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桥第一课时一、课前谈话1.介绍小说你看过小说吗?学生说说什么是小说。(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小说的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按篇幅小说可分为:微型小说、短篇小说、中篇小说、长篇小说。)2.你看过哪些小说?学生交流(试着从人物、情节、环境等几方面来介绍)(沈石溪、杨红樱、四大名著)二、导入激趣,检查预习1.描述导入:有一个村庄,曾经有一座窄窄的木桥(板书课题:桥),经历了一场浩劫之后,只剩下几根残破的木桩孤独地伫立在河畔,仿佛在向人们述说着什么。请同学们打开课文,放声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词,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想想在这座断桥上发
2、什么一件什么事。2.学生自由读课文,教师巡视,选择容易读错的几个字词板书,如“揪”,“瞪”。3.检查预习(1)出示五组词语像泼 像倒咆哮 跳舞 狞笑 放肆 势不可当窄 发抖 呻吟 塌(分别描写:暴雨、洪水、木桥)你拥我挤 跌跌撞撞 乱哄哄盯 冲 揪 吼 推(人们 老汉)引导学生发现前三组是环境描写,后两组是人物描写。(板书:环境、人物)(2)检查词义(可在读词语时相机解决、也可以在后面的句子学习中解决)咆哮:声音巨大,这里形容山洪来势猛、威力大。狞笑:凶恶地笑。形容洪水凶猛、面目可憎。放肆:(言行)轻率,毫无顾忌。势不可当:来势猛,不可阻挡。呻吟:本意指人因痛苦而发出声音,这里指木桥在山洪的冲
3、击下发出的响声。跌跌撞撞:形容走路不稳。指名分别读一组词语,相机解决重点词意思,词语分类,齐读收尾。三、整体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1.这座曾经宁静祥和的小山村,在那个黎明到底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引导学生按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来说说。课文主要讲了山洪爆发时,老汉指挥群众安全撤离,自己和儿子却被洪水吞噬的事。)四、学习洪水肆虐的场面1、让我们走进那个让一百多村民一辈子都难以忘怀的黑暗的黎明。(媒体播放山洪爆发,洪水肆虐的画面,ppt出示图片)思考:看了洪水肆虐的那一幕,你有什么想说的吗?当这一幕刚发生的时候,你的反应怎么样?心情如何?(紧张、害怕、恐惧)2、课文里也有很多描写暴雨、山洪来临时的句子,
4、请你找出来读一读,想想这些句子带给你怎样的感觉。找出文中描写暴雨和洪水的语段,引导学生朗读,写批注(不动笔墨不读书,留下思考的痕迹,写下自己的感受。)3、ppt出示重点句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像泼。像倒。(黎明人们可能还在熟睡中,感觉是新的开始,可是“突然”强调了猝不及防。“像泼。像倒。”省略的句式有力量感、紧张感,可见暴雨的势头猛。指名读、引读、齐读)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当。(理解咆哮,想象受惊的野马,那是一种怎样的情景。人在山洪面前时微不足道的,人的力量简直是螳臂当车啊!指名读、引读、齐读)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经在路面上跳舞了。(一米高。这里用“跳舞”是不是
5、不妥当?洪水为所欲为、肆无忌惮,是死亡之舞啊!)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狞笑是怎样的笑?带着狞笑的感觉读句子。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再读句子。)水渐渐窜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放肆、舔看出洪水像猛兽,即将吞噬人的生命,读出一发千钧的危机感。)3.把描写暴雨、洪水的句子变换形式,配乐朗诵,体会语言的简练如诗,营造出令人不安、担忧的艺术效果。(停顿一定要到位)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像泼。像倒。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当。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经开始在路面上,跳舞了。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思考:你觉得这样的文字有什么特点?给你怎样的感觉?(字、句、段简短如诗,紧张
6、感仿佛从毛孔里散发出来。)(时间多,可再读)五、学习村民们的表现,体会环境描的价值所在。1、面对这样令人窒息的洪水,人们的反应又是怎样的呢?(找句子、读句子)小练笔:改写第3或第6自然段2、师生合作读此时此刻,让我们走进那个可怕的黎明,和村民们一起感受山洪暴发时那惊心动魄的一幕。我们来合作朗读,老师读描写环境的段落,同学们读描写人物的段落。合作读(1-6自然段)村庄惊醒了。人们翻身下床,却一脚踩进水里。是谁惊慌地喊了一嗓子,一百多号人你拥我挤地往南跑。人们疯了似的折回来。人们跌跌撞撞地向那木桥拥去。(ppt出示,用不同颜色标识)3、体会环境描写的目的质疑:既然文章的主人公是老汉,那为什么作者要花那么多的笔墨来描写洪水以及人们的惊恐逃难呢?(不仅渲染了紧张不安的氛围,突出了情势危急,更为 小说主人公老汉的出场埋下了伏笔,从侧面有力地烘托出人物的高大形象。)六、质疑结课小说刻画了一位怎样的老汉,为什么以“桥”为题?下堂课让我们走进老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