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七年级下册《登幽州台歌》习题.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5668025 上传时间:2024-11-1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七年级下册《登幽州台歌》习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七年级下册《登幽州台歌》习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七年级下册《登幽州台歌》习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七年级下册《登幽州台歌》习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七年级下册《登幽州台歌》习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登幽州台歌 习题第一部分 基础题一、词语解释1、幽州台: 2、前: 3、古人: 4、后: 5、来者: 6、念: 7、悠悠: 8、怆(chung)然: 二、填空1、登幽州台歌选自 ,作者是 ,字 ,人称“ ”之一。2、点明诗人登台感想,表达报国无门忧伤心绪的诗句是: 3、“怆然”表达了作者 4、“念天地之悠悠”既写出了 ,从而表现诗人 5、这是一首吊古伤今,吟咏叹惋的生命悲歌。诗人通过书写 的感慨,抒发了 的思想感情。(2分)6、这首诗是诗人登幽州台有感于燕昭王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史事而作。诗中,作者通过抚今追昔的感慨,深刻表达了诗人 的思想感情。同时由于它是在平定契丹叛乱时所写,其中肯定也包含

2、“古人”“来者”指的是“独”字表现了作者 的心境。整首诗通过采用 的表现手法,表达诗人的思想感情,具有 的感情基调。 登幽州台歌的抒情方式是 ,它的语言风格是 。9、本诗中从天地落笔,表现出生不逢时的孤独和伤感的句子是: 三、选择题 1、下列对本诗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 诗中的“古人”和“来者”都是指贤明君主。B. “幽州台”是当时燕昭王礼贤下士的处所,诗人借此抒发怀才不遇之感。C.“悠悠”与“独”相对照,更加突出作者的孤独。D全诗感时伤事,吊古悲今,并没有诉说自己的悲凉。2.对本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_A.诗中“古人”、“来者”指的是礼贤下士的贤明君主。B. “念天地之悠悠”是以空间宽阔衬

3、托孤寂之感。C.“怆然而涕下”是因为时间的消逝,空间的寂寥。D.“幽州台”即“蓟北楼”,是当时燕昭王礼贤下士的处所,诗人因此有感而发第二部分 综合题四、简答题1、这首诗直抒胸臆,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怀?2、请从“古人”和“悠悠”中选择一个进行解释。3、请描绘一下“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这个画面。4、“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两句诗营造了一种极其特殊的意境。请简要谈谈你对这两句诗的理解5、这首诗在遣词造句上没什么特殊之处,千百年来却一直不减它动人的力量。试谈谈你对这首诗的理解,并分析它在艺术表现上的特色。6、此诗篇幅短小,但是内涵丰富,请谈谈你的理解。7、“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4、”表现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感慨?8、“念天地之悠悠”写出了空间的什么特点?9、 “独怆然而泣下”体现了什么?10、本诗没有对幽州台作一字描写,而只是登台的感慨,却成为千古绝唱。其原因是: 第三部分 提高题阅读古诗,回答以下问题。别董大高适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注释】董大:指唐代著名的琴师董庭兰。黄云:乌云。曛 :昏暗。白日曛,即太阳黯淡无光。11、“千里”,有人写作“十里”,你认为用那个字更好?为什么?12、诗的后两句表达了对友人怎样的情谊?这两句与王维送别诗“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格调有什么不同?参考答案第一部分一、词语解释1、幽州台;即黄

5、金台,又称蓟北楼,故址在今北京市大兴县,是燕昭王为招纳天下贤士而建造的。2、前:过去。3、古人:古代那些能够礼贤下士的圣君。4、后:后来5、来者:后世那些重视人才的贤明君主。6、念:想到。7、悠悠:形容时间的久远和空间的广大。8、怆(chung)然:悲伤,凄恻的样子。二、填空1、四杰”之一。2独怆然而涕下。3、“怆然”表达了作者悲伤、悲怆的心情。4、从而表现诗人修齐治平、光宗耀祖、报效朝廷的使命感和紧迫感。5今吊古 的感慨,抒发了怀才不遇,理想破灭,孤寂沉郁的思想感情。(2分)6、首诗是诗人登幽州台有感于燕昭王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史事而作。诗中,作者通过抚今追昔的感慨,深刻表达了诗人怀才不遇、

6、壮志难酬的悲愤的思想感情。同时由于它是在平定契丹叛乱时所写,其中肯定也包含希望平定叛乱、巩固国家统一的爱国情感。“古人”“独”字表现了作者孤独寂寞凄凉的心境。整首诗通过采用直抒胸臆的表现手法,表达诗人的思想感情,具有苍凉悲壮的感情基调。 、登幽州台歌的抒情方式是直抒胸臆,它的语言风格是沉郁悲壮。9悠悠,独怆然而涕下。三、选择题 1、下列对本诗理解错误的一项是:DA. 诗中的“古人”和“来者”都是指贤明君主。B. “幽州台”是当时燕昭王礼贤下士的处所,诗人借此抒发怀才不遇之感。C.“悠悠”与“独”相对照,更加突出作者的孤独。D全诗感时伤事,吊古悲今,并没有诉说自己的悲凉。2.对本诗理解有误的一项

7、是_CA.诗中“古人”、“来者”指的是礼贤下士的贤明君主。B. “念天地之悠悠”是以空间宽阔衬托孤寂之感。C.“怆然而涕下”是因为时间的消逝,空间的寂寥。D.“幽州台”即“蓟北楼”,是当时燕昭王礼贤下士的处所,诗人因此有感而发第二部分四、简答题1、这首诗直抒胸臆,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怀?表现诗人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感慨,以及对赏贤任能的英明君王的渴盼,也表达出人生的孤独感。2、请从“古人”和“悠悠”中选择一个进行解释。(1分)古人:贤明的君主(能礼贤下士的圣君);悠悠:形容时间的久远和空间的广大。3、请描绘一下“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这个画面。(2分)我登上幽州台眺望远方,思绪万千,

8、想到了过去、现在和未来;看这茫茫宇宙,虽然无边无际,但看不到一个能赏识人才的君主,不禁感到孤单寂寞,悲从中来,怆然流泪了。4、“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两句诗营造了一种极其特殊的意境。请简要谈谈你对这两句诗的理解把个人置放到广漠无边的宇宙背景中,使个人显得渺小孤寂,从而产生一种苍茫的孤独感。(意思答对即可给分)5、这首诗在遣词造句上没什么特殊之处,千百年来却一直不减它动人的力量。试谈谈你对这首诗的理解,并分析它在艺术表现上的特色。这首诗传达出时间的绵长无尽,以及个人置身其中的孤独感,唤起的是人类共有的那种在广袤时空中常不知自己置身何处且何去何从的茫然感。它在艺术表现上的最大特色是直抒胸臆

9、,不借助具体的景或事,而靠感情本身的力量来打动人。6、此诗篇幅胆小,但是内涵丰富,请谈谈你的理解。答:诗写登上幽州的蓟北楼远望,悲从中来。并以“山河依旧,人物不同”来抒发自己“生不逢时”的哀叹。语言奔放,富有感染力。在艺术表现上,前两句是俯仰古今,写出时间的绵长;第三句登楼眺望,写空间的辽阔无限;第四句写诗人孤单悲苦的心绪。这样前后相互映照,格外动人。7、“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表现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感慨?答:古人是指古代那些能够礼贤下士的贤明君主,象燕昭王那样前代的贤君既不复可见,后来的贤明之主也来不及见到,自己真是生不逢时,政治抱负不能实现,这使他心情非常苦闷。作者俯仰古今,表现了诗人失意

10、的境遇和寂寞苦闷的情怀。8、“念天地之悠悠”写出了空间的什么特点?答:作者登台远眺时,只见茫茫宇宙,寥廓绵长,天长地久,写出了空间的广阔。10、 “独怆然而泣下”体现了什么?答:作者面对悠悠天地,不禁感到孤单寂寞,悲从中来,怆然流泪了。本篇以慷慨悲凉的调子,抒发了怀才不遇的孤寂。这种悲哀常常为旧社会许多怀才不遇的人士所共有,因而获得广泛的共鸣。 10、本诗没有对幽州台作一字描写,而只是登台的感慨,却成为千古绝唱。其原因是:(1)描绘了诗人孤单寂寞悲哀苦闷的情绪,两相映照,分外动人。(2)语言苍劲奔放 ,富有感染力。第三部分11、用“千”字好。“千里”境界壮阔,可以着力渲染凄寒悲苦的气氛,又与诗的后两句情调相谐。12、表达了对友人的劝慰和赞美之情,鼓励朋友乐观豪迈,积极进取。这两句诗气势雄壮,胸襟开阔,一扫缠绵忧怨的老调,是壮伟之音。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语文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