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生物和生物圈综合测评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第I卷(选择题 40分)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0分)1、对于一只生活在田野里的蝗虫来说,它的生活环境就是( )A田野中的其他动物B非生物因素CA与B的总和DA与B的总
2、和再加上田野里的其他蝗虫2、生活在荒漠中的骆驼刺,具有发达的根系(如右图),这一现象体现了( )A生物影响环境B生物改变环境C生物适应环境D生物与环境互不影响3、下列实例中,主要属于适应温度因素变化的是A仙人掌的叶变为叶刺B蛾类的昼伏夜出C候鸟的迁徙D公鸡报晓4、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物圈是生物赖以生存的共同家园。生物圈的范围包括()A大气圈、水圈、岩石圈B大气圈、水圈、岩石圈表面C大气圈底层、水圈全部、岩石圈上层D大气圈底部、水圈的大部、岩石圈的表面5、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该诗句描述的生命现象主要体现的生物特征是( )A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B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C生物能生
3、长发育和繁殖D生物能够长大6、下列可以体现竞争关系的是 ( )A螳螂捕禅,黄雀在后B草盛豆苗稀C狼狈为奸D肚中蛔虫7、下列选项中能体现生物适应环境的是()A大树底下好乘凉B千里之堤,溃于蚁穴C人类建造房子破坏植被D骆驼刺有发达的根系8、被称作“地球之肺”的生态系统是( )A海洋生态系统B森林生态系统C湿地生态系统D草原生态系统9、下列物体中属于生物的是( )A慢慢长大的钟乳石B会扫地的机器人C叶片像石头的生石花D色彩绚丽的珊瑚礁10、自然界的生物除病毒以外,都是由( )构成的。A系统B器官C组织D细胞第卷(非选择题 60分)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1、在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
4、量沿着_和_流动,一些不易分解的有毒物质能够沿_积累,营养级别越高的生物,体内的有毒物质积累越多。2、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共有一个家,这就是生物圈 ,它包括_的下层、整个的_和_的上层。厚度约为20千米。其中,我们人类的“立足点”是岩石圈。生物圈是最大的_。3、_是最大的生态系统,它包括大气圈的底部、_的大部和_的表面。4、生物具有区别于非生物的一些特征,如_、_等。5、食物链的开始总是_,即食物链是从_开始的,食物链不包括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三、判断题(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1、地球上每年产生的氧气主要来自于森林生态系统。(_)2、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所以我们可以不停地,无限制地
5、利用它。(_)3、小明在调查校园里的生物时,发现天空中飞过一只蝴蝶也应该记录。(_)4、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说明黄蝶具有保护色。(_)5、学习过的初中四册生物课本八个单元知识内容中,核心内容是人与生物圈。(_)四、实验探究(2小题,每小题10分,共计20分)1、探究实验不仅是一种方法,更是一种能力,请阅读下面探究实验,分析答题。小强在打扫庭院时,在花盆、砖块这些阴暗潮湿的角落里发现了很多鼠妇,而在明亮干燥的地方很少看到,是什么因素影响鼠妇的分布呢?他与小组同学围绕着此问题开展探究:(提出问题)什么因素影响鼠妇的分布?(作出假设)(1)小强认为影响鼠妇分布与光有关,小红认为_也
6、会影响鼠妇分布。(制定计划)(2)为了验证小强和小红的假设,小组同学们利用废弃的纸盒设计以下方案,你认为为了验证小强的假设,正确方案应是_;为了验证小红的假设,正确的方案应是_ ;这两个正确的方案共同点是:只有探究的因素_,其他的因素都相同,这种不同的条件就是本实验的_;像这样的实验叫 _。(3)实验中用10只鼠妇而不是用1只的原因是 _。(进行实验)步骤1:按正确的方案,把鼠妇放在相应的纸盒中静置5分钟,小强统计明亮处和阴暗处的鼠妇数量,小红统计干燥与潮湿处的鼠妇的数量,并汇总到下表中。步骤2:按步骤1的方法重复操作9次。记录12345678910小强记录明亮5666535645阴暗5444
7、575465小红记录干燥5102102310潮湿5910891087910(分析数据,得出结论)(4)根据小强记录的实验数据得出的结论是_ ,根据小红的数据得出的结是_ ;结合实验假设,你认为小强同学在得出结论后进行的操作是_,A否定本组结论,依据假设和已有的知识改变结论;B检验实验过程是否有误,再重复实验。2、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通过这一学期的研究,不仅让同学们收获了生物学基本知识,还具有了科学探究的基本技能。(1)了解校园等周边环境中的生物,我们采用了_法。(2)某生物兴趣小组探究土壤的潮湿程度对鼠妇生活的影响,请根据下表回答问题:2分钟3分钟4分钟5分钟6分钟7分钟
8、8分钟9分钟干土44332221湿土66778889该小组探究的问题是:土壤的潮湿程度对鼠妇生活有影响吗?作出的假设是:土壤的潮湿程度对鼠妇生活有影响。该实验的实验变量是_,像这样,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做_实验。因此,根据鼠妇本身生活环境,本实验设置的光照条件是_(填“明亮”或“黑暗”)。根据实验数据,我们可以得出实验结论是:土壤的潮湿程度对鼠妇的分布_(“有”或“没有”)影响,鼠妇适于生活在_(填“湿润”或“干燥”)的环境中。(3)光照强度会影响鼠妇的生活,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叫做生态因素。光照强度属于影响鼠妇的
9、生活的_因素(填“生物”或“非生物”)。-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D【分析】生物生活的环境是指影响生物生存的因素,既有生物因素也有非生物因素。【详解】A“田野中的其他动物”,只是指的生活环境中的生物因素中的其他生物,A不符合题意。B“非生物因素”,只是指阳光、空气、温度和水分等,没有包括生物因素,B不符合题意。C“田野中的其他动物”和“非生物因素”的总和只是指的生活环境中的生物因素中的其他生物和非生物因素,C不符合题意。D“A与B的总和再加上田野里的其他蝗虫”包括了生活环境中的全部生物因素及非生物因素,D符合题意。故选D。2、C【分析】1环境影响生物是指生物的生活受生存空间或生活环境的制约。2
10、生物适应环境是指生物为了生存下去,在生活习性或者形态结构上力求与环境保持一致。3生物影响和改变环境是指由于生物的存在或者某些活动,使得环境有了改观或变化。【详解】在荒漠地区,极度缺水,骆驼刺地下的根比地上部分长很多,是为了吸收更多的吸收水分,同时减少水分的散失,是对干旱环境的一种适应。因此体现了生物适应环境。故选C。3、C【分析】生物的生活离不开环境,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影响和改变着环境。现存的生物,都具有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生理特性和行为方式。这些适应性的特征是生物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详解】A仙人掌的叶变为叶刺是为了适应干旱环境进化的结果,A不符合题意。B蛾类白天休息
11、、夜晚活动,这种现象是蛾类对日光刺激所发生的反应,B不符合题意。C候鸟,是一种随季节不同周期性进行迁徙的鸟类,这种行为主要受温度影响,C符合题意。D公鸡报晓,这种行为也是对日光刺激的一种反应,D不符合题意。故选C。4、D【分析】生物圈是厚度为20千米左右的圈层,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详解】以海平面为标准来划分,生物圈向上可到达约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10千米左右深处,厚度为20千米左右的圈层,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但是绝大多数生物生活在陆地以上和海洋表面以下各约100米的范围内。故选D。5、C【分析】生物的特征有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生物能进行呼
12、吸,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生物能生长和繁殖,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生物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详解】生物产生后代的过程,叫做繁殖。“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描述的生命现象主要体现的生物特征是生物能够生长发育、繁殖后代,C符合题意,A、B、D均不符合题意。故选C。6、B【分析】生物之间的竞争关系是指两种共居一起,为争夺有限的营养、空间和其他共同需要而发生斗争的种间关系。【详解】A螳螂捕蝉,黄雀在后,里面包含的食物链是植物蝉螳螂黄雀,体现了捕食关系,A不符合题意。B草盛豆苗稀,说的是豆苗与草相互争夺阳光、水分、无机盐和生存的空间等,属于竞争关系,B符合
13、题意。C狼和狈一同出外伤害牲畜,狼用前腿,狈用后腿,既跑得快,又能爬高,没有体现竞争关系,C不符合题意。D肚里蛔虫,是指蛔虫生活在人的小肠内,靠半消化的食糜为营养物质而生存,没有体现竞争关系,D不符合题意。故选B。7、D【分析】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如沙漠上的植物必须耐旱才能生存。生物也能影响环境如蚯蚓改良土壤,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增加空气湿度等。【详解】 A大树底下好乘凉,是大树的蒸腾作用可以增加大气的湿度,降低温度,同时大树遮阴,也能降低温度,大树还能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属于生物对环境的影响,A不符合题意。B“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指很长很长的堤坝,因为小小蚁虫的啃噬,最后也会被摧毁的,
14、体现的是生物对环境的影响,B不符合题意。C人类建造房子破坏植被,体现的是生物对环境的影响,C不符合题意。D在沙漠地区,极度缺水,骆驼刺地下的根比地上部分长很多,是为了减少水分的散失,是对干旱环境的一种适应,D符合题意。故选D。8、B【分析】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包括森林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等,是最大的生态系统。【详解】常见生态系统的分布、特点及功能如下表:种类分布特点功能草原生态系统干旱地区,年降雨量少缺少高大的植物,主要是以草本植物(草类)为主水土保持,防风固沙;利用草原发展畜牧业湿地
15、生态系统在多水和过湿条件下形成,沼泽是典型的湿地生态系统沼泽植物占优势,动植物种类很多净化水质、蓄洪抗早,有“地球之肾”之称海洋生态系统海洋占地球表面积的71%,整个地球上的海洋是连成一体的海洋中,植物绝大部分是微小的浮游植物;动物种类很多,大都能在水中游动海平面能吸收大量二氧化碳,海洋中植物每年制造的氧气占全球每年产氧量的70%森林生态系统较湿润的地区动植物种类繁多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净化空气等有“绿色水库”“地球之肺”之称由上表可知,被称为“地球之肺”的是森林生态系统,B符合题意。故选B。9、C【分析】生物的特征有: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生物能进行呼吸;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
16、生的废物;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生物能生长和繁殖;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详解】能慢慢长大的钟乳石、会扫地的机器人、色彩绚丽的珊瑚礁都不具有生物的特征,不属于生物。叶片像石头的生石花具有生物的特征,属于生物。故选C。10、D【分析】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主要由内部的核酸和外部的蛋白质外壳组成,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详解】19世纪30年代,两位德国生物学家施莱登和施旺共同创建了“细胞学说”。细胞学说的主要观点是:动物、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细胞能够通过细胞分裂产生新细胞(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成
17、两个细胞的过程,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多)。故自然界的生物除病毒以外,都是由细胞构成的。故选D。二、填空题1、食物链#食物网 食物网 食物链 【分析】(1)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叫做食物链。(2)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有很多条食物链,它们彼此交错连接,形成食物网。【详解】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是同时进行的,彼此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物质作为能量的载体,使能量沿着食物链(网)流动;能量作为动力,使物质能够不断地在生物和环境之间循环往返,因此在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都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环境中有些污染物(如重金属、化学农药等)具有化学性质稳定、不易分解的特点,
18、就会在生物体内积累而不易排出,这些不易分解的有毒物质能够沿着食物链积累,营养级别越高的生物,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就越多,这是生物富集现象。2、大气圈 水圈 岩石圈 生态系统 【详解】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与其环境的总和就叫生物圈。生物圈的范围:以海平面为标准来划分,生物圈向上可到达约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10千米左右的深处,厚度约为20千米左右的圈层,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和岩石圈的表面。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包括森林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等,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
19、统,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3、生物圈 水圈 岩石圈 【详解】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生物圈的范围:以海平面为标准来划分,生物圈向上可到达约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10千米左右深处,厚度为20千米左右的圈层,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包括森林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等,是最大的生态系统。4、应激性 生长(或繁殖,新陈代谢等) 【分析】生物具有以下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够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5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6
20、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详解】生物具有非生物不具有的基本特征:(1)生物生活需要营养。植物的营养: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动物的营养:从外界获取现成的营养。例如:绿豆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金钱豹捕捉猎物。(2)生物能进行呼吸。绝大多数生物需要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例如:鲸呼气时产生雾状水柱。(3)生物都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动物和人排出废物的方式:出汗、呼出气体、排尿;植物排出废物的方式:落叶。(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一定的反应。例如:斑马发现敌害后迅速奔逃、含羞草叶片受刺激会合拢。(5)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如:蘑菇能从小长大、种子的萌发母鸡生蛋等、母鸡生蛋等等。(6)除了
21、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5、绿色植物 生产者 【分析】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与消费者、消费者与消费者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叫食物链。【详解】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生产者主要是指绿色植物,它们能进行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变为化学能,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不仅供自身生长发育的需要,也是其他生物类群的食物和能源的提供者。三、判断题1、错误【分析】地球上所有的生态系统紧密的联系构成一个更大的整体,这个整体就是生物圈,在生物圈中,由于不同地域的环境差别
22、很大,生物种类也是千差万别,因此,生物圈中有着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如草原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等。【详解】海洋生态系统是生物圈里最大的生态系统,主要植物是浮游植物,虽然这些植物光合作用的效率不如森林生态系统的植物,但由于数量庞大,因为在地球上70%的水域中全是藻类植物,且代谢速率极快。所以它们通过光合作用每年能够产生三百六十亿吨氧气,占全球每年产生氧气总量的70%,是产生氧气最多的生态系统。草原、森林、城市、湿地的植物的种类和数量都较海洋的少,故本题错误。2、错误【详解】在生态系统中,各种成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始终处于
23、一种动态的平衡之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是因为生态系统具有自动调节能力。在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和数量越多,食物链和食物网越复杂,该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越强。但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当人为的或自然因素的干扰超过这种限度时,生态系统就会遭到严重破坏,故题干观点错误。3、正确【详解】调查法是科学探究的常用方法之一,尽可能全面或比较全面的收集研究对象的某一方面的各种材料,并作出分析、综合,得到某一结论的研究方法,它的目的可以是全面的把握当前的状况。样本的选取要有代表性、典型性、随机性。调查时首先要明确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并制订合理的调查方案;调查过程中要如实记录
24、;对调查的结果要进行整理和分析;有时要用数学方法进行统计。因此,小明在调查校园里的生物时,发现天空中飞过一只蝴蝶并如实记录是正确的。4、正确【分析】生物能影响环境,生物能适应环境,也能改变环境。【详解】“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黄蝶与菜花颜色相近都是黄色的,不易被人或其他动物发现,是一种保护色,反应了生物适应环境。故题干说法正确。5、正确【详解】初中生物有八个单元:第一单元 生物和生物圈;第二单元 生物和细胞;第三单元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第四单元 生物圈中的人;第五单元 生物圈的其他生物;第六单元 生物的多样性及其保护;第七单元 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第八单元 健康的生活。这八
25、个单元有着密切的联系。人作为生态系统中的一分子,与生态系统其它各部分之间存在密切的关联,生物学的核心内容是人与生物圈。该表述正确。四、实验探究1、(1)水分#水(2) 方案D 方案A 不同 变量 对照实验 (3)避免偶然性(4) 光对鼠妇的分布没有影响#光照对鼠妇的分布没有影响 水分对鼠妇的分布有影响 B 【分析】(1)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2)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
26、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1)依据题意可知:小强在打扫庭院时,在花盆、砖块这些阴暗潮湿的角落里发现了很多鼠妇,而在明亮干燥的地方很少看到,可作出假设:小强认为影响鼠妇分布与光有关,小红认为水分也会影响鼠妇分布。(2)小强认为影响鼠妇分布与光有关,制定的实验方案,除了光不同以外,其他条件相同,因此,为了验证小强的假设,正确的方案是D;小红认为水分影响鼠妇分布,制定的实验方案,除了水分不同以外,其他条件相同,因此,为了验证小红的假设,正确的方案应是A。这两个正确的方案共同点是:只有探究的因素不同,其他的因素都相同,这种不同的条件就是本实验的变量;像这样的实验叫对照实验。(3)探究实验所用的生物实
27、验材料既不能过多,也不能太少。实验中用10只鼠妇而不是1只原因是减少实验的偶然性,提高实验的可靠性。(4)根据小强记录的实验数据可知:阴暗环境中的鼠妇数量和明亮环境中的数量差不多,说明光对鼠妇生活没有影响。根据小红记录的实验数据可知:潮湿环境中的鼠妇数量明显多于干燥环境中的,说明水分对鼠妇生活有影响,鼠妇喜欢潮湿环境。结合实验假设,你认为小强同学在得出结论后需要检验实验过程是否有误,再重复实验。故选B。2、(1)调查(2) 土壤的潮湿程度 对照 黑暗 有 湿润 (3)非生物【分析】(1)科学探究可以通过观察、实验、调查等多种途径来获得事实和证据。实验法是生物研究的主要方法。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
28、基本方法。(2)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3)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是对照组。(1)调查法为了达到设想的目的,制定某一计划全面或比较全面地收集研究对象的某一方面情况的各种材料,并作出分析、综合,得到某一结论的研究方法。因此,了解校园等周边环境中的生物,我们采用了调查法。(2)在科学实验中,往往只选择一个变量。为研究变量对研究对象的影响,需要设计对照实验,这样可以
29、增强实验结论的说服力。在对照实验中,除了已选择的实验变量不同外,其他条件应完全相同。在探究实验中的变量就是要探究的问题中的条件。本实验探究土壤的潮湿度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的变量是土壤的潮湿程度,其它的实验条件相同,有利于控制实验的变量。因此,该实验的实验变量是土壤的潮湿程度,像这样,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遵循的原则是单一变量,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且适宜的实验,叫做对照实验。因此,根据鼠妇本身生活环境,本实验设置的光照条件是黑暗。由于实验进行到最后,湿土中的鼠妇数量明显多于干土中的鼠妇。我们可以得出实验结论是土壤的潮湿程度对鼠妇的分布有影响,鼠妇适于生活在湿润的环境中。(3)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叫做生态因素,生态因素包括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光照、水分、土壤,温度等属于非生物因素,生物因素是指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光照强度属于影响鼠妇的生活的非生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