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吉林省长春市市第九十二中学高二生物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
一、 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关于过敏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过敏反应一般会损伤组织
B.反应特点是发作迅速,反应强烈 ,消退较快
C.第一次接触过敏原刺激就发生过敏反应
D.过敏反应只发生在皮肤及呼吸道
参考答案:
B
2. 腐乳在酿造后期发酵中添加适量酒液的目的不包括( )
A.防腐 B.与有机酸结合形成酯
C.利于后期发酵 D.满足饮酒的需要
参考答案:
D
3. 白化病和黑尿症都是酶缺陷引起的分子遗传病,前者不能由酪氨酸合成黑色素,后者不能将尿黑酸转变为乙酰乙酸,排出的尿液因含尿黑酸,遇空气氧化变黑。下图表示人体内与之相关的一系列生化过程。下列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引起白化病的根本原因是控制合成酪氨酸酶的基因发生了突变
B. 这两种病体现了基因对生物性状的直接控制
C.图中的生化过程体现了一个基因可能控制多个性状;
D.图中的生化过程也体现了一个性状可能受多个基因控制。
参考答案:
B
4. 罗非鱼繁殖快,因过于拥挤而使每尾鱼仅增重约0.5斤/年。选择合适的罗非鱼与某种鲫鱼进行种间杂交,培育出雄性不育的杂种非洲鲫鱼。鱼池中放养这种鱼,每尾增重约2.5斤/年。非洲鲫鱼高产的主要原因是
A.生殖隔离 B.种内斗争完全消失 C.鱼群呈增长型 D.杂种优势
参考答案:
A
5. 苋菜细胞的液泡中含有呈紫红色的花青素。将苋菜的叶片切成小块后放入水中,水的颜色无明显变化,若进行加热,随着水温的升高,水的颜色逐渐变红,其原因是( )
A.细胞壁在加温后受到破坏
B.水温升高,花青素的溶解度加大
C.加热使细胞膜和液泡膜失去了选择透过性
D.加热使花青素分子的活性加大而容易透过细胞膜
参考答案:
C
6. 下列为体液免疫图解,请分析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细胞①~⑤均能识别抗原 B.细胞⑤为靶细胞
C.细胞③为B细胞 D.阶段Ⅵ产生的物质是淋巴因子
参考答案:
C
7. 下面为番茄植物组织培养过程的流程图解,以下相关叙述不正确的( )
A.脱分化发生在b步骤,形成愈伤组织,此过程中植物激素发挥了重要作用
B.再分化发生在d步骤,是愈伤组织重新分化成根或芽等器官的过程
C.从叶组织块到种苗形成的过程说明番茄叶片细胞具有全能性
D.人工种子可以解决有些作物品种繁殖能力差、结子困难或发芽率低等问题
参考答案:
B
8. 揭示基因化学本质的表述是
A.基因是遗传物质的功能单位 B.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C.基因是蕴含遗传信息的核苷酸序列 D.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直线排列
参考答案:
B
9. 纤维素酶能催化纤维素的水解,在植物细胞工程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你认为从下列哪种生物提取纤维素酶比较合理( )
A.酿酒酵母 B.在腐木上生长的霉菌
C.高等植物细胞 D.人体内的大肠杆菌
参考答案:
B
10. 下列关于膝跳反射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反射活动由一定的刺激引起
B.反射活动中兴奋在突触处双向传递
C.反射活动的发生需要反射弧结构完整
D.反射活动中需要神经递质参与兴奋的传递
参考答案:
B
11. 伞藻由“帽”、柄和假根3个部分组成,细胞核在伞藻根部。科学家用伞形帽和菊花形帽两种伞藻做如下图所示的嫁接和核移植实验。实验结果表明
A.细胞质控制着细胞的代谢 B.细胞质是细胞遗传的控制中心
C.细胞核控制着细胞的代谢 D.细胞核是细胞遗传的控制中心
参考答案:
D
12. 禽流感是由禽类流感病毒引起的,对家禽和人类有很大危害的传染病,下列叙述中属于体液免疫的是:①注射禽流感病毒疫苗,使机体产生抗体,与入侵的禽流感病毒结合,抑制病毒的活性 ②在人体内使禽流感失去感染人体细胞的能力 ③T细胞增殖分化形成效应T细胞 ④形成沉淀被吞噬细胞消化 ⑤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导致靶细胞裂解,释放出禽流感病毒 ⑥将患病的家禽深埋 ( )
A.①②③ B.②⑤⑥ C.①③④ D.①②④
参考答案:
D
略
13. 某兴趣小组进行了“探究2,4-D促进月季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的实验,结果如下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分组
甲组
乙组
丙组
2,4-D溶液浓度
10-7mol/L
10-3mol/L
清水
生根数量(条)
65
7
36
A. 2,4-D是一种能促进细胞分裂的植物激素
B. 实验中试剂的体积和生根数均为无关变量
C. 实验结果说明了2,4-D的作用具有两重性
D. 实验结果说明了10-7mol/L是促进生根的最适浓度
参考答案:
C
【分析】
根据题干信息和表格分析,该实验的自变量是2,4-D溶液浓度,因变量是生根数量,其中丙组(清水组)是对照组,与对照组相比,甲组的2,4-D溶液起促进作用,乙组的2,4-D溶液起抑制作用,体现了生长素类似物作用的两重性。
【详解】2,4-D是生长素类似物,不属于植物激素,A错误;根据以上分析已知,生根数属于该实验的因变量,B错误;当2,4-D浓度为10-7mol/L时表现为促进,10-3mol/L时表现为抑制,体现了其作用的两重性,C正确;本实验浓度梯度较大、数据少,无法判定最适浓度,D错误。
14. 以下关于酶和ATP相互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ATP的合成与分解需要同种酶催化 B. 少数酶的元素组成与ATP相同
C. 酶催化的反应都需要ATP供能 D. 酶能为化学反应提供活化能
参考答案:
B
酶具有专一性,ATP的合成与分解需要的酶种类不同,A项错误;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酶是RNA,其中RNA和ATP的化学元素组成都是C、H、O、N、P,B项正确;酶催化的吸能反应需要ATP水解供能,而酶催化的放能反应是合成ATP,C项错误;酶的催化作用的实质是降低反应的活化能,而不是为化学反应提供活化能,D项错误。
15. 下列有关基因型和表现型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基因型是性状表现的内在因素
B. 表现型是具有特定基因型的个体所表现出的性状
C. 基因型相同的个体,表现型一定相同
D. 表现型相同的个体,基因型可能有所不同
参考答案:
C
16. 右图所示的细胞类型转变过程称为 ( )
A.细胞融合
B.细胞生长
C.细胞分裂
D.细胞分化
参考答案:
D
17. 在如图食物网中,a表示动物性食物所占比例,若鸟要使体重增加x,至少需要生产者量为y,那么x与y的关系可表示为
A.y≥90xa+10x
B.y≤20xa+5x
C.y≥20xa+5x
D.y≥100xa+10x
参考答案:
C
18. 人体的体液是指:
A.细胞外液和消化液 B.细胞内液和血液
C.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 D.血浆、组织液、淋巴
参考答案:
C
19. 关于群落的结构,以下理解不正确的是( )
A. 竹林中毛竹高低错落有致,其在垂直结构上有分层现象
B. 动物在群落中垂直分布与植物的分层现象密切相关
C. 淡水鱼占据不同的水层,出现的分层现象与各种鱼的食性有关
D. 不同地段生物种类有差别,构成了群落的水平结构
参考答案:
A
垂直结构上的分层是群落中的结构,竹林是种群,故A错误。动物群落中垂直分布通常是因为植物提供的食物和栖息空间的原因,故B正确。淡水鱼占据不同的水层,出现的分层现象与各种鱼类的食物有关,故C正确。不同地段生物种类和密度不同,是由于水平方向上地形,酸碱度,湿度和光照的影响,故D正确。
【考点定位】群落结构
20. 下图为生长素(IAA )对豌豆幼苗茎内赤霉素生物合成影响的示意图。图中GA1、GA8、GA20、GA29是四种不同的赤霉素,只有GA1能促进豌豆茎的伸长。若图中酶1或酶2的基
因发生突变,会导致相应的生化反应受阻。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对去顶芽豌豆幼苗外施适宜浓度IAA ,该植株茎内GA1的合成可恢复正常
B.用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处理豌豆幼苗的顶芽,该植株较正常植株矮
C.对酶1基因突变的豌豆幼苗施用GA20,该植株可恢复正常植株高度
D.酶2基因突变的豌豆,其植株较正常植株高
参考答案:
C
21. 艾弗里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赫尔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都能证明DNA是遗传物质,对这两个实验的研究方法可能有:①设法把DNA与蛋白质分开,研究各自的效应,②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两者都运用了①和② B.前者运用了①,后者运用了②
C.前者只运用了②,后者运用了①和② D.前者只运用了①,后者运用了①和②
参考答案:
D
22. 植物生命活动受多种激素的调节,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
A.脱落酸在果实成熟过程中含量最高
B.赤霉菌分泌的赤霉素是植物激素,可促进植物生长
C.草莓果实的自然生长过程与生长素无关而与乙烯有关
D.根尖能够产生细胞分裂素
参考答案:
D
【考点】C7:植物激素的作用.
【分析】1.生长素类具有促进植物生长的作用,在生产上的应用主要有:(1)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2)促进果实发育;(3)防止落花落果.
2.赤霉素的生理作用是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茎秆伸长和植物增高.此外,它还有防止器官脱落和解除种子、块茎休眠促进萌发等作用.
3.细胞分裂素在根尖合成,在进行细胞分裂的器官中含量较高,细胞分裂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分裂和扩大,此外还有诱导芽的分化,延缓叶片衰老的作用.
4.脱落酸在根冠和萎蔫的叶片中合成较多,在将要脱落和进入休眠期的器官和组织中含量较多.脱落酸是植物生长抑制剂,它能够抑制细胞的分裂和种子的萌发,还有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促进休眠和提高抗逆能力等作用.
5.乙烯主要作用是促进果实成熟,此外,还有促进老叶等器官脱落的作用.植物体各部位都能合成乙烯.
【解答】解:A、脱落酸在果实衰老过程中含量最高,A错误;
B、赤霉菌分泌的赤霉素不是植物激素,植物激素必须有植物体产生,B错误;
C、草莓果实的自然生长过程,生长素能促进果实的发育,成熟与乙烯有关,C错误;
D、根尖能够产生细胞分裂素,D正确.
故选:D.
23. 红萝卜细胞的液泡中含有紫红色的花青素。将红萝卜切成小块放到水中,水的颜色无明显变化。若进行加热,随水温的升高,水的颜色逐渐变红。其原因是( )
A.细胞壁在加温后受到破坏
B.水温升高,花青素的溶解度加大
C.加温使细胞膜和液泡膜失去了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
D.加温使花青素分子的活性加大而容易透过细胞膜
参考答案:
C
24. 下列与多倍体形成有关的是
A.染色体结构的变异 B.纺锤体的形成受到抑制
C.个别染色体增加 D.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参考答案:
B
25. 由于环境的变迁导致两个具有相同资源利用方式的不同物种的种群占有同一生态环境,此时最有可能发生的是( )
A.相互依存、互利共生 B.相互争夺生存资源和生存空间
C.种群数量的变化都呈“J”型曲线增长
D.由于地理隔离消失,两个种群共同进化为一个新物种
参考答案:
B
26. 下列关于果酒和果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参与发酵的微生物都含有线粒体
B、发酵过程中培养液PH都会下降
C、制果酒时瓶口需密闭,制果醋时需通入氧气
D、果酒制成后可将装置移到温度略高的环境中制果醋
参考答案:
A
27. 某种群中,基因型AA个体占25% ,Aa个体占60 % ,aa个体占15%,那么基因A与a的频率为
A. 50 %和 50 % B. 25 %和 75 %
C. 55 %和 45 % D. 30 %和 70 %
参考答案:
C
28. 人21号染色体上的短串联重复序列(STR,一段核苷酸序列)可作为遗传标记对21三体综合征作出快速的基因诊断(遗传标记可理解为等位基因)。现有一个21三体综合征患儿,该遗传标记的基因型为++-,其父亲该遗传标记的基因型为+-,母亲该遗传标记的基因型为--。假设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的配对和分离是正常的。则该遗传标记未发生正常分离的是
A.初级精母细胞 B.初级卵母细胞 C.次级精母细胞 D.次级卵母细胞
参考答案:
C
29. 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所运用的科学方法是( )
A.模型建构法 B.类比推理法 C.假说一演绎法 D.同位素标记法
参考答案:
B
【考点】7E:基因与DNA的关系.
【分析】1、赫尔希和蔡斯采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进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2、萨顿运用类比推理法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摩尔根运用假说﹣演绎法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
3、沃森和克里克发现DNA双螺旋结构用的是模型建构法.
【解答】解:萨顿运用类比推理法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摩尔根运用假说﹣演绎法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究历程,要求考生识了解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究历程,识记每位科学家采用的方法、实验过程及实验结论,再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
30. 遗传病调查发现,男性色盲的频率为7%,假设色盲基因的频率在人群中保持不变.则人群中某一色盲基因携带者的女性的概率最接近于( )
A.13% B.6.5% C.12% D.24%
参考答案:
B
【考点】B5:基因频率的变化.
【分析】基因频率及基因型频率:
(1)在种群中一对等位基因的频率之和等于1,基因型频率之和也等于1;
(2)一个等位基因的频率=该等位基因纯合子的频率+杂合子的频率.
【解答】解:色盲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男性色盲的频率为7%,则Xb的频率为7%,XB的频率为93%;
则在女性人群中Xb的频率也为7%,XB的频率也为93%.则女性为色盲基因携带者XBXb=2×93%×7%=13%;
所以在人群(包括男性和女性)中某一色盲基因携带者的女性的概率最接近于6.5%.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基因频率的变化,要求考生识记基因频率的概念,掌握基因基因频率的相关计算,注意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中相关计算的区别,属于考纲理解和应用层次的考查.
31. 下列对“探究某种加酶洗衣粉使用的最适温度”的说法,最合理的是( )
A.加酶洗衣粉在30℃的水中洗涤效果不如45℃时好,说明45℃为最适温度
B.在不同温度的水中,加入相同的污物及不等量的洗衣粉,看哪种效果好
C.取一系列不同温度、其他条件相同的水,加入等量相同的污物及等量相同的加酶洗衣粉,看哪一个温度下洗衣粉的洗涤效果最好
D.将加酶洗衣粉与普通洗衣粉分别加入37℃的水中洗涤同样的污物,发现加酶洗衣粉效果好,说明加酶洗衣粉的最适温度为37℃
参考答案:
C
32. 果蝇的体细胞中含有四对同源染色体,它的一个初级精母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后形成了几种类型的精子
A.2种 B.4种 C.8种 D.16种
参考答案:
A
33. 有甲、乙、丙、丁、戊5只猫。其中甲、乙、丙都是短毛猫,丁和戊是长毛猫,甲乙为雌猫,其余是雄猫。甲和戊的后代全是短毛猫,乙和丁的后代,长毛和短毛小猫均有,欲测定丙猫的基因型,应选择( )与之交配
A.甲猫 B.乙猫 C.丁猫 D.戊猫
参考答案:
B
34. 下图表示限制酶切割某DNA的过程,从图中可知,该限制酶能识别的碱基序列及切点是 ( )
A.CTTAAG,切点在C和T之间
B.CTTAAG,切点在G和A之间
C.GAATTC,切点在G和A之间
D.CTTAAC,切点在C和T之间
参考答案:
C
35. 下列与糖尿病有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糖尿病患者逐渐消瘦,是因为其体内糖的氧化供能发生障碍,导致非糖物质分解加强
B.尿液中偶尔含有少量糖的人不一定是糖尿病患者,但尿液中持续含有较多糖的人则
一定是糖尿病患者
C.糖尿病患者吃得多,是因为其体内的糖被大量排出体外,导致血糖含量过低
D.糖尿病患者的尿多,是因为其代谢旺盛,产生的水比一般人多
参考答案:
A
36. 乙烯和生长素都是重要的植物激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生长素是植物体内合成的天然化合物,乙烯是体外合成的外源激素
B.生长素在植物体内分布广泛,乙烯仅存在于果实中
C.生长素有多种生理作用,乙烯的作用只是促进果实成熟
D.生长素有促进果实发育的作用,乙烯有促进果实成熟的作用
参考答案:
D
37. 两个亲本的基因型分别为AAbb和aaBB,这两对基因按自由组合定律遗传。要培育出基因型为aabb的新品种,最简捷的方法是 ( )
A.人工诱变育种 B.细胞工程育种
C.单倍体育种 D.杂交育种
参考答案:
D
38. 下列有关卤汤的描述,错误的是( )
A.卤汤是决定腐乳类型的关键因素
B.卤汤是由酒和各种香辛料配制而成的,酒的含量应控制在12%左右
C.卤汤可以调制腐乳的风味,并有加强腐乳营养的作用
D.卤汤也有防腐杀菌作用
参考答案:
C
39. 在用水蒸气蒸馏法制取玫瑰乳浊液提纯过程中,先后使用NaCl、无水Na2SO4,其作用分别是( )
A.分层、吸水 B.溶解、吸水 C.吸水、分层 D.分层、萃取
参考答案:
A
40. 如下图所示,a、b、c为对胚芽鞘做不同处理的实验,d为一植株被纸盒罩住,纸盒的一侧开口,有单侧光照。下列对实验结果的描述,正确的是( )
A.a、b向光弯曲生长,c背光弯曲生长
B.a直立生长,b、c向光弯曲生长
C.d中如果固定植株,旋转纸盒,一段时间后,植株向左弯曲生长
D.d中如果将纸盒和植株一起旋转,则植株向纸盒开口方向弯曲生长
参考答案:
D
解析:由于生长素不能透过玻璃片,故a直立生长。生长素能透过琼脂片,单侧光照使b向光弯曲生长。c胚芽鞘没有尖端,对光不产生反应,故向右侧弯曲生长。d中固定植株,旋转纸盒,植株向右弯曲生长;如果将纸盒和植株一起旋转,光只能从开口进入,植株弯向纸盒开口方向生长。
二、 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40分。)
41. 黄瓜植株的性别类型多样,研究发现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F、f与M、m控制着黄瓜植株的性别,M基因控制单性花的产生,当M、F基因同时存在时,黄瓜为雌株;有M无F基因时黄瓜为雄株;mm个体为两性植株。
(1)雌株个体在做杂交亲本时无需 (操作),可极大简化杂交育种的操作程序。
(2)研究发现,雌花在发育初期为两性花,后来由于基因的调控导致雄蕊败育,退化消失。
从细胞生命历程的角度来看,雄蕊败育的过程属于 。
(3)育种学家选择两个亲本杂交,得到的后代全为雄株,则这两个亲本的基因型为
和 ,这些雄株与MmFf植株杂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是 。
(4)研究发现,基因型为mm的植株存在表型模拟现象,即低温条件下mm植株也有可能表
现为雌株。现有一雌株个体,请设计实验探究它是否为mm表型模拟。
①将此植株与 杂交,得到种子,在正常条件下种植。
②观察后代的表现型:
如果 ,则说明被测植株为表型模拟;
如果 ,则说明被测植株为正常雌株,不是表型模拟。
参考答案:
(1)去雄
(2)细胞凋亡
(3)MMff与mmff 雌株:雄株:两性植株=3:3:2(前后顺序要对应)
(4)两性植株(或mm个体) 没有单性植株 有单性植株
42. 在寻找人类的缺陷基因时,常常需要得到有患病史的某些近亲结婚系的系谱进行相应基因定位。科学家在一个海岛的居民中,找到了引起蓝色盲的基因。该岛每5人中就有1人蓝色盲基因携带者。下图为该岛某家庭蓝色盲遗传系谱图,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相关的基因用A、a表示)
(1)该缺陷基因是_______性基因,位于_______染色体上。
(2)个体4的基因型是 ,个体10的基因型是 。
(3)若个体8患蓝色盲的同时又患血友病,则形成配子时,在相关的基因传递中遵循了什么遗传规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个体13的母亲是蓝色盲,则他与个体12生一个色觉正常男孩的几率是 。
参考答案:
(1)隐(1分) 常(1分)(2)Aa (1分)AA或Aa(2分)
(3)自由组合(1分)
(4)5/12(2分)
略
43. (每空2分,共12分)下图是某农田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请据图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图中共有 条食物链。
(2).图中农作物属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的 ;初级消费者是鸟、昆虫和 。该农田中的生产者、消费者、 与无机环境相互作用,共同构成该农田生态系统。
(3).图中田鼠处于第 营养级。
(4).图中鸟和田鼠的种间关系是 。
参考答案:
(1)4 (2) 生产者 田鼠 分解者 (3)二 (4)竞争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