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试论巴式灶_陈杰.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574674 上传时间:2024-01-02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610.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试论巴式灶_陈杰.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试论巴式灶_陈杰.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试论巴式灶_陈杰.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作者:陈杰,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石荣传,湖南大学岳麓书院。考 古 研 究试论巴式灶摘要:横长方形灶是汉代陶灶中的一种特殊类型,其横长(宽)大于纵长,主要分布于巴人聚居区。同时,随葬这类灶的墓葬及伴出器物也具有巴文化的特征,所以这类灶被称为巴式灶。巴式灶的出现应是受到楚地流行的曲尺形灶的强烈影响。关键词:汉代;横长方形灶;巴式灶;巴人聚居地陈杰石荣传(山东 青岛266100)(湖南 长沙418002)模型明器是汉代墓葬中最流行、也最有特点的随葬品之一,陶灶则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的出土地域很广,出土量也很大。其平面形状多样,主要有长方形、马蹄形、舟形、曲尺形、圆形等,其中有一类较为

2、特别,广义上说,它是长方形灶的一种,但它与中原地区流行的规整纵长方形灶(简称纵灶)不同,它是横长方灶(简称横灶,下同),即以火门为正面,横长(宽)大于纵长的一种形制,其火眼并排横置,呈一字形排列,火门位置多与火眼相对,即一个火门对应一个或一列火眼,火眼数量从一至七个不等,但以单眼或双眼为多,火门亦以单门或双门为多。一、横长方形灶的类型分析根据其平面形制的不同,可分为四型。A型 后壁无挡墙,单排火眼,火门数量与火眼等同,灶面后端有一个烟孔,极少数有烟囱。根据火眼数可分二亚型。Aa型 单眼灶。根据平面形状分3式。式:平面呈方形或略呈方形,单火眼较大,灶体方正,灶壁平直,火眼在灶面中间,火门不落地。

3、标本重庆巫山麦沱M6511,略呈方形,规整,单火眼,灶面右后方有一烟孔。灶长16.4、宽12.6、高8厘米1(图一,1)。式:横长增加,呈长方形,器形不够规整,灶壁不平直,多外弧,出现削边及灶面小于灶底的台体。火眼在灶面中间,火门多有落地,烟孔周围开始出现三个乳突状支座(有的称乳丁、瘤状饰)。标本重庆巫山神女路M410,平面呈圆角长方形,单火眼,灶角有烟孔,灶上置釜、甑。灶侧上端局部饰网格纹。灶长22.5、宽13.8、高6.9厘米2(图一,2)。标本重庆巫山瓦岗槽墓地M1614,长方形,火眼略方,半圆形火门,有小圆形烟孔,烟孔周围有三个乳突状支座。灶长19.5、宽11.5、高8.2厘米3(图一

4、,3)。式:平面多为长方形,少数呈抹角方形或方形台体,灶面常见抹角、削边,灶体多见台体,有的火眼不在灶面中间,偏向一侧,火门一般不落地。标本湖北秭归卜庄河E2区M10311,弧边方形,台体,侧面呈梯形,横长方火门,灶面长16.5、宽13.8、灶底长21、宽17、高9.9厘米4(图一,4)。标本湖北巴东黎家沱M12,整体呈长方形,略呈台体,抹角,灶面有一直径6.2厘米的圆形火眼,略偏左,上置釜,左上角有一烟孔,前有拱形火门。灶面长17、中图分类号:K871.41文献识别号:A文章编号:1001-0327(2023)01-0105-10江汉考古2023.1/总第184期105图一 Aa型陶灶1.式

5、灶(重庆巫山麦沱M6511)2、3.式灶(重庆巫山神女路M410、重庆巫山瓦岗槽墓地M1614)4、5.式灶(湖北秭归卜庄河M10311、湖北巴东黎家沱M12)图二 Ab型陶灶1.式灶(重庆巫山瓦岗槽区M110)2、3.式灶(重庆巫山土城坡区M510、重庆巫山秀峰村Ml31)4、5.式灶(重庆巫山瓦岗槽M536、重庆巫山土城坡区M3612)宽9.1、灶底长19.8、宽11.2、高7厘米5(图一,5)。Ab型 双眼灶,双眼中部后方多有一个烟孔。根据平面形状分3式。式:灶体呈横长方形,形制较规整,灶壁平直,火门多为拱形。标本重庆巫山瓦岗槽墓地区M110,规整长方形,双火眼上置釜甑,拱形火门不落地,

6、烟孔在灶背上方。灶长21.5、宽11.5、高14.5厘米6(图二,1)。式:灶体形状不够规整,灶壁不平直,多有外弧,出现抹角、削边,灶体有的呈上小下大的台形,烟孔周围出现乳突状支座。标本重庆巫山土城坡墓地区M510,长方形,双眼,拱形火门,双火眼中部后方有一烟孔,烟孔周围饰三个乳突状支座,立面饰绳纹及刀削痕。灶长25.2、宽15.5、高6厘米7(图二,2)。标本重庆巫山秀峰村Ml31,平面呈圆角梯形,双火眼,拱形火门,烟孔周围置乳突状支座,四侧面下端饰粗绳纹。灶长27.6、宽14、高7.6厘米8(图二,3)。式:平面呈长方形,左右侧出现挡墙,挡墙上多有装饰,方形火门,无烟孔。标本重庆巫山瓦岗槽

7、墓地M536,长方形火门,两侧有挡墙,墙外划几何纹,内有戳印纹,长26.5、宽12.6厘米9(图二,4)。标本重庆巫山土城坡墓地区M3612,一端挡墙外刻划波折纹和圆圈纹图案。灶长23.3、宽12.7、高11.5厘米10(图二,5)。B型 长方形,后壁有挡墙,单排火眼,造型规整,多为双眼双火门,也有少数为单眼灶,后壁多有与火门数量相对应的烟囱。根据挡墙的位置可分两个亚型。Ba型 仅后壁有挡墙。标本湖南怀化城区M230,有一大一小两个圆形火眼,前有不落地拱形双火门,后壁有挡墙和二管状假烟囱。灶长24.4、宽17.6、通高15.5厘米11(图三,1)。Bb型 后壁及侧壁均有挡墙。标本湖北秭归卜庄河

8、M391,长方形,单眼右后角有一烟孔,后缘及两侧大部有挡墙,长方弧顶火门不落地。灶长24、宽14.7、通高9厘米(图三,2)。标本湖北蕲春草林山M1521,双长方形火门,中间设隔火墙,后缘及右侧有挡墙,上附烟道,末端有烟孔。灶长37.6、宽20.8、高12.8厘米12(图三,3)。C型 平面略呈方形,单排火眼,双火门,无挡墙,灶后有烟囱,形制规整。灶面分为前后两部分,前部并列双火眼,周围模印灶具、106图三 B型灶1.Ba型灶(湖南怀化城区M230)2、3.Bb型灶(湖北秭归卜庄河M391、湖北蕲春草林山M1521)图四 C、D型陶灶1.C型灶(陕西紫阳白马石汉墓M1520)2、3.D型灶(湖

9、北蕲春付家山M327、湖北蕲春鳡鱼嘴M2412)食物;后部也模印有食物等。标本陕西紫阳白马石汉墓M152013,灶面以凸棱分为两部分,前部约占灶面的五分之三,并排设双火眼,火眼周围模印瓢、钩、刷、锅圈及鱼等,后部模印整鸭、羊头等食品和数字。灶长23.3、宽21.6、通高16.5厘米(图四,1)。D型 多排火眼,火门一般为两至三个,后壁及左右壁多有挡墙,墙上附有烟道及烟囱。标本湖北蕲春付家山M327,四火眼分两排,呈“田”字排列,后面及两侧有挡墙,两侧墙上开有对称的6个长方形窗孔,后面墙上有2缺口,缺口下有烟道,墙外有4个圆形烟囱与烟道相通,双拱形火门。灶长31、宽30、高15.6厘米14(图四

10、,2)。巢湖汉墓M1出有一件陶厨屋,内有四眼陶灶15,与此十分相似。标本湖北蕲春鳡鱼嘴M2412,五眼灶,三列,左侧三眼分三排,中间、右侧各一眼,右后角设烟囱,前有三个三角形火门。灶长33、宽24、高20.2厘米(图四,3)。A型灶贯穿了整个两汉时期,是横灶最主要的形制,Aa型式灶出现于西汉早中期,数量不多;式灶最早出现于西汉中期,流行于西汉晚期至东汉早期;式灶则常见于东汉中晚期,巫山江东嘴M16出土的式灶面上刻有“永初元年(107年)三月作”16的字样,湖北宜昌前坪包金头M14也有“延光四年(125年)七月”纪年砖铭17。Ab型式灶出现于西汉早中期;式灶流行于西汉晚期至东汉早期;式灶在东汉初

11、就有出现,流行于东汉中晚期,出有式灶的墓葬有几座出有纪年砖,如巫山瓦岗槽墓地M12出有“建初六年”(81年)砖铭,巫山土城坡墓地区M36出有“永元十三年”(101年)砖,土城坡墓地区M46则出有“建光元年”(121年)、“永建”(126131年)的铭文砖。湘西是B型灶最大最集中的分布地,在时代上Ba亚型集中见于西汉中晚期,最迟至新莽时期。Bb型灶则从西汉中期一直延续到东汉早期。C型灶流行时代较短,集中见于新莽至东汉中期。D型灶主要流行于西汉时期。总的来看,西汉时期灶形较为丰富,至东汉以后灶形减少,形制趋向统一。二、横灶的空间分布与巴人的关系作为横灶最主要的形制A型灶分布较为广泛,主要流行于峡江

12、地区,包括渝东和鄂西,鄂东也有少量分布,在湘西地区只在靠近渝东的酉水流域出现,其中式灶仅见于渝东地区的巫山、奉节。B型灶仅见于湘西的沅水、酉水流域,湘西是B型灶最大最集中的分布地,但只见Ba型灶,不见Bb型灶,Ba型还散见于渝东、鄂东等地,Bb型则分布于峡江地区的巫山、秭归、宜昌及蕲春、潜山、南昌等地,独不见于湘西。C型灶主要见于汉水上游的陕南及鄂西北,D型灶则主要分布于鄂东。从分布来看,横灶的地方特点十分明显,是以横灶的基本灶形结合当地文化特点而形107图五 巴式灶分布示意图成的地方类型,如C型灶,灶形为横长方形,但其灶面模印的瓢、钩等厨具和鱼、羊头等食物装饰却不见于其他横灶,这种模印装饰是

13、相邻的关中地区马蹄形灶的典型装饰。从上述资料来看,横灶主要分布于渝东、湘西及鄂西地区,在汉水上游的陕南、鄂东及皖西、赣北也有少量分布(图五)。其中渝东和湘西地区出土较为集中,且为当地陶灶的主要灶形,其他形制都很少见。渝东地区的横灶出土数量最多,也最为集中,尤以重庆巫山为甚,巫山瓦岗槽汉代墓地三次发掘共出土陶灶32件,有31件为横灶18;土城坡汉墓群三次发掘出土29件陶灶,其中28件为横灶19;巫山麦沱汉墓群三次发掘出土27件陶灶,22件为横灶20;巫山江东嘴遗址两次发掘出土15件陶灶均为横灶21。此外,下西坪汉墓群(13件)22、乌鸡沟汉墓群(8件)23、水田湾汉墓群(8件)24、双堰塘遗址(

14、8件)25出土陶灶也全为横灶。除巫山县外,奉节县小云盘26、周家坪27、白帝村28、宝塔坪29、拖板崖30、擂鼓台31、白杨沟32、赵家湾33出土的陶灶也以横灶为主,其他地区如重庆、云阳、万州等地出土陶灶虽数量不多,但基本上都是横灶。可见横灶是渝东地区占有绝对优势的灶形。与渝东同属峡江地区的鄂西,横灶也较为常见,如秭归、巴东、宜昌等地都有发现,而且距离渝东越近,横灶的比例就越高,如秭归卜庄河出土陶灶16件,横灶就占了15件。而在峡江远端的宜昌,虽然横灶也时有发现,但已不是主要灶形,如宜昌前坪包金头汉墓出土陶灶7件,3件为横灶;宜昌前坪汉墓34出土陶灶23件,仅1件为横灶。湘西也是横灶的集中分布

15、区,湖南龙山清水坪墓地35出土形制清楚的陶灶84件,绝大部分为横灶,文中没有以火门作为分型式的依据,但列出的19件陶灶中18件为横灶;湖南洪江市黔城镇张古坳、枫木坪西汉墓群36出土形制清楚的13件陶灶中12件为横灶;保靖四方城汉墓群37出土12件陶灶中10件为横灶;保靖黄连汉墓群38出土8件陶灶中7件为横灶;怀化西汉墓39、溆浦县大江口西汉墓40各出土8件,泸溪桐木垅汉墓41出土7件陶灶均为横灶。汉水上游的陕南安康42、紫阳43出土7件横灶,鄂西北的郧县出土4件横灶44,另外丹江口45、竹溪46也分别出土一件横灶47,值得注意的是,以上诸地在汉代均属汉中郡。鄂东地区的横灶发现于蕲春罗州城、黄州

16、太平寺48及汪家冲49等地,其中罗州城出有8件。与鄂东地域相连的安徽潜山50也出有一件横灶,江西南昌51曾出土过一件四眼横灶。这种形制的灶几乎不见于他处。仔细观察横灶的出土地区,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这些地区均与巴人的活动有关,或是巴人传统的聚居地,或是巴人的迁居地。几乎是有横灶出土的地区就有巴人的踪迹,巴人传统的聚居地也是横灶出土的集中地区。虽然关于巴人的起源等问题仍然众说纷纭,但关于它的分布地域学界已有共识,“先秦至秦汉时期的巴地,是指被称为巴的一大片地域,即以川东(现渝东)、鄂西为中心,北达陕南,包有嘉陵江和汉水上游西部地区,南108及黔涪之地,包有黔中和湘西地区在内的一大片连续性地域”

17、52。而这些地区,除现在的贵州地区及鄂西南以外,其他地区几乎均发现有横灶。西周初期分封的71个诸侯国中就有巴国53,其地域大致在今陕南的汉水上游。1984年至1989年陕西省考古所对汉水上游的安康陈家坝、饶家坝,紫阳曹家坝、白马石、马家营,汉阴阮家坝等遗址进行了发掘,以白马石二期为代表的文化遗存与早期巴蜀文化在文化面貌上有许多相似之处,石泉认为此即巴族早期活动地域54。战国初期迫于秦、楚的强大,巴人大部南迁至湘、鄂、渝交界处的清江至渝东立国。巴国南迁后,陕南地区依然还有巴人后裔在本地繁衍生息,1986年在陕南紫阳白马石村发掘了8座战国中期的巴人墓55,出土了柳叶剑、虎纹戈等典型的巴式器物,可见

18、在战国中期,陕南地区依然有大批巴人生存繁衍。直到秦汉时期,他们依然保留着传统的风俗习惯,汉书 地理志 载:“汉中淫失枝柱,与巴蜀同俗。”56春秋晚期楚人沿江向西扩张,巫山地区于公元前634年被楚国占领,楚设巫郡57。俞伟超说:“早期的巴文化,东起湖北宜昌,西至重庆市区附近,中心区则在巫山县至忠县、涪陵县一带”58。公元前611年巴与楚、秦联合灭庸,巴人得到鱼复59。鱼复,杜预注曰:“鱼复县,今巴东永安。”永安即今重庆奉节县。战国时,巴国疆域“东至鱼复(今重庆奉节),西至僰道(今四川宜宾地区),北接汉中,南接黔涪”60。虽然“巴楚数相攻伐”,巴国疆域屡有变化,但世代居于此地的巴人大部分不会随着疆

19、域的改变而频繁西迁东进,仍然还会沿袭着他们原有的生活方式。这个地区也是横灶发现数量最多、最为集中的地区。横灶另一个集中发现的地区就是湘西,而湘西是巴人主要的迁居地之一。清光绪 湖南通志 卷八引唐梁载言 十道志 载:“楚子灭巴,巴子兄弟五人流入黔中。汉有天下,名为酉、辰、巫、武、沅等五溪,各为一溪之长,号曰五溪”,时为战国中期61。虽然对于这段记载曾有过争论,但有一点不可否认,从战国以后,大批巴人到达了湘西地区,并在此生存繁衍。这一点在考古材料上也可以证明,溆浦马田坪62、古丈白鹤湾63、保靖四方城64、洪江安江镇白虎脑65均出有巴人墓葬,目前在鄂西南、湘西地区也出土了大量的巴式青铜乐器、兵器6

20、6,均为战国中期至汉代。“到了汉代,特别是到东汉,巴人已发展到相当的规模,湘、鄂、川、黔边区发现的大量精美的巴人铜器,大都是这个时代内”67,湘西的情况也大抵如此68。到周慎王五年(前316年),秦惠文王遣张仪、司马错伐蜀,灭之。“仪贪巴蜀之富,因亦取巴,执王以归,置巴、蜀及汉中郡”。秦灭巴以后,巴人的一支迁至今鄂东的黄冈、罗田、浠水、蕲春一带,后来不断有巴人迁入。东汉“建武二十三年(47年),南郡潳山蛮(居今鄂西渝东一带)雷迁等始反叛,寇掠百姓,遣威武将军刘尚将万余人讨破之,徙其种人七千余口置江夏界中,今沔中蛮是也。和帝永元十三年,巫(南郡巫县)蛮许圣等屯聚反叛,明年夏,遣使者督荆州诸郡兵万

21、余人讨之圣等乞降,复悉徙置江夏”69,称江夏蛮,又因其安置地点在鄂东的“五水”流域,即巴水、蕲水、希水(今浠水)赤亭水(今举水)、西归水(今倒水),因此又称“五水蛮”,至今鄂东地区还有巴河,浠水有巴河镇。巴人聚居于此,势力逐渐强大,“当六朝之际,五水群蛮,薮聚于此,山川篎结,难驯易扰,江左视之,隐若一敌国云。”可见鄂东巴人势力之盛。读史方舆纪要 载,“水经注:巴水出雩娄县之下灵山南,历蛮中而入于江雩娄,今江南寿州霍丘县下灵山,亦曰大别山,亦曰巴山”。因此在同为大别山下的安徽潜山出有横灶也是容易理解的了。宜宾地区也是巴人的分布区,崖墓众多,却很少发现陶灶随葬,但在墓葬入口处均于崖壁上凿有石灶,亦

22、为横灶,火门一至三个不等,如宜宾黄伞崖墓群70、宜宾山谷祠崖墓群71、109自贡黄泥土山崖墓群72均有此种石质横灶。三、横灶的巴文化因素陶灶是汉文化的产物,“公元前100年之后(汉武帝之后),典型汉文化进入三峡地区”73,三峡地区的横灶基本上也在此时出现。在汉文化进入较晚或影响较弱的巴人聚居区,如鄂西南、黔中地区,很少发现随葬模型明器,更遑论陶灶了。而在汉化相对较早的巴人聚居地,如渝东、湘西、鄂西、鄂东、陕南等地均出土有陶灶,且多为横灶。渝东地区是巴人聚居的核心区,也是横灶发现数量最多的地区,而且在出土横灶的墓葬中,同出有大量的典型巴文化器物,保留了浓郁的巴文化因素。巴人传统的圜底器、尖底器、

23、灯座形器常与横灶共存;峡江地区汉墓中常见的陶釜、铜釜、铁釜即是巴人釜文化的延续,铜鍪、铁鍪也大量见于巴人墓葬,带辫索耳的铜釜、鍪更是巴文化的特色器物,重庆临江西路西汉墓、重庆天平丘汉墓、重庆巫山麦沱汉墓群M29、M22既出土横灶,也出土辫索耳铜鍪、铁鍪,双塘堰遗址出有横灶的M701、M705同时出有辫索耳的陶釜、铜釜、洗;秭归卜庄河出土有横灶的M1,同出有一件极具巴文化特色的虎形青铜带钩。可见出土横灶的墓葬有着浓厚的巴文化色彩。流散至湘西的巴文化,与占统治地位的楚文化及当地土著文化相互融合,加之时代的演进,面貌与当初已发生很大变化,但仍然保留了很多巴人的传统习俗、器物和纹饰,如巴式剑、虎形铜印

24、、虎纽錞于、钲、编钟等。古丈白鹤湾战国墓的陶器组合有鼎敦罐壶豆、鼎敦壶豆、鼎壶豆、鼎壶钵罐豆、敦壶豆、钵壶豆等多种,不过最核心的组合依然是壶豆,与峡江地区相类。白鹤湾西汉中期墓M13出土有巴式的辫索耳铜鍪,一耳大一耳小,且仅大耳有辫索纹,小耳素面,这种辫索耳铜鍪在巴蜀地区曾广泛分布,在巴县冬笋坝巴人墓M6474、涪陵小田溪战国墓75都曾发现过,峡江地区的重庆临江支路M5、秭归卜庄河M65、宜昌前坪汉墓M10476都出土有大耳带辫索纹的铜鍪,另外在重庆万州区梁上墓群M5和M877、云阳马沱西汉墓78、湖北宜昌前坪西汉墓M10和M1679均出有耳一大一小的铜鍪。巴文化特色的铜釜、铜鍪在湘西十分常见

25、,桑植朱家台M6就出有巴人墓中习见的铜鍪,保靖粟家坨13座汉墓就出有铜釜3件、铜鍪5件、铁釜1件80,龙山大板墓地出有铜釜14件、铜鍪25件,铁釜3件、铁鍪1件,形制清楚的均为双索辫耳,M26还出有一件一耳大一耳小、且仅大耳有辫索纹的铜鍪;龙山清水坪墓地则出铜釜8件、铁釜12件,铜鍪竟达186件81,而且距峡江越近的地区,巴文化因素越明显,“在白鹤湾诸多汉墓中,青铜生活用具(鍪、盆、洗)较少,而逾往上游汉墓随葬青铜生活用具则逾多,如保靖清水坪、龙山里耶大板汉墓中随葬青铜生活器就较普遍。这种现象反映出在地域上受巴文化影响的程度”82。且湘西也存在横灶与辫索耳铜釜、鍪共存的现象,如龙山清水坪M31

26、、M78、M87、M135、M150、M172、M173、M191等。湖南溆浦县茅坪坳M20出土的立耳钵(或称罐、釜)是峡江汉墓中的典型器物之一,如重庆万州安全墓地83、巫山胡家包汉墓84出土的立耳罐,巫山水田湾汉墓85出土的立耳釜等。另外,M20出土的铜釜、博山炉、提梁壶以及M31出土的圜底罐,M32出土的似壶形器的吊瓶都具有峡江地区器物风格,而以上墓葬均出土有横长方灶。湖南桑植朱家台西汉墓中86只有两座墓出横灶,即M4、M6,均出有下部有刀削痕的圜底陶釜,这种陶釜在峡江汉墓中比比皆是。湘西地区随葬鹅卵石的葬俗在峡江地区也能见到,如巫山高唐观遗址西汉墓M35出土的横灶上就放置有鹅卵石87。横

27、灶屡见于峡江地区的巴人墓葬,有人认为它是具有地方特色的一种器物。但横灶并不只出于峡江地区,远在峡江之外的湘西、陕南、鄂东都有,已非地方特色所能解释。但这些地区也有一个共同点,即都是汉代巴人110图六湖北蕲春草林山M8 出土曲尺形灶图七安徽潜山彭岭西汉墓M16 出土曲尺形灶的分布区域,出土横灶的墓葬多具有明显的巴文化特征。可见这应该是一种民族特色,横灶与巴人有密切关系,应是带有典型巴文化印迹的一种灶形,笔者不揣冒昧,且称之为巴式灶。四、巴式灶的来源从表面上看,巴式灶也是长方形,与中原地区流行的纵长方灶形制相似,关系应更为密切,其实不然。首先,纵灶无论有几个火眼,只有一个火门,一个烟囱(或烟孔),

28、即多行单列;一般情况下,巴式灶有几个火眼,就有几个火门,而烟囱(或烟孔)也有一个或多个,即单行多列或多行多列;其次,纵灶形制为纵长,从火门至烟囱有一定距离,有抽风升温作用,而巴式灶没有纵深,且火门多,非但没有升温作用,而且其散温快于纵灶。巴式灶与纵灶差别明显,倒是与楚地盛行的另一种灶形关系密切,即曲尺形灶。曲尺形灶集中分布于楚文化的核心地带江汉平原,此处出土的曲尺形灶数量多而集中,湖北江陵岳山汉墓88出土陶灶21件,其中20件为曲尺形;荆门十里铺土公台西汉墓89出土21件陶灶中19件为曲尺形,荆州高台汉墓90出土10件陶灶均为曲尺形,可见其盛行的程度。从地缘上看,峡江地区与江汉平原地域相结,唇

29、齿相依,经济文化交流频繁。峡江地区以巴式灶为主,江汉平原流行曲尺形灶,而在两地交界处的宜昌、秭归地区,既出土有巴式灶,也出土曲尺形灶,甚至这两种灶形有同出一墓者,如秭归卜庄河汉墓M81出土有陶灶2件,一件为巴式灶,另一件为曲尺形灶,可见其关系之密切。从时代上看,曲尺形灶的出现早于巴式灶,湖北荆州谢家桥一号汉墓就出土有曲尺形灶91,时间为西汉吕后五年(前184年);江陵凤凰山一六七号汉墓也出土有曲尺形灶92,同出的竹牍上有“前元十三年”(前167年)的纪年文字。同出曲尺形灶的凤凰山一六八号汉墓93、出土10件曲尺形灶的荆州高台汉墓均为西汉早期,而巴式灶出现的时间基本上为西汉武帝前后,即西汉早期偏

30、晚到西汉中期偏早。在时代上巴式灶有受曲尺形灶影响的可能。从形制上看,除巴式灶外,具有双火门的陶灶只有曲尺形灶了,如上述江陵岳山汉墓出土有双火门曲尺形灶4件,荆门十里铺土公台西汉墓出有双火门曲尺形灶15件,在峡江与江汉平原相邻的宜昌94、宜都95西汉墓中都发现了双火门的曲尺形灶。而且在蕲春草林山M8还发现了一件曲尺形灶的双火门开在直边,如果不考虑灶的后壁,其形制与巴式灶已基本相同(图六)。安徽潜山彭岭西汉墓M16出土一件曲尺形双火门四眼灶96,仅前壁微有曲折,平面形状与D型横灶极为相似(图七)。单纯从形状上看,曲尺形灶很像是横灶与纵灶相叠加形成的形状,似为纵灶至横灶过渡的中间形态。更重要的一点是

31、在文化因素方面,横灶的主要出土地区,无论是峡江地区,还是湘西、陕南、鄂东,在不同时期都曾经是楚国的一部分,不可避免地受到强大、先进楚文化的深刻影响。公元前634年楚国占领秭归、巫山,111公元前611年,楚联合巴、秦灭庸,即在巫山设置巫郡。战国中后期,由于楚国势力的不断西进,奉节、云阳等地区先后被楚国控制,其范围最西已到达了忠县地区97,形成“江州以东,其人半楚”的局面。在渝东地区发现有大批楚人墓葬即是明证。左传 昭公十九年载“楚子为舟师以伐濮”,而“濮在楚西南”98,即今鄂西南、湘西一带,鲁昭公十九年(前523年),楚军以武力夺取湘西,设黔中郡。至楚顷襄王二十二年(前277年),秦蜀守将张若

32、攻占黔中郡,楚国占领湘西达250年。从考古资料看,在湘西的酉水流域,“战国早期仍以土著文化为主;战国中期,楚文化影响到该流域中游湘渝交界一带,直至汉代逐渐消失。在战国中期至西汉早期这一段,楚墓资料反映最明显,几乎占据核心地位”99。可见楚文化对湘西影响之深。陕南地区在战国初年属楚,为防御秦的侵略,楚在西城(今陕西安康市)设立汉中郡,直到秦惠文王更元十三年(前312年)秦于丹阳大败楚军,夺取汉中为止,楚地在汉中地区也统治数百年。春秋中期前后,楚开始进入鄂东地区,春秋战国之交控制并于此后一直统治整个鄂东地区100。由此可见,巴式灶的出土地域,除了巴人聚居区的特征外,还有楚文化的强烈印迹。入汉以后,

33、楚风日盛,从玉器、漆器、陶俑、画像石乃至乐舞、汉赋,无不带有浓重的楚地痕迹,与楚地有着悠久历史渊源的巴地受楚风的影响更重一些,也应在情理之中。从上述地域、时代、形制及文化因素诸方面来看,巴式灶应是受到楚文化曲尺形灶的影响,具有浓厚巴文化特征的一种灶形。巴式灶的四种类型,应是巴式灶与本地文化相融合而产生的地方类型。巴式灶与中原地区典型的纵灶虽然同属长方形灶,但在文化内涵上截然不同,不能混为一谈。附记: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新石器时代东亚大陆与岛屿玉器文化互动研究”(17BKG009)阶段成果。注释:1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巫山麦沱古墓群第三次发掘简报,重庆库区考古报告集(2001年卷)(

34、上),科学出版社,2007年。2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等:重庆巫山县神女路秦汉墓葬发掘简报,江汉考古 2008年第2期。3南京博物院考古研究所、重庆市博物馆、巫山县文物管理所:巫山瓦岗槽墓地发掘报告,重庆库区考古报告集(1998年卷),科学出版社,2003年。4国务院三峡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国家文物局:秭归卜庄河,科学出版社,2008年。5山东大学考古队:巴东黎家沱遗址发掘简报,湖北库区考古报告集 第一卷,科学出版社,2003年。6武汉市文物考古研究所、重庆市文物局、巫山县文物管理所:巫山瓦岗槽墓地2001年发掘报告,重庆库区考古报告集(2001年卷)(上),科学出版社,2007年。7武汉市文物考

35、古研究所、巫山县文物管理所:重庆巫山土城坡墓地2006年度发掘简报,四川文物 2008年第3期。8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重庆巫山县巫峡镇秀峰村墓地发掘简报,考古 2004年第10期。9同3。10武汉市考古研究所等:重庆巫山土城坡墓地2004年发掘简报,江汉考古 2009年第2期。11怀化地区文物工作队:湖南怀化市城区西汉墓发掘简报,南方文物 1992年第4期。12黄冈市博物馆等:罗州城与汉墓,科学出版社,2000年。13安康水电站库区考古队:陕西紫阳白马石汉墓发掘报告,考古学报 1995年第2期。14同12。15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巢湖市文物管理所:巢湖汉墓,文物出版社,2007年。16重

36、庆市文化局等:巫山江东嘴墓群发掘报告,重庆库区考古报告集(1998年卷),科学出版社,2003年。17长办库区处红花套考古工作站:湖北宜昌前坪包金头东汉、三国墓,考古 1990年第9期。18南京博物院考古研究所、巫山县文物管理所:巫山瓦岗槽汉代墓地发掘报告,重庆库区考古报告集(1997年卷),科学出版社,2001年;同3、6。19武汉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等:重庆巫山土城坡墓地区东汉墓葬发掘报告,江汉考古 2008年第1期;同7、10。20重庆市文化局等:重庆巫山麦沱汉墓群发掘报告,考古学报 1999年第2期;重庆市文化局等:重庆巫山麦沱古墓群第二次发掘报告,考古学报 2005年第2期;同1。21同

37、16;南京大学历史系等:巫山江东嘴遗址发掘报告,重庆库区考古报告集(2001年卷)(上),科学出版社,2007年。22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巫山下西坪古墓群勘探发掘报告,重庆库区考古报告集(2001年卷)(上),科学出版社,2007年。11223武汉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巫山乌鸡沟墓地2003年度发掘简报,江汉考古 2006年第4期。24武汉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等:重庆巫山水田湾东周、两汉墓发掘简报,文物 2005年第9期。25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巫山县文物管理所:巫山双堰塘遗址发掘报告,重庆库区考古报告集(1998年卷),科学出版社,2003年。26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奉节小云盘遗址发掘报

38、告,重庆库区考古报告集(1999年卷),科学出版社,2006年。27武汉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考古系:重庆奉节县周家坪墓地发掘简报,江汉考古 2005年第2期。28吉林大学考古学系:四川省奉节县三峡工程库区砖室墓清理报告,江汉考古 1999年第3期。29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等:奉节宝塔坪遗址2003年发掘简报,江汉考古 2005年第4期;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等:奉节宝塔坪遗址2001年汉晋墓葬发掘报告,重庆库区考古报告集(2001年卷)(上),科学出版社,2007年;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等:奉节宝塔坪墓群战国、汉代墓葬发掘报告,重庆库区考古报告集(2000年卷)(上),科学出版社,200

39、7年。30重庆市文化局等:重庆奉节拖板崖墓群2005年发掘报告,江汉考古 2007年第3期。31重庆市文物考古所等:奉节擂鼓台墓地发掘简报,重庆库区考古报告集(2000年卷)(上),科学出版社,2007年。32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等:奉节白杨沟墓群2001年发掘简报,重庆库区考古报告集(2001年卷)(上),科学出版社,2007年。33武汉大学考古系、重庆市文物局:重庆奉节赵家湾墓地发掘报告,重庆库区考古报告集(2001年卷)(上),科学出版社,2007年;武汉大学考古与博物馆系等:重庆奉节赵家湾墓地2004年发掘简报,江汉考古2009年第1期。34湖北省博物馆:宜昌前坪战国两汉墓,考古学报 19

40、76年第2期。35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里耶发掘报告,岳麓书社,2007年。36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湖南怀化市博物馆、湖南洪江市芙蓉楼管理所:湖南洪江市黔城镇张古坳、枫木坪西汉墓发掘简报,南方文物 2008年第4期。37湘西自治州文物管理处、保靖县文物管理所:保靖四方城战国、汉代墓葬发掘简报,湖南考古2002,岳麓书社,2004年。38湘西自治州文物管理处等:湖南保靖黄连古墓葬发掘报告,湖南考古2002,岳麓书社,2004年。39怀化地区文物工作队:湖南怀化西汉墓,文物 1988年第10期。40怀化地区文物工作队、溆浦县文物管理所:1990年湖南溆浦县大江口战国西汉墓发掘简报,考古 1994

41、年第1期。41湘西自治州文物管理处等:泸溪桐木垅战国、汉墓发掘报告,湖南考古2002,岳麓书社,2004年。42何信印:安康新城清理一座汉墓,文博 1989年第1期;陕西省安康水电站库区考古队:饶家坝遗址发掘简报,考古与文物 1989年第4期。43安康水电站库区考古队:陕西紫阳白马石汉墓发掘报告,考古学报 1995年第2期。44湖北省文物局:汉丹集萃南水北调工程湖北库区出土文物图集,文物出版社,2009年,第85页;襄樊学院、襄阳及三国历史文化研究所:湖北郧县西峰汉墓群发掘简报,江汉考古 2011年第4期。45湖北省文物局:汉丹集萃南水北调工程湖北库区出土文物图集,文物出版社,2009年,第7

42、8页。46谭祥军:竹溪发现三座东汉古墓,十堰晚报2010年1月4日02版。47同46。48黄州古墓发掘队:湖北黄州太平寺西汉墓发掘,江汉考古 1983年第4期。49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湖北黄州汪家冲西汉墓葬,江汉考古 1998年第2期。50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安徽潜山公山岗战国墓发掘报告,考古学报 2002年第1期。51江西省博物馆:南昌东郊西汉墓,考古学报1976年第2期。52段渝:巴人来源的传说与史实,历史研究2006年第6期。53 荀子 儒效:“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东晋常璩华阳国志 巴志:“武王既克殷,以其宗姬封于巴,爵之以子。”54石泉:古代荆楚地理新探续集,武汉大学出

43、版社,2004年,第15页。55陕西省安康水电站库区考古队:陕南紫阳白马石巴蜀墓发掘简报,考古与文物 1987年第5期。56(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第1666页。57 战国策 楚策一:“苏秦为赵合从,说楚威王曰:楚地西有黔中巫郡,东有夏州海阳,南有洞庭苍梧,北有汾陉之塞郇阳,地方五千里。”说明至迟在楚威王(公元前340前329年在位)时已设有巫郡。史记 秦纪:“昭襄王三十年(公元前277年)取楚巫郡。”此时巫郡始为秦有。58俞伟超:三峡地区的古文化,古史的考古学探索,文物出版社,2002年。59(春秋)左丘明撰,(晋)杜预注,(唐)孔颖达疏议:春秋左传正义,李

44、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564页。60(晋)常璩撰,刘琳校注:华阳国志,巴蜀书社,1984年,第25页。61沈仲常、孙华:楚国灭巴考,贵州社会科学1984年第6期。62湖南省博物馆等:湖南溆浦马田坪战国西汉墓发掘报告,湖南考古辑刊 第2辑,岳麓书社,1984年。63湘西自治州文物管理处等:古丈县白鹤湾战国西汉墓发掘报告,湖南考古2002,岳麓书社,2004年。64同37。65转引自宋谋年:酉水流域楚、巴、土著民族文化113关系试探,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年第4期。66熊传新:湘西土家族出土遗物与巴人的关系,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0年4期

45、;朱世学:土家族地区窖藏青铜器的分类与探讨,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67王晓宁:湖北出土的巴式青铜器及相关问题,四川文物 1991年第6期。68熊传新:湘西土家族出土遗物与巴人的关系,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0年4期;高至喜:楚文化的南渐,湖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69(南朝宋)范晔撰,(唐)李贤等注:后汉书,中华书局,1965年,第2841页。70四川大学历史系等:四川宜宾县黄伞崖墓群调查及清理简报,考古与文物 1984年6期。71四川省博物馆等:宜宾市山谷祠汉代崖墓清理简报,文物资料丛刊 第9辑,文物出版社,1985年。72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46、:自贡市黄泥土山崖墓群清理简报,四川文物 2009年1期。73余西云:巴史以三峡考古为证,科学出版社,2010年,第307页。74西南博物院、四川省文物管理委员会等:四川巴县冬笋坝战国和汉墓清理简报,考古通讯 1958年第1期。75四川省博物馆、重庆市博物馆、涪陵县文化馆:四川涪陵地区小田溪战国土坑墓清理简报,文物1974年第5期。76宜昌地区博物馆:1978年宜昌前坪汉墓发掘简报,考古 1985年第5期。77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等:重庆万州区梁上墓群发掘简报,华夏考古 2011年第2期。78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等:重庆云阳马沱墓地汉墓发掘简报,文物 2006年第4期。79同34。80湘西土家族

47、苗族自治州文物工作队:湖南保靖粟家坨西汉墓发掘简报,考古 1985年第9期。81同35。82同63。83重庆市文化局:重庆万州安全墓地1998年汉墓发掘简报,文博 2001年第4期。84洛阳市第二文物工作队:巫山胡家包墓地发掘报告,重庆库区考古报告集(2000年卷),科学出版社,2007年。85同24。86桑植县文物管理所:湖南桑植朱家台西汉墓,江汉考古 1995年第4期。87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巫山高唐观遗址发掘报告,重庆库区考古报告集(2001年卷)(上),科学出版社,2007年。88湖北省江陵县文物局、荆州地区博物馆:江陵岳山秦汉墓,考古学报 2000年第4期。89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

48、所等:湖北荆门十里铺土公台西汉墓发掘简报,江汉考古 2008年第3期。90湖北省荆州博物馆:荆州高台秦汉墓:宜黄公路荆州段田野考古报告之一,科学出版社,2000年。91荆州博物馆:湖北荆州谢家桥一号汉墓发掘简报,文物 2009年第4期。92凤凰山一六七号汉墓发掘整理小组:江陵凤凰山一六七号汉墓发掘简报,文物 1976年第10期。93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江陵凤凰山一六八号汉墓,考古学报 1993年第4期。94同34。95宜昌地区博物馆:宜都陆城发掘的一座西汉墓葬简报,江汉考古 1989年第2期。96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安徽潜山彭岭战国西汉墓,考古学报 2006年2期。97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

49、院、重庆市忠县文物管理所:忠县崖脚墓地发掘报告,重庆库区考古报告集(1998年卷),科学出版社,2003年。98(汉)司马迁撰,(南朝宋)裴骃集解,(唐)司马贞索隐,(唐)张守节正义:史记,中华书局,1982年,第1694页。99同63。100杨权喜:楚向鄂东的发展与鄂东的楚文化,考古与文物 1989年第4期。(责任编辑、校对:段姝杉)The Ba-style StoveCHEN Jie(Qingdao,Shandong 266100)SHI Rongchuan(Changsha,Hunan 418002)Abstract:The horizontal rectangular stove is

50、 a special type of Han Dynasty pottery stove,whosehorizontal length(width)is larger than the vertical length,and it was mainly distributed in the areaswhere the Ba people resided.At the same time,the tombs from which these stoves were excavated,aswell as their associated grave artifacts,also have th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百度文库年卡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