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八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写作课学习仿写第1页【学习目标】1.研读文章片段,从中提取值得模仿、借鉴内容,确定仿写点并仿写。2.养成读写结合好习惯,经过模仿、借鉴优异作品,提升写作水平。第2页壹仿修辞 1.比较安塞腰鼓中原文语段与改写后语段,说说原文有何特点,并思索这种修辞手法适用场景有何特点?原文:骤雨一样,是急促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瞳仁;斗虎一样,是健壮风姿。改写后:急促鼓点像骤雨一样;飞扬流苏像旋风一样;蹦跳脚步像乱蛙一样;闪射瞳仁像火花一样;健壮风姿像斗虎一样。第3页壹 二者都利用了比喻和排比修辞手法,但原文将喻体放在本体前面,突出喻体,渲染了安
2、塞腰鼓粗犷豪放;句式更短,节奏更加快,更有利于表现安塞腰鼓刚健雄浑特点。这种本体喻体颠倒比喻句组成排比段,更适合表现快速、激烈、宏大场面。仿修辞 1.比较安塞腰鼓中原文语段与改写后语段,说说原文有何特点,并思索这种修辞手法适用场景有何特点?第4页壹2.仿照以上句式,描写军训会操场面。第5页貮 1.小组讨论社戏“月夜航船”片段是怎样经过景物描写,衬托人物心理?原文:两岸豆麦和河底水草所发散出来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起伏连山,好像是踊跃铁兽脊似,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认为船慢。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
3、者可能是渔火。那声音大约是横笛,宛转,悠扬,使我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以为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夜气里。仿描写 第6页貮 抓住景物基本特征;调动各种感官,多层次、多角度地表现景物特点;妙用修辞手法;融入个人情思;衬托人物心情。2.生进行片段写作训练夏夜乘凉,利用多感官角度景物描写表现人物心理。1.小组讨论社戏“月夜航船”片段是怎样经过景物描写,衬托人物心理?第7页叁 1.朗诵灯笼原文片段,作者利用了一个什么句式展开记叙?这么句式有何好处?原文:提起灯笼,就会想起三家村犬吠,村中老头呵狗声音;就会想起庞大晃荡着影子,夜行人咕咕噜噜私语;想起祖父雪白胡须,同宏亮大方谈吐;坡野里想起跳跳磷
4、火,村边社戏台下想起闹嚷嚷观众,花生篮,冰糖葫芦;台上小丑,花脸,跪堂谱,司马懿探山。真,灯笼缘结得太多了,记忆网里挤着就都是。仿句式 第8页 仿写三个阶段仿片段(修辞、句式、描写等)仿篇章(结构、写法等)仿文风(语言格调等)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第9页壹仿结构 1.快速阅读陕北春,经过抓每段中心句,梳理文章结构。是从安塞腰鼓豪迈捶打中开始 是从壶口坚冰开裂响动中开始 是伴着塞北刮起铺天盖地老黄风到来 是从白于山区遍野盛开山桃花开始 是在清明节黄帝陵祭奠中盛大地走向了高潮时间次序 陕北春第10页壹 2.仿照以上结构特点,为学校秋天画一个思维导图。是从橘树枝头挂果开始 学校秋天 是伴着银杏金黄风到来
5、 是在运动会加油呐喊声中走向高潮 第11页贰 1.默读灯笼,思索:作者借“灯笼”这一关键物体,先后抒发了哪些情感?作者由小时候喜欢火、光过渡到灯笼,又由灯笼想起亲人关爱,寄托作者对亲人感激;想到乡情民俗,想到西汉霍去病、李广,唐代裴度等历代将领挑灯看剑,抗击敌人情景,最终以一把燎原烈火收尾,含蓄地表露自己爱国情思。仿写法 第12页贰 这种围绕一个物体,选择一个个经典材料多角度、多方面展开记叙写法称为“一线串珠”法。如图所表示:祖父夜行 慈母之爱乡俗还愿话说灯笼母亲吩咐族姊远嫁朱红描字元宵张灯献帝灯笼灯笼下马前卒仿写法 第13页贰 2.请利用“一线串珠”法,以“妈妈手”为线索,仿照上图,将全文构思画出来。考砸后不忍打我送我去幼稚园抚慰受伤我仿写法 第14页叁 当我们迷上某位作家或哪一类作家时,行文格调不自觉地受到影响,这便到了模仿高级阶段。阅读图书“范山模水”板块文章,你以为谁文章格调最独特?与小组同学分享。拓展延伸第15页叁 1.朗诵灯笼原文片段,作者利用了一个什么句式展开记叙?这么句式有何好处?提到*,就会想到;就会想到;想起;(地点)想起;(地点)想起。这么句式把作者与灯笼相关零碎记忆串联起来,使文章记叙有条理,内涵更丰富。2.仿照以上句式,展开记叙。第16页肆 1.阅读图书“范山模水”板块文章,你能够从中找出哪些能够仿写片段?挑选一二,利用到平时写作实践中。拓展延伸第1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