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整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课时达标·效果检测
一、选择题
1.(2022·滁州高二检测)某元素X的逐级电离能如图表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X元素可能为+4价
B.X可能为非金属元素
C.X为第5周期元素
D.X与氯气反应时最可能生成的阳离子为X3+
【解析】选D。依据电离能图知,第三电离能和第四电离能之间的差距最大,所以该原子最外层有3个电子。X元素最外层有3个电子,所以在化合物中通常显+3价,故A错误;第ⅢA族元素有金属元素也有非金属元素,依据已知条件无法确定是否是非金属元素,也无法确定是哪周期元素,故B、C错误;该主族元素最外层有3个电子,在反应中简洁失去电子,所以与氯气反应时最可能生成的阳离子为X3+,故D正确。
2.(2022·漳州高二检测)下列图示中纵坐标表示元素的电负性数值,横坐标表示同一主族的五种元素的原子序数的是 ( )
【解析】选B。同主族自上而下原子半径增大,原子对键合电子的吸引力减小,元素的电负性减小,即同主族随原子序数的增大,电负性减小,选项中符合变化规律的为B中所示图像。
3.(2022·衡水高二检测)下列对价电子构型为2s22p5的元素描述正确的是
( )
A.原子半径最小 B.原子序数为7
C.第一电离能最大 D.电负性最大
【解析】选D。价电子构型为2s22p5的元素为氟元素,同一周期中原子半径最小,但是大于氢原子半径;原子序数为9;第一电离能比氦、氖小,电负性最大。
4.(2022·衡水高二检测)现有3种元素的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如下:
①1s22s22p63s23p4;②1s22s22p63s23p3;③1s22s22p3。则下列有关比较中正确的是
( )
A.第一电离能:③>②>①
B.原子半径:③>②>①
C.电负性:③>②>①
D.最高正化合价:③>②>①
【解析】选A。三种元素分别为S、P、N,电离能大小挨次为N>P>S,A正确;原子半径大小挨次为P>S>N,B错;电负性大小挨次为N>S>P,C错;最高正价S(+6),N、P(+5),D错。
【加固训练】(2022·洛阳高二检测)以下有关元素性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具有下列电子排布式的原子中,①1s22s22p63s23p2 ②1s22s22p3 ③1s22s22p2 ④1s22s22p63s23p4,原子半径最大的是①
B.下列原子的价电子排布中,①3s23p1 ②3s23p2 ③3s23p3 ④3s23p4,对应的第一电离能最大的是③
C.某元素的逐级电离能(kJ·mol-1)分别为738、1 451、7 733、10 540、13 630、17 995、21 703,当它与氯气反应时最可能生成的阳离子是X3+
D.①Na、K、Rb ②N、P、As ③O、S、Se ④Na、P、Cl,元素的电负性随原子序数的增加而递增的是④
【解析】选C。依据元素周期律学问和原子半径的变化规律,可以确定原子半径最大的是①硅元素,A正确;③处于半满状态,应当是电离能最反常的,B正确;依据元素电离能变化规律,可以确定该元素化合价为+2价,当它与氯气反应时最可能生成的阳离子是X2+,C错误;同一周期自左向右元素电负性渐渐增大,同一主族自上而下,元素电负性渐渐减小,进而推断元素电负性大小关系。
5.下列关于元素电负性大小的比较中,不正确的是 ( )
A.O<S<Se<Te B.C<N<O<F
C.P<S<O<F D.K<Na<Mg<Al
【解析】选A。A项,元素属于同一主族,电负性从上到下依次减小;B项,元素属于同一周期,电负性从左到右依次增大;C、D两项,元素的相对位置如下图所示:
C:
D:
在周期表中,右上角元素(0族元素除外)的电负性最大,左下角元素的电负性最小。
【方法规律】电负性大小比较的方法
(1)同周期元素的电负性随原子序数递增而渐渐增大。
(2)同主族元素的电负性随原子序数递增而渐渐减小。
6.已知元素周期表中1~18号元素的离子W3+、X+、Y2-、Z-都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
A.原子的第一电离能:X>W
B.离子的还原性:Y2->Z-
C.氢化物的稳定性:H2Y>HZ
D.原子半径:X<W
【解析】选B。由四种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知:W和X位于同一周期,原子序数W>X,Y和Z位于同一周期,原子序数Z>Y,又由于均为周期表中前18号元素,则Y和Z处于W和X的上一周期,其相对关系为 Y Z X W ,由此可依据元素周期律推断有关性质。
7.(2022·成都高二检测)X和Y都是原子序数大于4的短周期元素,Xm+和Yn-两种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X的原子半径比Y小
B.X和Y的核电荷数之差为(m-n)
C.电负性X>Y
D.第一电离能X<Y
【解析】选D。本题涉及原子结构,粒子半径比较,电负性推断,第一电离能的比较,综合性较强。Xm+与Yn-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则质子数X>Y,原子半径X>Y,X和Y的核电荷数之差为(m+n)。X比Y更易失电子,第一电离能X<Y,电负性X<Y。
8.(2021·山东高考节选)下列曲线表示卤族元素某种性质随核电荷数的变化趋势,正确的是 ( )
【解析】选A。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电负性依次减小,A正确;卤族元素中氟无正价,B错;HF分子间存在氢键,所以HF沸点最高,C错;卤族元素从上到下单质分子间范德华力依次增大,熔点依次上升,D错。
9.(2022·长沙高二检测)下列各组元素各项性质比较正确的是 ( )
A.第一电离能:B>Al>Ga
B.电负性:F>N>O
C.最高正价:F>S>Si
D.原子半径:P>N>C
【解析】选A。依据元素性质的变化规律可知B、Al、Ga为同主族元素,自上而下第一电离能渐渐减小,A项正确;F、N、O电负性大小挨次应为F>O>N,B项错误;F无正化合价,C项错误;D项中正确挨次应为P>C>N。
二、非选择题
10.(2022·重庆高二检测)依据元素周期表中完整周期元素的性质,在下列空格中填上适当的元素符号。
(1)在第3周期中,第一电离能最小的元素是 ,第一电离能最大的元素是 。
(2)在元素周期表中,电负性最大的元素是 ,电负性最小的元素是 。
(3)最活泼的金属元素是 。
(4)最活泼的气态非金属原子是 。
(5)第2、3、4周期,原子最外电子层中p能级半布满的元素是 。
(6)已知某原子的各级电离能如下:I1=578 kJ·mol-1,
I2=1 817 kJ·mol-1,I3=2 745 kJ·mol-1,I4=11 575 kJ·mol-1,则该原子在化合物中表现的化合价为 。
A.+1 B.+2 C.+3 D.+ 4
【解析】同周期中从左到右,元素的第一电离能(除第ⅡA族、第ⅤA族反常外)渐渐增大,同周期中ⅠA族元素最小,稀有气体元素最大,故第3周期中第一电离能最小的为Na,最大的为Ar。电负性的递变规律:同周期从左到右渐渐增大,同主族从上到下渐渐减小。故元素周期表中,电负性最大的元素是氟,电负性最小的为铯。元素化合价与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尤其是与价电子排布有亲热关系。有多个价电子的元素的原子,失去价电子的各级电离能相差不大。由题目数据可知,第四电离能突然增大,说明失去第四个电子困难得多,不属于价电子。
答案:(1)Na Ar (2)F Cs
(3)Cs (4)F (5)N、P、As (6)C
11.(2021·厦门高二检测)现有核电荷数小于20的元素A,其电离能数据如下:(I1表示失去第1个电子的电离能;In表示原子失去第n个电子的电离能,单位:×102kJ·mol-1)
序号
I1
I2
I3
I4
I5
I6
电离能
7.644
15.03
80.12
109.3
141.2
186.5
序号
I7
I8
I9
I10
I11
……
电离能
224.9
266.0
327.9
367.4
1 761
……
(1)外层电子离核越远,能量越高,电离能越 (填“大”或“小”);阳离子电荷数越高,失去电子时,电离能越 (填“大”或“小”)。
(2)上述11个电子分属 个电子层。
(3)失去了11个电子后,该元素还有 个电子。
(4)该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是 。
【解析】该元素的第一个突跃发生在I2、I3之间,说明该元素最外层有2个电子,该元素的其次个突跃发生在I10、I11之间,说明次外层有8个电子,综合考虑,该元素是Mg。
答案:(1)小 大 (2)3
(3)1 (4)Mg(OH)2
12.(2022·太原高二检测)元素周期表前四周期A、B、C、D、E五种元素,A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式为ns1;B元素的原子价电子排布式为ns2np2;C元素位于第2周期且原子中p能级与s能级电子总数相等;D元素原子的M能层的p能级中有3个未成对电子;E元素原子有五个未成对电子。
(1)写出元素名称:
C 、D 、E 。
(2)C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图为 。
(3)当n=2时,B的最简洁气态氢化物的电子式为 ,BC2分子的结构式是 ;当n=3时,B与C形成的化合物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4)若A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为2s1,B元素的原子价电子排布为3s23p2,A、B、C、D四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挨次是 (用元素符号表示)。
(5)E元素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式是 ,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其最高价氧化物的化学式是 。
【解析】A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式为ns1,则A为ⅠA族元素或Cr、Cu;B元素的原子价电子排布式为ns2np2,则B为ⅣA族元素;C元素位于第2周期且原子中p能级与s能级电子总数相等,则C为氧元素;D元素原子的M能层的p能级中有3个未成对电子,则D为磷元素;E元素原子有五个未成对电子,则E为25号元素锰元素。
(1)C、D、E元素名称依次为氧、磷、锰。
(2)氧元素核电荷数为8,则依据构造原理、能量最低原理、洪特规章和泡利原理,其电子排布图为。
(3)当n=2时,B为碳元素,则B的最简洁气态氢化物的电子式;CO2分子的结构式是O=C=O;当n=3时,则B为硅元素,SiO2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SiO2+ 2OH-====SiO32-+H2O。
(4)若A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为2s1,则A为Li;B元素的原子价电子排布为3s23p2,则B为Si;C为O,D为P;A、B、C、D四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挨次是O>P>Si>Li。
(5)E元素是锰元素,原子序数为25,位于元素周期表第4周期第ⅦB族,所以外围电子排布式为3d54s2,最高正价为+7价,其最高价氧化物的化学式是Mn2O7。
答案:(1)氧 磷 锰
(2)
(3) O=C=O SiO2+ 2OH-====SiO32-+H2O
(4)O>P>Si>Li
(5)3d54s2 第4周期ⅦB族 Mn2O7
【加固训练】有A、B、C、D、E 5种元素,它们的核电荷数依次增大,且都小于20。其中A为非金属元素;A和E属同一族,它们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为ns1。B和D也属同一族,它们原子最外层的p能级电子数是s能级电子数的两倍,C原子最外层上电子数等于D原子最外层上电子数的一半。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各元素的元素符号:A ,B ,
C ,D ,E 。
(2)由这五种元素组成的一种化合物是(写化学式) 。写出该物质的一种主要用途: 。
(3)写出C元素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 。
(4)用电子排布图表示D元素原子的价电子排布为 。
(5)元素B与D的电负性的大小关系是B D,C与E的第一电离能的大小关系是C E。(填“>”“<”或“=”)
【解析】A、B、C、D、E 5种元素核电荷数都小于20,A、E属同一族且最外层电子排布为ns1,故为第ⅠA族元素,而A为非金属元素,则A为氢;B、D属同一族,其原子最外层的p能级电子数是s能级电子数的两倍,故其最外层电子排布为ns2np4,为第ⅥA族元素,B核电荷数小于D,则B为氧,D为硫,E为钾;C原子最外层上的电子数为硫原子最外层上电子数的一半,则C为铝。同主族元素自上而下电负性渐渐减小,故B(氧)的电负性大于D(硫);E(钾)的第一电离能小于钠,钠的第一电离能小于C(铝),故第一电离能Al>K。
答案:(1)H O Al S K
(2)KAl(SO4)2·12H2O 净水剂 (3)1s22s22p63s23p1
(4) (5)> >
13.(力气挑战题)不同元素的原子在分子内吸引电子的力气大小可用确定数值x来表示,若x越大,其原子吸引电子的力气越强,在所形成的分子中成为带负电荷一方。
下面是某些短周期元素的x值:
元素符号
Li
Be
B
C
O
F
x值
0.98
1.57
2.04
2.55
3.44
3.98
元素符号
Na
Al
Si
P
S
Cl
x值
0.93
1.61
1.90
2.19
2.58
3.16
(1)通过分析x值变化规律,确定N、Mg的x值范围:
<x(Mg)< , <x(N)< 。
(2)推想x值与原子半径的关系是 ;依据短周期元素的x值变化特点,体现了元素性质的
变化规律。
(3)某有机化合物结构简式为,其中C—N中,你认为共用电子对偏向 (写原子名称)。
(4)猜想元素周期表中,x值最小的元素的位置: (放射性元素除外)。
【解析】题中给出第2、3周期主族元素的x值(其中缺少了氮、镁两种元素的x值),x值与这种原子在分子内吸引电子的力气有关。可依据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来推想镁和氮的x值。从表中数值可看出,同周期(同主族)中元素的x值随原子半径的减小而增大,x值的变化体现了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用x值大小可推断共价键中共用电子对偏向哪一方。对于C—N,由于N的x值大于C的x值,所以其中共用电子对偏向氮原子。x值越小,元素的金属性越强,x值最小的元素应位于第6周期第ⅠA族。
答案:(1)0.93 1.57 2.55 3.44
(2)同周期(同主族)中,x值越大,其原子半径越小 周期性
(3)氮原子 (4)第6周期第ⅠA族
【加固训练】A、B、C、D、E、F六种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B的阴离子与C、D的阳离子的电子排布式均为1s22s22p6,A原子核外有2个未成对电子,C单质可与热水反应但不能与冷水反应;E、F原子在基态时填充电子的轨道数有9个,且E原子核外有3个未成对电子,F能与A形成相同价态的阴离子,且离子半径A小于F。用元素符号回答:
(1)上述六种元素中, 元素的第一电离能最大,理由是
。
(2)C、D元素的第一电离能较大的是 ,缘由是
。
(3)六种元素按电负性从小到大排列的挨次是 。
(4)C、D、E、F元素形成的最高价氧化物是离子化合物的是 ,是共价化合物的是 。
【解析】A、B的阴离子与C、D的阳离子的电子排布式均为1s22s22p6,A、B在第2周期,A原子核外有2个未成对电子,是氧元素,B只能为氟元素;C、D在第3周期,C单质可与热水反应但不能与冷水反应,为镁,D只能是铝。F能与A形成相同价态的阴离子,且离子半径A小于F,为硫元素。E原子在基态时填充电子的轨道数有9个,且E原子核外有3个未成对电子,是磷元素。
答案:(1)氟 其最外层有7个电子且原子半径小,简洁得电子,不简洁失电子
(2)Mg Mg最外层3s轨道全满,3p全空,是较稳定状态
(3)Mg<Al<P<S<O<F
(4)MgO、Al2O3 P2O5、SO3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