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认识运动 把握规律课前预习学案一、预习目标预习“物质与运动、运动与静止、规律的客观性”二、预习内容1、 什么是运动?2、运动与物质的关系3、运动与静止的关系4、运动是有规律的(1)规律的含义: (2)规律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及方法论三、提出疑惑同学们,通过你的自主学习,你还有哪些疑惑?请列举出来 疑惑点疑惑内容四、考纲解读:1理解哲学上的运动概念及物质和运动的关系(1)运动的概念:哲学上所讲的运动,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2)物质和运动的关系:物质和运动是辨证统一的。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离开物质谈运动是唯心主义的
2、观点,离开运动谈物质是形而上学的观点。2.理解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运 动静 止区别含义哲学上所讲的运动,是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说事物在它发展的一定阶段和一定时期,其根本性质没有发生变化;二是说物体相对于某一参照系来说没有发生某种运动,或者说物体在一定条件和范围内没有进行某种特殊的运动特点永恒的、无条件的、绝对的暂时的、有条件的、相对的联系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动中有静,静中有动。静止是一种不显著的运动,是运动的特殊状态。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是形而上学的不变论,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则导致相对主义的诡辩论3.理解规律的含义,
3、规律的客观性与普遍性(1)所谓规律,就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理解:固有的不是主观添加的(如乌鸦报丧)本质的不是现象的(如苹果落地)必然的不是偶然的(如守株待兔)稳定的不是易变的(如价格波动)注意:不能认为思维规律是主观的。规律具有客观性,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的规律都是客观的。不能说人在规律面前无能为力。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但人可以发现、认识和利用规律,但不能发明、创造、改造、改变、消灭规律。规律与规律性现象不同。规律是一种本质的联系,一些规律性现象不能称为规律,它们是受规律支配的现象。如太阳东升西落、水往底处流、四季更替等现象是受万有引力规律支配
4、的现象。规律和规则(守则、纪律、规范等)要区别开来。前者是客观的,不可改变的。后者是主观的,可以改变的。后者的制定根据一定的客观规律制定的。自然科学中的定律、定理、公理、公式不是规律。如万有引力是规律,而万有引力定律却不是规律。哲学上讲的规律与具体规律是共性和个性的关系。不能认为任何规律都是永恒存在、万古不变的。具体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有条件的,规律会随着客观事物本身的性质、内容及所依赖的客观条件的变化而变化。不能认为规律有好坏之分。规律是客观的,其存在和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因而规律无好坏之分。规律可以给人带来积极的作用,也可以带来消极的作用,但不等于规律有好有坏。(2)规律的客观性
5、与普遍性原理内容: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规律是普遍的,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方法论:(1)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律,而不能违背规律,要自觉地按客观规律办事,否则会受到客观规律的惩罚。 (2)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4 说明人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坚持按规律办事。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
6、世界,造福于人类。5.如何按规律办事?1、按客观规律办事,首先要尊重客观规律;2、按客观规律办事,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认识规律、利用规律,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造福于人类;3、按客观规律办事,需要一定的物质条件;4、要做到按规律办事,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6.规律的客观性和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原理表述】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物质世界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客观的;又是可以认识和利用的。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离不开发挥主观能动性;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方法论意义】这就要求我们既要尊重规律,又要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
7、合起来。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做到主观和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五、典例分析(2011高考四川卷39)科学地开发和利用能源才能促进人类的可持续发。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六 安全是核电发展的前提和最高原则。从三里岛和切尔诺贝利核事故的伤痛,到日本福岛核泄漏的阴霾,一次次引发全球对核电安全的高度关注和重视。各国依据核电发展的客观规律和特殊要求,不断反思核电安全标准,检查核电安全建设,完善核电安全措施与技术体系,以推动核电安全日臻完善。联系材料六,从认识论角度,说明人类在发展核电过程中应怎样确保安全。(10分) 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在发展核电过程中,人类主尖依据核电发民菜的客观
8、规律和特殊要求,从安全标准、安全建设、安全措施、技术体系等方面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确保核电安全。(4分) 正确处理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在推动核电发展和应对核事故过程中,人类应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深化和发展对核电安全的认识,运用对核电本质和规律的正确认识,指导核电建设,使核电安全日臻完善。(6分)六、当堂检测1、唯心主义在物质和运动关系的错误是:A、否认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B、夸大相对静止的存在C、认为物质和运动是可以分离的 D、否认运动的主体是物质2、“拔苗助长”没有“助长”反而“助死”的原因是:A、人的主观能动性还没有发挥出来 B、违背了植物生长的规律C、人们不可能认识植物生长的规律 D、
9、没有做到亲身实践3、庖丁解牛,游刃有余;拔苗助长,苗枯田荒。这给我们的启示是:A、现象是规律的外在表现形式 B、人在规律面前是无能为力的C、尊重规律是取得成功的基础 D、解放思想是取得成功的条件4、教材32页,诡辩家欧布里德借钱的故事中,他犯的错误是:A、夸大了静止的相对性,否认了物质运动的绝对性 B、夸大了物质运动的绝对性,否认了事物相对静止的存在 C、把运动看成是精神的运动,否认了物质似乎运动的主体D、承认了运动的绝对性,也承认静止的相对性5、下列说法的错误与欧布里德一样的是:A、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 B、吾心即是宇宙,宇宙既是吾心C、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D、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6
10、、有人认为“水往低处流”是客观规律。对这种观点的正确认识是:A、这种观点是正确的,他揭示了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B、这种观点是正确的,他看到了规律的客观性C、这种观点是错误的,他把事物的运动等同于事物的运动规律D、这种观点是错误的,他把规律和规律的现象混为一谈课后练习与提高一、非选择题1、我国古诗曰:“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原上草”的“枯荣”表明( )A、物质是运动的主体 B、事物是运动变化的C、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D、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2、“刻舟求剑”中的那个楚国人之所以“求”不到“剑”,主要原因是他( )A、否认了船、水、剑的客观存在B
11、、否认了船、水、剑三者有的运动,有的静止C、只承认剑的客观存在 D、不知道船、水、剑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3、宋人有看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疾也!余助苗长也!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也。”此典故的哲学寓意是( )A、事物的运动是有规律的 B、事物的运动是永恒的C、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D、物质和运动不可分4.有两位画家以安静为题各画了一张画,一位画了一个湖,湖面平静,倒映着远山和湖边的花草,好像一面镜子。另一位则画了一个激湍直泻的瀑布,旁边一棵小树,树上一个鸟巢,巢里一只小鸟,小鸟在睡觉。后一位画家才真正理解安静的真义,因为他懂得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
12、运动的载体 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任何物质都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A. B. C. D.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目前72小时的气象预报可以和25年前36小时的气象预报一样可靠。但由于受天气状况原始数据、计算手段、分析能力等条件的限制,气象预报难以避免误差。在这个意义上,天气预报仍然是一门不精确的科学。5.随着气象预报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能够作出更精确和更长期的气象预报,其哲学依据是( )大气运动尽管复杂,但有规律并可以被认识 大气运动的偶然性逐渐向有规律的必然性转化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人们认识这些规律的能力不断提高 科学技术的发展已使人们完全掌握大气运动的规律A. B.
13、 C. D.6.古希腊哲学家克拉底鲁认为,万物只是一种不可名状的“旋风”,瞬息万变。他拒绝给事物以名称,主张对客观事物“什么都不能说”。其错误在于() A.否定了事物的客观性 B.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C.否认了事物的相对静止 D.割裂了物质和运动的关系二、非选择题7、科学家研究发现,人的体力、情绪、智力三种节律的盛衰波动都是有周期的,人自出生之日起,三节律就同生命节律一样开始运行,按照正弦一直延续到死亡。上述发现,说明了哪些哲学道理?参考答案【当堂检测】1.D 2.B3.C 4.B 5.A 6.D 【课后练习与提高】一、单项选择题:1、B 2、D 3、A 4、A 5、B 6、C二、非选择题:7、(1)这一发现说明,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的体力、情绪、智力三种节律的波动是按照一定规律运行的。(2)这一发现还告诉我们:人在客观规律面前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们能认识和利用规律,造福于人类。材料中科学家的研究结果,正是人们能够发现规律的具体表现。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