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地方高校旅游规划与策划专业人才“赛教融合”培养模式构建.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543787 上传时间:2023-11-27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9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方高校旅游规划与策划专业人才“赛教融合”培养模式构建.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地方高校旅游规划与策划专业人才“赛教融合”培养模式构建.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地方高校旅游规划与策划专业人才“赛教融合”培养模式构建.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学术园地AcademicField地方高校旅游规划与策划专业人才赛教融合”培养模式构建朱少武樊亚明(桂林理工大学旅游与风景园林学院,广西桂林5 4 1 0 0 0)摘要:本文结合新文科的内涵及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相关要求,剖析了新文科背景下地方高校旅游规划与策划专业人才培养现状,阐述了地方高校旅游规划与策划专业创新创意人才培养的意义,通过旅游规划与策划专业竞赛类型的分析,构建“赛教融合”教学模式,为旅游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改革提供参考。关键词:赛教融合;地方高校;旅游管理;教学模式新时代背景下,为落实和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实施,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促进文化大繁荣,增强综合国力,2 0 1

2、 9 年4 月2 9 日,教育部、科技部等多部门于天津联合召开的“六卓越一拔尖 计划2.0 启动大会上提出发展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至此,新文科建设在全国拉开了序幕。2020年1 1 月,有关高校和专家在山东共同发布的新文科建设宣言中强调“要根据各自学科专业特点,结合行业领域特定问题,促进八大学科门类特色发展 2。新文科建设背景下,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改革与创新发展面临重大机遇与现实挑战。一方面,要把握文化强国、城乡融合、乡村振兴、美丽中国、健康中国、新型城镇化等一系列国家政策机遇,将满足新时期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学科专业的新使命。另一方面,“旅游+”“+旅游 战略及新一轮科技革命的

3、推动,旅游产业正加速与各个产业进行深度融合,传统的旅游管理专业发展方向与学生专业能力培养面临转向与重构,必须直面现实需求问题与时代发展趋势,加大培养具有创新创意能力的旅游管理专业人才,不断强化培养学生创新性解决实际问题的专业实践能力。1地方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现状1.1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模糊新文科背景下,地方高校的人才培养方案更要立足地方经济发展,着重培养具有创新性、能解决实际问题、具有新文科的现实关怀与批判精神的专业人才3。但现状是,大多数地方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主要根据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通过参考借鉴中山大学、南开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云南大学等国内知名大学相

4、关人才培养方案而制定,教学内容主要由基础类、理论类、实践类等课程体系组成,往往大同小异,没有充分凸显地域特色与地方院校优势学科背景特点。课程教学内容、作业练习也主要以已开发成熟的古村、古镇、自然景区等传统类型旅游区为主,注重资源型旅游产品和空间布局,而对主题性、创意性、文化性旅游区等关注较少,这样培养出来的旅游规划与策划专业人才与当前或未来一段时间内社会需求脱节与错位。面向未来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模糊不清,很难较好地服务国家和地方社会经济发展。1.2人才培养的创新意识不足地方高校由于教学资源遗之、实验设备不全、双师型人才不足、实践平台较少等限制,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通常以理论知识讲授为主,学生课程

5、作业的规划与策划练习则以虚拟目的地或固定目的地进行,选题往往比较老旧、单一,目的地信息较少,规划基金项目:广西高等教学本科教改项目“新文科理念下旅游管理专业交叉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2 0 2 1 JGA202)”第一作者:朱少武(1 9 8 4-),男,硕士,高级规划师,从事乡村旅游规划与开发研究。E-mail:通讯作者:樊亚明(1 9 7 8-),男,博士,副教授,从事旅游规划、目的地可持续管理研究。E-mail:5 1 6 6 1 9 0 6 q q.c o m46147与策划要求不高。近年来受疫情影响,学生很难到现场进行实地调研、考察,无法现场了解目的地实情和游客需求,较难激发

6、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创新意识。另外,学生的规划思维与设计思路通常也局限于书本所学和老师课堂所讲,对于本专业发展新形势、行业发展的新热点、地域文化特色很难创造性地运用在自己的规划与策划课程作业中,造成规划与策划思维混乱、思路不清、内容堆砌,导致规划与策划的项目内容与整体框架逻辑不相符,规划与策划方案缺乏对地域历史文化的深度挖掘和创意,与市场需求脱节严重,无法达成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1.3人才培养的实践能力较弱目前,地方高校旅游规划与策划专业的课程体系主要以古镇、古村、自然资源旅游区为主,规划与策划强调对目的地专业诊断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体包括前期目的地踏查与周边调研、文献查阅、旅游资源评价、目的地分

7、析与评价、规划与策划方案合理评判与模拟等,但受师资力量不足的影响,课程设置与教学难以合理,造成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衔接不畅,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脱节,专业课程的深度、广度难以统一,造成学生的规划图纸表达水平不高,学生对目的地区域环境、市场环境、地理环境、行业环境的分析解读偏弱,学生重视旅游产品的规划与策划,忽视主题提炼和IP塑造,重视旅游产品的完整性,忽视旅游产品的特色和差异塑造,导致学生的作品大同小异,规划与策划的创新创意能力与实践水平提升有限,无法有效实现高校人才培养与企业人才需求的对接匹配。2、旅游规划与策划专业竞赛类型分析当前,随着社会各界对创新型应用人才培养的日益重视,各类学科专业竞赛如

8、火如茶,激发了广大青年大学生的参与热情。与旅游规划与策划专业相关的竞赛活动也不断增多,类型丰富多样。根据对全国各个省份有关旅游类比赛的统计,按比赛的级别及参赛范围可以划分为省级和国家级,其中国家级共有3项,省级比赛有4 7 项。按比赛作品类型可以分为综合类赛事和专项类赛事。综合类赛事比赛作品类型多样化,有目的地规划与策划类、文创产品设计类、旅游线路产品设计类、目的地营销类和旅游创业类等,共有2 1 项综合类比赛。专项类赛事主要有三种类型,其中文创创意产品设计2 0 项,旅游线路产品设计比赛5 项,创业类比赛4 项。可以看出,各省新增旅游类比赛明显增多,一方面突显了旅游产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重要

9、性及政府对旅游行业的重视,另一方面反映市场巨大的需求和存在的问题。大学生是非常具有活力的创新群体,也是未来旅游消费的生力军。各地通过比赛一方面可以提升当地旅游的影响力,借助大学生的创新及创意,不断提升当地旅游各个层面的发展水平,另一方面,大学生通过旅游类比赛,把课堂的理论应用于实践,对接市场需求,可以提升大学生专业综合素养,并在比赛过程中提升对专业的综合认知和自信心。除了省级及国家级旅游类比赛,一些市、县、景区也不定期针对当地旅游业发展的需求举办一些旅游类比赛,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全面发展。3、地方高校旅游规划与策划专业人才“赛教融合”培养模式构建伴随着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人们对美好生活的

10、需求不断提升,地方高校的旅游规划与策划专业虽然开设较晚,但办学规模不断壮大,专业发展速度较快。学科专业竞赛能有效克服办学条件较差、师资力量较弱、人才培养定位不清晰、学生实践能力较差、理论教学和实践生产脱节、学生就业与市场需求错位等诸多问题,已成为地方高校促进专业教学、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之一。为此,应大力推进教学模式改革,努力构建“赛教融合”教学模式,把专业竞赛与课程教学、科研项目、实践项目、创新创业等有机融通,通过赛中学、赛中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教,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专业人才。3.1优化教学内容,激发学习动力新文科背景下,基于培养创新型、复合型人才的目标,必须优化旅游规

11、划与策划专业课程内容体系,把专业竞赛相关内容融入课程教学内容中,以“赛教融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一是优化通识课程的教学,如增加中国地域文化概论课程,通过此课程,系统梳理我国传统优秀文化的发展脉络和各地多彩的地域文化,夯实学生的传统文化根基,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好奇心和学习的自觉性,树立文化自信:优化旅游规划原理区域旅游规划实务风景旅游区规划与设计课程的教学内容设计,通过结合学生熟悉的经典案例、参赛获奖优秀作品,分析其作品背景后的逻辑和创新创意,邀请高年级参赛获奖学生课堂现场分享团队在设计作品的感受,解答低年级学生的问题。二是在区域旅游规划实务和风景旅游区规划与设计课程中创新教学方式,改变以往以

12、“教 为主的教学方法,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项目式、问题导向教学方法4,锻炼学生运用已学理论知识自主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专业教师仅在现场起辅导或引导的作用,并及时解答问题,针对大家在比赛或学习中的共性问题可做专题式讲解。如瞄准某项重大的专业竞赛,通过推进多学期跟踪教学,把竞赛项目融入各年级的专业课程教学中,可以增强课程设计作业的目标性,便于多学科、多年级、编辑徐曼跨学期对课程设计作业广度与深度的持续教学跟进,也便于学生系统理解与掌握专业理论知识、锻炼解决复杂问题的实践能力,也有利于把学生从繁重、蜻蜓点水式的课程设计作业中解脱出来,激发继续深造学习和从事本专业工作的动力。三是优化实践课程的教学

13、模式与考核方法,以专业竞赛作为实践教学内容,以竞赛获奖作为课程成绩重要依据,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类专业竞赛,努力获得好成绩,实现以赛促学、以赛促教。3.2改革教学模式,创新培养途径在明确学科发展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上,通过“赛教融合”有效推进“产、学、研、赛、创 五位一体教学模式构建,形成多层次、立体化的人才培养途径。传统“产学研”重视的是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相结合,是科研、教育、生产不同社会分工在功能与资源优势上的协同与集成化,但对多数文科学生的培养作用有限。当前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互联网+”大赛、挑战杯比赛等如火如茶开展,大大激发了青年大学生创新和创意活力,把“创新与创意 融入专业课程

14、内容中,将有效促进传统优秀地域文化和新技术在旅游规划与策划的创新转化和应用,提高学生把握专业发展趋势的能力与学习积极性。与专业课程内容相关的行业竞赛、毕业设计作品展、多校联合课程设计等多类型“赛”与“产、学、研、创”的融合,更加有助于培养学生利用新理念、新技术、新方法在旅游规划与策划中的应用与创新,也有利于促进教师利用新技术探索“线上+线下交又混合的教学方式改革,不断引入优质的网络课程资源,将科研成果、专业会议、学术讲座融入课堂教学,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3.3强化学科交叉,凸显地方特色坚持特色发展是地方高校旅游规划与策划专业办学成功的关键。立足高校自身优势,紧密围绕高校所在旅游业发展需求,深入

15、挖掘专业所在地域资源优势,结合不同专业学科知识理论和旅游规划与策划学科交又,寻找特色化发展之路。桂林理工大学旅游规划与策划专业以学校优势学科一一旅游管理为基础,充分利用地方特色,优化整合,持续推进“旅游规划与策划+风景园林融合发展,强化旅游规划与策划课程群建设与风景园林专业能力培养,实现课堂教学、社会实践与旅游行业的有机结合1 5。注重学科交又与融合,以科研项目驱动式教学模式实现教学方法的创新,引入专业设计竞赛,训练创新创意设计能力的同时注重对交叉式学科的混合培养,走出地方高校专业特色发展的创新之路。近年来,积极推进把竞赛融入课程教学实践中,学生在全国红色旅游策划大赛、广西文化旅游创新设计大赛

16、、全国3D设计大赛、全国数字艺术大赛等相关交又学科专业竞赛中获得多项佳绩。如在区域旅游规划实务风景旅游区规划与设计课程教学中,瞄准一年一度的全国红色旅游策划大赛进行:(1)首先结合竞赛内容,让学生自己选择感兴趣赛道作为课程设计作业,围绕各赛道要求给学生梳理专业基础知识体系一一如何收集基础资料、如何分析目的地历史文化地理等资料、如何提炼主题、如何围绕主题策划旅游产品、如何在空间上进行布局:(2)探讨旅游规划相关理论与内涵,如何在竞赛实践中体现与应用:(3)引导学生掌握旅游规划与策划基本方法,以创新精神进行文旅线路、目的地规划、文创产品等创作设计,注重作品的创意性、特色性、可行性,设计国际视野、中

17、国风格、地域特色的旅游产品;(4)规划理性思考与设计表达训练,提升学生利用大数据、信息技术及计算机辅助规划与策划的数据分析、文案写作与图纸表达能力。4、结论新文科背景下,地方高校旅游规划与策划专业应坚持不断改革与探索人才培养模式,以社会和行业需求为导向,提升学生综合竞争力,通过“赛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有效促进学生专业思维与创新精神培育,在专业实践上不断开拓创新。随着各级各类竞赛不断丰富与发展,为“赛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实践提供越来越多平台,也为新时代旅游规划与策划专业创新型、复合型人才培养提供助力与见证。参考文献:1樊丽明.“新文科”:时代需求与建设重点 J.中国大学教学,2 0 2 0(0 5):4-8.2宁琦。社会需求与新文科建设的核心任务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 0 2 0,2 8(2):1 3-1 7.3黄启兵,田晓明.“新文科”的来源、特性及建设路径 J。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 0 2 0,8(0 2):7 5-8 3.4段禹,崔延强新文科建设的理论内涵与实践路向 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 0 2 0,5 2(2):149-156.5吴岩一流本科一流专业一流人才 J中国大学教学,2017,(11):4-12,17.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百度文库年卡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