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社会热点事件舆情引导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研究_吕淑珍.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381559 上传时间:2023-09-11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1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热点事件舆情引导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研究_吕淑珍.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社会热点事件舆情引导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研究_吕淑珍.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社会热点事件舆情引导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研究_吕淑珍.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12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23年第04期总第245期No.04.2023Sum 245J OURNAL OF J I AMUS I VOCATI ONAL I NS TI TUTE112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23年第04期总第245期No.04.2023Sum 245J OURNAL OF J I AMUS I VOCATI ONAL I NS TI TUTE社会热点事件舆情引导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研究吕淑珍(黄河交通学院,河南 焦作 4 5 4 9 5 0)网络传媒为广大学生提供了观察社会的平台和发表言论的机会,网络环境当中的多样化社交活动已经成为学生日常生活当中必不可少的内容,这使学生的

2、校园生活变得更为多样,同时也为舆论的出现和创造提供了空间。如果出现不良舆论的话会对学生的思想观念产生影响,也会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产生影响。大学生是一个充满活力的群体,他们对各类新鲜的事物表现出了较强的好奇心,面对社会热点事件他们乐于了解,同时喜欢在网络平台上分享自己的意见和观点,以此来表现自己的个性。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应对新媒体时代的挑战,高校要针对社会热点事件来进行教育和引导,推动政治信息传递,开创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参与的新形式。通过这种方式,高校可以形成一套具有时代特色和具有影响力的教学育人模式,使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更好地开展起来。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帮助高校教育工作者将社会热点事件舆情

3、当中所蕴含的教育价值挖掘出来,以此为契机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促进教育效果的提升1。一、社会热点事件舆情发展对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带来的影响(一)积极影响社会热点事件可以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教师通过舆情引导的形式来提高教育的有效性。当前,在高校传播学和新闻学领域当中已经涉及了社会热点事件的学习内容,但在思想政治教育当中还并没有涉及。随着社会热点事件舆情的不断发展,已经为高校学生的成长带来了影响,这些事件与他们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也变得越来越密切。因此,教师可以将社会热点事件当中的内容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素材,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变得更为丰富,同时也为教育的深入发展创造了条件。(二)消极影响首先,

4、网络具有虚拟性和自由性,人们在网络平台发表言论的时候可以匿名。这使得部分网民对自己的语言不加控制,肆无忌惮地表达自己的情绪,甚至出现了语言攻击的现象。在看到这些语言之后学生的情绪会受到影响,同时还可能会出现思想层面的波动。其次,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国家对思想政治教育越来越重视,教育改革也对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很多新的要求。但实际上,很多教育工作者尤其是年纪稍大的教育工作者在这方面还表现出了不足2。二、社会热点事件舆情引导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价值(一)推动政治信息传递人类社会呈现出网络化的发展趋势,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得到了充实,使教师的教育视野进一步开阔,同时也使教育的形式和手段不断向着现代化方向

5、发展。同时,在网络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思想得到了聚合,人们在利益表达方面也变得更为自由。各个高校当中那些兴趣相投的教育个体或者教育组织可以利用网络平台来开展分享活动和交流活动,同时也可以通过网络摘 要: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来说,在出现社会热点事件的时候舆情引导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在互联网不断发展与推广的背景下,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和途径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新时代大学生是网络的主力军,他们习惯使用网络平台来获取信息,但自控能力比较弱,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影响。基于此,文章运用文献分析法、归纳总结法,探究了社会热点事件舆情发展为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带来的影响,以及社会热点事件舆情引导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价

6、值,并提出建设舆情引导主体队伍、明确思想政治教育责任,建设舆情引导客体、塑造完善的个体人格,完善舆情引导方法、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等社会热点事件舆情引导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策略。关键词:社会热点事件;舆情引导;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9052(2023)04-0112-03收稿日期:2022-12-30修改日期:2023-02-13基金项目:2022年黄河交通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专项课题“社会热点事件舆情引导与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研究”(HhjtJg2022-07);校级一流课程,黄河交通学院 2021 年度一流课程“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

7、义理论体系概论”(HHJTXY-2021ylkc29)作者简介:吕淑珍(1989.10),女,河南焦作人,讲师,硕士,教研室主任,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1132023年第04期总第245期No.04.2023Sum 2451132023年第04期总第245期No.04.2023Sum 245教育理论与实践平台了解社会热点事件的实时舆论,并开展民意测验,在这个基础上使思想政治教育变得更具针对性。通过这种方式,政治信息的传递变得更为准确和高效,教育工作者能够更好地了解学生在面对社会热点事件舆情时的参与心理,并在引导正确舆论导向的基础上将正确的政治信息传递给学生,使学生保持正确的政治理念不

8、动摇3。(二)开创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参与新形式面对多变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和落后的教育体制观念,在社会热点事件舆情引导过程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是十分重要的。互联网在人们的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当中广泛应用之后,学生有更多的形式参与到政治生活当中去,他们也有了更多的渠道和途径发声,甚至可以与政府官员进行互动。在发生社会热点事件的时候,学生可以利用这些形式来行使自己的监督权,同时保障知情权。这使他们参与社会政治生活的热情得到了提升,突破了“直接民主”在参与规模和在参与空间方面的限制,为学生参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提供了新的形式。三、社会热点事件舆情引导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策略(一)建设舆情引导主体队伍,明确

9、思想政治教育责任1成立舆情管理领导小组为了增强舆情引导的有效性,就要设立专门的机构和部门来对舆情尤其是网络舆情进行监测与预警,同时还要根据舆情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和预判,并在这个基础上做好危机处置和善后处理。在舆情管理领导小组中,要安排专门的舆情监测员和分析师,坚持垂直领导和责任到人的原则来提高舆情引导的有效性。同时,高校要发挥党务部门和行政部门的作用,从中抽调精兵强将来使舆情汇报等级得到减少,以此来使舆情的真实度得到还原。在该小组当中,需要由学校的领导担任组长,其他成员则为舆情监测员,主要负责舆情分析和汇报的工作,并在做好整理之后形成简单的舆情监测分析报告,对各职能部门进行反馈。2建立网格信息

10、员和网络评论员队伍在社会热点事件舆情引导队伍建设的过程中,要构建网格信息员和网络评论员队伍。具体来说,信息员的职责是了解网络舆论,对舆论动态进行分析,并在这个基础上对相关信息进行整理和报送;评论员的职责则是参与评论,针对社会热点事件发表正确的观点,使舆论向着正确的方向发展,以此来为学生提供正面积极的引导。作为信息员,需要在社会热点事件发生的时候将舆情的形成过程和发展过程呈现出来,同时还要对未来发展走向进行预测,使决策者能够更为合理地进行决策。作为评论员,则要通过主动出击的方式来对舆情问题和隐患进行处理,使其向着好的方向发展和转化。(二)建设舆情引导客体,塑造完善的个体人格1加强学生媒介素养教育

11、,增强自律意识大学生群体媒介素养教育应该成为新时代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点。在开展教育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将提高学生的自律意识作为重点,使他们在面对社会热点事件的时候能够保持清晰的认识,并对现实生活条件保持清晰的认识,在认同道德规范的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践行这一规范,长此以往做到由被动服从到主动律己的转变,同时将外部道德要求转换为自主化的行动。教师要引导学生合理运用网络媒介,并基于这些媒介了解事情的真相。在事实并不清晰的情况下,不能捕风捉影,更不能散布虚假信息和发布过激的言论,而是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实现网络中的自我与现实中的自我的言行合一4。2加强学生辩证唯物主义教育,提高是非明辨能力在高校

12、当中,社会热点事件舆情引导及其相关教育不仅体现在思想政治课堂的显性教育上,同时也体现在校园文化的隐性教育方面。一方面,教师在思想政治课堂上要融入马克思理论,并结合特定的历史背景和特定的案例来开展教学,将理论的科学性更好地呈现出来。在这个基础上,教师要引导学生在面对社会热点事件的时候秉承一分为二的观点,分清主流支流,并准确地把握事物的主要矛盾,在发表言论的时候也可以保持客观的态度。另一方面,高校要重视校园文化的建设,营造良好的舆情引导环境。除了要张贴相关宣传材料,还可以组织大学生开展社会实践,并针对社会热点事件组织讨论会、辩论赛以及演讲活动等,使学生在明确正确言论导向的基础上对这些言论进行宣传5

13、。(三)完善舆情引导方法,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一是可以运用疏导教育法,这要求教师基于学生的思想活动规律,通过思想教育、审美教育、艺术熏陶等形式来帮助学生疏通思想、净化心灵、提高觉悟6。二是可以运用预防接种法。为了提高社会热点事件舆情引导的效果,就要在事件发生之前进行预防和接种。这要求教师提前对学生可能出现的思想问题进行预测,并做好预防性教育,避免不良思想和错误行为的产生和出现。三是可以运用冲突缓解法。具体来说,社会热点事件容易对学生的思想产生冲击,使他们出现矛盾,同时实现行为的激化。而基于冲突缓解法,教师要为学生构建起制约机制和宣泄渠道,使冲突产生的条件得到缓解,进而降低由此造成的震荡和破坏。

14、(四)优化舆情引导形式,实现课内与课外教育的融合1丰富课堂内外思想政治教育内容首先,要引导学生合理地使用媒体手段,使其在面对社会热点事件舆情的时候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这要求学校将舆情引导融入思想政治课堂教学、融114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23年第04期总第245期No.04.2023Sum 245J OURNAL OF J I AMUS I VOCATI ONAL I NS TI TUTE114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23年第04期总第245期No.04.2023Sum 245J OURNAL OF J I AMUS I VOCATI ONAL I NS TI TUTE入学生的课堂内外生活。

15、具体来说,可以通过知识讲座、选修课、社会实践报告等多样化的形式来完成舆论知识的普及,使更多的学生提高舆论素养。同时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在面对多样化媒体的时候能够保持一定的选择能力和批判精神。其次,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时候要挖掘我国传统文化,将社会热点事件作为契机,利用网络平台来创新教育形式、提高舆情引导的有效性,使其成为培养学生奋发向上精神的思想来源。2拓展课堂内外思想政治教育手段一方面,要将校园网 BBS 作为课外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手段,使学生在该平台上就社会热点事件发表自己的观点,呈现真实情感。作为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个窗口,来了解学生的思想状态,并与之进行沟通和交流,做好针对性的舆情引导工作。

16、另一方面,教师还可以利用 QQ 群、微信群等,通过跨越时空的方式来与学生进行沟通,实现思想的交流,并使思想政治教育和正确的舆论在无形当中进入学生的头脑7。3改进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方法社会热点事件舆情引导下,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要积极改进教学方法,任课教师要发挥好自身职能,直接介入到社会热点事件舆情的引导之中,将教育作用施加在学生的身上。改进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方法时,任课教师可以由两个方面入手。首先,思想政治教育要适应社会热点事件舆情的大形势,在课堂上多引入正面、良性的社会热点事件舆情,以此引导学生和教育学生。课堂教学时,教师要避免单纯使用讲授式方法,可以既用讲授式方法,也可使用情景体验法、案例教

17、学法、实践教学法,让学生可以参与到课堂上,并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8。在强调正面引导的过程中,任课教师不应回避负面影响,必须讲好两面理,确保可以说服学生,让他们可以受到正确的舆论导向,有自己的价值判断能力、道德判断能力。其次,任课教师要在课堂上善于使用当前已有的信息化技术手段。一方面是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另一方面是提高信息沟通和交流的有效性。除此之外,任课教师还可以建微信群、QQ 群、微博群,便于倾听学生的心声,继而实施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和网络舆情引导,帮助学生学习和成长9。(五)科学设置教学内容和网络议程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要贴近学生,结合学生实际设置教育内容,并开发网络课程,确保社会热点事

18、件舆情引导作用可以持续性发挥。从科学设置教学内容和网络议程的角度来说,任课教师应该重点做好两方面的教学工作。首先,应该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伦理教育、网络法制教育的结合,旨在培养学生的网络自律能力。在此基础上,任课教师可以考虑设计一些有趣的专题学习活动,比如可以从学生的成才需求和安全需求着眼,设计“网络社会基本理论教育”的专题学习活动。其次,对于一些重大社会热点问题,任课教师应该有针对性地开发网络议程。开发网络议程可以分两步完成。第一步是找准社会热点,这一类社会热点应具有代表性和价值性,正面和负面的社会热点都可以;第二步是找准学生有强烈诉求的舆情,有针对性地形成一些网络舆情的兴奋点,而后带领学

19、生参与“说一说”“辩一辩”的学习活动,使其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10。思想政治教育和社会热点事件舆情引导过程中,会有一些网络意见领袖和网络评论员,任课教师要认真听取他们的意见和看法,确保他们有是非曲直意识,能够敏锐地评判热点事件的真实性。相信只要帮助网络意见领袖和网络评论员获得良好发展,校园网络舆情可以很大程度上得到有力的控制,能够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四、结语综上所述,社会热点事件通常会在社会引发广泛的关注,同时会产生较强的社会影响。在网络发展的背景下,舆论信息的传播变得更为立体和迅速,如果缺乏必要引导的话,容易在社会和校园当中引发思想动乱。社会热点事件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更为丰富的内容,而

20、舆情引导与思想政治教育在理念、目标和方法上都是比较契合的。在社会热点事件舆情引导与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过程中,高校要构建舆情引导主体队伍和客体队伍,要完善引导方法、优化引导形式,积极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参考文献:1姜杰,张金铭“大思政”格局下高校网络舆情生态建设J中国冶金教育,2022(3):105-1072谢咏含网络舆情群体极化的形成机理及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22,38(6):105-1073王奔奔社会热点问题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影响及对策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224Anthony Research on the Countermeasures

21、of College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ternet Public Opinion Ecology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ocial Sciences in Universities,2020,3(1)5FrederickCurrent Situation and Measures of College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under Internet Public Op

22、inionC/Proceedings of 2018 7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ocial Science,2018:499-5026JonathanStudy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Work Mechanism Based on College Network Public OpinionC/Proceedings of 2016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ational Modeling,2016:413-4167乔薇社会热点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探索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1,34(20):89-918刘青锋基于网络舆情视角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构建J黑河学院学报,2021,12(10):43-459周丽娟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应对策略研究J大学,2021(52):137-13910窦星辰,黄钰鸥舆情热点问题对高校学生的影响及思想政治教育 的对策J石家庄铁道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15(4):72-78(责任编辑:董维)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