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案件审查工作的基本程序及方法.ppt

上传人:胜**** 文档编号:803744 上传时间:2024-03-22 格式:PPT 页数:79 大小:6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案件审查工作的基本程序及方法.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9页
案件审查工作的基本程序及方法.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9页
案件审查工作的基本程序及方法.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9页
案件审查工作的基本程序及方法.ppt_第4页
第4页 / 共79页
案件审查工作的基本程序及方法.ppt_第5页
第5页 / 共7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案件审查案件审查的基本程序和要求的基本程序和要求纪律审查的提出纪律审查的提出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把严明党的纪律提到新的高度,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工作报告中,纪律审查一词取代了查办案件。从查办案件到纪律审查,是纪检监察机关的性质和职能以及承担的任务所决定的,是对党章规定的回归。党章第四十四条明确规定,党的各级纪律检查委员会的主要任务是:维护党的章程和其他党内法规,检查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的执行情况,协助党的委员会加强党风建设和组织协调反腐败工作。纪律审查与案件审查的关系纪律审查与案件审查的关系纪律审查是大概念,包括案件审查。纪律审查是指对党员和监察对象的思想和行为是否符合或者是否违反

2、党纪政纪规定进行审查,既可以对违纪违法行为进行查核和给予相应处理,也可以对只有苗头性倾向尚未发生违纪行为进行提醒教育,还可以对暂未发现任何问题的单位和个人进行监督审查,督促其加强教育,完善制度,提高执行力等。案件审查的概念案件审查的概念案件审查,是 纪检监察机关为查明违犯党纪政纪案件的事实真相所进行的活动。主要是指对贪腐问题进行查处。虽然也有作风案件,但更主要针对严重违纪甚至涉嫌违法的行为,往往伴随党内“两规”和行政“两指”措施。纪律审查的形式可以多样,比如函询,约谈、诫勉谈话,一般性信访调查,干部提拔廉政审核,任前廉政谈话,日常监督检查等。案件审查的基本要求案件审查的基本要求案件审查相对一般

3、性的纪律审查,要求更加严格,必须正式立案,程序严格,安全文明,证据确凿,经得起历史考验。基本要求是: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定性准确,处理恰当,手续完备和程序合法。被纪律审查的党员干部未必有问题,其中很多人并无问题或者问题非常轻微,我们每年通过纪律审查为党员干部澄清问题还其清白的人数远远超过被查处对象。而被立案审查的对象大多数问题严重,部分涉嫌违法被移送司法。案件审查案件审查是党和政府赋予纪检监察机关的一项重是党和政府赋予纪检监察机关的一项重要职责。要职责。案件审查的任务案件审查的任务可概括为:查明案件事可概括为:查明案件事实,收集确实充分的证据,使违纪者受到应有惩实,收集确实充分的证据,使违纪者

4、受到应有惩处,保护没有违纪的人不受追究,教育纪检监察处,保护没有违纪的人不受追究,教育纪检监察对象遵纪守法对象遵纪守法。案件审查的任务 根据根据中国共产党案件检查工作条例中国共产党案件检查工作条例(以下简以下简称称案件检查条例案件检查条例)、行政监察法行政监察法、监察机监察机关调查处理政纪案件办法关调查处理政纪案件办法以下简称以下简称调查处理办调查处理办法法等规定,等规定,案件审查工作一般经过受理、初步核案件审查工作一般经过受理、初步核实、立案、调查、移送审理五个阶段。实、立案、调查、移送审理五个阶段。下面我们着重从这五个阶段研究其程序、内容和下面我们着重从这五个阶段研究其程序、内容和做好每个

5、阶段工作的基本要求和方法。做好每个阶段工作的基本要求和方法。案件审查工作的五个阶段案件审查工作的五个阶段一、案件受理一、案件受理 纪检监察案件受理纪检监察案件受理,是指纪检监察机关按照规,是指纪检监察机关按照规定接受涉及党组织和党员,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定接受涉及党组织和党员,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和由国家行政机关任命的其他人员违犯党纪政纪员和由国家行政机关任命的其他人员违犯党纪政纪行为的线索和材料,并予以恰当处理的活动。它包行为的线索和材料,并予以恰当处理的活动。它包括受理范围、线索来源、受理程序。括受理范围、线索来源、受理程序。(一一)受理范围受理范围 案件受理包括党纪案件受理和政纪案件受

6、理两个方面。案件受理包括党纪案件受理和政纪案件受理两个方面。案件受理包括党纪案件受理和政纪案件受理两个方面。案件受理包括党纪案件受理和政纪案件受理两个方面。案件查检条例案件查检条例案件查检条例案件查检条例和和和和行政监察法行政监察法行政监察法行政监察法已分别对受理的范围作已分别对受理的范围作已分别对受理的范围作已分别对受理的范围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出了明确的规定出了明确的规定出了明确的规定(略略略略)。我们主要注意把握四点:我们主要注意把握四点:我们主要注意把握四点:我们主要注意把握四点:一是一是一是一是下级机关不得受理上级机关管辖的对象,如受委托,下级机关不得受理上级机关管辖的对象,如受委托,下

7、级机关不得受理上级机关管辖的对象,如受委托,下级机关不得受理上级机关管辖的对象,如受委托,下级机关可以对上级机关受理的对象进行初步核实;下级机关可以对上级机关受理的对象进行初步核实;下级机关可以对上级机关受理的对象进行初步核实;下级机关可以对上级机关受理的对象进行初步核实;二是二是二是二是上级机关在必要时可以直接受理下级机关管辖的对上级机关在必要时可以直接受理下级机关管辖的对上级机关在必要时可以直接受理下级机关管辖的对上级机关在必要时可以直接受理下级机关管辖的对象;象;象;象;三是三是三是三是按干部管理权限,实行属地管理按干部管理权限,实行属地管理按干部管理权限,实行属地管理按干部管理权限,实

8、行属地管理(除上级指定异地除上级指定异地除上级指定异地除上级指定异地受理外受理外受理外受理外);四是四是四是四是管理有争议的,由其共同的上级机关确定受理。管理有争议的,由其共同的上级机关确定受理。管理有争议的,由其共同的上级机关确定受理。管理有争议的,由其共同的上级机关确定受理。(二二)受理线索来源及形式受理线索来源及形式 根据根据根据根据案件检查条例案件检查条例案件检查条例案件检查条例第十条、第十条、第十条、第十条、实施细则实施细则实施细则实施细则第六条、第六条、第六条、第六条、调查处理办法调查处理办法调查处理办法调查处理办法第八条的规定,第八条的规定,第八条的规定,第八条的规定,受理案件线

9、索来源,主受理案件线索来源,主受理案件线索来源,主受理案件线索来源,主要有以下几种:要有以下几种:要有以下几种:要有以下几种:1 1、党员、干部、群众或其他组织检举、控告;、党员、干部、群众或其他组织检举、控告;、党员、干部、群众或其他组织检举、控告;、党员、干部、群众或其他组织检举、控告;2 2、领导交办;、领导交办;、领导交办;、领导交办;3 3、有关机关移送,如:司法移送;、有关机关移送,如:司法移送;、有关机关移送,如:司法移送;、有关机关移送,如:司法移送;4 4、违纪者自述;、违纪者自述;、违纪者自述;、违纪者自述;5 5、纪检监察机关发现等。其受理形式主要有:书面形、纪检监察机关

10、发现等。其受理形式主要有:书面形、纪检监察机关发现等。其受理形式主要有:书面形、纪检监察机关发现等。其受理形式主要有:书面形式、口头形式、录音录像形式等。式、口头形式、录音录像形式等。式、口头形式、录音录像形式等。式、口头形式、录音录像形式等。(三三)受理程序受理程序 1、受理材料的接受、受理材料的接受 承办单位收到各类涉及纪检监察对象违纪行为承办单位收到各类涉及纪检监察对象违纪行为的线索和材料后,应认真填写受理登记表进行登的线索和材料后,应认真填写受理登记表进行登记以备查考。受理交办、批办、移送的案件,必记以备查考。受理交办、批办、移送的案件,必须有书面依据。须有书面依据。受理登记内容包括:

11、受理登记内容包括:收到时间、举报人姓名、收到时间、举报人姓名、地址、反映的问题内容、涉及人员的姓名、单位、地址、反映的问题内容、涉及人员的姓名、单位、身份等,力求准确详明。身份等,力求准确详明。2、受理材料的处理、受理材料的处理对正在进行初步核实或立案调查的,应迅速转承对正在进行初步核实或立案调查的,应迅速转承办调查组调查;办调查组调查;属于下级纪检监察机关受理范围的,应尽快交办属于下级纪检监察机关受理范围的,应尽快交办或转办;或转办;对所反映的主要问题内容不具体,无法查证的,对所反映的主要问题内容不具体,无法查证的,或是过去已作过调查并作出结论没有新内容的,应或是过去已作过调查并作出结论没有

12、新内容的,应留存备查;留存备查;对需要查清所反映的主要问题,以决定是否立案对需要查清所反映的主要问题,以决定是否立案的,应提出初步核实的意见,报分管领导审批。的,应提出初步核实的意见,报分管领导审批。纪检监察机关受理违纪线索或材料登记表二、初步核实二、初步核实 初步核实初步核实,是指纪检监察机关在立案之前按照规,是指纪检监察机关在立案之前按照规定对受理的纪检监察对象违法违纪的线索和材料,定对受理的纪检监察对象违法违纪的线索和材料,进行初步核实、证实的活动。初步核实的任务是,进行初步核实、证实的活动。初步核实的任务是,了解所反映的主要问题是否存在,为立案与否提供了解所反映的主要问题是否存在,为立

13、案与否提供依据。依据。(一一)初步核实的方法与要求初步核实的方法与要求 根据根据根据根据案件检查条例案件检查条例案件检查条例案件检查条例第十三条规定,初步核实可第十三条规定,初步核实可第十三条规定,初步核实可第十三条规定,初步核实可以采取以下以采取以下以采取以下以采取以下6 6种方法收集证据:种方法收集证据:种方法收集证据:种方法收集证据:查阅、复制与案件有关查阅、复制与案件有关查阅、复制与案件有关查阅、复制与案件有关的文件、资料、帐册、单据、会议记录、工作笔记等书的文件、资料、帐册、单据、会议记录、工作笔记等书的文件、资料、帐册、单据、会议记录、工作笔记等书的文件、资料、帐册、单据、会议记录

14、、工作笔记等书面材料;面材料;面材料;面材料;要求有关组织提供与案件有关的文件、资料要求有关组织提供与案件有关的文件、资料要求有关组织提供与案件有关的文件、资料要求有关组织提供与案件有关的文件、资料等书面材料以及其他必要的情况;等书面材料以及其他必要的情况;等书面材料以及其他必要的情况;等书面材料以及其他必要的情况;要求有关人员在规要求有关人员在规要求有关人员在规要求有关人员在规定的时间、地点就案件涉及的问题作出说明;定的时间、地点就案件涉及的问题作出说明;定的时间、地点就案件涉及的问题作出说明;定的时间、地点就案件涉及的问题作出说明;必要时必要时必要时必要时可以对与案件有关的人员和事项进行录

15、音、拍照、摄像;可以对与案件有关的人员和事项进行录音、拍照、摄像;可以对与案件有关的人员和事项进行录音、拍照、摄像;可以对与案件有关的人员和事项进行录音、拍照、摄像;对案件所涉及的专门性问题,提请有关的专门机构或对案件所涉及的专门性问题,提请有关的专门机构或对案件所涉及的专门性问题,提请有关的专门机构或对案件所涉及的专门性问题,提请有关的专门机构或人员作出鉴定结论;人员作出鉴定结论;人员作出鉴定结论;人员作出鉴定结论;收集其他能够证明案件真实情况收集其他能够证明案件真实情况收集其他能够证明案件真实情况收集其他能够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一切证据。的一切证据。的一切证据。的一切证据。初步核实要求迅速、

16、及时、隐密。注意把握三点:初步核实要求迅速、及时、隐密。注意把握三点:初步核实要求迅速、及时、隐密。注意把握三点:初步核实要求迅速、及时、隐密。注意把握三点:一是一是一是一是一经决定就要集中力量、集中时间,抓住所反映一经决定就要集中力量、集中时间,抓住所反映一经决定就要集中力量、集中时间,抓住所反映一经决定就要集中力量、集中时间,抓住所反映的主要问题迅速调查取证,尽可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查的主要问题迅速调查取证,尽可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查的主要问题迅速调查取证,尽可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查的主要问题迅速调查取证,尽可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查清问题的事实真相。清问题的事实真相。清问题的事实真相。清问题的事实

17、真相。二是二是二是二是要突出重点,针对反映的若干要突出重点,针对反映的若干要突出重点,针对反映的若干要突出重点,针对反映的若干问题,应首先选择主要和易查的问题进行初核,只要能问题,应首先选择主要和易查的问题进行初核,只要能问题,应首先选择主要和易查的问题进行初核,只要能问题,应首先选择主要和易查的问题进行初核,只要能查证一两个构成违法违纪的主要问题,即可提请立案调查证一两个构成违法违纪的主要问题,即可提请立案调查证一两个构成违法违纪的主要问题,即可提请立案调查证一两个构成违法违纪的主要问题,即可提请立案调查。切忌拖而不决、主次不分。查。切忌拖而不决、主次不分。查。切忌拖而不决、主次不分。查。切

18、忌拖而不决、主次不分。三是三是三是三是应注意保密,应尽应注意保密,应尽应注意保密,应尽应注意保密,应尽可能在小范围内进行,一方面以防授以违纪者反调查活可能在小范围内进行,一方面以防授以违纪者反调查活可能在小范围内进行,一方面以防授以违纪者反调查活可能在小范围内进行,一方面以防授以违纪者反调查活动之机,使其串供或制造伪证、毁证,给初步核实制造动之机,使其串供或制造伪证、毁证,给初步核实制造动之机,使其串供或制造伪证、毁证,给初步核实制造动之机,使其串供或制造伪证、毁证,给初步核实制造障碍;另一方面避免对违纪情节轻微或反映问题失实的,障碍;另一方面避免对违纪情节轻微或反映问题失实的,障碍;另一方面

19、避免对违纪情节轻微或反映问题失实的,障碍;另一方面避免对违纪情节轻微或反映问题失实的,造成不良社会影响或挫伤有关人员的积极性。造成不良社会影响或挫伤有关人员的积极性。造成不良社会影响或挫伤有关人员的积极性。造成不良社会影响或挫伤有关人员的积极性。(二二)初步核实的程序初步核实的程序 初步核实的程序,是指办案人员在初步核实过程中初步核实的程序,是指办案人员在初步核实过程中初步核实的程序,是指办案人员在初步核实过程中初步核实的程序,是指办案人员在初步核实过程中所应遵循的先后顺序。它包括:所应遵循的先后顺序。它包括:所应遵循的先后顺序。它包括:所应遵循的先后顺序。它包括:1 1、办理初步核实手续,、

20、办理初步核实手续,、办理初步核实手续,、办理初步核实手续,即填写即填写即填写即填写初步核实呈批表初步核实呈批表初步核实呈批表初步核实呈批表、报分管领导批准;、报分管领导批准;、报分管领导批准;、报分管领导批准;2 2、确、确、确、确定初步核实人员,即根据需核实的内容、所涉及的专业定初步核实人员,即根据需核实的内容、所涉及的专业定初步核实人员,即根据需核实的内容、所涉及的专业定初步核实人员,即根据需核实的内容、所涉及的专业范围等,由纪检监察机关单独或会同有关部门联合组成范围等,由纪检监察机关单独或会同有关部门联合组成范围等,由纪检监察机关单独或会同有关部门联合组成范围等,由纪检监察机关单独或会同

21、有关部门联合组成调查组。调查组。调查组。调查组。3 3、制定初步核实的方案,即调查组应在认真、制定初步核实的方案,即调查组应在认真、制定初步核实的方案,即调查组应在认真、制定初步核实的方案,即调查组应在认真分析线索和熟悉政策法规的基础上,制定详细的初核方分析线索和熟悉政策法规的基础上,制定详细的初核方分析线索和熟悉政策法规的基础上,制定详细的初核方分析线索和熟悉政策法规的基础上,制定详细的初核方案,以明确步骤、选择重点、分工负责。案,以明确步骤、选择重点、分工负责。案,以明确步骤、选择重点、分工负责。案,以明确步骤、选择重点、分工负责。4 4、实施初步、实施初步、实施初步、实施初步核实,它包括

22、:初步核实的宣布、向知情人或机关单位核实,它包括:初步核实的宣布、向知情人或机关单位核实,它包括:初步核实的宣布、向知情人或机关单位核实,它包括:初步核实的宣布、向知情人或机关单位调查核实、形成初步核实情况报告并提出下一步工作建调查核实、形成初步核实情况报告并提出下一步工作建调查核实、形成初步核实情况报告并提出下一步工作建调查核实、形成初步核实情况报告并提出下一步工作建议。议。议。议。初步核实呈批表(三三)初步核实结果的处理初步核实结果的处理 经分管领导批准后,调查组应根据经分管领导批准后,调查组应根据案件检案件检查条例查条例、实施细则实施细则和和调查处理办法调查处理办法的的规定,分别情况,出

23、具初步核实情况报告,对初规定,分别情况,出具初步核实情况报告,对初步核实结果作如下处理:步核实结果作如下处理:1、对经初步核实,反映的问题不实或失实的,、对经初步核实,反映的问题不实或失实的,除应向被反映人及所在单位党组织说明情况外,除应向被反映人及所在单位党组织说明情况外,必要时,还应在一定范围内予以澄清。必要时,还应在一定范围内予以澄清。2、对经初步核实,虽有违纪事实,但情节轻、对经初步核实,虽有违纪事实,但情节轻微,或具有从轻或减轻情节,不需追究纪律责任的,微,或具有从轻或减轻情节,不需追究纪律责任的,应建议有关党组织或行政机关作出恰当处理。或对应建议有关党组织或行政机关作出恰当处理。或

24、对其批评教育;或责成其作出检查;或责令其停止正其批评教育;或责成其作出检查;或责令其停止正在实施的违纪行为;或在一定范围内通报批评以及在实施的违纪行为;或在一定范围内通报批评以及职务调整等。上述方式既可单独使用,也可合并使职务调整等。上述方式既可单独使用,也可合并使用。用。3、对经初步核实,触犯法律,应追究刑事责任、对经初步核实,触犯法律,应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将材料移送司法机关。的,应将材料移送司法机关。4、对经初步核实,确有违纪事实,需追究纪律、对经初步核实,确有违纪事实,需追究纪律责任的,应写出初步核实情况报告,提请立案。责任的,应写出初步核实情况报告,提请立案。三、立案三、立案 纪检监察

25、纪检监察立案立案,是指纪检监察机关按照其管辖权,是指纪检监察机关按照其管辖权限、对检举、控告以及发现的纪检监察对象违法违限、对检举、控告以及发现的纪检监察对象违法违纪问题,经过初步核实,认为确有违法违纪事实,纪问题,经过初步核实,认为确有违法违纪事实,并需追究党纪政纪责任的,决定进行深入调查,并并需追究党纪政纪责任的,决定进行深入调查,并按规定办理批准手续的一种程序活动。按规定办理批准手续的一种程序活动。(一一)立案的条件立案的条件 根据根据案件检查条例案件检查条例第十六条和第十六条和行政监察法行政监察法第三十一条第一款的规定,纪检监察机关立案,第三十一条第一款的规定,纪检监察机关立案,必须同

26、时具备两个条件: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1、确实存在违法违纪事实。、确实存在违法违纪事实。这是纪检监察机关这是纪检监察机关立案的前提条件。立案所需要的违法违纪事实,必立案的前提条件。立案所需要的违法违纪事实,必须是建立在经过初步核实,并符合客观真实情况的须是建立在经过初步核实,并符合客观真实情况的事实材料基础上。那些凭主观臆断或未经查证清楚事实材料基础上。那些凭主观臆断或未经查证清楚的所谓违法违纪事实,都不能作为立案的事实依据。的所谓违法违纪事实,都不能作为立案的事实依据。2 2 2 2、需要追究党纪政纪责任。、需要追究党纪政纪责任。、需要追究党纪政纪责任。、需要追究党纪政纪责任。这是立案的规范

27、条件。纪检监察对象确有违法违纪这是立案的规范条件。纪检监察对象确有违法违纪这是立案的规范条件。纪检监察对象确有违法违纪这是立案的规范条件。纪检监察对象确有违法违纪事实,这只是立案的一个条件,并不是所有的违法违纪事实,这只是立案的一个条件,并不是所有的违法违纪事实,这只是立案的一个条件,并不是所有的违法违纪事实,这只是立案的一个条件,并不是所有的违法违纪事实都必须立案查处,而要对照党纪政纪规范的有关规事实都必须立案查处,而要对照党纪政纪规范的有关规事实都必须立案查处,而要对照党纪政纪规范的有关规事实都必须立案查处,而要对照党纪政纪规范的有关规定,当需要追究党纪政纪责任时,才能决定予以立案。定,当

28、需要追究党纪政纪责任时,才能决定予以立案。定,当需要追究党纪政纪责任时,才能决定予以立案。定,当需要追究党纪政纪责任时,才能决定予以立案。立案的上述两个条件必须同时具备,缺一不可。只有纪立案的上述两个条件必须同时具备,缺一不可。只有纪立案的上述两个条件必须同时具备,缺一不可。只有纪立案的上述两个条件必须同时具备,缺一不可。只有纪检监察对象存在违法违纪事实,并达到了需要追究党纪检监察对象存在违法违纪事实,并达到了需要追究党纪检监察对象存在违法违纪事实,并达到了需要追究党纪检监察对象存在违法违纪事实,并达到了需要追究党纪政纪责任的程度,才能决定立案。政纪责任的程度,才能决定立案。政纪责任的程度,才

29、能决定立案。政纪责任的程度,才能决定立案。(二二)立案的程序立案的程序 纪检监察机关决定立案,一般遵循如下四个程序:纪检监察机关决定立案,一般遵循如下四个程序:纪检监察机关决定立案,一般遵循如下四个程序:纪检监察机关决定立案,一般遵循如下四个程序:1、审查立案材料、审查立案材料 审查立案材料,是正确及时立案的关键。立案或不予审查立案材料,是正确及时立案的关键。立案或不予审查立案材料,是正确及时立案的关键。立案或不予审查立案材料,是正确及时立案的关键。立案或不予立案,决定于对案件材料审查的结果。审查立案材料的立案,决定于对案件材料审查的结果。审查立案材料的立案,决定于对案件材料审查的结果。审查立

30、案材料的立案,决定于对案件材料审查的结果。审查立案材料的过程,就是确认有无违法违纪事实和分析、评判这种违过程,就是确认有无违法违纪事实和分析、评判这种违过程,就是确认有无违法违纪事实和分析、评判这种违过程,就是确认有无违法违纪事实和分析、评判这种违法违纪事实是否需要追究纪律责任的过程。当审查认为法违纪事实是否需要追究纪律责任的过程。当审查认为法违纪事实是否需要追究纪律责任的过程。当审查认为法违纪事实是否需要追究纪律责任的过程。当审查认为所获取的证据材料已具备立案条件的,应及时提请立案。所获取的证据材料已具备立案条件的,应及时提请立案。所获取的证据材料已具备立案条件的,应及时提请立案。所获取的证

31、据材料已具备立案条件的,应及时提请立案。需要指出,查清全部案件事实是立案后调查阶段的任务。需要指出,查清全部案件事实是立案后调查阶段的任务。需要指出,查清全部案件事实是立案后调查阶段的任务。需要指出,查清全部案件事实是立案后调查阶段的任务。那种先调查后立案,未查清全部案件事实就不立案,或那种先调查后立案,未查清全部案件事实就不立案,或那种先调查后立案,未查清全部案件事实就不立案,或那种先调查后立案,未查清全部案件事实就不立案,或者草率立案的作法,都是不正确的。者草率立案的作法,都是不正确的。者草率立案的作法,都是不正确的。者草率立案的作法,都是不正确的。2、呈报、呈报立案呈批报告立案呈批报告

32、经过对立案材料进行审查,认为已达到立案标经过对立案材料进行审查,认为已达到立案标准,符合立案条件就要按规定写出准,符合立案条件就要按规定写出立案呈批报立案呈批报告告。立案呈批报告立案呈批报告是审批机关及其负责人是审批机关及其负责人审查批准立案的主要依据。其主要内容:一是说审查批准立案的主要依据。其主要内容:一是说明案件线索来源及反映的主要问题;二是说明被明案件线索来源及反映的主要问题;二是说明被反映者的自然情况;三是说明经初步核实认定的反映者的自然情况;三是说明经初步核实认定的主要违纪问题,以及造成的危害和影响,并说明主要违纪问题,以及造成的危害和影响,并说明已掌握的证据材料;四是针对主要违纪

33、问题,写已掌握的证据材料;四是针对主要违纪问题,写出立案所依据的党纪政纪条规等;五是提出呈报出立案所依据的党纪政纪条规等;五是提出呈报单位的意见,即提出应予立案的建议等。单位的意见,即提出应予立案的建议等。3、审查批准立案、审查批准立案 审查批准立案,是审批机关在接到审查批准立案,是审批机关在接到立案呈批立案呈批报告报告后,经过认真审核违纪事实,对照有关党纪后,经过认真审核违纪事实,对照有关党纪政纪条规等,决定是否立案调查的程序。这是立案政纪条规等,决定是否立案调查的程序。这是立案工作的关键环节。工作的关键环节。对违纪问题的立案,应由集体研究决定。审批机关对违纪问题的立案,应由集体研究决定。审

34、批机关及其负责人收到及其负责人收到立案呈批报告立案呈批报告后,要抓紧安排后,要抓紧安排召开常委会议或党委政府会议、局务会议,讨论研召开常委会议或党委政府会议、局务会议,讨论研究立案事项。究立案事项。4、立案决定的通知与通报、立案决定的通知与通报 审查批准立案后,立案机关应将立案决定审查批准立案后,立案机关应将立案决定通知通知被立案人被立案人和所在单位(一般应在和所在单位(一般应在24小时小时内通知被立案人,并由被立案人签字内通知被立案人,并由被立案人签字),同,同时,应将立案决定通报同纪党委组织部门。时,应将立案决定通报同纪党委组织部门。如认为有碍纪检监察机关调查取证的,在批如认为有碍纪检监察

35、机关调查取证的,在批准立案后,也可暂不通知被立案人及其所在准立案后,也可暂不通知被立案人及其所在单位。单位。立案呈批报告立案决定书 四、调查四、调查 调查调查,是指纪检监察机关及其办案人员,按照,是指纪检监察机关及其办案人员,按照规定的程序,运用规定的方法、手段和措施,对已规定的程序,运用规定的方法、手段和措施,对已立案的违纪案件通过调查收集证据,查明违纪事实立案的违纪案件通过调查收集证据,查明违纪事实的活动。的活动。一)、调查前的准备一)、调查前的准备 调查前的准备工作包括:组成调查组、熟调查前的准备工作包括:组成调查组、熟悉已有材料及相关政策法规、拟定调查方案等。悉已有材料及相关政策法规、

36、拟定调查方案等。准备工作是否充分,有时直接关系到案件查处准备工作是否充分,有时直接关系到案件查处的成败,比如在查处村级财务问题时,一般可的成败,比如在查处村级财务问题时,一般可先进行财务清查和审计,再根据审计发现的问先进行财务清查和审计,再根据审计发现的问题有针对性的调查取证。题有针对性的调查取证。二)、调查实施二)、调查实施 调查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完成后,便转入调查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完成后,便转入到调查实施阶段。在此阶段主要做好以下几到调查实施阶段。在此阶段主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项工作:(一一)、宣布立案决定、宣布立案决定 一般情况下,调查组在调查开始时,应一般情况下,调查组在调查开始时,应会同

37、被调查人所在的单位负责人与其谈话,会同被调查人所在的单位负责人与其谈话,宣布立案决定。被调查对象是一级党组织或宣布立案决定。被调查对象是一级党组织或行政机关的,调查开始时,调查组应会同其行政机关的,调查开始时,调查组应会同其上一级负责人,与被调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上一级负责人,与被调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谈话,宣布立案决定。谈话,宣布立案决定。特殊情况下,调查组认为,调查开始时与被调特殊情况下,调查组认为,调查开始时与被调查人谈话和宣布立案决定会影响调查工作的,可查人谈话和宣布立案决定会影响调查工作的,可经分管领导批准,根据案情,在适当时机谈话和经分管领导批准,根据案情,在适当时机谈话和宣布立案决定

38、。宣布立案决定。在宣布立案决定时,应对被调查人进行思想教在宣布立案决定时,应对被调查人进行思想教育,并提出应遵守的纪律,要求其正确对待和自育,并提出应遵守的纪律,要求其正确对待和自觉接受组织调查;被调查人所在单位应积极支持觉接受组织调查;被调查人所在单位应积极支持和协助办案工作。未经立案机关或调查组同意,和协助办案工作。未经立案机关或调查组同意,不得批准被调查人出境、出国、出差或对其进行不得批准被调查人出境、出国、出差或对其进行调动、提拔、奖励。调动、提拔、奖励。(二二)实施调查方案实施调查方案 实施调查方案是调查实施的关键。而要将调实施调查方案是调查实施的关键。而要将调查方案落到实处,则要明

39、确调查内容、掌握调查查方案落到实处,则要明确调查内容、掌握调查方法、行使强制措施。方法、行使强制措施。1、明确调查内容、明确调查内容 只有弄清了调查内容,调查人员才能自觉而只有弄清了调查内容,调查人员才能自觉而有目的地去收集证据、运用证据;才能有重点、有目的地去收集证据、运用证据;才能有重点、有次序、有目的地进行调查活动,提高工作效率。有次序、有目的地进行调查活动,提高工作效率。调查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调查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案件事实。它包括:案件事实。它包括:违纪行为的发生时间违纪行为的发生时间、地点;、地点;违纪行为发生的原因、条件;违纪行为发生的原因、条件;违纪行为发展的过

40、程及情节;违纪行为发展的过程及情节;违纪实施的手段;违纪实施的手段;违纪行为所造成的后果。违纪行为所造成的后果。(2)被调查人的基本情况。它包括:被调查人的基本情况。它包括:被调查人的履历;被调查人的履历;被调查人员的一贯表现;被调查人员的一贯表现;被调查人的认错态度。被调查人的认错态度。(3)证据材料。证据材料。证明案件真实的一切事实材料,都是证据材料,证明案件真实的一切事实材料,都是证据材料,证明案件真实的一切事实材料,都是证据材料,证明案件真实的一切事实材料,都是证据材料,它包括:它包括:它包括:它包括:物证,是指能够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物品和物物证,是指能够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物品和物物证

41、,是指能够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物品和物物证,是指能够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物品和物质痕迹;质痕迹;质痕迹;质痕迹;书证,指以其记载的内容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书证,指以其记载的内容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书证,指以其记载的内容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书证,指以其记载的内容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文字文字文字文字(包括符号、图画包括符号、图画包括符号、图画包括符号、图画);证人证言,指证人就其所了解的案件真实情况证人证言,指证人就其所了解的案件真实情况证人证言,指证人就其所了解的案件真实情况证人证言,指证人就其所了解的案件真实情况作的陈述;作的陈述;作的陈述;作的陈述;受害人的陈述;受害人的陈述;受害人的陈述;受害人的陈述

42、;被调查人的陈述;被调查人的陈述;被调查人的陈述;被调查人的陈述;视听材料视听材料视听材料视听材料(包括录音带、录像带、传真资料、包括录音带、录像带、传真资料、包括录音带、录像带、传真资料、包括录音带、录像带、传真资料、电视监测及雷达扫描所获资料、电脑储存的数据和电视监测及雷达扫描所获资料、电脑储存的数据和电视监测及雷达扫描所获资料、电脑储存的数据和电视监测及雷达扫描所获资料、电脑储存的数据和资料等资料等资料等资料等);现场笔录,指调查人员对案件现场笔录,指调查人员对案件(非刑事案非刑事案)有有关的场所进行检查时所作的笔录;关的场所进行检查时所作的笔录;鉴定结论鉴定结论(指专业人员作出的笔迹鉴

43、定、技指专业人员作出的笔迹鉴定、技术鉴定、财务鉴定等术鉴定、财务鉴定等);勘验、检查笔录,指公安、司法人员对与勘验、检查笔录,指公安、司法人员对与案件有关的场所、物品及其他证据材料进行勘验、案件有关的场所、物品及其他证据材料进行勘验、检查时所作的笔录。调查人员应按照规定,全面、检查时所作的笔录。调查人员应按照规定,全面、客观地收集上述证据材料。证据应经过鉴别属实,客观地收集上述证据材料。证据应经过鉴别属实,才能作为定案的依据。才能作为定案的依据。2、掌握调查方法、掌握调查方法 调查案件事实,必须掌握一定的方法和技巧。调查案件事实,必须掌握一定的方法和技巧。根据根据案件检查条例案件检查条例和和调

44、查处理办法调查处理办法规定,规定,以及案件检查实践,案件调查主要有以下几种方以及案件检查实践,案件调查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法:(1)及时收集实物证据及时收集实物证据 调查人员要抓住有利时机及时收集物证、书证、调查人员要抓住有利时机及时收集物证、书证、视听材料、现场笔录、鉴定结论和勘验、检查笔视听材料、现场笔录、鉴定结论和勘验、检查笔录等实物证据。录等实物证据。一是一是一是一是到有关单位,特别是被调查人所在的单位,到有关单位,特别是被调查人所在的单位,到有关单位,特别是被调查人所在的单位,到有关单位,特别是被调查人所在的单位,通过查档、查帐等方法收集物证、书证。应尽量通过查档、查帐等方法收集物证

45、、书证。应尽量通过查档、查帐等方法收集物证、书证。应尽量通过查档、查帐等方法收集物证、书证。应尽量收取原物原件;不能收取原物原件的,也可拍照、收取原物原件;不能收取原物原件的,也可拍照、收取原物原件;不能收取原物原件的,也可拍照、收取原物原件;不能收取原物原件的,也可拍照、复印或复制,但须注明保存单位和出处,由保存复印或复制,但须注明保存单位和出处,由保存复印或复制,但须注明保存单位和出处,由保存复印或复制,但须注明保存单位和出处,由保存单位或个人签字、盖章。单位或个人签字、盖章。单位或个人签字、盖章。单位或个人签字、盖章。二是二是二是二是做好被调查人的思想工作,促其交出所持做好被调查人的思想

46、工作,促其交出所持做好被调查人的思想工作,促其交出所持做好被调查人的思想工作,促其交出所持的物证、书证。收集可作书证的私人日记、信件的物证、书证。收集可作书证的私人日记、信件的物证、书证。收集可作书证的私人日记、信件的物证、书证。收集可作书证的私人日记、信件等原始材料,应采取动员的方法,不能强行收集。等原始材料,应采取动员的方法,不能强行收集。等原始材料,应采取动员的方法,不能强行收集。等原始材料,应采取动员的方法,不能强行收集。收集书证时,应注意在第一时间里收取,以防止收集书证时,应注意在第一时间里收取,以防止收集书证时,应注意在第一时间里收取,以防止收集书证时,应注意在第一时间里收取,以防

47、止增删或断章取义。涉及个人隐私的,应为其保密。增删或断章取义。涉及个人隐私的,应为其保密。增删或断章取义。涉及个人隐私的,应为其保密。增删或断章取义。涉及个人隐私的,应为其保密。三是三是通过检查现场收集实物证据。收集时,要制通过检查现场收集实物证据。收集时,要制作笔录或勘验、检查报告,由检查人和见证人盖章;作笔录或勘验、检查报告,由检查人和见证人盖章;必要时可以拍照、录像。必要时可以拍照、录像。四是四是通过向群众调查收集实物证据。要注意做好通过向群众调查收集实物证据。要注意做好知情人的思想工作,促其提供有关证据的线索或提知情人的思想工作,促其提供有关证据的线索或提交持有的证据。交持有的证据。五

48、是五是与公安、司法、行政执法、经济管理和新闻与公安、司法、行政执法、经济管理和新闻部门联系,从他们那里查询或调取有关视听材料等部门联系,从他们那里查询或调取有关视听材料等实物证据。实物证据。(2)询问证人、受侵害人询问证人、受侵害人 通过对证人、受侵害人进行询问,取得能够通过对证人、受侵害人进行询问,取得能够作为证据的证言,以证明被调查人是违纪或没作为证据的证言,以证明被调查人是违纪或没有违纪、违纪情节严重或轻微,查明与违纪案有违纪、违纪情节严重或轻微,查明与违纪案件有关的情况和事实。询问证人、受侵害人要件有关的情况和事实。询问证人、受侵害人要注意把握以下几点:注意把握以下几点:准确确定证人、

49、受害人名单及时机。准确确定证人、受害人名单及时机。要通要通过深入调查,并认真分析举报材料等,发现和过深入调查,并认真分析举报材料等,发现和寻找知情人,盲目和遗漏知情人,可能会给调寻找知情人,盲目和遗漏知情人,可能会给调查带来被动。查带来被动。认真拟定询问提纲。认真拟定询问提纲。同一证人、受侵害人,对其询问次数过多同一证人、受侵害人,对其询问次数过多过频或同一问题反复询问,容易引起他们的反过频或同一问题反复询问,容易引起他们的反感,使询问工作受阻。在询问中如果思路不清,感,使询问工作受阻。在询问中如果思路不清,边想边问,也会造成顾此失彼,影响询问效果。边想边问,也会造成顾此失彼,影响询问效果。这

50、就要求调查人员在询问前抓住问题的关键,这就要求调查人员在询问前抓住问题的关键,拟定好提纲,从而使询问具有较强的针对性。拟定好提纲,从而使询问具有较强的针对性。熟练掌握询问技巧熟练掌握询问技巧。讲究询问技巧,确保询问效果,是获取证人证言讲究询问技巧,确保询问效果,是获取证人证言的重要保障。询问中,的重要保障。询问中,一是一是要因人而异,区别对待。要因人而异,区别对待。由于证人、受侵害人所处的地位、情况不同,提供由于证人、受侵害人所处的地位、情况不同,提供的情况、证据的真实程度也会不同。有的出于对下的情况、证据的真实程度也会不同。有的出于对下级的庇护,有的出于对上级的敬畏,有的出于对亲级的庇护,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