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语文小学三年级上册期末复习模拟试题测试题(附答案)
1.看拼音写词语。
chì bǎnɡ huǒ yàn yǎn zòu ɡuī zé
cānɡ cuì hé lǒnɡ dào yǐnɡ lǚ xínɡ
2.王明向同学请教问题,同学也解决不了。下列表达最得体的一项是( )
A.王明说:“虽然问题没有解决,但是谢谢你帮我想办法。”
B.王明说:“哈哈,你也不会呀。看来这道题很难!”
C.王明说:“真是白问你了,我还是去问别人吧。”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
A.弟弟一本正经地站在讲台上,好像一名老师。
B.早读课上,同学们正在摇头晃脑地背诵古诗。
C.他看见这惊险的场面,吓得目瞪口呆,半天说不出话来。
D.教室里安静极了,同学们七嘴八舌地写起作业来。
4.下列四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四平八稳 一本正经 争分夺秒 一夜知秋
B.百依百顺 眼疾手快 窗明几净 果实累累
C.五谷丰登 秋高气爽 层林尽染 天高云淡
D.忐忑不安 郁郁葱葱 五彩缤纷 引人注目
5.下列词语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汽笛 孔雀 来不急 B.视线 流意 雾蒙蒙
C.功课 合拢 勾住脚 D.捕渔 宝费 手术台
6.“老师要的( )你的道歉,( )要让你知道错在哪儿。”正确的关联词是( )
A.无论…都… B.不是…而是… C.不但…而且…
7.看到公园里有同学随手扔垃圾,下列劝告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你怎么这么懒?垃圾不扔到垃圾箱里去?
B.同学,你怎么可以乱扔垃圾?立刻捡起来扔到垃圾箱去!
C.同学你好,随手扔垃圾是不文明的,会影响公园的环境。公园这么美,需要我们每个人维护,你说对吗?
8.试着用修改符号修改下面有四处错误的文段。
《西游记》是我国古典小说四大名著,在世界文化史上也享有胜名。书中塑造了唐僧、孙悟空、白骨精、诸葛亮等众多人物形象;内容生动有趣,让人爱不释手。
9.课文直通车。
这个学期,我们随着课文走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当我们从长江上顺流而下,看到天门山,便会吟诵________________写的《望天门山》:“天门中断楚江开,__________________”诗中“中断”意思是说____________________。
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主要描绘的是_________________的景色,诗的后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们与诗人刘禹锡欣赏秋夜月光下的____________,别有一番情趣。还有南海的______________,北国的______________,都是那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连广东的海滨小城,也是个可爱的地方。
课文让我们认识了破缸救人的_________________,不懂就问的_________________,炮火中把生死置之度外的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_______________。
当我们一起做事情遇到困难时,会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句谚语来激励我们自己,战胜困难。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问题。
永不凋谢的玫瑰花
①校园里的花房里开出了一朵最大的玫瑰花,红艳艳的花朵就像一张可爱的婴儿的笑脸——你肯定从来没见过这么大,这么美的花儿!全校的同学都非常惊讶,每天都有许多同学来看。
②这天早晨,又有许多同学来观赏玫瑰花。他们一边看,一边赞不绝口。这时,来了一个大约三四岁的小女孩,她径直走向那朵最大的玫瑰花,摘下来,抓在手中,从容地向外走去。
③同学们惊讶极了,有的非常气愤,有的甚至要上前制止那小女孩。
④正在旁边散步的苏霍姆林斯基校长看到了,走过去,弯下腰,亲切地问小女孩:“孩子,你摘这朵花是送给谁的?能告诉我吗?”
⑤“奶奶病得很重,我告诉她学校里有这样一朵大玫瑰花,奶奶有点不相信。我现在摘下来送给她看,看过后我再把花送回来。”女孩害羞地说。
⑥听了孩子天真的回答,同学们不语了,教育家的心颤动了。苏霍姆林斯基牵着小女孩,从花房里又摘下了两朵大玫瑰花,对她说:“这一朵是奖给你的,你是一个懂得爱的孩子;这一朵是送给你妈妈的, 。”
⑦纯洁、善良、美好的心灵不正是一朵永不凋谢的玫瑰花吗?
10、在阅读中进行预测不是随意预测的,而是要有一定的依据。请根据短文内容完成下面表格。
预测的依据
预测的内容
故事里的内容
生活经验和生活常识
题目:永不凋谢的玫瑰花
花是假的;或者花被施了魔法
是一朵假花;或有个魔法师施了魔法。
小女孩摘花
摘花的行为是不对的
__________
11、划横线的句子,应该读出什么样的语气。(只填序号)
A.高兴 B.悲哀 C.疑问 D.感叹
(1)第①自然段划横线的句子。( )
(2)第④自然段划横线的句子。( )
12、文中“惊讶”一词出现了两次,第一次同学们“惊讶”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第二次“惊讶”是因为___________。
13、发挥你的想象力,把第⑥自然段横线处补充完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你觉得题目“永不凋谢的玫瑰花”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问题。
英国伟大的物理学家牛顿是在外祖母家长大的。外祖母很疼爱他,八岁上学后,还常常给他一点零用钱。小牛顿一不买糖果,二不买玩具,他把钱积攒(zǎn zhǎn)起来,去(买 卖)锤子和锯子。他喜欢自己动脑筋,做一些手工制品。
一天,小牛顿兴冲冲地跑到外祖母面前说:“外婆,你看这个。”外祖母一看:小牛顿手里捧着一块木板,中间钉着一个钉(dīng dìng)子,四周画着一条条放射形的线条。外祖母问:“这是什么呀?”
“太阳钟。太阳光把钉子的影子投到哪条线上,就可以看出是什么时间。”
“是谁教你做的呀?”
“是我自己想出来的。”小牛顿自豪地回答。
牛顿长大以后,始终保持着敢于想象、善于思考的精神。他发现了“万有引力”,还成功地取得了许多别的研究成果。
15、给文章拟个合适的题目:__________________
16、用“\”画去文中括号里不正确的读音或汉字。
17、牛顿做的太阳钟是什么样子的?用“ ”画出来。
18、从哪句话可以看出牛顿很自豪?用“﹏﹏﹏”画出来。
19、我们要学习牛顿的什么精神?
_______________
20、习作。
请选择自己印象最深的一处场景写一篇习作。自己拟一个题目;把字写工整,句子写通顺,还要注意正确使用标点符号;不少于26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1.翅膀 火焰 演奏 规则
苍翠 合拢 倒影 旅行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词语的拼写能力。
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焰、演、翠”容易写错。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2.A
【解析】A
【详解】本题考查口语交际的能力。
在向别人请教时要注意:
一、在别人方便的时候请教。
二、向别人请教时,请运用礼貌用语。在向别人请教时,运用礼貌用语“请”“谢谢”“您”“辛苦了”等,会让别人更乐意帮助你。
三、请教别人时,把需要解决的问题说清楚。当你向别人请教时,请先想好你的问题。然后,请教别人时,把你需要解决的问题说清楚。
四、不清楚的地方及时追问在向别人请教时,如果你有不明白的地方,请你一定要及时追问。
五、不管别人是否能帮你解决问题,都要向别人感谢。如果别人帮你解决了问题,你要真诚地跟他说:“谢谢您!”如果别人没有帮你解决问题,请你不要什么都不说就走开,而是仍然要十分真诚地感谢别人的帮助。
A项表述正确。
B项表述错误。
如果别人没有帮你解决问题,请你不要笑别人,而是仍然要十分真诚地感谢别人的帮助。
C项表述错误。
请教时,不管别人是否能帮你解决问题,都要向别人感谢。如果别人没有帮你解决问题,你不能说:“真是白问你了,我还是去问别人吧。”而是仍然要十分真诚地感谢别人的帮助。
3.D
【解析】D
【详解】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于句中加点词语的理解。
要想理解重点词语,就要先理解整个词语或句子的意义,结合平时的学习积累,运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理解辨析即可。
A项,一本正经:形容庄重,规矩,非常认真(有时带有讽刺的意味)。
B项,摇头晃脑:形容自己感觉很有乐趣或自己认为很不差的样子。
C项,目瞪口呆:瞪大眼睛说不出话来。形容受惊而愣住的样子。
D项,七嘴八舌:人多口杂,你一言,我一语,说个不停。
D选项错误,“七嘴八舌”与“安静极了”矛盾。
4.A
【解析】A
【详解】考查汉字字形。
A项 一夜知秋——一叶知秋,从一片树叶的凋落,知道秋天的到来。比喻通过个别的细微的迹象,可以看到整个形势的发展趋向与结果。
四平八稳:形容说话、做事、写文章稳当,有时也指做事只求不出差错,缺乏创新精神。
一本正经:形容庄重,规矩,非常认真(有时带有讽刺的意味)。
争分夺秒:分一秒也不放过。形容充分利用时间。
B项 百依百顺:形容在一切事情上都很顺从。
眼疾手快:形容做事机警敏捷。
窗明几净:窗户明亮,桌子干净。形容屋里明亮整洁。
果实累累:累累:连续成串。形容果实多。
C项 五谷丰登:五谷丰收。泛指粮食丰收。登:庄稼成熟。
秋高气爽:形容秋天晴空万里,天气凉爽。
层林尽染:山上一层层的树林经霜打变红,像染过一样。
天高云淡:天气晴朗,天空云少而高、轻薄而淡。指秋天的天空。
D项 忐忑不安:忐忑:心神不定。心神极为不安。
郁郁葱葱:形容草木苍翠茂盛,也形容气势美好蓬勃,生机勃勃的样子。
五彩缤纷:指颜色繁多,非常好看。
引人注目:引起人注意。注目:眼光集中在一点上。
5.C
【解析】C
【详解】本题考查汉字字形。
选项A字形有误,来不急——来不及
选项B字形有误,流意——留意
选项C字形正确。
选项D字形有误,捕渔——捕鱼 宝费——保费
6.B
【解析】B
本题考查学生对关联词语的使用。熟读句子分清分句前后之间的因果、假设、转折等各种关系。然后再来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使句子连贯。
两个分句间是并列关系,可以用“不是……而是……”相连。
7.C
【解析】C
考查学生结合语境对句子的理解。
A项,不符合。“你怎么这么懒?垃圾不扔到垃圾箱里去?”中没有体现劝导的作用,而是运用反问起到的是强调“同学”懒的特点。
B项,不符合。“同学,你怎么可以乱扔垃圾?立刻捡起来扔到垃圾箱去!”中没有体现劝导的作用,更多的是祈使的口吻。
C项,符合。“同学你好,随手扔垃圾是不文明的,会影响公园的环境。公园这么美,需要我们每个人维护,你说对吗?”中运用了恰当的表达对其进行劝导,并指出了乱扔垃圾的后果。
8.
【解析】
本题考查修改病句。
同学们要认真读原句,弄清句子要表达的意思,找出有问题部分,再根据病因修改。修改病句不能改变原句的意思。同学们要记得检查修改后的句子,看句子是否完整、通顺、合理。
该语段有三处语病,一处标点符号错误。
“《西游记》是我国古典小说四大名著”存在语病搭配不当。《西游记》是四大名著的其中一本,不是四大名著,应在“四大名著”后面加上“之一”。
“在世界文化史上也享有胜名”存在语病词语不当,“享有胜名”应改为“享有盛名”。
“书中塑造了唐僧、孙悟空、白骨精、诸葛亮等众多人物形象”存在语病归类不当,“诸葛亮”不是《西游记》里的人物,应删去“、诸葛亮”。
“书中塑造了唐僧、孙悟空、白骨精等众多人物形象”和“内容生动有趣,让人爱不释手”都是介绍《西游记》的内容,不需要用分号(;)分隔,用逗号(,)即可。
原句应改为:《西游记》是我国古典小说四大名著之一,在世界文化史上也享有盛名。书中塑造了唐僧、孙悟空、白骨精等众多人物形象,内容生动有趣,让人爱不释手。
9. 李白 碧水东流至此回 从中间断开 西湖的晴天和雨天不同时间段的景色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洞庭湖 西沙群岛 小兴安岭 风景优美 物产丰富 司马光 孙中山 白求恩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解析】
(1)、“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出自唐代李白《望天门山》是公元725年(开元十三年)李白初出巴蜀乘船赴江东经当涂(今属安徽)途中行至天门山,初次见到天门山时有感而作的。
(2)、“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出自宋代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翻译:晴天,西湖水波荡漾,在阳光照耀下,光彩熠熠,美极了。下雨时,远处的山笼罩在烟雨之中,时隐时现,眼前一片迷茫,这朦胧的景色也是非常漂亮的。如果把美丽的西湖比作美人西施,那么淡妆也好,浓妆也罢,总能很好地烘托出她的天生丽质和迷人神韵。诗中欲把西湖比西施,淡妆浓抹总相宜两句,把西湖比喻成西施。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两句写了雨后和雨中的景色。
(3)、本题考查这个学期我们学习的课文,唐代刘禹锡《望洞庭》这首诗,诗中描写了秋夜月光下洞庭湖的优美景色,生动地描绘出洞庭湖水宁静、祥和的朦胧美,勾画出一幅美丽的洞庭山水图。还有南海的(西沙群岛)是指课文《富饶的西沙群岛》,作者课文从海面、海底、海滩和岛上四方面描述,具体写出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美丽的小兴安岭》描述了我国东北的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美丽景色和丰富的物产,表达了作者对小兴安岭、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4)、《司马光》讲的是司马光砸缸救伙伴的故事。表现了司马光的聪明机智、遇事沉着冷静。《不懂就要问》通过描述孙中山先生小时候在私塾读书,因为不明白书里讲的是什么,大胆向私塾先生提问,不怕先生责罚的故事。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抓住有新鲜感的词句,理解、体会孙中山先生宝贵的求知精神,培养学生大胆质疑、独立思考的习惯。《手术台就是阵地》讲的是加拿大国际主义战士白求恩同志在中国的抗日战争时期的一次战斗中,以手术台为阵地,在形势越来越危险的情况下,坚持为伤员做手术,连续工作了69个小时的动人故事。表现了白求恩同志对工作极端负责的品质和他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成他自己事业的国际主义精神。
5、本题考查谚语俗语。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意思:意思是只要肯下决心去做,世界上没有什么办不好的事情,困难总是可以克服的。
D
【解析】10、小女孩不会摘花。 42. D C 43. 玫瑰花很大很美 小女孩摘玫瑰花 44.感谢她养育了这样的好孩子 45.纯洁、善良、美好的心灵。
【分析】
10、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进行预测。
结合题目“永不凋谢的玫瑰花”中“永不凋谢”可以联想到是一朵假花;或有个魔法师施了魔法。根据常识可知,没有花是永远不会凋谢的,所以花是假的;或者花被施了魔法。结合文章“小女孩摘花”可以联想到小女孩不会摘花。根据常识可知,摘花的行为是不对的,花被摘下来后不久就会枯萎了。
11、本题考查对句子的理解和朗读的语气。
(1)结合句子“你肯定从来没见过这么大,这么美的花儿!”是对“花儿”的“美丽”和“大”发出的赞叹,故应该读出感叹的语气;
(2)结合句子“孩子,你摘这朵花是送给谁的?能告诉我吗?”可知,这句话是苏霍姆林斯基校长看到小女孩摘花这种行为后感到不解,询问小女孩。故应该读出疑问的语气。
12、此题考查理解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
可以找一些关键性的信息,进行概括,语言要简练明确。
抓住关键词理解苏霍林斯基对小女孩的关爱。同学们第一次“惊讶”是因为学校花房里开了一朵从没见过的最大的玫瑰;第二次“惊讶”是因为小女孩竟然在大家的注视下摘下那朵最大的玫瑰花。
13、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和补充句子。
认真品读五、六自然段,苏霍姆林斯基之所以要把玫瑰花送给小女孩的妈妈,是想感谢小女孩的妈妈,因为她教育出这样好的孩子。所以补充的话可以是:感谢她养育了你这样好的孩子。
14、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主题的把握。
文章的题目是“永不凋谢的玫瑰”,文中讲述了学校美丽的像婴儿笑脸一样的玫瑰花,更是指小女孩美好的心灵,她对妈妈的关心爱护。文中“永不凋谢的政瑰”指的是纯洁、善良、美好的心灵。
15、是我自己想出来的 7.zhǎn 卖 dìng 8.小牛顿手里捧着一块木板,中间钉着一个钉子,四周画着一条条放射形的线条。 9.“是我自己想出来的。” 要学习牛顿始终保持敢于想象、善于思考的精神。
【解析】
15、本道题考查学生给文章加标题的能力。
本文主要写了牛顿小时候由于喜欢动脑,善于思考,喜欢动手实践而发明太阳钟的事。所以也可用“爱动脑筋的牛顿”作为本文的标题。
16、考查学生对字音和字形的辨析。
“攒”的读音为“zǎn”,意思是集聚。故划掉读音“zhǎn”。
“买”的意思是买入,即购进东西。“卖”的意思是拿东西换钱,与“买”相对。结合语境选择“买”,划掉“卖”。
“钉”的读音为“dīng”,划掉错误读音“dìng”。
17、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阅读句子“一块木板,中间钉着一个钉子,四周画着一条条放射形的线条”可知答案。
18、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阅读句子“是我自己想出来的”可知答案。
19、考查了知识的拓展。
可以结合课文内容,短文写了牛顿是在外祖母家长大的,他喜欢自己动脑筋,做些手工制品,牛顿做了个太阳钟,告诉我们做事要有善于思考、勇于创新的精神。
20、范文:
最美丽的瞬间
世间最美好的感受,就是发现自己的心在笑——题记
人生贵相知,何必金与钱。李白的这句诗,让我想起了一个人。
奶奶家在街头,右边是一条幽静的小河,潺潺流水,碧波荡漾,朱澜碧玉。左边是一个花圃,花圃上罩着一层厚厚的白色塑料纸。突然,门开了,一个老奶奶出来了,她围着一个头巾,黝黑的脸上几道厚实的川字纹,苍老的手爬满了茧子。从她温和的样子来看,应该就是这个花圃的主人。“想进来看看吗?”老人也注意到了我。“好呀,谢谢您”我跟着老人走进花圃。
花圃里,繁茂的雏菊伸着娇嫩的花蕊,洁白如雪,暗香散落,馨香阵阵。绽放的虞美人伸展着她那婀娜的身姿,嫣嫣娇花,玲珑尽显;叶子似床般柔软舒适;茎上长满了密密麻麻的白毛,似天鹅,披着一层白纱,体态袅袅,婉约内敛。
我正欣赏着,老人打断了我。“喜欢吗?”“挺喜欢的。”我回答到。老人笑了,回到屋里,再次出来,手里多了一把剪刀,走到一丛维菊前,弯下腰,剪下一朵开的最茂盛的黄菊。她微笑着把这朵菊花递给我:“这朵花就送你了。
【详解】本题为自命题作文。
请选择自己印象最深的一处场景写一篇习作。文体不限,可叙事,可抒情,可议论。好的素材来源于生活,静下心来,回顾我们的学习与生活,想想生活中哪些场景让你难忘,想和大家分享的写下来。
写作构思:
开头:开门见山/修辞式开头点题。
正文:写作时要注意注意按一定的顺序去写,运用学到的写作方法,用上积累的好词佳句,写出景色的美丽。如写人或叙事,要通过典型的事例表现人或事的特点,选择其中最能鲜明表现个性特点的一两个典型事例具体写,让人物的性格特点在事例中显现出来。注意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等刻画人物。
结尾:总结式或抒情式扣题,照应主旨。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