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2021年山东省青岛市第五十八中学(安庆路分校)高三语文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docx

上传人:丰**** 文档编号:3296655 上传时间:2024-06-28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248.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年山东省青岛市第五十八中学(安庆路分校)高三语文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2021年山东省青岛市第五十八中学(安庆路分校)高三语文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2021年山东省青岛市第五十八中学(安庆路分校)高三语文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2021年山东省青岛市第五十八中学(安庆路分校)高三语文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2021年山东省青岛市第五十八中学(安庆路分校)高三语文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21年山东省青岛市第五十八中学(安庆路分校)高三语文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一、 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苏绣起源于何时?由于文献与实物资料的限制,现在尚难断言。刺绣是在织物上进行再加工的手工艺品。工艺美术界一般认为刺绣的出现略迟于纺织的出现,是随着缝纫而产生,发展的。从20世纪50年代吴地发现的新石器时代的织物与骨针等实物来看,早在上古时期吴地就可能有刺绣了。关于苏绣的最早记载,见于西汉刘向说苑正谏中关于吴人迎送外交使节排场的记述:“晋平公使叔向聘于吴,吴人拭舟以逆之,左五百人,右五百人,有绣衣而豹装者,有锦衣而狐裘者。”晋平公在位时间为公元前

2、557年至公元前532年,可见早在2500年前,吴地“断发文身”的习俗就已被披锦饰绣的衣服所代替。吴越春秋夫差传中也有记载:“吴王临欲伏剑,顾谓左右曰,吾生既惭,死亦愧矣死必连繴组以罩吾目,恐其不蔽,愿复重罗绣三幅,以为掩明。”这也可说明吴地早期刺绣是以绣衣,绣帕等重实用的绣品为主的。从上古时期到春秋战国时期,是吴地苏绣的初创时期。(摘编自孙佩兰吴地苏绣)材料二:苏绣讲求“顺”,强调丝理对表达物体凹凸转折、阴阳向背的重要作用。任何事物都有丝理,若对此缺乏正确认知,很难使绣品获得应有的艺术效果。但关于这一问题,前人没有文字记录,全靠今人在实践中摸索。一个偶然的机会,苏绣艺术大师李娥媖发现一朵在墙

3、角含苞待放的深红色月季花,她由花叶上放射形的纤维组织,特别是合抱形花瓣的姿态,联想到刺绣的丝理,顿生灵感,后在艺术实践中逐步总结出丝理规律,即刺绣丝理必须与植物纤维组织及动物毛丝生长方向一致,并随它们姿态的不同和变化灵活运用。如绣花卉,宜用散套针。该针法线条组织灵活,丝理转折自如,可使镶色、接色和顺,适宜表现花卉娇艳多姿、五彩缤纷的特点。又如绣猫,宜用施针,因为施针的线条是稀铺后分批逐层施密的,线条略有交叉,适合表现小猫遍身柔和松软的茸毛。乱针则以似乱非乱的线交叉掺和绣面,使作品生动逼真。按丝理规律刺绣,可使花儿迎风争艳,金鱼游姿优美,鸟儿枝头跳跃,小猫呼之欲出,其艺术效果远胜图画。这项创造性

4、发现,成为苏绣技艺的一大特色。(摘编自李明苏绣)材料三:如今,苏绣大师们可以轻而易举地模仿任何一种绘画效果,苏绣似乎发展到了尽头,再也变不出新花样了。姚惠芬开始思索:苏绣区别于绘画的媒介特性是什么?毫无疑问是针法,针法构成了苏绣的艺术语言。但眼下,一些传统针法尤其是衣饰上使用的实用针法,正被人们渐渐淡忘。于是,姚惠芬决心回到更早的传统里,去寻找新的可能性。她从刚开始的别扭、不习惯到最后的从心所欲不逾矩,进入了自由、自觉的创作状态,能自主地决定每个局部采取何种针法。姚惠芬的骷髅幻戏图系列刺绣作品,亮点不在于用刺绣去模仿绘画,而在于借绘画去展现针法:每一块城砖,每一个局部,都由不同的,矛盾的针法构

5、成。如果说过去的重点是“绣什么”,现在则变成了“怎么绣”。针法上的自觉使苏绣变得纯粹了,摆脱了形似而变得抽象了,类似于格林伯格所说的现代主义绘画对写实绘画,叙事绘画的超越,充满了对媒介特性的自我批判。由此,苏绣在向古老传统的创造性回归中,完成了华丽的蜕变。(摘编自陈岸瑛从苏绣能否成为当代艺术谈起)4. 下列对材料中“苏绣”的相关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 依据说苑吴越春秋等文献,我们可以推断出,苏绣起源于2500年前的吴地,早期以绣衣、绣帕等重实用的绣品为主。B. 苏绣独树一帜相当程度上得益于丝理规律的发现和运用,而丝理规律的要核在于刺绣丝理与物体丝理的一致。C. 苏绣讲求“顺”,强调丝理对

6、表达物体凹凸转折、阴阳向背的作用,这使所绣之物有接近图画的效果。D. 苏绣的出路不在于“绣什么”,而在于“怎么绣”,即加强针法上的自觉性,努力回归到过去使用实用针法的古老传统中去。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苏绣源远流长,上古时期吴地可能就有刺绣。而刺绣是在织物上进行再加工的,所以一般来说纺织的出现要略早些。B. 李娥姨在前辈大师的指点下,由一朵深红色月季花,悟得花叶上的纤维组织与刺绣丝理的关联,总结出了丝理规律。C. 按丝理规律绣一朵牡丹,最好用散套针,因为该针法线条组织灵活,丝理转折自如,有利于表现牡丹的突出特点。D. 针法是苏绣区别于绘画的媒介特性。创造

7、性地运用针法,苏绣突破了形似的艺术藩篱,完成华丽的蜕变。6. 根据上述材料,简要概括苏绣的历史渊源,技艺亮点和蜕变路径。参考答案:4. B 5. B 6. 历史渊源:历史悠久,源于吴地。技艺亮点:按丝理规律刺绣。蜕变路径:冲破形似,凸显针法。【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重要概念,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对材料中苏绣的相关理解,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到材料中圈出相关的内容,进行比对,做出判断。A项,“苏绣起源于2500年前”错误,文中说的是“苏绣起源于何时?由于文献与实物资料的限制,现在尚难断言”,由此可知,苏修起源的时间不确定。C项,

8、“这使所绣之物有接近图画的效果”错误,文中说的是“其艺术效果远胜图画”。D项“努力回归到过去使用实用针法的古老传统中去”错误,见原文“能自主地决定每个局部采取何种针法”“苏绣在向古老传统的创造性回归中,完成了华丽的蜕变”。故选B。【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概括文本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审清楚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几则材料,筛选出相关的信息,并从不同角度概括。B项,“李娥姨在前辈大师的指点下”错误,文中说的是“前人没有文字记录,全靠今人在实践中摸索”。故选B。【6题详解】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

9、先要审清楚题干的要求,如本题“根据上述材料,简要概括苏绣的历史渊源,技艺亮点和蜕变路径”,然后浏览材料,找到设题的区域,圈出相关的内容,接着按照“历史渊源”“技艺亮点”“蜕变路径”几个方面进行概括。本题的答案区间分别在三则材料之中。材料一主要阐述了古代有关苏绣的历史记载,据此可以得出“历史悠久,源于吴地”。材料二主要阐述了当代苏绣的技艺特点,据此可以得出“按丝理规律刺绣”。材料三主要阐述了当代苏绣的超越突破,据此可以得出“冲破形似,凸显针法”。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佛教石窟艺术李泽厚 宗教是异常复杂的现象,宗教艺术也是这样。一般说来,宗教艺术首先是特定时代阶级的宗教宣传品,它们是信

10、仰、崇拜,而不是单纯观赏的对象。它们的美的理想和审美形式是为其宗教内容服务的。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主要是佛教石窟艺术,佛教在中国广泛传播流行,并成为门阀地主阶级的意识形态,在整个社会占据统治地位,是在频繁战乱的南北朝。北魏与南梁先后正式宣布它为国教,是这种统治的法律标志。它历经隋唐,达到极盛时期,孕育出中国的禅宗教派而走向衰亡。它的石窟艺术也随着这种时代的变迁、阶级的升降和现实生活的发展而变化发展,以自己的形象方式,反映了中国民族由接受佛教而改造消化它,而最终摆脱它的过程。清醒的理性主义、历史主义的华夏传统终于战胜了反理性的神秘迷狂。这是一个重要而深刻的思想意识的行程,所以,尽管同样是硕大无朋的

11、佛像身躯,同样是五彩缤纷的壁画图景,它的人世内容却并不相同。以敦煌壁画为主要例证,可以明显看出,北魏、隋、唐(初、盛、中、晚)、五代、宋这些不同时代的壁画有着不同的神的世界,不但题材、主题不同,而且面貌、风度各异。 无论是云冈、敦煌还是麦积山,中国石窟艺术最早要推北魏洞窟,印度传来的佛传、佛本生等印度题材占据了这些洞窟的壁画画面。洞窟的主人并非壁画,而是雕塑,前者不过是后者的陪衬和烘托。四周壁画的图景故事,是为了托出中间的佛身。信仰需要对象,膜拜需要形体。人的现实地位愈渺小,膜拜的佛的身躯便愈高大。然而,这又是何等强烈的艺术对比:热烈激昂的壁画故事陪衬烘托出的恰恰是异常宁静的主人。北魏的雕塑,

12、从云冈早期的威严庄重到龙门、敦煌,特别是麦积山成熟期的秀骨清相、长脸细颈、衣褶繁复而飘动,那种神采奕奕、飘逸自得,似乎去尽人间烟火气的风度,形成了中国雕塑艺术的理想荚的高峰。人们把希望、美好、理想都集中地寄托在它身上。它是包含各种潜在的精神可能性的神,内容宽泛而不定。它并不显示出仁爱、慈祥、关怀等神情,它所表现的恰好是对世间一切的完全超脱。尽管身体前倾,目光下视,但它对人世似乎并不关怀或动心。相反,它以对人世现实的轻视和淡漠,以洞察一切的睿智的微笑为特征,并且就在那惊恐、阴冷、血肉淋漓的四周壁画的悲惨世界中,显示出它的宁静、高超和飘逸。似乎肉体愈摧残,心灵愈丰满;身体愈瘦削,精神愈高妙;现实愈

13、悲惨,神像愈美丽;人世愈愚蠢、低劣,神的微笑便愈睿智、高超在巨大的、智慧的、超然的神像面前匍匐着蝼蚁般的生命,而蝼蚁们的渺小生命居然建立起如此巨大而不朽的“公平”主宰,也正好折射出人们对深重现实苦难的无可奈何的强烈情绪,但它又仍然是当时人间的形体、神情、面相和风度的理想凝聚。尽管同样是向神像祈祷,不同阶级的苦难毕竟不同,对佛的恳求和憧憬也并不一样。 (选自美的历程佛陀世容之悲惨世界)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宗教和宗教艺术都是异常复杂的现象,都是用来信仰和崇拜的,但宗教艺术并不是单纯用来观赏的,一般是特定时代阶级的宗教宣传品。B敦煌壁画在不同时代神的世界有所不同,比如题

14、材、主题、壁画中人物的面貌、风度不同等,这能够说明华夏传统战胜了反理性的神秘迷狂。C北魏佛像雕塑成为中国雕塑艺术的理想美的高峰,无论是龙门、敦煌还是麦积山等,佛像都秀骨清相、长脸细颈、神采奕奕、飘逸自得。D神像的巨大、智慧、超然使跪倒在它们面前的芸芸众生显得十分渺小,但即使这样,跪拜祈祷的人们因阶级的不同而对佛的恳求也不同。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在南北朝频繁的战乱背景下,佛教得以在中国广泛传播和流行,其在整个社会占据统治地位的法律标志是北魏和南梁宣布它为国教。B中华民族对佛教的态度经历了接受、改造、消化、摆脱的过程,这是一个深刻的思想意识行程,体现了中国人对宗教的深

15、刻理解。C北魏时代的石窟被人们认为是中国最早的石窟艺术,其中一个原因是这些洞窟中的壁画描绘的是由印度传来的佛传、佛本生内容。D云冈、敦煌、麦积山等洞窟的所有壁画都是佛像的陪衬,用营造出惊恐、阴冷、血肉淋漓的悲惨世界来显示佛像的高超和飘逸等。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佛教石窟艺术是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宗教艺术形式之一,这种艺术是为宗教内容服务的,会在时代变迁、阶级变化等方面发生变化。B为显示洞窟佛像雕塑的面部宁静,先民们在创作雕像时将壁画人物与佛像相对比,以及将现实生活中人物的渺小与佛像的高大相对比。C中国佛像雕塑寄托了中国人的未来、美好、希望,但佛像本身却没有显示出慈

16、祥、仁爱的神情,似乎对人类没有什么关怀和动心。D高大的佛像体现的是人间的神情、面相、风度,是由人世间渺小的生命建造的,折射了世间的人们对现实苦难的无可奈何的情绪。参考答案:3. 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6题。百花深处非鱼认识她,是在那个拥挤肮脏的小浴池。祝红梅就在那里,腰间围着一床旧的被子,抽烟。我喊:搓背。她快速用嘴把烟头从嘴角移动到嘴唇中央,薄薄的两片嘴唇一鼓,烟头已被她“噗”的一声送到了墙角。她掀开被子,一双细瘦的长腿,肌肉松弛,整个人从侧面看扁扁的。她头发稀少,在脑后挽一个小而乱的髻子,潦草应付。她套上一双黑色胶鞋,咵嗒咵嗒过来,接过我手里的搓澡巾,套在右手上

17、,先在左手掌里很响地拍两下,然后从我的背上一滚而过。疼。我大喊。啊,不好意思,不好意思。她嗓门很大,亮且婉转,完全不像她的外表那样粗糙。搓澡的时候,她的话很多,不停地絮絮叨叨。更多的时候,没人找她搓澡,她会安静地站在洗浴室门口,或者坐在更衣室墙角的床上。她喜欢隔着浓浓的水雾看一个个年轻的身体,而她老去的身体像隔年的苹果,干瘪,多皱,没一点水分。祝红梅和很多人都是熟人,她们热烈地交谈。很快,我和她也成了熟人。很偶然的一次,在她又问七问八的时候,我礼节性地问她住在哪儿,她说:百花深处。我一愣,百花深处?单单这四个字,就足以让我对祝红梅产生好奇,也和她成为热烈交谈的熟人。我问她百花深处是哪儿,我怎么

18、没听说过。她哈哈大笑起来,笑完了,她诡秘地说:不告诉你。她越这样,我越好奇,我越好奇,她却越不说。我曾试着问售票的阿姨,她笑着摇摇头:红梅啊,她爱开玩笑。可我觉得她一点也不像开玩笑。天渐渐热起来,祝红梅闲着的时候也越来越多。她靠着墙,不停吸烟,话也越来越少,眼睛呆呆地看着高处的一方小窗,或者看某一个年轻的身体不慌不忙地穿衣服。在冬天来临前,小区的暖气接通了。我终于为不再去挤肮脏的小浴池而长出口气。我似乎已经完全忘记了祝红梅,可就在这时,我又见到了她。一个中午,在一家饺子馆,我见到了正在喝酒吃饺子的祝红梅。穿一条黑色长裙的祝红梅比搓澡的时候漂亮多了,很明显她已经喝多了,两颊通红,眼睛迷离。祝红梅

19、喝的是一种劣质的白酒,度数很高,一瓶已经没剩多少。我劝她少喝点,她说:喝,喝死拉倒。我眼看着祝红梅喝完了那瓶白酒,盘子里的饺子还有一多半。她摇摇晃晃地站起来要和我再见,看她醉成那样,我觉得应该送她回去。扶着她,我说她今天很漂亮,她傻呵呵地笑:漂亮?那是三十多年前了。她不停地东摇一下,西晃一下,走过一条条大街小巷,从一个破旧的院子里穿过去,我看到两间旧的瓦房。祝红梅指指那座孤零零的破房子:那儿,百花深处。这就是百花深处,她的家?走近了,我看到房子前一大片蓬勃的太阳花、指甲花、长寿花、蜀葵,还有日落红、旱金莲,杂乱地挤在一起。这就是她的百花深处了,也对啊,谁说这不算百花呢。扶她进了屋,她一头倒在一

20、张窄窄的床上,沉沉地睡去。我打量着祝红梅小小的家,简单的家具,简单的陈设,但墙上却贴满了各种老画报,还有演出的剧照,生活照片。仔细辨认,又看画报下面的简介,我看到了无数个祝红梅,柯湘的祝红梅,江姐的祝红梅,杨开慧的祝红梅天啊,她曾经是一个剧团的当家女一号。那时候,她可真美啊。很多张照片上,她笑容灿烂地和一个小男孩站在一起,用长长的胳膊搂着他的肩膀。也许是她的儿子。我隐约看到了一个女人无限风光的过去,一段模糊不清的后来。就好像穿过香气四溢的百花园,突然跌入枯萎衰败的野草丛。其中怎样的伤痕累累,都如烈酒,被她一饮而尽。祝红梅在床上睡得很香,脸上没有任何表情。我替她拉上门,穿过她灿烂繁杂的花花草草,

21、悄然离去。14.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 )(5分)A.她的嗓门很大,亮且婉转,与她粗糙的外表形成鲜明的对比,并埋下了伏笔,使下文交代人物过去的身份显得合乎情理。B.她喜欢隔着浓浓的水雾看一个个年轻的身体,这一细节暗示了人物内心深藏着对流逝的青春岁月的缅怀。C.画线句对人物动作的描写一方面展示了人物内心的百无聊赖和空虚,另一方面也隐约地透露了小浴池生意的清淡。D.小说中的“我”贯穿全文,是女主人公几十年人生遭际的见证者,对女主人公的命运充满了同情和悲悯。E.这篇小说刻画了一位曾经风光而今落寞的女艺人形象,其几十年的人生故事并没有直接再现,而是留下了一大片想象的空间

22、。15.“百花深处”作为小说的标题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4分)_16.关于祝红梅这一形象,有人认为作者将她刻画得太颓废了,有人认为作者在她的身上寄托了很深的感慨和思考,你对此有怎样的看法?请结合全文谈一谈。(6分)_参考答案:衬托了她内心中对美的热爱和向往,也让人备感命运磨砺、生命凋零的残酷。(答出一点给1分,答出两点给3分,答出三点给4分)整理后的答案(可参考):形象,给人美感,激发读者阅读兴趣;是全文情节贯穿的线索,作者从得知其住在百花深处、探寻百花深处到理解百花深处;暗示主人公对 美好生活的向往,这与其命运形成反差,有利于揭示主旨。略二、 古代诗文阅读(35分,共3题)4. 阅读下面

23、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夏侯惇字元让,沛国谯人,夏侯婴之后也。年十四,就师学,人有辱其师者,惇杀之,由是以烈气闻。太祖初起,惇常为裨将,从征伐。太祖行奋武将军,以惇为司马,别屯白马,迁折冲校尉,领东郡太守。太祖征陶谦,留惇守濮阳。张邈叛迎吕布,太祖家在鄄城,惇轻军往赴,适与布会,交战。布退还,遂入濮阳,袭得惇军辎重。遣将伪降,共执持惇,责以宝货,惇军中震恐。惇将韩浩乃勒兵屯惇营门,召军吏诸将,皆案甲当部不得动,诸营乃定。遂诣惇所,叱持质者曰:“汝等凶逆,乃敢执劫大将军,复欲望生邪!且吾受命讨贼,宁能以一将军之故,而纵汝乎?”因涕泣谓惇曰:“当奈国法何!”促召兵击持质者。持质者惶遽叩头,言“我

24、但欲乞资用去耳”!浩数责,皆斩之。惇既免,太祖闻之,谓浩曰:“卿此可为万世法。”乃著令,自今已后有持质者,皆当并击,勿顾质。由是劫质者遂绝。太祖自徐州还,惇从征吕布,为流矢所中,伤左目。复领陈留、济阴太守,加建武将军,封高安乡侯。时大旱,蝗虫起,惇乃断太寿水作陂,身自负土,率将士劝种稻,民赖其利。转领河南尹。太祖平河北,为大将军后拒。邺破,迁伏波将军,领尹如故,使得以便宜从事,不拘科制。建安十二年,录惇前后功,增封邑千八百户,并前二千五百户。二十一年,从征孙权还,使惇都督二十六军,留居巢。赐伎乐名倡,令曰:“魏绛以和戎之功,犹受金石之乐,况将军乎!”二十四年,太祖军(击破吕布军)于摩陂,召惇常

25、与同载,特见亲重,出入卧内,诸将莫得比也。拜前将军,督诸军还寿春,徒屯召陵。文帝即王位,拜惇大将军,数月薨。(选自三国志,有删改)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惇常为裨将 裨将:副将 B责以宝货 责:索取C我但欲乞资用去耳 用:享用 D转领河南尹 转:调动9.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夏侯惇“深受重用”的一组是别屯白马,迁折冲校尉,领东郡太守 邺破,迁伏波将军,领尹如故增封邑千八百户,并前二千五百户 惇乃断太寿水作陂,身自负土使惇都督二十六军,留居巢 出人卧内,诸将莫得比也A. B. C. D.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夏侯惇十四岁时就

26、杀了侮辱他老师的人,表现出非同一般的勇武与刚烈,因此受到魏太祖的赏识与重用。B夏侯惇的部将韩浩冒着生命危险去解救夏侯惇,并果断击杀那些劫持人质的人,他的做法后来得到了曹操的充分肯定。C在跟随魏太祖征讨吕布的战争中,夏侯惇被箭射伤了左眼,他在战场上冲锋陷阵的出色表现通过这样一个细节表现出来了。D夏侯惇一生多次身兼数职,竭诚为魏太祖效力,表现出他的赤胆忠心,同时也从另外一个角度表现了魏太祖的识人之智。参考答案:8.C 9.A 10.A5.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方岳贡,字四长,谷城人。天启二年进士。授户部主事,进郎中。历典仓库,督永平粮储,并以廉谨闻。崇祯元年,出为松江知府。海滨多盗,捕得

27、辄杖杀之。郡东南临大海,飓潮冲击,时为民患,筑石堤二十里许,遂为永利。郡漕京师数十万石,而诸仓乃相距五里,为筑城垣护之,名曰“仓城”。他如救荒助役、修学课士,咸有成绩,举卓异者数矣。薛国观败,其私人上海王陛彦下吏,素有隙,因言岳贡尝馈国观三千金,遂被逮。士民诣阙讼冤,巡抚黄希亦白其诬,下法司谳奏。一日,帝晏见辅臣,问:“有一知府积俸十余年,屡举卓异者谁也?”蒋德璟以岳贡对。帝曰:“今安在?”德璟复以陛彦株连对,帝领之。法司谳上,言行贿无实迹,宜复官。帝奖其清执,报可。无何,给事中方士亮荐岳贡及苏州知府陈洪谧,乃擢山东副使兼右参议,总理江南粮储。所督漕艘,如期抵通州。帝大喜。吏部尚书郑三俊举天下

28、廉能监司五人,岳贡与焉。帝趣使入对,见于平台,问为政何先,对曰:“欲天下治平,在择守令;察守令贤否,在监司;察监司贤否,在巡方;察巡方贤否,在总宪。总宪得人,御史安敢以身试法。”帝善之,赐食,日晡乃出。越六日,即超擢左副都御史。尝召对帝适以事诘吏部尚书李遇知遇知曰臣正纠驳岳贡曰何不即题参深合帝意。翌日,命以本官兼东阁大学士,时十六年十一月也。故事,阁臣无带都御史衔者,自岳贡始。李自成陷京师,岳贡及邱瑜被执,幽刘宗敏所。贼索银,岳贡素廉,贫无以应,拷掠备至。搜其邸,无所有,松江贾人为代输千金。四月朔日与瑜并释。(选自明史卷二百五十一,有删节)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29、 尝召对/帝适以事诘吏部尚书李遇知/遇知曰/臣正纠驳/岳贡曰/何不即题参/深合帝意B. 尝召对帝/适以事诘吏部尚书李遇知/遇知曰/臣正纠驳/岳贡曰/何不即题参/深合帝意C. 尝召对/帝适以事诘吏部尚书李遇知/遇知曰/臣正纠驳岳贡/曰/何不即题参/深合帝意D. 尝召对帝适以事/诘吏部尚书李遇知/遇知曰/臣正纠驳/岳贡曰/何不即题参/深合帝意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郎中,官名,是帝王侍从官的通称。其职责原为护卫、陪从,随时建议,备顾问及差遣。宋代以后,也称医生为郎中。B. 擢,提拔官职,在文言文中有许多表示官职升迁的词语,如本文中的“授”“出”“举”等,就含

30、有授予或者调动官职的意思。C. 日晡,即晡时,汉代将十二个时辰命名为“晡时、日入、黄昏、人定”等,晡时对应干支中的申时,即下午三点至五点。D. 朔日,中国农历将每月的第一天称为“朔,即初一。将农历每月的初二称为“既朔”,十五称“望”,十六称“既望”,每月的最后一天称“晦”。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方岳贡廉洁谨慎。在负责掌管仓库、管理永平粮仓时就因廉洁谨慎而闻名于世,在被贼军抓获时,又因无钱进献备受拷打。B. 方岳贡政绩卓异。将数十万石粮食漕运到京城并建立“仓城”,连皇帝也知道有一位担任知府十几年屡有卓异政绩的官员。C. 方岳贡勤政为民。担任松江知府时,飓风大浪

31、带来灾难,修筑石堤二十多里,使人民免受祸患,成为松江人民永久的福利。D. 方岳贡善于应对。被召应对,恰逢皇帝诘问吏部尚书李遇知,方岳贡的回答深合皇帝心意,被赏赐食物,到了晡时才出宫。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他如救荒助役、修学课士,咸有成绩,举卓异者数矣。(2)法司谳上,言行贿无实迹,宜复官。帝奖其清执,报可。参考答案:10. A 11. B 12. D 13. (1)其他如救济灾民辅助工役、修治学堂考核士子,都有成绩,多次以特别卓越奇异被举荐。(2)司法官将审问的结果上报,称行贿之事没有确凿的证据,应恢复方岳贡官职。皇帝褒奖他清正执法,批复同意。10. 试题分析:给文言

32、文断句时要注意句首发语词、句末语气词,要确定谓语。一般情况下,句首发语词前、句末语气词后要停顿,并列成分之间也要停顿。分析谓语,谓语如果是形容词,谓语后可停顿。如果是动词,宾语后可以停顿。同时还要注意结构上的对称,省略、对偶、反复等修辞。特别注意“曰”“乎”“于”“而”“之”“也”“矣”“焉”“耳”“则”这些关键词。11. 试题分析:该题考查学生对于中国古代文化常识的积累情况。中国古代文化常识面广量大,涉及的点和面很多,需要考生平时做个有心人,随时看到随时积累,并能举一反三进行记忆。B项,“举”在本文中是“推举”“举荐”的意思,属于政绩考核。12. 试题分析:解答理解文言文内容的题型,要基本了

33、解文言文的大意,然后根据选项,在文中找到相关语句,分析选项是否概括全面,翻译是否正确。本类题型设陷方式一般有故意拔高、信息错位、语句翻译错误等。做题时要回归语境,理解翻译选项涉及的相关句子,然后将原文内容和选项加以对比,即能发现问题。D项,“被赏赐食物”是第一次应对时皇帝的赏赐。13. 试题分析:翻译要结合语句所在语境,整体把握大意,注意关键词的落实翻译,另外要关注是否有特殊语法现象,比如活用,通假,特殊句式等。该题第一句中,他,其他;荒,灾荒;修学,修治学堂;课,考核;数,多次。第二句中,谳,审判定罪,这里指审问的结果;实迹,确凿的证据;报,批复。这些词语都是句中关键词,要用心翻译。翻译时还

34、要注意语言表达是否通顺流畅。参考译文:方岳贡,字四长,谷城人。考中天启二年进士。授官户部主事,晋升郎中。历任掌管仓库,管理永平粮仓,都以廉洁谨慎闻名于世。崇祯元年,出任松江知府。海滨多盗贼,抓捕到就用木棍打死。郡东南面临大海,飓风大浪冲击,时常成为人民的祸患。方岳贡修筑石堤二十多里,于是成为永久的福利。郡漕运粮食到京城数十万石,而众仓库相距五里,为此建城墙保护,称为“仓城”。其他如救济灾民辅助工役、修治学堂考核士子,都有成绩,多次以特别卓越奇异被举荐。薛国观事败露,他的同党上海王陛彦被交付司法官审讯,和方岳贡向来有仇,就诬陷方岳贡曾经贿赂薛国观三千金,于是岳贡被逮捕。士民到京城直接向皇上申诉冤

35、情,巡抚黄希也为他的被诬陷辩白,被送交司法官审讯上报。一天,皇帝晚上召见辅臣,问:“有一个知府官任十几年,屡有卓著政绩的是谁?”蒋德璟用方岳贡来回答。皇帝说:“如今在哪儿?”德璟又以王陛彦一事而被株连来回答,皇帝点头。司法官将审问的结果上报,称行贿之事没有确凿的证据,应恢复方岳贡官职。皇帝褒奖他判罚公正,批复同意。不久,给事中方士亮荐举方岳贡及苏州知府陈洪谧,于是被提升为山东副使兼右参议,总管江南粮仓。督率的漕船,如期抵达通州。皇帝大喜。吏部尚书郑三俊推举天下廉洁有才能的监司五人,方岳贡名列其中。皇帝立即派人召他来应对,在平台召见,问治理朝政以什么为先,方岳贡回答说:“想让天下大治定安,在于选

36、择守令。察看守令是不是贤良,在于监司。察看监司是不是贤良,在于巡方。察看巡方是不是贤良,在于总宪。总宪人选适当,御史怎敢以身试法?”皇帝认为好,赐给他食物,到了晡时才出宫。过了六天就破格提升他为左副都御史。曾被召应对,皇帝恰好因事诘问吏部尚书李遇知。遇知说:“臣正在纠弹批驳他。”方岳贡说:“何不立即上本参奏?”深合皇帝心意。第二天被任命以本官兼东阁大学士,当时是十六年十一月。先例,阁臣没有带都御史官衔的,从方岳贡开始才有。李自成攻陷京城,方岳贡及丘瑜被抓获,幽禁在刘宗敏家。贼寇索要银两,方岳贡向来廉洁,贫穷没有钱财进献,备受拷打折磨。搜查他的家,没有钱财,松江商人代他交纳千金。四月初一,与丘瑜

37、一并获释。6.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贺铸,字方回,卫州人,孝惠皇后之族孙。长七尺,面铁色,眉目耸拔。喜谈当世事,可否不少假借,虽贵要权倾一时,小不中意,极口诋之无遗辞,人以为近侠。博学强记,工语言,深婉丽密,如次组绣。尤长于度曲,掇拾人所弃遗,少加隐括,皆为新奇。尝言:“吾笔端驱使李商隐、温庭筠常奔命不暇。”诸公贵人多客致之,铸或从或不从,其所不欲见,终不贬也。初,娶宗女,隶籍右选,监太原工作,有贵人子同事,骄倨不相下,铸廉得盗工作物,屏侍吏,闭之密室,以杖数曰:“来,若某时盗某物为某用,某时盗某物入于家,然乎?”贵人子惶骇谢“有之”。铸曰:“能从吾治,免白发。”即起自袒其肤,杖之

38、数下,贵人子叩头祈哀,即大笑释去。自是诸挟气力颉颃者,皆侧目不敢仰视。是时,江、淮间有米芾以魁岸奇谲知名,铸以气侠雄爽适相先后,二人每相遇,瞋目扺掌,论辩锋起,终日各不能屈,谈者争传为口实。元祐中,李清臣执政,奏换通直郎,通判泗州,又倅太平州。竟以尚气使酒不得美官,悒悒不得志,食宫祠禄,退居吴下,稍务引远世故,亦无复轩轾如平日。家藏书万余卷,手自校雠,无一字误,以是杜门将遂其老。家贫,贷子钱自给,有负者,辄折券与之,秋毫不以丐人。铸所为词章,往往传播在人口。建中靖国时,黄庭坚自黔中还,得其“江南梅子”之句,以为似谢玄晖。其所与交,终始厚者,惟信安程俱。铸自裒歌词,名东山乐府,俱为序之。尝自言唐

39、谏议大夫知章之后,且推本其初以庆为姓居越之湖泽所谓镜湖者本庆湖也避汉安帝父清河王讳改为贺氏庆湖亦转为镜。当时不知何所据。故铸自号庆湖遗老,有庆湖遗老集二十卷。(节选自宋史?卷四百四十三列传第二百二 文苑五)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且推本其初/ 以庆为姓/ 居越之湖泽所谓镜湖者/ 本庆湖也/ 避汉安帝父/ 清河王讳/ 改为贺氏/ 庆湖亦转为镜。B. 且推本其初/ 以庆为姓/ 居越之湖泽/ 所谓镜湖者本庆湖也/ 避汉安帝父清河王讳/ 改为贺氏/ 庆湖亦转为镜。C. 且推本其初/ 以庆为姓/ 居越之湖泽所谓镜湖者/ 本庆湖也/ 避汉安帝父清河王讳/ 改为贺氏/ 庆湖亦

40、转为镜。D. 且推本其初/ 以庆为姓/ 居越之湖泽/ 所谓镜湖者本庆湖也/ 避汉安帝/ 父清河王讳/ 改为贺氏/ 庆湖亦转为镜。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字,是男子20岁举行加冠仪式,女子16岁举行笄礼以后取的,礼记冠义上说:“已冠而字之,成人之道也。”B. 州,是古代地方行政区划的一级。辖境大小各个时代不相同。两汉三国时,州在郡之上,隋唐时州相当于以前的郡。C. 祠禄,官名,宋制,大臣罢职,令管理道教宫观,以示优礼,无职事,只是借名食俸。D. 子钱,贷给他人取息之钱。子息,即利息。古人将利息和本钱亦称为子母。12. 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

41、项是A. 贺铸诗、词、文皆善,尤其擅长作词谱曲。他把别人丢弃的曲子搜集起来,稍加修改润色,便能化腐朽为神奇,点石成金。B. 贺铸不附权贵,喜论天下事,性格本近于侠,以雄爽刚烈见称于世C. 贺铸因为喜欢喝酒,又意气用事,一直得不到理想的官职,后来他退隐吴下,远离纷扰的世事,打算居家闭门读书来度过自己的晚年。D. 信安的程俱是贺铸交往的朋友,两人交情一直深厚,贺铸自己集聚歌词,取名为东山乐府,两人一起合作完成了序文。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铸曰:“能从吾治,免白发。”即起自袒其肤,杖之数下。(2)二人每相遇,瞋目扺掌,论辩锋起,终日各不能屈。参考答案:10. C 11. A

42、 12. D 13. (1)贺铸说:“(如果你)能听从我的惩治(处罚),(我)就不揭发你。”(贵族子弟)立即起身自己脱去上衣露出肌肤,(贺铸)就用棍棒打了他几下。(2)两人每次见面,就两眼圆睁,击掌,展开针锋相对的辩论,(辩论)一整天各自都无法使对方屈服。【10题详解】本题考查考生对文意理解和断句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前提是粗通大意,利用句中的人名、地名、官职名、文言虚词、句子结构以及语段中动词的宾语或补语等,把握句子特征,结合上下文的理解断句;其次,要掌握一些应试技巧,如注意句首、句末虚词,句式特点(如判断句和对称句);最后还应注意选项特征以及文体的语言风格。可用排除法。断句完毕,再回读一遍审

43、查。观察句子,“者也”是判断句式,“者”后应该停顿,排除B和D项。“避讳”,句意表达完整,汉安帝父和清河王是指同一人,中间不能停顿,排除A。故选C。【11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此类试题多考查古代文化中天文、历法、乐律、地理、官职、科举、姓名、宗法等,一般不考过于冷僻的内容,涉及的大多是官职和科举、姓名和称谓、宗法和礼俗、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考生平时要注重知识的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看清题干要求,选择“”,注意结合语境的含义,对选项进行辨析。A项,“女子16岁举行笄礼以后取的”,解说有误。礼记曲礼上说:“男子二十冠而字”,“女子十五笄而字”,

44、就是说不管男女,只有到了成年才取字。应该表述为:“字,是男子20岁举行加冠仪式,女子15岁举行笄礼以后取的。”故选A。【12题详解】本题考查考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筛选归纳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看清题干要求,然后依据人名、地名、官名、时间等提示性信息,快速找出选项对应的语句,再将选项与原文进行比较,做好理解分析,找出与原文不符合之处。D项,“两人一起合作完成了序文”,理解有误。联系与选项有关的原文“其所与交,终始厚者,惟信安程俱。铸自裒歌词,名东山乐府,俱为序之”看,“俱为序之”的意思是“全部为这些词写了序”。“俱”指的是全部歌词,选项把“俱”,理解为“两人一起”,是曲解文意。故选

45、D。【13题详解】此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注意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子的翻译,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平时训练自己注意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1)治:惩治,处罚。白发:揭发。即:立即。杖:名词作动词,用棍棒打。数下:几下。注意补充“即起自袒其肤”的主语“贵族子弟”。(2)瞋目:两眼圆睁。扺掌:击掌。终日:整天。屈:使屈服。参考译文: 贺铸,字方回,卫州(今河南辉县)人,孝惠皇后的族孙。身长七尺,面色青黑,眉毛直竖。喜欢议论当朝大事,批评不留情面,即使是权倾一时的豪门显要,只要稍不中意,他便会毫不留情地辱骂,人们觉得他的行为很像侠客。贺铸学识广博,记忆力特强,善于言辞,他的语言精深、婉丽、细致、严密,就像是按次序排比编织而成的彩绣。贺铸尤其擅长作曲,常常把别人丢掉的曲子搜集起来,稍加剪裁、组织,便成了新奇的曲子。他曾经说:“我在笔下驱使着李商隐、温庭筠,常常使他们不停地奔命。” 许多达官贵人邀请他到家中作客,贺铸或者去或者不去,(遇到)他所不愿意见的人,也始终不说他们的坏话。起初,贺铸娶了同宗族的女子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语文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