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学三年级上册期末语文模拟试题(附答案解析)1花园里可真热闹啊,一只zh zh( )在qing b( )上织网,kng qu( )展开了ch bng( ),小m y( )在地上爬,百灵鸟在yn zu( )美妙的乐曲。2“湿润的东风走过荒野,在竹林中吹着口笛。”这样的表达是多么生动有趣。下列句中用了同样表达方式的一项是()A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B微风吹来,沙沙的竹叶声,如同温柔的细雨。C一夜秋风,一夜秋雨。D大树抖抖手臂,是黄叶道别的话音。3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为了理解课文内容,默读时可以发出声音。B阅读童话,不仅可以让我们经历不可思议的事情,还能获得很多启示。C文章的题目、插
2、图、文章内容里的线索,都可以帮助我们预测。D读书时摘抄生动的语句是提高习作水平的一个重要方法。4请你比一比,再组词。争( )漂( )斗( )料( )静( )飘( )抖( )斜( )5用“”画出带点字正确的读音。中奖(zhng zhng)假日(ji ji)高兴(xng xng)6爸爸逼我做奥数,妈妈逼我练钢琴。爸爸妈妈,你们这么做真是()A鹬蚌相争B揠苗助长C争论不休D狐假虎威7下列句子没有运用“比喻”修辞手法的是()A那一个个轻清脆丽的小球,像一串美丽的梦。B一眼望去,整个头上坑坑洼洼,耳朵边剪得小心,却像层层梯田。C瓢虫,朱红的、瓷漆似的硬翅,上有小圆点,特别漂亮。D我开始想念香喷喷的饭菜,
3、好像还看见爸爸在啃着一块糖醋排骨。8口语交际。随着手机的普及,现在有的人出现了“走路看手机”的行为,这样的行为是十分危险的。你想对有这样行为的人说些什么?把你最想说的话写在下面的横线上。_9积累填空。(1)诗词世界丰富多彩。古诗中有风景:“停车坐爱枫林晚,_”;“两岸青山相对出,_”;古诗中有勉励:“_,最是橙黄橘绿时”;古诗中还有童趣:“意欲捕鸣蝉,_”。(2)司马光中,一个孩子跌进水翁后,其他孩子的表现是:“_”,司马光的表现是“_瓮_”。(用原文句子填空)(3)卖火柴的小女孩的作者是丹麦作家_,我还读过他写的童话故事_。(4)我和弟弟闹矛盾了,谁也不服谁,爷爷耐心地询问了事情的来龙去脉,
4、语重心长地说:“孩子们_,_,凡事都要讲道理。”(5)“雀”用部首查字法查_部,读音是_。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问题。茉莉花一天,我和妈妈在逛花市时买了一盆茉莉花,听摊主介绍说,茉莉花开,满屋飘香。回家后,我把茉莉花放在阳台上,每天都精心照料它,焦急地盼望它能早日开放。妈妈说:“别着急,到了夏天,茉莉花会开的。”可是,茉莉花始终是那副老样子,稀疏的叶子,连花的影子也见不着。渐渐地,我不再关心它了。妈妈还是照样给它浇水,施肥。初夏的一天早上,我在阳台上惊喜地发现茉莉花长出了好多叶子,整株茉莉花都绿油油的了。枝上还露出了一个个绿色的小苞,他们正在贪婪地吮吸着甘甜的露水呢。盛夏时节,骄阳似火。妈妈把别的
5、花都拿了进来,却把茉莉花留在外面,原来它爱太阳。茉莉花已长出了一大簇枝丫,枝尖上鼓出了花蕾。过了几天,一朵朵白色的小花开放了。它洁白无瑕,似雪如玉,绽开了张张笑脸,送来了阵阵浓郁的清香。妈妈摘下一朵叫我闻,茉莉花的香味真醉人,花香沁入了我的心田。过了一段时间,妈妈泡了一杯茉莉花茶叫我品尝,那味道真是好极了!10、请在文中找到下列词语的近义词。着急( )期望( )贪心( )11、请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吮吸:_沁入:_12、在文中,茉莉花生长的过程正确的是哪一项? ()A稀疏的叶子绿色的小苞好多叶子长出枝丫,鼓出花蕾小花开放B稀疏的叶子好多叶子绿色的小苞长出枝丫,鼓出花蕾小花开放C好多
6、叶子绿色的小苞长出枝丫,鼓出花蕾小花开放稀疏的叶子D绿色的小苞长出枝丫,鼓出花蕾小花开放好多叶子稀疏的叶子13、在等待茉莉花开的程中,我的心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文章进行填空。焦急( )惊喜( )14、请用“ ”画出茉莉花开后外形的句子。喜欢这句话吗?说说你的理由。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问题。吹糖人几响清脆的锣声,划破了村庄的宁静,街上立刻飞起忙乱的脚步。乡下的孩子一听到这锣声,就会脚板下生风,不一会儿就把小小的糖摊儿围起来。孩子们睁大双眼,眼珠儿随着糖人师傅灵巧的双手滴溜溜地转,惊奇地看着一个个小玩意儿怎样诞生。糖人师傅的手像在变魔术,一会儿变出个孙悟空,一会儿又变出个大公鸡;一会儿是小兔子,
7、一会儿又是老母猪一小块糖稀他捏几下,用嘴一吹,手上就托起了这些生灵。“糖人师傅的嘴,怎么这么神呢?”孩子们心里非常好奇,都伸长脖子瞪圆双眼,恨不得撬开他的嘴看个明白。一会儿几个孩子换出母亲给的钢镚儿,买了自己喜欢的一个糖人,高高兴兴地举着跑回家去。没买糖人的孩子,羡慕地跟随在后边,说说笑笑地走出老远、老远。一个糖人一个故事。孩子们凭借想象,讲述糖人的故事,这个这么讲,那个那么编,嘻嘻哈哈地说个不停。猛然发现糖人要融化,这才想起应该吃掉。可是谁吃第一口,又成了难题。大家让掏钱的孩子先吃,掏钱的孩子又让别人先吃。推让好久定不下来,只好猜拳。猜胜的孩子拿起糖人,端详一会儿用舌尖舔舔,然后郑重地让给别
8、人,别人依然用舌尖小心地舔舔,谁也不想咬碎这个糖人。糖人就这样渐渐地融化了,消失了。我的童年早就过去了,可是这些事情却经常想起。每当想起这些,我就自然想起那些小伙伴。原来糖人在我的心中还没有融化呢。15、通过联系上下文的方法,我知道了第一自然段中“脚板下生风”的意思就是_。16、孩子们吃糖人的过程是怎么样的?我能借助关键词语来梳理过程。17、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用了“围、_、_、_”等一系列动作,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孩子们围着糖人师傅的情景,我能感受到他们_的心情。18、文中画“”的句子连用了四个“一会儿”,读着读着,我就忍不住发出感叹:糖人师傅_。19、“原来糖人在我的心中还没有融化呢!”你对这句
9、话是怎么理解的?请联系全文写出你的想法。_20、习作。这段时间,你一定观察了不少身边的事物,也一定有许多新的发现。请把你最近观察到的印象深刻的一种事物或一处场景写下来。要求:题目自拟。内容要具体,语句要通顺,书写工整,字数300字左右。1 蜘蛛 墙壁 孔雀 翅膀 蚂蚁 演奏【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词语的拼写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容易写错。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壁”“雀”“奏”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2D【解析】D【详解】本题考查对修辞手法的掌握。题干的“湿润的东风走过荒
10、野,在竹林中吹着口笛。”把“东风”人格化了,采用了拟人的手法。A选项,“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把西湖比作了西子,采用了比喻的手法。B选项,“微风吹来,沙沙的竹叶声,如同温柔的细雨。”中把“沙沙的竹叶声”比作“温柔的细雨”,采用了比喻的手法。C选项,“一夜秋风,一夜秋雨。”没有运用修辞手法。D选项,“大树抖抖手臂,是黄叶道别的话音。”中把大树人格化了,采用了拟人的手法。故答案为:D。3A【解析】A【详解】考查阅读方法和策略。A项,有误。默读,是默不作声的在心里面读的意思。既然是在心里面读,自然就不会动嘴,也不会发出声音,这样才是默读的意义。默读是不会发出声音来的,一般学生们在学校所安
11、排的默写,默读都是不会出声音,安安静静的。4 争吵 漂浮 斗气 木料 安静 飘扬 抖落 斜坡【详解】本题考查形近字组词。争zhng:(1)因意见不一致而相互辩诘。组词:争论、争辩、争吵。(2)力求获得或达到。组词:力争上游、争光、争取。(3)竞争;争夺。组词:争夺、竞争、争先恐后。静jng:(1)安定不动(跟“动”相对)。组词:静止、安静、平静。(2)没有声响。组词:寂静、清静。漂:pio(1)浮在液体上不动或顺着风向、流向而移动。组词:漂浮、漂流、漂泊。(2)组词:(3)组词: pio好看;美观;鲜明;出色。组词:漂亮。pio(1)用水加药品使物品退去颜色或变白。组词:漂白、漂染。(2)用水
12、冲去杂质。组词:漂洗。飘pio:(1)随风摇动或飞扬。组词:飘动、飘落、飘摇、轻飘。(2)形容腿部发软,走路不稳。(3)轻浮;不踏实。斗du:(1)对打。组词:战斗、斗殴、格斗。(2)比赛胜负,争胜。组词:斗智、斗志昂扬。(3)使动物之间互争高下。组词:斗牛、斗鸡、斗蟋蟀。du:(1)量器。容量为一斗。(2)形如斗状的器物。组词:漏斗、烟斗、斗笠。(3)星名,二十八宿之一,亦泛指星。组词:南斗、气场斗牛(斗牛:二十八宿中的斗宿和牛宿)。抖du:(1)颤动;哆嗦。组词:发抖、浑身直抖。(2)振动;甩动。组词:抖落、抖动。(3)振作;鼓起(精神)。组词:精神抖擞。(4)全部倒出;彻底揭穿(别人的缺
13、点或毛病)。料lio:(1)照看;管理。组词:照料、料理。(2)材料;原料。组词:木料、布料、资料。(3)喂牲口用的谷物。组词:草料。斜xi:(1)跟平面或直线既不平行也不垂直的。组词:斜线、斜坡。(2)向偏离正中或正前方的方向移动。组词:斜视、倾斜。5zhngjixng【详解】本题考查多音字。中:读作“zhng”时,释义是跟四周的距离相等;中心;范围内;内部;位置在两端之间的;适于;合于。读作“zhng”时,释义是正对上;恰好合上;受到;遭受。“中奖”的意思是因摸彩、奖券或统一发票等对号,而获得奖品或奖金。由此可知,“中奖”的“中”应读作“zhng”。假:读作“ji”时,释义是虚伪的;不真实
14、的;伪造的;人造的(跟“真”相对)。读作“ji”时,释义是按照规定或经过批准暂时不工作或不学习的时间。“假日”的意思是放假的日子。由此可知,“假日”的“假”应读作“ji”。兴:读作“xng”时,释义是兴盛;流行;开始;发动;创立;起;起来。读作“xng”时,释义是兴致;兴趣。“高兴”的意思是愉快而兴奋。由此可知,“高兴”的“兴”应读作“xng”。6B【解析】B本题考查成语和词语的理解。鹬蚌相争:意思是比喻双方相持不下,而使第三者从中得利。揠苗助长:意思是把苗拔起来,帮助其成长。比喻违反事物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最后事与愿违。争论不休:讨论不出结果谁也不肯停下来。狐假虎威:比喻仰仗或倚仗别人的权
15、势来欺压、恐吓人。7D【解析】D考查修辞手法。A项把小球比作美丽的梦,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B项把头发比作梯田,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C项把瓢虫的硬翅比作“瓷漆”,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D项“好像”表示似乎;仿佛,不是比喻词,没有用比喻的修辞手法。8走路玩手机不仅对视力不好,还是一种很危险的行为,这种不好的习惯一定要改掉啊!【解析】本题考查了口语交际。完成此类口语交际是小学语文中常见的题型,对于增强学生组织语言的能力、交际能力,提高学生写作水平很有帮助。清楚地表达出自己的观点。围绕“走路看手机的危害,很危险、影响视力,要改正”来写。9 霜叶红于二月花 孤帆一片日边来 一年好景君须记 忽然闭口立
16、 皆弃去 持石击 破之 安徒生 海的女儿 有理走遍天下 无理寸步难行 小 qu【解析】本题考查诗句识记、课文理解、谚语俗语和查字典。谚语指广泛流传于民间的言简意赅的短语。多数谚语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生活实践经验,而且一般是经过口头传下来的。它多是口语形式的通俗易懂的短句或韵语。(1)“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出自唐代杜牧的山行。意思是停下马车是因为喜爱深秋枫林的晚景,枫叶秋霜染过,艳比二月春花。这首诗描绘的是秋之色,展现出一幅动人的山林秋色图。诗里写了山路、人家、白云、红叶,构成一幅和谐统一的画面。“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出自唐代李白的望天门山。意思是两岸青山互相对峙美景难分
17、高下,一只小船从太阳升起的地方悠悠驶来。这首诗写了碧水青山,白帆红日,交映成一幅色彩绚丽的画面。但这画面不是静止的,而是流动的。随着诗人行舟,山断江开,东流水回,青山相对迎出,孤帆日边驶来,景色由远及近再及远地展开。“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出自宋代苏轼的赠刘景文。意思是一年中最好的光景你一定要记住,那就是橙子金黄、橘子青绿的秋末冬初的时节啊。这首诗是诗人写赠给好友刘景文的。诗的前两句写景,抓住“荷尽”、“菊残”描绘出秋末冬初的萧瑟景象。“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出自清代袁枚的所见。意思是忽然想要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于是马上停止唱歌,静悄悄地站立在树旁。这是一首反映儿童生活的诗篇,
18、诗人在诗中赞美了小牧童充满童趣的生活画面。(2)本题考查的文言文是出自宋代佚名的司马光砸缸。全文: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意思是:司马光和一群小孩子在庭院里面玩,一个小孩站在大缸上面,失足跌落缸中被水淹没,其他的小孩子都跑掉了,只有司马光拿石头砸开了缸,水从而流出,小孩子得以活命。故在司马光中,一个孩子跌进水翁后,其他孩子的表现是“皆弃去”,司马光的表现是“持石击瓮破之”。(3)卖火柴的小女孩是丹麦作家安徒生所著的一篇童话故事,该篇讲述了卖火柴的小女孩在富人举杯共庆的圣诞夜被冻死在街头的故事,表达了安徒生对穷苦人民悲惨遭遇的深刻同情和对当时社会
19、的不满,无情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黑暗。根据积累,再写出你读过的安徒生的其他作品即可。如:皇帝的新装、拇指姑娘等。(4)“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意思是有理到哪儿都行得通,无理到哪儿都不行。指人的言行必须有理可循。(5)“雀” 字共有 11 画,笔画顺序为: 竖、撇、点、撇、竖、点、横、横、横、竖、横。“雀”的部首是“小”,读音为“qu”。B【解析】10、 焦急 盼望 贪婪7 吸取水分 渗入,进入8B9 漠不关心 喜爱它洁白无瑕,似雪如玉,绽开了张张笑脸,送来了阵阵浓郁的清香。理由:这句话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茉莉花的外形特点,既美丽又可爱,表达出了作者对它的喜爱之情。【
20、解析】10、本题考查对近义词的掌握。“着急”的意思是:焦躁不安,赶紧,形容焦躁不安,十分心急;其近义词有焦急、焦灼、忧虑、慌张、焦躁等。“期望”的意思是:对人或事物的未来有所等待,希望;其近义词有希望、盼望、渴望、期待等。“贪心”的意思是:欲望大,不知足;其近义词有贪婪、贪念、贪图等。11、本题考查词语理解。“吮吸”的意思是:合拢嘴唇吸取液体或半流体,现多用于比喻吮吸人民的血汗。原文中“正在贪婪地吮吸着甘甜的露水呢”可以看出意思是吸取水分。“沁入”的意思是:渗入;浸润。原文“花香沁入了我的心田”可以看出是渗入、进入的意思。12、本文考查寻找关键句子,和对课文的理解。首先通读全文然后再从每段中寻
21、找茉莉花的生长状态。第二自然段中“稀疏的叶子,连花的影子也见不着”;第三自然段“我在阳台上惊喜地发现茉莉花长出了好多叶子”、“枝上还露出了一个个绿色的小苞”;第四自然段“茉莉花已长出了一大簇枝丫,枝尖上鼓出了花蕾”、“过了几天,一朵朵白色的小花开放了”可以分析出茉莉花生长的过程是:稀疏的叶子好多叶子绿色的小苞长出枝丫,鼓出花蕾小花开放。13、本题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首先通读全文然后再从每段中寻找“我”心情的变化。从第二自然段中“焦急地盼望它能早日开放”可以看出作者的焦急;第二自然段“渐渐地,我不再关心它了”可以看出作者的漠不关心;第三自然段“我在阳台上惊喜地发现茉莉花长出了好多叶子”可
22、以看出作者的惊喜;最后一自然段“妈妈泡了一杯茉莉花茶叫我品尝,那味道真是好极了”可以看出作者对茉莉花的喜爱。14、本题考查寻找关键句子和对句子的理解与分析。首先看清题干,要求画出茉莉花开后外形的句子。花开是在第四自然段,然后再找关键句有关花开的状态。分析句子主要从修辞手法的方面进行分析,“绽开了张张笑脸”是拟人,“似雪如玉”是比喻,再写出这样的修辞有什么作用。比如生动形象地写出来什么,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思想感情。15、孩子们听到卖糖人的锣鼓声跑得飞快192端详一会儿让给别人咬碎193 睁 转 看 好奇、期待194真了不起,手艺真好195糖人给“我”的童年带来无限乐趣,让“我”难以忘怀。所以说糖人
23、在“我”心中没有融化。【分析】15、本题考查了学生对词语意思的理解能力。完成此类题目不难,根据词语的积累,通过联系上下文进行作答。“脚板下生风”形容人走路走得很快。在文中指孩子们听到卖糖人的锣鼓声跑得飞快。16、本题考查学生情节的梳理与筛选。解答此题要在读懂文章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确定所需填写词所在的段落,然后从中筛选词语即可。结合文中第三自然段“可是谁吃第一口,又成了难题。大家让掏钱的孩子先吃,掏钱的孩子又让别人先吃。推让好久定不下来,只好猜拳。猜胜的孩子拿起糖人,端详一会儿用舌尖舔舔,然后郑重地让给别人,别人依然用舌尖小心地舔舔,谁也不想咬碎这个糖人。糖人就这样渐渐地融化了,消失了”可知,
24、孩子们吃糖人首先是“推让猜拳”,然后是猜胜的孩子“拿起糖人”“端详一会儿”,用“舌尖舔舔”,再郑重地“让给别人”,别人“小心地舔舔”;最后是谁也“不想咬碎糖人”。据此整理作答即可。17、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与情感的理解能力。结合句子具体内容分析作答。通过阅读画横线句子“乡下的孩子一听到这锣声,就会脚板下生风,不一会儿就把小小的糖摊儿围起来。孩子们睁大双眼,眼珠儿随着糖人师傅灵巧的双手滴溜溜地转,惊奇地看着一个个小玩意儿怎样诞生”,从“围、睁、转、看”等一系列动作,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孩子们围着糖人师傅的情景,可以感受到他们好奇又期待的心情。18、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的阅读感悟能力。结合句子具体内容揣摩
25、作答。通过阅读句子“糖人师傅的手像在变魔术,一会儿变出个孙悟空,一会儿又变出个大公鸡;一会儿是小兔子,一会儿又是老母猪”,从四个“一会儿”可感受到糖人师傅技艺纯熟,是一位技术高超的手艺人。据此写出自己的感悟即可。19、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的理解,可以结合全文内容分析作答。通过阅读文章可知,从作者对吹糖人、买糖人、吃糖人的事件的描述中,可以看出糖人在作者的童年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给作者留下了难以磨灭的美好印象,永远留在作者的记忆深处,所以说糖人还没有“融化”。据此整理作答,有类似答案也可。20、范文:我喜欢的一种小动物每天放学时,我总喜欢去我家附近的一家花店。那里摆放着一个铁笼子,里面有几只活泼
26、可爱的小兔子不停地跳来跳去。小白兔长着一身白白的绒毛,远远看去就像是一团白绒绒、圆滚滚的大雪球。眼睛就像两颗红色的宝石嵌在白色的绒毛上,红白相间,非常漂亮。可小灰兔个子比小白兔矮一些,眼睛是黑色的,就像在灰色绒球上嵌了两颗乌黑发亮的黑珍珠。它们小小的鼻子两旁都长着几根翘翘的胡须。一阵微风吹来,胡须还会轻微摆动。它们也都有着很长很长、总是直直地竖起来的耳朵,还有着像花瓣一样的三瓣嘴。更为有趣的是它们前腿短小,后腿粗大。哦!我终于明白为什么兔子跑起来这么快、一步能跳得那么远。原来是因为它的后腿粗大,所以蹬跳能力极强,我想它们跑下坡就肯定得变成一个大圆球喽!俗话说“兔子尾巴长不了”,它们的尾巴果真非
27、常的短,有一种搞笑说法,说兔子尾巴很短是因为被鳖咬断的。小兔子的睡相,真是太可爱了,不仔细看还看不出来是一只兔子呢。我一开始看以为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小绒球,后来仔细一看,原来是兔子在睡觉。我知道胡萝卜和青菜是小兔子的最爱。原本在睡觉的小兔,只要一发现嫩嫩绿绿的青菜,就会马上迎上来。因此我常常拿一些新鲜的叶子引诱他们,它们马上跟踪追击,让我正中下怀。和小兔玩耍一会儿后,我会将这些美味乖乖地送给它们。吃东西的时候,小兔三瓣嘴一张一合,配合默契,非常有趣。这些小家伙细嚼慢咽、有滋有味的吃相,常常逗得我开怀大笑。吃饱后的小兔,又会在铁笼子里乱蹦乱跳地锻炼身体呢。这就是我最喜欢的动物一一小兔子!【详解】本题考查自命题作文。要求你向大家介绍你观察到的事物或场景。可以是写植物也可以写动物,也可写一个场景,无论写什么主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来写。写作构思:开头:开门见山/修辞式开头点题。正文:写植物可以按照茎,叶,花的顺序来描写。写动物可以按照从头到尾的顺序来描写,用上细节描写和修辞手法会更加生动,最后记得表达自己对事物的情感。如果是写一处景物,就是写景文,在写景的时候也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来写,按照移步换景的顺序,动静结合,注意抒发自己游览时候的心理感受,心情变化等。结尾:总结式或抒情式扣题,照应主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