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县区党政正职队伍建设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doc

上传人:w****g 文档编号:3987827 上传时间:2024-07-24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4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县区党政正职队伍建设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县区党政正职队伍建设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县区党政正职队伍建设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县区党政正职队伍建设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县区党政正职队伍建设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范文最新推荐- 县区党政正职队伍建设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县区党政正职队伍建设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选拔好县区党政正职是加强县区党政正职队伍建设的基础和前提,“失之毫厘、差之千里”。要牢固树立“为事业选人才”的责任意识。要坚决破除论资排辈、求全责备等旧传统、旧观念的束缚,既要坚持标准,又要不拘一格,既论资历又不唯资历,坚持从有基层工作经历的干部中,从整体工作比较出色的地方、从条件差但面貌变化大的地方、从敢于挑重担又勇于改革的地方,以及从改革和实践成绩突出的地方发现和提拔党政“一把手”。对年轻干部,要克服片面追求“完人”的用人观点,要在实践中看干部、群众中问干部、重大事件、大是大非问题处理中考验

2、干部,在领导层、社会、群众公认的好干部中选拔领导干部。只要基本素质是好的、有发展能力、群众拥护的,就要大胆提拔使用,尽量使干部成熟度与起用时机相一致,尽早尽快起用处于最终使用期的干部。要创新机制,大胆探索县区党政正职选拔任用方式,在积极完善选举制、委任制的基础上,探索和实践县区党政正职竞争上岗或“双推双考”等公开选拔方式,实行和完善干部考察预备和任前公示等制度,推进民主化水平,进一步改革后备干部的选拔方式,积极为县区党政正职脱颖而出、健康成长创造条件。 三、关于县区党政正职变动频繁问题 现在不少县区党政领导变动频繁,这对代表是不尊重的,从选举制度上来看也是不严肃的。县区党政正职频繁变动和长期不

3、动都是不可取的。造成县区正职干部频繁变动的原因有以下八个方面:一是自身的原因。县区党政正职领导之间不协调、不团结,难以在一起合作共事,闹到最后,两败俱伤,双双调离。二是在经济发达的典型先进县与特别难搞的混乱不稳定的落后县区,往往县区党政正职变化频繁。先进县去的人往往就是马上准备提拔的对象,来一个提一个,走马灯。而落后县区是不愿去,不安心,呆不住,千方百计赶快走,去时图提正职,提起来赶快挪地方,作为“转正”的“过河桥”。三是与跑官、要官等不正之风有关。现在有些地方的县区领导上任没两年,就变着法子,通过一些不正常的渠道向上要官、跑官,一旦得手,拍拍屁股走人,把烂摊子留给后任。要保证县区党政正职领导

4、相对稳定,从干部本身来说,思想稳定是极为关键的因素,要有所为、有所不为,有所为,就是为一个地方的发展而为,尽心竭力去为,满怀激情去为,做出成效;有所不为,就是对个人升迁不为,不拉关系,不跑门子,集中精力干好本职工作。从上级组织部门来说,从严控制干部是决定性因素。一是组织部门要选好人、选准人。对干部成绩的考核要有长远观,如果考核的结果认为这个干部总体不错,但有些工作没有做好,应该教育他,不能因一时一事干得不好就换;干部干得好了,有实绩了,也不要急于调走。二是要创造保持县区党政正职相对稳定的环境。要从机制和制度上进行探索和改革,如果县区党政正职工作确实非常有实绩,但因为种种因素得不到提拔,又进不了

5、市级班子,就应该考虑给他们提高其政治待遇和经济待遇,即副市级领导待遇。三是要从严格落实任期制入手,制订和修改党内规章,要扩大党内民主,改变少数人选少数人的现状,要完善干部政绩考核体系。对县区级正职的考察考核应以市上历年的综合考核为依据,以县上考察为主,来推荐县区正职的提拔使用,这样比较公平、实在、准确。同时,要解决县区党政领导干部任期过后的“出路”问题。四、关于搞好省、市、县衔接,保持县区党政正职任期的相对稳省、市、县换届时间统一后,实行自上而下的换届,必须要搞好上下衔接保持县级领导班子任期内的相对稳定,要注意研究解决因上下级班子换届衔接不紧、同级班子换届不同步带来的班子不稳定问题。在换届人事

6、安排上,上级党委一定要超前考虑,通盘谋划,尽量把班子的配备和人选的安排筹划得周密一些;一个地方同级党政领导班子的换届时间要尽可能同步。要进一步坚持和健全干部交流制度,处理好稳定与交流的关系。县级领导干部的交流一般应结合换届有计划地进行,党政主要负责同志一般不宜同时交流。今后,县区委书记、县区长在一个地方原则上至少要干满一届。要积极探索实行领导干部职务任期制,既要着力解决一些地方党政领导干部任职无期限、届满不卸任的不合理状况,又要明确规定领导干部在任期内,除非工作特别需要或经过考核确认干部不能达到任期目标或发现干部有违法违纪行为的,一般不应进行大的调整。 五、关于激励县区党政正职安心工作的措施

7、一是实施思想激励。要教育县区党政正职坚定理想信念,强化宗旨意识,认真实践“三个代表”,扎根基层无私奉献。特别要通过开展先进性教育,使县区党政正职始终成为县区的主心骨和领路人。 二是实施目标激励。推行目标管理,明确职责任务,实行岗位目标公开承诺,建立科学的考评机制,以严谨的目标责任,促进县区党政正职实现目标价值,得到社会认同。当前,重点要建立和完善县区党政正职任期目标责任制和年度工作目标责任制,加强对党政正职的 县区党政正职队伍建设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第2页 日常考核、年度考核、届中考核和届末考核工作,力求客观、公正、全面、历史地分析评价他们的工作实绩。 三是实施组织激励。要进一步深化体制改革,

8、真正做到党政分开、政企分开、政事分开,使县区党政正职从繁重琐碎的日常事务、日常应酬中解放出来,在不切实际、过多过滥的“负总责”、“一票否决”的泥潭中摆脱出来,集中精力谋大事、管全局、抓发展,充分发挥领导核心作用。要在选拔好“班长”的同时,注重选配一个和谐的班子,努力完善领导班子成员的年龄结构、知识结构和专业结构,注意各个成员的特长,使领导班子成为整体素质优良、成员优势互补的坚强集体。要加大干部交流力度,实行大幅度、跨地区的干部交流任职,打破人事关系“家族圈”、“地域圈”,为县区党政正职顺利开展工作提供良好的人事环境。 四是实行环境激励。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实行扶持与保护并举,加强正面宣传与公

9、众形象引导,科学制定政策缓减县区干部执行上级政策的压力和负担,积极扶持和帮助县区干部克服实际工作的矛盾和包袱,减少并坚决刹住不切实际、不必要的达标升级和检查验收活动,保证以良好的工作环境鼓励人。 五是实施待遇激励。要在政治待遇上,要对政治思想素质好、工作能力强、政绩突出、群众公认、上级连续3年5年考核优秀的县区党政正职,因职数原因而不能提拔实职的,解决相应的副市级级别待遇,让其安心县区工作。在经济待遇上,可根据市县财政状况,对县区党政正职可试行年薪制,提高工资,发放岗位津贴,给予考评后经济奖励。在生活待遇上,当县区党政正职领导家属、子女有上学、就业等具体困难时,在政策允许范围内,组织上应尽力给

10、予帮助解决,为他们集中精力干好工作创造条件。在精神支持上,当县区党政正职遇到挫折时要及时给予鼓励,有不足或有倾向性苗头时要及时给予帮助指正,尤其是对坚持原则的干部遇到困难时,要分清原因,给予支持撑腰。 六、关于加强县区党政正职的教育、管理和监督 县区党政正职的素质和能力并非与生俱来,必须有一个自身努力和组织培养教育的过程。提高工作能力。要强化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开展集中性的思想政治教育、警示教育,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自觉约束自己,规范从政行为。要加大学习培训力度,通过提升培训层次、拓展学习内容、改进学习方式,不断提高他们的政治业务素质。要根据他们的阅历,知识水平,个人特长,下功夫磨练

11、他们的实际工作能力。 由于县区党政所处岗位、地位的特殊性,必须提高监督管理的针对性,切实保证他们健康成长。一要建立以自身为主体的自律机制。除坚持开展专项集中教育外,要建立和完善谈论谈话制,上级党政领导班子成员每年和县区党政正职至少开展一次谈话谈心;要开展针对性批评谈话制度,对在经济责任审计、干部考察中发现的某些倾向性苗头要及时进行反馈性谈话和诫勉性谈话或进行严肃的批评教育。二要建立以组织部门监督为主体的预控机制。组织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优势,把对“一把手”的监督管理同培养选拔干部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在把好“入口关”、配好班子、定期交流的同时,加强经常性考核,听取意见的面要广,及时发现一些苗头性、

12、倾向性问题,防患于未然,达到“治病救人”的目的。对问题比较严重的,及早采取组织措施,不使问题继续发展。三要建立以规范权力运行为主要内容的约束机制。在制度的建立和贯彻落实上具体要遵循如下四条原则:坚持适当分权原则,按照适当分权原则把“一把手”过于集中的权力进行适当分解;坚持科学议事原则,科学议事是实现决策民主化、科学化,对“一把手”实施监督的有效手段;坚持政务公开原则,只有对“一把手”的权力运行过程予以公开,杜绝权力“暗箱”操作,才能对权力进行有力监督;坚持广泛参与原则,只有全社会形成浓厚的监督氛围,才能发挥应有的监督力度。四要建立以群众和家庭为主体的社会联防机制。拓宽群众监督渠道,加强家庭防范

13、教育、加强信访举报制度、建立领导干部社区生活监督制度,建立全社会广泛参与、对“一把手”实行全方位监督的社会监督管理体系。五要建立以执纪、执法部门为主体的惩诫机制。在加强人大、政协对“一把手”依法监督的基础上,改善和强化组织、纪检、监督和政法部门对“一把手”监督工作的联系通报制度,定期沟通,形成合力。 今年以来,我们财政局纪检组按照市纪委的部署要求,结合财政工作实际,注重创新,务求实效,扎实推进廉政文化进机关工作,不断增强廉政文化建设的感染力、辐射力和影响力,在全系统形成了“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良好风尚,有效地促进了全局党风廉政建设的深入开展。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创新载体,不断增强廉政文化

14、建设的感染力 在推进机关廉政文化建设中,我局注重创新载体,以形式多样的活动为抓手,广泛宣传廉政文化知识、陶冶廉政文化情操、培育廉政文化理念,使廉政文化入情入理,廉政意识入脑入心,在全局营造了良好的廉政文化氛围。 一是专题倡廉。今年7至12月,为推进廉政文化进机关工作,我局开展了以“双严、五廉”为主要内容的“廉风伴我行”主题教育活动,”双严”即:严明党纪、严格自律;“五廉”即:读廉政书、看廉政片、听廉政课、写廉政文、做廉政人。具体开展“六个一”活动,即:制作一期廉政文化宣传橱窗、举办一次反腐倡廉讲座、开展一次廉政承诺、进行一次廉政谈话、参加一次知识测试、组织一次结对帮扶活动等。通过开展主题教育活

15、动,在全局倡导廉洁奉公、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公道正派的机关廉政文化,教育引导财政干部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增强党性修养,不断提高拒腐防变的能力。 二是网络宣廉。我局从20xx年起,在局域网上开辟了”廉政课堂”专栏,设置廉政信息、典型风采、警钟长鸣、党纪条规、廉政论坛等五个栏目,及时宣传报道党风廉政建设的新动态、新做法,干部职工可以随时随地上网点击学习、讨论交流,较好地发挥了网络信息交流的双向互动作用。今年以来,为配合廉政文化工作的开展,我们又在局域网上搭建了短信群发平台,只要打开电脑,进入局域网,就会收到局纪检组通过网络中心发来的廉政格言、警句、漫画、贺卡等,有效地增强了廉

16、政教育的生动性和及时性。网上“廉政课堂”已成为传播廉政文化的重要阵地。 三是读书思廉。从今年8月份起,我局每月向财政干部推荐一篇隽永精悍、富含哲理的“廉文”,如周恩来是怎样对待“五子”的、朋友可以交原则不能丢等。同时要求每位财政干部在认真阅读“廉文”和从政道德教育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工作和思想实际,撰写一篇“读廉文、思廉政”的体会文章交局纪检监察室,归入本人廉政档案,其中的优秀文章选登上网进行交流学习。 四是谈话促廉。针对容易发生问题的关键岗位、关键环节和关键时节,我们坚持多提醒、勤教育。对新提拔干部,提前打“预防针”,教育其认真履行任前廉政承诺,抓好职责范围内的党风廉政建设;对热点岗位干部,常

17、敲“警示钟”,敦促其廉洁奉公,防微杜渐;对有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的,适时亮“黄牌”,进行诫勉谈话,点问题、拉袖子,促其警觉。 五是家庭助廉。通过召开干部家属座谈会、组织参观警示教育基地、寄发“共建廉洁家庭”公开信、签订“互助保廉”协议书等活动,加强对财政干部家属的廉政教育,倡导她们常吹“廉政风”,常敲“警示钟”,增设“防腐门”,严把“进门关”,争当“廉内助”,树立好家风。 六是评优比廉。以创评勤政廉政示范岗为载体,通过群众测评、领导推荐、组织考核等办法,评选出一批勤廉兼优的干部,用身边的先进人物和先进事迹教育、引导、激励全体党员干部向先进人物学习,倡导勤政廉政的风气,激发朝气蓬勃的干劲。 二、创新

18、思路,不断增强廉政文化建设的辐射力 建设机关廉政文化,目的在于营造廉政氛围,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干部素质,促进各项工作。我局在开展廉政文化建设工作中,注重发挥廉政文化的辐射作用,抓好三个“结合”,以廉政促财政,以廉政保财政,有力地促进了各项工作的发展。 一是与先进性教育相结合,打造廉洁财政。充分发挥廉政文化的引导和宣传作用,推动先进性教育扎实开展。在先进性教育活动中,我们以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为核心,加大廉政文化教育力度,将反腐倡廉思想理念、勤政廉政典型事迹、违法违纪案例等,以生动活泼的文化形式表现出来,变简单说教为人性化的教育关怀,变生硬灌输为情理交融的宣传引导,寓教于乐,寓学于娱

19、,既达到陶冶情操、提高境界的目的,又教育引导了财政干部自觉做廉政文化的倡导者和践行者,使廉政观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做到廉洁理财、干净干事。 二是与机关效能建设相结合,打造高效财政。通过开展廉政文化建设活动,进一步提高机关工作效能,改进工作作风,规范执法行为。我局专门成立了行政效能督查小组,将局核算中心、政府采购科和市行政服务中心财政窗口等与群众、部门、基层联系密切的窗口单位作为效能建设的重点,实行“月查制”,对其它科室实行定期督查和不定期抽查。全局提出了效能建设“四个办”的要求,即:高效快捷立刻办、迎难而上主动办、不遮不掩透明办、创造条件努力办,不断促进行政效率和服务质量的提高。 三是与服务

20、发展相结合,打造阳光财政。在开展廉政文化建设过程中,我们坚持“财政干部受教育,广大群众得实惠”的指导思想,切实为经济发展服务,为基层、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不断深化廉政文化建设的内涵。今年以来,我局开展了财企结对挂钩联系活动,局领导班子成员率领九个科室挂钩联系18户规模纳税企业,以联系点企业为服务窗口,每月定期深入企业开展调研,了解生产经营、产品利税情况,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目前已建立了70多个重点税源企业的项目库资料,初步确定了可扶持的项目类别,为增添企业发展后劲奠定了基础。为进一步拓展政务公开内容,更好地服务于发展、服务于基层、服务于群众,我局先后编制了财政热点难点问题100问、

21、企业项目申报指南等手册,财政工作有哪些职能、财政上有哪些热点、难点问题、企业申报项目资金有哪些程序和要求,翻开手册,一查一看就明了。手册发放给乡镇、部门和企业后,获得了一致好评。 三、创新机制,不断增强廉政文化建设的长效性 一是强化责任机制。我局专门成立了廉政文化进机关工作领导小组,把廉政文化建设工作纳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目标考核,层层签订责任状,形成“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各负其责,各科室齐抓共管的责任体系。重点抓好责任分解、责任考核、责任追究三个环节,做到廉政文化建设人人有责任、个个有担子。 二是强化制约机制。对重点部位、薄弱环节、关键岗位进一步健全完善内部管理监督制度,抓住财政支出这个

22、极易滋生腐败的关键环节,突出对财政性资金运转的全过程监管,将支农、城建、社会保障等项目资金作为监管的重点,每一笔资金都做到“四个确保”。即确保“一支笔”审批、确保审批程序规范、确保按计划序时拨付、确保使用效益。同时,每年开展财务内审,科室账证互审观摩等活动,重点检查各科室、单位的财务收支、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财政及财务政策执行、内部控制制度执行和银行账户管理等情况,强化内部财务管理,加强科室之间的学习、交流和监督。 三是强化督查机制。在加强内部监管的基础上,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向财政服务对象发放“两卡”,“两卡”即平时执行财政检查、政府采购等公务时发放廉政监督反馈卡,年终发放征求意见卡,认真听取

23、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接受方方面面的监督。对收集的意见和反映,及时进行梳理、调查,并反馈给相关人员,要求限期整改。 经济领域防治腐败的思考经济领域是社会生活的基础领域,也是各种消极腐败现象的重要发源地。拓宽从源头上防治腐败的领域,应重视研究解决经济领域的腐败问题,逐步铲除经济领域滋生腐败的土壤和条件。经济领域滋生腐败的主要因素经济领域的腐败现象,存在于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笔者认为,经济领域滋生腐败的主要因素有四:第一个因素:行政权力对市场活动的干预。在市场化改革还没有全面到位的情况下,行政权力介入微观经济活动,运用行政权力干预经济活动谋取私利,是滋生腐败的温床,是导致腐败的重要源头。各国经验说

24、明,行政权力对市场经济活动适当的干预和控制是必要的,但是过度的行政干预,就会制约经济发展活力,甚至产生一些消极腐败问题。近几年,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削减了一大批行政审批项目,把配置资源的权力更多地让位于市场,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权力寻租”问题。但保留下来的行政审批项目,由于有的还没有科学规范管理,“权力寻租”问题仍然存在。对行政审批权力有一个再清理、再规范的问题。第二个因素:行业和部门垄断。其主要是借助非市场化的手段实现市场垄断,以谋取高额利润。一些行业表面上看似具有自然垄断的性质,但实际上是在搞行政垄断,谋取部门利益,使部门既得利益固定化。行业垄断导致主管部门行为企业化,产生大量

25、的收费,加重了企业和个人负担,也导致了分配不公和行业间收入的巨大差距。第三个因素:体制制度的空隙。我国市场经济体制还在健全完善过程中,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各种法律制度还不健全,使腐败行为在经济领域找到了生存的缝隙。比如:商业贿赂问题的滋生蔓延,成为经济生活中的“潜规则”,在很大程度上与法律制度不健全有关。我国在治理商业贿赂方面的立法不够完善,目前还没有一部较为完善的有效治理商业贿赂的法律。经济转轨时期的法律制度缺失与滞后,很多应该得到法律制裁的行为得不到应有的制裁,很多应该得到制度规范的行为得不到应有的规范,这也是经济领域腐败现象得以滋生的原因之一。第四个因素:广泛存在的利益冲突。我国社会经

26、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社会各个层级之间、区域之间存在的利益不平衡问题凸显,分配不公带来人们的心理失衡,利益冲突成为普遍的社会问题,也是腐败问题滋生的内在动因。一些国家公职人员工资收入较低,相当数量的人心理失衡,有的便用手中掌握的权力,在与企业打交道中谋取私利,大捞不义之财;有的地方政府为了本地经济发展,搞行政壁垒和地方保护主义;有的企业为了获取市场交易机会或有利交易条件,假借促销费、宣传费、赞助费、科研费、劳务费、咨询费、佣金等名义,大肆进行商业贿赂等。防治经济领域腐败的拓展方向从源头上防治经济领域腐败,应分步骤、分阶段地进行,在某些领域取得成效之后,应拓展防治的广度

27、和深度,拓宽领域和范围。一是实现由流通领域向生产、分配、消费领域的拓展。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社会再生产包括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等环节,流通是生产的自然延续,生产与流通相比,生产是价值创造的源泉,在整个再生产过程中显得更为重要,分配、消费环节都是再生产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为生产、流通提供了条件。我们在流通环节治理商业贿赂取得明显成效后,就应当逐步将防治腐败的触角延伸到生产领域、分配领域和消费领域。应注重解决生产领域中存在的以制造假货、破坏环境、安全事故等相关的腐败问题;在分配领域应注重解决税收流失、分配不公等相关的腐败问题。在消费领域应注重解决售假坑害消费者、市场垄断等相关的腐败问题。二是

28、实现由公共部门向私营部门的拓展。过去我们把防治腐败的重点集中在党政机关、国有企业等公共部门,在这些领域消极腐败现象得到有效治理和遏制后,应将防治腐败的触角延伸到私营企业。改革开放以来,私营经济有了很大发展,到去年月底,全国私营企业的数量已经达到万户,非公有制经济占比重已经超过二分之一。从发展趋势来看,非公有制经济在我国未来将会有更大的发展,其占的比重还会进一步提高。这说明,私营企业将成为未来中国社会的主要经济单元。应延伸反腐败的触角到私营企业,进行有效规制。三是实现由“需求方”向“供给方”拓展。以往反腐败重点在“需求方”,主要是对公共部门的官员进行监督制约和严肃查处,而对“供给方”监督不够、惩处不力。反腐败不仅要对公共部门的官员进行监督制约,还要用法律和道德规范企业的商业行为,创造良好的商业竞争环境。不仅要着眼于腐败的“需求方”收受腐败资金的单位和个人,还要着眼于腐败的“供给方”腐败资金的来源;既要反对和惩治接受方,又要打击和惩处供应方。斩断供给,遏制需求。 15 / 15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