确立,汉正街等都市工业园创新发展。2005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730亿元,“十五”年均增长16.8;高新技术产业产值800亿元,“十五”年均增长18.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28.6亿元,“十五”年均增长12.7。三次产业结构由2000年的6.744.249.1调整到2005年的4.945.549.6。 城市面貌显著变化。坚持规划先行,建管并重,优化城市布局,改善城市基础设施,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彰显城市特色,提升城市功能。新建、改建、扩建道路1123公里,完成397公里长江、汉江堤防整险加固工程。建成白沙洲大桥、军山长江大桥、轻轨一号线一期、“川气入汉
5、”工程等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顺利推进两江四岸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完成环城森林生态工程。2005年,全市公路通车里程4781公里,比2000年增长29.4;建成区绿化覆盖率37.6,城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9.22平方米。 农村建设进入新阶段。坚持以农民增收为核心,紧紧抓住“特色、规模、品牌、效益”四个环节,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建设62.5万亩优质农产品正规化基地和85个畜牧养殖小区,现代都市农业发展初具规模。乡镇综合配套改革稳步推进,免征农业税、农业特产税,对种粮农民实行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积极化解村级债务,农民负担大幅下降。更新改造15座大型排涝泵站,整险加固大中型水库,全面加强农
6、田水利建设,不断完善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农村面貌明显改善。 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坚持以改革开放促发展,国有企业改革不断深化,民营经济发展迅速,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取得新突破,各项配套改革协调推进。国有中小型企业改革基本完成。依法取消和调整行政审批项目累计1321项,占全部审批项目的88.3%。养老保险、失业保险覆盖面扩大,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制度和公共财政框架初步确立。城市低保制度逐步完善,农村低保制度初步建立。国内外资本聚集武汉的趋势日益明显,对外贸易保持强劲增长势头。2005年,实际利用外资17.2亿美元,五年累计80.3亿美元;实现外贸出口25.4亿美元,五年累计79.9亿美元。 社会发展取得新进
7、步。坚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积极运用公共财政,充分整合社会资源,加大公共事业投入,全面推进社会进步。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计划生育等社会事业发展和公共设施建设步伐加快。电动汽车、水环境改善等十大科技专项取得阶段性进展。薄弱学校治理和优质高中建设成效明显。成功抗击“非典”等重大突发事件,覆盖全市城乡的四级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和医疗救治体系基本建成。公共安全应急体系初步建立,城市应对突发事件和风险的能力不断提高。 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明显提高。坚持以人为本,把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使改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通过实施“社区建设883行动计划”和农村“家园建设行动计划
8、”,统筹城乡发展,不断提高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2005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849元,“十五”年均增长9.9;农民人均纯收入4341元,“十五”年均增长8.0;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25.5平方米。“十五”期间,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以下。 民主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迈出新步伐。依法治市的基本方略进一步落实,政府依法行政、社区依法自治取得新进展,民主法制建设进一步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新的成效,贴近市民开展群众文化体育活动,社会主义文化更加繁荣,城市人文特色进一步彰显,社会文明和市民素质不断提高。“十五”计划圆满完成,使我市经济社会发展迈上新的台阶,为我市跨越式发展奠定了坚实
9、的基础。 二、“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 “十一五”时期,全市人均生产总值将从3245美元提高到5000美元以上。面向未来,我市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经济社会进入新一轮持续快速发展阶段: “十一五”时期是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承前启后、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时期。工业化从中期向中后期迈进,产业结构、消费结构快速升级,投资和消费共同拉动经济增长的趋势更为明显,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面临新一轮发展的大好机遇。紧紧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十一五”时期既耽误不起,也失误不得。 “十一五”时期是我市进一步增强中心城市功能、实现在中部地区率先崛起的关键时期。宏观政策环境不断改善,一批支撑
10、城市发展的功能性、枢纽性基础设施相继建设,现代城市基本框架加快成型,与周边地区联动发展的趋势进一步增强,中心城市聚散功能快速提升。实现在中部地区率先崛起,在扩大开放中互利共赢,“十一五”时期至关重要。 “十一五”时期是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关键时期。改革不断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完善,城市综合经济实力、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城乡居民生活质量和城市文明程度明显提高。推进总体小康向更高水平、更加全面、比较均衡的小康提升,加快构建和谐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十一五”时期具有特别重要的基础性作用。我们必须正确认识我市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立足科学发展,着力自主
11、创新,完善体制机制,促进社会和谐,推动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地发展。 三、“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面临新形势 “十一五”时期,我市仍将面临机遇与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的发展环境。 经济全球化趋势增强带动生产要素和产业转移加快的机遇。有利于我市充分发挥区位条件独特、科教商贸优势突出、工业基础雄厚、发展空间相对较大等比较优势,积极承接国内外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转移,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加快产业结构优化与升级。 国家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的机遇。有利于提升我市在全国经济发展格局中的战略地位,争取国家在经济政策、资金投入、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支持,加快在中部地区率先崛起。 全省大力推进武汉城市
12、圈建设的机遇。有利于进一步强化我市的腹地支撑,提升武汉区域经济中心的集聚辐射功能,推动我市与周边地区的联动发展,实现互利共赢。 消费结构升级拉动经济增长的机遇。有利于我市拓展市场空间,在全国统一市场建设中进一步发挥得中独厚的优势,不断完善区域大市场体系,形成投资与消费双轮驱动的发展格局。 工业化、城镇化步伐加快的机遇。有利于我市推进城乡统筹发展,促进农村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根本转变,加快城镇体系建设和农业产业化发展,突破性地解决“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同时,还应清醒看到,我市也面临着产业核心竞争力不强、城市功能不够完善、社会发展压力加重、资源环境约束加大、区域发展竞争加剧等困难和问
13、题,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对外开放程度较低、体制性障碍较大、市场化程度不高等深层次矛盾尚未从根本上解决。 不进则退,慢进亦退。我们必须切实增强忧患意识和发展意识,抢抓机遇,妥善应对各种挑战,开创城市发展的新局面,在新的发展起点上,努力使我市改革走在全国前列,经济发展走在中西部前列,尽快缩小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的差距。 第二章 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十一五”时期,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以人为本,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紧紧抓住国家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的历史性机遇,深入实
14、施工业强市、科教兴市、开放先导战略,加快推进体制创新、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环境改善和城市功能提升,着力提升城市竞争力,增强城市亲和力,塑造城市个性魅力,提高城市综合实力,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努力实现武汉发展的新跨越。 根据上述指导思想,适应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必须坚持以下原则: 必须抢抓“中部崛起”发展机遇,促进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善于抓住和用好国家支持中部地区、全省支持武汉发展的重大机遇,突出工业强市,带动三次产业协调发展,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强化投资的支撑作用,增强消费、出口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突出武汉“
15、两江三镇”和“滨水生态”的城市特色,以资源承载力和环境容量为基础,促进城市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推进新型工业化,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努力实现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必须全面推进改革开放,不断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和活力。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继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不断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加强社会诚信建设,进一步扩大对内对外开放,着力提高质量和水平,形成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体制环境和人文环境。 必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大力推进科教兴市。充分发挥武汉的科教优势,着力培育持续发展的
16、支撑点和增长点,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大力提高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提高产业的技术水平和核心竞争力。 必须坚持城乡统筹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既要注重提升中心城区服务功能,又要注重增强远城区发展实力,着力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深化改革,加大投入,推进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乡村城镇化进程,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切实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 必须加强和谐社会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坚持以人为本,从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现实问题入手,更加注重
17、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更加注重社会公平,更加注重民主法制建设。深入实施“社区建设883行动计划”和农村“家园建设行动计划”,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完善社会保障,健全公共服务,创新社会管理体制,保持社会安定团结。 二、发展目标 综合考虑未来五年我市所处的发展阶段、发展环境和发展条件,“十一五”乃至今后一个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经过努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再上新的台阶,把武汉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科技教育基地、交通通信枢纽,中部地区的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中心,具有滨江滨湖特色的现代化城市,真正成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进而为建设国际性城市奠定坚实基础。 实现上述目标,必须遵循规律,体现特色,
18、突出重点: 坚持“两业并举”(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提升工业化水平。充分发挥科教人才优势,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坚定不移发展先进制造业,不失时机发展现代服务业,提高产业层次和技术水平,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努力打造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国际竞争力较强的优势产品和企业集群,形成以高新技术为先导,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新型产业发展格局。 增强“两通优势”(交通、流通),夯实现代化基础。充分发挥区位交通和市场优势,以枢纽型、功能性交通设施建设为重点,提高基础设施水平。着力推进现代物流中心建设,强化商贸流通和交通通信比较优势,增强城市聚散功能,构筑现代化国际性城市基
19、础框架,形成空间布局优化、功能分区合理、基础设施完善、生态环境良好、综合服务功能较强的现代城市发展格局。 开拓“两个市场”(国际、国内),提升市场化和国际化水平。深化体制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强化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推进扩大内需和合理利用国外需求相结合、对外开放与对内开放相结合、“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增强武汉作为中部地区联结国内外市场和促进东、中、西互动的桥梁纽带功能,形成互利共赢和宽领域、多层次、全方位开放格局。 实施“两大计划”,推进和谐武汉建设。坚持以人为本,把城市社区建设和农村家园建设作为基础工作平台,深入实施“社区建设88
20、3行动计划”和农村“家园建设行动计划”。统筹城乡发展,构筑和谐社会基础,切实做好就业工作,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努力改善人居环境,不断提高市民生活质量,形成全市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和谐社会发展格局。 三、主要规划指标 按照以上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十一五”时期,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和减少污染的基础上,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指标是: 经济总量与结构。全市生产总值4200亿元,年均增长12以上;人均生产总值5000美元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4以上;全口径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4.9以上;服务业增加值比重比“十五”末
21、提高1.4个百分点;服务业就业比重提高4.4个百分点。 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城镇化水平提高到65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以下;五年城镇新增就业人数60万人;五年转移农业劳动力30万人。 科技教育。RD经费支出占生产总值比例2.4;市民人均受教育年限11年。 资源和生态环境。耕地保有量33.56万公顷;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利用率90以上;万元生产总值能耗比“十五”期末降低20左右;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122吨以下;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0.65;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比“十五”期末降低5;森林覆盖率25。 人口与人民生活。全市人口出生率控制在10以下;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500元,年均增长1
22、0;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6700元左右,年均增长8-10。 公共服务。城镇职工基本养老覆盖人数190万人以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超过90。第三章加快结构调整,推进产业升级着力培育和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壮大支柱产业,巩固优势产业,发展新兴产业,淘汰劣势产业,支持区级经济发展,构建具有综合竞争优势的新型产业体系,实现从老工业基地、传统商贸重镇向先进制造业基地、现代服务业中心转型升级。 一、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自主创新提升产业技术水平,促进信息产业与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融合,增强核心竞争力。以产业集聚推
23、动规模经济发展,积极引导产业向规模集中,企业向园区集中,资源利用向循环经济模式转换,改造振兴老工业基地。 提高产业整体技术水平。立足于建设全国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以“武汉中国光谷”为龙头,以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国家级开发区为载体,以一批科技实力较强的企业为基础,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布局集群化和发展多元化。推进高新技术产业从加工装配为主向自主研发制造转变,争取在若干个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领域形成核心优势和产业规模。加快高新技术向传统产业渗透,积极推进信息产业化和产业信息化,运用CIMS等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动传统制造业向先进制造业升级。
24、扩大高新技术领域的对外开放,积极与国际大公司、大企业实行“高位嫁接”。重点实施光电子产业化、新一代移动通信产业化、计算机软件及信息服务产业化、生物技术及新医药产业化、新材料产业化、先进制造技术产业化、先进环保与新能源产业化、传统产业高新技术化、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重大产业技术开发与创新能力建设十大专项。到2010年,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8左右。 提高产业规模发展水平。综合运用产业政策,整合生产要素资源,积极引导企业集群发展,不断拉长和延伸产业链,重点支持若干个千亿元产业和百亿元企业发展。继续实施质量振兴纲要,提高产业整体素质和企业质量管理水平,打造一批“武汉制造”和“
25、武汉创造”知名品牌,提高冷轧硅钢片、轿车、光纤光缆、显示器、手机、香烟、啤酒等重点产品市场占有率,扩大国际国内市场的竞争优势。强化武汉现代服务业中心功能,提升主导服务业,发展新兴服务业,培育和引进一批实力强、规模大、知名度高的服务业企业。加快建筑业发展,提高建筑企业装备水平和劳动生产率,培育具有国内外竞争力的建筑集团,争创建筑业品牌。改善产业配套环境,推进中小企业向专、特、精、新方向发展,提高与大企业、大集团的配套能力,形成以大企业为核心,大中小企业有机联系的产业组织体系。到2010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1550亿元左右。 提高产业区域聚集水平。重点构建五大产业聚集区。钢铁化工及环保产
26、业聚集区(青山-阳逻-左岭),重点发展钢铁制造及深加工、石油化工、船舶机械、环保产业、电力工业、建材产业、纺织产业。汽车及机电产业聚集区(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汉阳-蔡甸-汉南),重点发展汽车及零部件、消费类电子和家电产品。光电子及生物医药产业聚集区(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洪山-江夏),重点发展以光电子和生物医药为主体的高新技术产业。食品工业聚集区(东西湖-汉阳黄金口),重点发展食品加工和农副产品深加工。都市工业聚集区,以中小民营企业为主体,盘活存量,聚集增量,整合资源,推进青山、硚口等老工业区改造,在中心城区集中发展一批都市工业园。 提高循环经济发展水平。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全面推行
27、清洁生产。开展循环经济试点,加快东西湖国家级循环经济工业园区和青山区、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等生态工业园区建设。积极开发和推广资源节约、替代和循环利用技术,重点推进制造业、农业、房地产、科技、公用事业等领域循环经济的发展,形成一批循环经济企业。完善发展循环经济的政策体系,实行有利于资源节约的价格和财税政策。 二、坚定不移发展先进制造业 按照成长性好、附加值高、市场前景广阔的产业发展方向,集约发展钢铁、汽车及机械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石油化工四大支柱产业,培育壮大环保、烟草及食品、家电、纺织服装、医药、造纸及包装印刷六大优势产业。“十一五”期末,形成以四大支柱产业和六大优势产业为支撑,以技术创新化、产
28、业集群化、制造信息化为特征,都市工业充满活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制造业增加值达到1530亿元左右。 集约发展四大支柱产业: 钢铁制造业。围绕龙头企业武钢,通过兼并、收购等资产重组方式实现规模扩张。进一步优化品种结构,提高冷轧硅钢片、冷轧薄板及深加工产品等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板材的市场占有率。加快发展冷弯型钢、建筑用钢、桥梁用钢等钢结构加工产业。重点实施武钢薄板坯连铸连轧、三冷轧、三硅钢、钢材深加工等一批重大项目,形成江南青山钢铁制造基地、江北阳逻钢材深加工基地。到2010年,实现年产钢材1500万吨以上综合生产能力,把武钢建成全球最大的冷轧硅钢片生产基地和全国主要的汽车板生产基地。 汽车及机械装
29、备制造业。以轿车生产为龙头,进一步提高整车生产规模,做大做强汽车零部件产业,着力发展汽车服务业,形成集汽车生产、研发、销售、展示、培训等于一体的汽车产业群。重点实施神龙续建、东风本田扩产、本田发动机制造、电动汽车研发及产业化、汽车核心零部件生产等项目。到2010年,形成年产汽车60万辆以上的整车生产能力,使我市成为全国重要的汽车生产基地。加快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装备制造业,提高研发设计、核心元器件配套、加工制造和系统集成的整体水平。以武锅、长动为依托,重点发展新型电站锅炉、发电和输变电设备、工业汽轮机制造,建设全国重要的发电设备制造基地;以武重、华中数控为依托,重点发展重型、超重型数控机床系列产
30、品,建设隧道盾构掘进机产业化基地;以武船、青山船厂为依托,建设船舶及配套产品制造基地;以江岸车辆厂、武昌车辆厂为依托,建设机车车辆制造与维修基地。 电子信息产业。依托“武汉中国光谷”,重点发展以软交换技术为代表的下一代网络设备与终端、以3G技术为代表的新一代移动通信系统设备与终端、以光纤入户技术为代表的宽带接入设备、以高亮度半导体发光器件为代表的新型光电器件。大力发展数字电视、IP电视、信息家电等消费类电子产品和激光加工设备。加强武汉国家光电子产业基地和国家汽车电子产业化基地建设,重点实施新型光纤光缆、3G系统、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等新型显示器件、汽车电子、集成电路、激光成套设备等一批重大项目,
31、巩固光纤光缆、激光产业规模及市场占有率国内第一的优势地位,形成比较完备的光电子信息产业链,使我市成为国内光通讯设备及器件、移动通信系统及终端产品的重要生产基地,成为世界光纤光缆研发生产基地之一。到2010年,光纤光缆产量超过1500万芯公里,手机产量超过1000万部,显示器件产量达到1000万台。 石油化工产业。重点发展高附加值石油化工、盐化工和精细化工产品。推进实施武石化800万吨炼油扩产、80万吨乙烯、葛化集团盐化工改扩建等一批重大项目,形成石化产品深加工和新材料化工配套产业链,建设中部地区石油化工生产基地和产品供应中心。到2010年,力争石油加工能力达到800-1000万吨。 培育壮大六
32、大优势产业: 环保产业。围绕环境保护和环境治理技术、产品与装备的发展,重点培植烟气脱硫除尘、污水处理、环保材料包装、资源综合利用和环境服务等优势领域,增强系统集成能力,形成产业优势和特色。实施凯迪技术研发中心、武锅和长动环保设备制造等一批重大项目,加快青山环保产业核心区建设,形成国内领先的环保产业基地。 烟草及食品业。加快发展中高档系列卷烟、优质啤酒、名牌白酒、系列奶制品、肉制品、方便食品和系列饮料,配套发展食品辅料和添加剂产品。扩大骨干啤酒企业生产规模。加快建设东西湖国家级食品工业加工区和汉阳食品工业园,形成全国重要的食品工业基地。支持武烟整合资源,调整结构,烟草工业规模在国内位居前列。 家
33、电产业。以海尔、TCL、美的等名牌家电企业生产基地为主体,扩大产业规模和市场竞争优势,重点发展空调器、热水器、冷柜及厨具小家电等产品。积极发展家电上游产业,扩大关键零配件和基本配套件生产能力。 纺织服装业。依托纺织龙头企业,重点发展中高档服装面料、产业用布、装饰用布等产品。以民营服装企业为主体,重点发展时装、针织内衣等产品。加快服装辅料及配件产业的发展。重点建设阳逻和蔡甸纺织服装工业基地。 医药产业。以生物医药、生物农药、现代中成药为主导方向,推进中药现代化,加快发展新型化学药物,实施一批生物医药项目。建设以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含庙山)和东西湖区为主体的两大医药产业基地。培育一批在全国有一定影响
34、的名牌产品,培育2-3个销售收入过10亿元的企业。 造纸及包装印刷业。重点发展文化用纸、包装用纸和纸品加工,加快推进晨鸣纸浆、高强瓦楞原纸和高档超压纸项目建设,实施一批包装、印刷生产项目,着力提高产品档次和竞争力。 三、不失时机发展现代服务业 按照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的方向,强化规划引导和政策扶持,以增加供给、优化结构、提高质量、扩大就业为目标,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充实提升生活性服务业。巩固发展商贸会展、金融、房地产三大主导产业,突出发展现代物流、信息传输与计算机服务及软件、旅游、文化、社会服务等五个新兴产业。“十一五”期末,初步形成体系完整、布局合理、特色突出、聚集力强、辐射面广的现代服
35、务业中心,服务业增加值达到2150亿元以上。 巩固发展三大主导产业: 商贸会展业。围绕巩固和提升我市商贸中心地位,创新流通业态,扩大流通总量,提升服务功能。优化商业网点布局,运用现代经营方式和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商贸业。支持发展高端商业,积极发展社区商业,加快发展农村商业。大力发展以各种超市为主体,以连锁店、专业店、便利店为特色的流通新业态,发展一批24小时全天服务的便利连锁店。发展大众化、特色化、连锁型餐饮及酒店服务业。着力提升和发挥汉正街等商贸市场品牌的效应,培育一批商业特色街区。鼓励具有竞争优势的流通企业通过兼并重组加快规模扩张,支持地方大型流通企业突出主业,增强核心竞争力。加快建设多功
36、能商务区和大型展馆,推动武汉会展经济发展。建设一批汽车、钢材、光电子、建材等全国性、区域性大市场。全面实现农贸市场的升级改造。到2010年,力争有3-5个批发市场交易额超过百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900亿元。 金融业。围绕区域金融中心建设,推进金融资源重组整合。以武汉市商业银行等为重点,大力发展地方性金融机构。积极培育和引进中外金融机构,加快金融国际化进程,促进各类金融机构聚集。建立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巩固发展武汉票据贴现市场、同业拆借市场、国债市场,健全融资中介服务体系,完善证券、期货、信托等各类金融市场要素体系。积极争取在武汉设立中部银行票据交换中心。建立健全企业资信评估机构和企
37、业、个人征信体系,设立武汉金融生态试验区,优化金融发展环境。 房地产业。以优化住房供应结构为主导,有序发展房地产业。注重引导和促进住房消费,重点发展与市民承受能力相适应的普通商品住房和经济适用房,适当发展中高档商品房,控制别墅项目建设。坚持旧城改造与新区开发并举,中心城区与远城区协调,在后湖、四新、吴家山等地区建设完善一批居住新区,基本完成中心城区旧城改造。大力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大力发展房地产中介服务,不断完善房地产二、三级市场,扩大住房消费需求。规范发展室内装饰、物业管理,确保新建项目物业管理率达到100。 突出发展五个新兴产业: 现代物流业。以建设国家级物流枢纽城市为目标,形成区域内
38、物流、区域间物流、国际物流三足鼎立的格局。构建现代化的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形成快速便捷的多式联运通道及系统。积极扶持发展国内物流龙头企业和企业物流,加快引进国际知名的物流跨国大企业,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科学合理地规划布局以现代物流园区、物流中心、配送中心为节点的现代物流体系。在主城区外围临近高速公路出入口、铁道枢纽站、港埠港区、航空港等区域,建设服务于区域间物流的阳逻港、舵落口、常福、郑店、宋家岗五大综合型物流园区;在毗邻制造业聚集区、开发区及大型专业市场等区域,建设丹水池-后湖、汉西、高桥、沌口、青山-阳逻、关山、白沙洲等七大综合型和专业型物流中心;在主城区内繁华地域外围,建设一批服务于制造业
39、企业或商贸企业的综合性或专业性物流配送中心。 信息传输和计算机服务及软件业。以促进国民经济信息化为目标,突出产业重点,提升服务质量。改善电信基础服务,积极发展和规范电信增值服务。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建立功能配套的安全论证体系、网上支付体系和物流配送体系。进一步发展电子政务,积极推进政府部门的办公自动化、网络化、电子化,建立共享的公共信息资源库。积极发展信息咨询服务业,推进农业信息化入户工程。大力发展软件产业,建立完善软件工程中心、测试中心和认证中心,鼓励软件企业推广CMM和PMM认证。 旅游业。围绕把我市建设成为国际国内旅游重要目的地和集散地,强化旅游资源整合,打造旅游品牌,扶持旅游企业做大做强
40、。突出荆楚文化和滨水生态特色,推进大滨江旅游区、大东湖旅游区和环城游憩带建设,建立历史文化与自然山水交融的多层次旅游产品体系。以白云黄鹤、知音江城为主题,办好武汉国际旅游节,扩大城市影响。强化以长江旅游产品为核心的区域合作,拓展以武汉为集散中心的跨省市观光旅游线,深度开发市域精品观光旅游线。实施东湖生态旅游区、首义文化旅游区、金口中山舰文化旅游区、归元文化旅游景观区、木兰生态旅游区、科技博物馆资源整合等一批重大项目。 文化产业。以创新体制、转换机制、面向市场、增强活力为方向,培育市场主体,构建产业园区,发展中心市场,打造产业品牌。重点扶持、优先发展媒体传播、出版发行、文化娱乐、文博会展等主导文
41、化产业,做大做强报业、广电、出版等大型文化企业集团。创新数字文化业态,加快发展动漫产业,培育壮大数字文化娱乐业。积极开拓健身娱乐、竞赛表演、体育广告、体育培训、体育用品市场,发展竞技体育,壮大体育产业。发展文化中介,用活经纪人才,营造良好环境。 社会服务业。以市场化、专业化、社会化为导向,规范发展技术、法律、会计、审计、评估、咨询、广告、信息等中介服务业,培育和引进一批国际国内知名服务中介机构,强化行业监管和自律。优化社区服务网点,积极发展社区医疗、保健、家政、养老、保安和其他便民服务,建立健全福利型、保障型、服务型相结合的新型社区服务业体系。 四、优化区级经济结构 充分发挥各区优势,按功能特
42、色发展区级经济,突出区级经济在全市整体发展中的区域功能和支撑作用,努力形成特色鲜明、错位发展、有序竞争、协调共进的区级经济发展新格局。 提升中心城区综合服务功能。中心城区在继续发展商贸会展、金融保险、房地产业的同时,加快发展商务、信息、物流、文化、社会服务等现代服务业,推进都市工业园建设,形成以现代服务业和都市工业为主体的产业体系。江岸区加快推进武汉新天地商务区、港澳台特色路街、丹水池物流园区和堤角都市工业区建设。江汉区加快推进金融商务区、龙王庙商贸广场、江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硚口区加快推进汉正街都市工业园、汉正街商贸旅游区、宝丰商务区的建设和汉江北岸开发。汉阳区加快推进南岸嘴城市景观核心区
43、、琴台知音文化旅游区、锦绣长江商务居住区和四新生产性服务中心建设。武昌区加快推进首义文化旅游区、白沙洲都市工业园建设,发展金融商务和楼宇经济。青山区加快推进国家环保产业基地核心区建设,延伸钢铁、新材料、石化产业链。洪山区加快推进九峰科技园、澳洲产业园、科技企业孵化器以及徐东路、白沙洲等商圈建设,促进武汉化工新区发展。 壮大远城区经济发展实力。远城区在大力发展现代都市农业的同时,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努力成为制造业转移和发展的集聚地、现代都市农业的生产地、城市居民休闲旅游的后花园。蔡甸区加快建设常福、大集、军山等地的加工贸易和物流园区。江夏区加快建设江夏经济开发区、郑店物流园区、梁子湖
44、生态经济圈和流芳、金口等工业园区。东西湖区加快建设武汉食品工业加工区、循环经济产业园区、汉口生态新城。汉南区加快建设汉南经济开发区、湘口工业园区,发展优势特色品牌农业。黄陂区加快建设木兰生态旅游区、盘龙城遗址公园、航空物流基地、滠口工业园区。新洲区加快建设阳逻港、阳逻开发区和道观河风景旅游区。第四章坚持建管并重,提升城市功能 着力建设现代化国际性城市基本框架。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和功能分区,加强重点功能区开发,完善综合交通网、市政设施网、现代信息网,进一步提升城市聚散功能。 一、优化城市空间布局 突出两江交汇、三镇鼎立、滨江滨湖的独特城市风貌,坚持多中心、多
45、轴向、多圈层、多组团的发展模式。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发展潜力,按照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的不同要求,集约布局,节约发展,形成以都市发展区、农业生态发展区为特色的现代城市空间布局与功能分区。 引导都市发展区合理布局。三环线以内的三镇中心城,以优化开发为主导,以现代服务业、都市工业等为重点,加快“城中村”改造、旧城改造和“优二进三”,发展总部经济,提高商贸、金融、科技、教育服务能级和水平,集中体现武汉作为我国中部地区特大中心城市的功能。三环线和外环线之间地区(包括部分外环线附近地区),以重点开发为主导,强化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核心支撑作用,重点布局和发展高新技术
46、、先进制造、现代物流等产业,推进产业组群式集聚和区域组团式发展,以阳逻和北湖、庙山和九峰、纸坊和黄家湖、沌口和纱帽、吴家山和蔡甸、盘龙和武湖等新城建设为依托,形成六大新城组群,集中体现城市发展实力。 促进农业生态发展区有序开发。外环线以外地区,以现代都市农业发展为基础,强化对基本农田和山体、水域、森林、湿地等生态敏感地区的保护。坚持保护优先、适度开发,对限制建设区、禁止建设区实行严格的土地用途管制,注重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因地制宜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特色产业,集中体现现代都市农业的发展水平、山川秀美的自然生态风貌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二、加快综合交通网络建设 适应城市经济社会发展要求,满
47、足多层次交通需要,以高效、安全、快速、舒适、文明为目标,建设完善道路交通系统、轨道交通系统,提升对外交通水平,加强各种交通方式之间的衔接,形成内外对接、城乡一体、立体便捷的综合交通体系。 完善道路交通系统。畅通内环,建设二环,贯通三环,完善外环。增强中心城区道路系统的开放性,新增汉口东部和西部、汉阳南部、武昌东南部出入城通道,实现中心城区内外道路交通的快速集散。按照环网结合、轴向放射的路网布局,完善都市发展区骨干道路系统,完善支路网系统,形成四环十三射的城市路网骨架,引导城市空间拓展。强化市域网格式道路建设,在中心城区和新城组群之间建设一批由城市快速路、主干路和轨道交通组成的复合交通走廊。建设提升干线公路等级,完善高速公路、干线公路和通村公路网络。加快汉洪、青郑等七条高速出口路以及青岛路、二七路等过江通道建设。到2010年,高速公路网密度达到7公里/百平方公里。 建设轨道交通系统。加大轨道交通建设力度,建设以地铁、轻轨、市郊铁路等为主体,联系三镇中心城和重要组团的快速轨道交通系统。同步推进轨道交通建设与沿线地区综合开发,基本建成轨道交通1号线二期工程、2号线一期工程和4号线一期工程,形成吴家山-堤角、常青花园-鲁巷、武昌火车站-武汉火车站工字型轨道交通骨架。轨道交通线路总长度力争达到70公里左右。 加强铁路建设。大力支持铁路建设,重点建设天兴洲公铁两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