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6艺术研究1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1.1相关定义1.1.1何为在地化在地化也被称为地方性,这一概念原本运用于民族学理论中,是民俗的一种特征,是民俗发展在空间上所呈现的地域特色和标志。无论哪一类民俗事项,其形成、发展和消失,都会受到一定地域的生产、生活条件和地缘关系的制约,染上不同程度的乡土气息1。当这一概念被运用到历史学领域,即指文化的在地性,意思是每种文化传统既与人和社会相关,又和空间环境有关。本文着重研究的是汉代丧葬文化在四川经历在地化的原因,同时以绵阳市博物馆馆藏为例,分析汉文化在四川及邻近地区传播过程中在地化的具体表现。1.1.2陶俑和崖墓的定义俑,是指似人的木偶,东汉经学家郑玄在礼记檀
2、弓中注释为“俑,偶人也。有面目肌发,有似于生人”。广雅引埤苍(张揖)云:“俑,木人。送葬设关,而能跳踊,故名之。”综上所述,可知俑是古代社会人死后,用于陪葬的明器之一。其特点是按照现实生活中人的造型制造。其制作材料不局限于木制,后来还发展为陶、铜、石等。特别是四川及邻近地区两汉时期的墓葬中出土的陶制俑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物质基础。崖墓是“在石崖壁面上以九十度角向内开凿成墓室的特殊墓葬,主要流行于西南地区,出现于两汉之际,至南北朝后期消失”2。1.2研究范围时间范围主要集中在秦汉时期,地域范围主要是秦汉时期的巴蜀之地(主要是今四川)。2汉代丧葬文化2.1中原汉墓的形制从西汉开始,“事死如事生”的丧
3、葬习俗对汉代墓葬的营建和随葬品的使用产生影响。统治阶级所在的北方汉墓以帝陵和诸侯墓为主,墓葬形制分为三类:木椁墓,特点是在长方形竖穴土坑中用木板搭建椁室;黄肠题凑墓,一般是诸侯王或高等贵族才能建造;崖洞墓,是指汉代依山为陵、凿山为藏的墓葬形式。2.2墓室的营造和大量的随葬品已发掘的中原地区有代表性的崖洞墓是满城汉墓,墓主是中山靖王刘胜,整个墓葬由墓道、甬道、南北耳室、前室、后室、侧室组成。大量的铜器、陶器、铁器、金银器被放在前室;一棺一椁和贵重物品被放置在后室,象征生前的居室;后室的一边还开凿了小侧室,里面有墓主人洗澡时使用的工具,如铜锅、薰炉、搓澡石等,象征着逝者生前沐浴更衣的地方;甬道和南
4、边的耳室里存放着墓主出行时会使用的器具;北耳室储存了食材、食具和炊器,如缸、瓮、灶等。满城汉墓出土的金缕玉衣是中国发现的第一件完整的玉衣实物。“满城汉墓出土的各类器物的数量在地化视角下汉代崖墓与陶俑研究以绵阳市博物馆馆藏为例叶美余(贵州大学,贵州 贵阳550025)摘要:目的:四川所形成的独具地域特色的汉文化,是主体文化经历了在地化的结果,通过研究了解文化传播过程中在地化所带来的影响。方法:运用历史文献学和考古发掘出土的实物材料相结合的二重证据法,用实物资料勾连史籍,分析作为汉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丧葬文化在四川发生在地化的原因。同时,以绵阳市博物馆馆藏为例,分别对馆藏的三台郪江坟台嘴 1 号崖墓
5、和不同种类的陶俑进行详细的研究,基于这些代表丧葬文化的要素探讨汉文化在四川及邻近地区传播过程中在地化的具体表现。结果:研究发现,文化在传播过程中,会受到文化接受地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等特殊地域因素的影响,进而出现更符合该地特色文化因素的物化表达。结论:研究证实了中华文明具有包容性和统一性的特征,并且中华文明的包容性与统一性为今天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文化格局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关键词:崖墓;陶俑;在地化;汉文化;绵阳市博物馆中图分类号:K876.3;K2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9436(2024)06-0066-0367第 37 卷第 6 期 2024 年 3 月Vol.37
6、No.6March 2024艺术科技多达万余件,保存基本完好。”3这种在墓室中对墓主人生前生活场景和拥有物品的还原体现了汉代“事死如事生”的丧葬观念。同时,厚葬之风对四川及邻近地区产生影响,并经历在地化的过程,催生了富有地域特色的墓葬形式和陪葬品。3产生在地化的原因3.1政治原因:大一统和中央集权的需要秦灭巴蜀(今重庆、四川)和汉代中央王朝将巴蜀地区纳入统一管理是中原汉文化向四川及邻近地区不断挺进的重要原因之一。这一历史过程的文献记载主要见于史记 华阳国志等史籍。华阳国志巴志记载:“在公元前 316 年,蜀王讨伐苴,苴的统治者跑到巴地,巴国又向秦国求救。司马错、中尉田真黄认为虽然现在蜀国有桀、
7、纣之乱,但是蜀地富饶,得到那里的布帛金银后,我们就有了足够的军需。而且蜀国有水路可以通向楚国,且巴国又有精壮的士兵,用大船装载士兵,沿江东下必然可以攻占楚国。于是派大夫张仪、司马错、都尉墨等取道石牛道攻打蜀国,蜀王亲自迎敌,结果大败逃往武阳,被追来的秦军杀害,至此,巴蜀被秦所灭。”43.2地理和阶级原因汉文化在四川及邻近地区之所以经历了在地化,原因有二。一是特有的自然环境。这里的自然地理单元从北到南是秦巴山地、四川盆地、川西高原、云贵高原,大部分为山地和高原,为崖墓的开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二是阶级差异。四川崖墓数量多、分布广,时代多为东汉,以中小型崖墓为主。无论是墓葬规模、结构,还是陪葬品
8、的种类、数量、精美程度等,都不能和北方西汉时期的大型崖墓相提并论。四川崖墓一般为中下级官吏、地方豪强的墓葬,有的是平民的墓葬,北方大型崖墓均为诸侯王及王室家族墓葬,两者身份悬殊。综上所述,“事死如事生”葬俗的影响,随着中央王朝对四川及邻近地区的管理而不断加强,而受到特有的自然环境和阶级差异的影响,其经历了在地化。3.3良好的社会治理使地区富饶汉文化在四川及邻近地区经历了在地化的过程,还和中央王朝对四川良好的社会治理有关。秦时,蜀郡的第三任太守李冰上任后,疏通河道,减轻洪涝灾害带来的负面影响,畅通了水上运输;大兴水利建设,修堰开渠,灌溉稻田;开凿盐井5。这为日后蜀地成为富庶之地奠定了经济基础。到
9、了西汉中期,对巴蜀的治理侧重文化、思想建设。最具代表性的是文翁做蜀郡太守时,创办学校,教化百姓,启迪民智。汉书循吏传记载:“文翁景帝末,为蜀郡守,仁爱好教化。文翁终于蜀,吏民为立祠堂,岁时祭祀不绝。至今巴蜀好文雅,文翁之化也。”6这为蜀地日后的发展奠定了内在的精神基础。华阳国志蜀志记载:“自秦惠文王、秦始皇平定六国后,就不断迁徙豪强大族到蜀地。上天赐予了这里富饶的土地,每家都有盐铜之利,每户都有山川之材,生活富足,人们崇尚富裕。因此,工商业者驾驶四马大车前后相随,富豪大族身着王侯所穿的美衣,嫁娶宴席设有牛、羊、猪齐全的膳食,嫁女队伍有上百辆婚车相从,送葬所修建的必定是高坟瓦椁,祭奠前夕要查看用
10、于祭祀的羊、猪等牲口的成色,而赠送财物给别人以助治丧,所赠予的衣衾、礼物等都很丰富,一直超过了礼数。”7由此可知,这时蜀地人民受到秦人风俗的影响,生活奢靡,即使是平民和商贾,也追求在死后可以享受厚葬的待遇。正是因为大一统的需要与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和发展,四川受到中央王朝的直接管辖,这为中原丧葬文化的进入提供了政治基础。四川独特的地貌为在地化提供了自然环境条件。北方贵族和西南豪强或平民间身份上的差异,为在地化提供了阶级基础。同时,秦汉时期对四川采取的有效的社会治理手段,为在地化提供了经济基础和文化基础。由此,同一文化出现具有当地特色的物化表达,四川及邻近地区便出现了有雕刻仿木结构建筑的崖墓和带有
11、显著地域特色的陪葬人俑。4墓葬的在地化:以绵阳崖墓为例4.1绵阳崖墓的分布特点从考古材料来看,绵阳汉代崖墓分布特点如下:第一,直接在临江、临河的崖壁上开凿,主要集中在潼江、梓江沿岸和涪江中游的地段,河谷平坝是居民理想的水源供给地,为古代先民提供了适宜的生存环境,所以崖墓多分布在河流另一边坡度较大的悬崖上;第二,在与平坝相连的山丘岗梁上开凿,这样相对于在陡坡上开凿更方便;第三,在离河较远的山丘、垄岗和呈长岛状的低山上开凿崖墓。现已发掘的有代表性的绵阳汉代崖墓有双碑白虎嘴崖墓群、河边九龙山沙包梁崖墓群等。4.2绵博馆藏崖墓绵阳市博物馆馆藏的崖墓有三台县永明镇元宝山 1 号墓的前室、三台县的郪江崖墓
12、和绵阳市河边乡九龙山崖墓。最具代表性的是三台郪江坟台嘴 1 号墓68艺术研究室,形制是多室墓,其特点是斜坡踏道式,整个墓葬包括墓道、墓门、甬道、墓室、耳室。用三级踏道连接不同墓室,全长约 27 米,最宽处约 8 米,墓门与后室的高差达 4 米左右。中轴线明确,前后数重,是一个四合院形式,呈现出“重堂高阁”的特点。此墓右侧室的平面呈正方形,入口两侧各有坎墙和砌墙柱,好似带廊的厅堂。墓的墙体上刻有壁柱和窗户等。墓顶是覆斗的造型,上部还设有矩形井字形的天花枋和藻井,正中突出两个圆圈,象征日月。5陶俑的在地化表现5.1说唱俑说唱俑是汉代四川地区具有代表性的陶俑类型之一,也被称为“俳优俑”。在汉代,地方
13、豪强为了随时取乐,大兴蓄养俳优之风,四川也不例外。受到“事死如事生”丧葬观念的影响,墓主人希望死后也可以有俳优为自己的日常生活增添乐趣,所以汉代四川也出现了俳优俑这一特殊的随葬品类型。汉代许多文献都有对说唱俑的记载,如汉书等。从文献中可知,说唱俑的主要特点在于身材矮小,体态滑稽,表演时常击鼓歌吹,社会地位低下。绵阳市博物馆馆藏的代表性说唱俑出土于绵阳市河边乡白沙包 1 号墓。他头戴巾帻,结系在额前,还插了一朵花。整体呈捧腹大笑状,这也让他额头上的皱纹显现出来。同时耸肩缩颈,上身赤裸前倾,以肚代鼓,双手捧腹作击鼓状。错步扭胯,下身着大管裤,赤足。这一形象和文献记载不谋而合,展示了东汉时四川民间说
14、唱艺人的形象。5.2庖厨俑“庖厨”一词最早出现在孟子中,“是以君子远庖厨也”8。最早的释义为厨房,后兼有厨师之意。说文解字对两个字的解释为:“庖,厨也。厨,庖室也。”华阳国志蜀志中记载四川人自古以来对吃的东西就比较讲究,“其辰值未,故尚滋味;德在少昊,故好辛香”。在这种“好吃”的风气下,四川培养出大批的厨师。为了在死后也可以吃到美味的食物,庖厨俑应运而生。绵阳市博物馆馆藏 5 件庖厨俑,仅 1 件为泥质灰陶,其余都是泥质红陶。5 件庖厨俑表情轻松自然,面带微笑,脸型圆润,高鼻阔嘴。肢体状态均为坐姿,向后露出双脚,将几案置于身前,双手放在案上,其中 3 件案下放有一盆。5 件庖厨俑都身穿右衽长袍
15、,衣袖挽起近手肘部,宽袖,头戴介帻。5.3陶俑面带笑容无论是说唱俑还是庖厨俑,抑或崖墓出土的其他人俑形象,最富地域特色的是他们的面部表情灿烂的笑容。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出土于何家山 2 号墓的泥质红陶舞蹈俑,满面笑容,细眉高鼻。舞蹈俑的整个身体微微向右倾,右手上举,长袖下垂,左手提裙露出左脚,表现出正在舞蹈的动态美。身着两层外衣为右衽袍,绣式半袖,两袖都有褶纹,里层衣袖外露,右袖末端搭在手腕上。腰间束带,衣服下摆饰有花边。陶俑脸上的笑容反映出这一时期四川及邻近地区的人们独有的安逸的生活状态,同时侧面反映出东汉时期四川人生活条件的优越和此地物产资源的丰富。6结语研究绵阳博物馆馆藏的崖墓和陶俑可知,
16、文化的传播会经历在地化的过程,这是为了使文化元素在新的地域条件下留存并得到发展。无论是崖墓的营造还是陪葬陶俑形象的塑造,都和四川及邻近地区的自然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等密切相关。从秦灭巴蜀,到在蜀地设立郡县,再到向蜀地派遣大规模移民,随着汉文化在四川及邻近地区的在地化进程不断纵深发展,至东汉末年,中原主体文化在当地表现出鲜明的地域特色。由此可知,每一种文化的传播都会受到文化接受地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影响,进而出现更契合当地特色的物化表达。这也证明了中华文明具有包容性和统一性的特征,为今天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文化格局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基础。参考文献:1 张定亚.简明中外民俗词典M.西安:陕西人民出
17、版社,1992:5.2 罗二虎.四川崖墓的初步研究 J.考古学报,1988(2):133-167,257-260.3 姚苑真.满城汉墓发掘报告J.考古,1981(6):561-562.4 常璩.华阳国志 M.彭华,注译.北京:中华书局,2023:187-188.5 方国瑜.中国西南历史地理考释 M.北京:中华书局,1987:33.6 班固.汉书卷八十九M.北京:中华书局,1962:5525-5527.7 常璩.华阳国志校补图注M.任乃强,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148.8 杨伯峻.孟子译注 M.北京:中华书局,2010:40.作者简介:叶美余(1997),女,四川成都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文物与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