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基于“三位一体”目标导向的计量经济学课程思政实践研究_张永梅.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305424 上传时间:2023-07-31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1.2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三位一体”目标导向的计量经济学课程思政实践研究_张永梅.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基于“三位一体”目标导向的计量经济学课程思政实践研究_张永梅.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基于“三位一体”目标导向的计量经济学课程思政实践研究_张永梅.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23 年第 07 期总第 349 期144【经贸教育】基于“三位一体”目标导向的计量经济学课程思政实践研究张永梅(南阳理工学院,河南南阳473004)摘要 专业课课程思政是推进思政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环节。以教育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精神为指导,从计量经济学课程思政的现实意义出发,分析了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的现状和问题,提出了计量经济学课程“三位一体”育人目标,并围绕这个目标,按时间轴从课前、课中、课后三个方面探讨了计量经济学课程思政教学实现的路径和举措。关键词 计量经济学;课程思政;“三位一体”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283(2023

2、)07-0144-04The Practic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EconometricsBased on Trinity Goal OrientationZhang Yongmei(Nanya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Nanyang Henan 473004)Abstract: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professional courses is the key link to promot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3、education and implement the fundamental task of building morality and educating people.Guided by the spirit of the guiding outline for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nstruction of college courses issued by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and proceeding from the practical significance of the ideological a

4、nd political construction of econometrics courses,the article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problems of econometrics course teaching,puts forward the Trinity educational goal of econometrics courses,and discusses the ways and measures to realize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 of econome

5、trics course from three aspects:before,during and after class according to the time axis.Key Words:Econometrics;Curriculum Ideology and Politics;“Trinity”一、引言自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通知以来,课程思政如雨后春笋般,在各个高校的不同学科、不同课程中陆续开展,有些已经颇具规模和成效。计量经济学是经济学科里面一门重要的方法论课程,该课程早在 1998 年就被国家教育部确定为高等学校经济类专业必修的 8 门核心课程之一,实践性和

6、综合性都比较强。计量经济学作为经济学、统计学和数学的交叉学科,也确实有一定的难度和深度,它既要求学生有较好的经济学、数学和统计学基础,同时又要求学生通过学习相关理论和计量软件操作,将所学到的计量分析思想应用于具体的经济问题实践中去学以致用,这对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自主创新精神均有较大促进作用。因此,如何在教学实践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自驱力、提高学生学习效果,让学生“主动学、乐于学,勤应用、喜欢用”,具有重要意义。“课程思政”是在高等教育体系中将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融入到整个高等教育过程中,即在“育才”的基本教育目的下,加强“育人”功能1。专业课的课程思政主要是指在专业课程教学

7、过程中,在讲授专业知识、培养学生专业能力的同时,时刻并处处体现价值导向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特别是,通过专业课教育,能够将道德规范、社会规则和思想意识形态的价值导向等 作者简介 张永梅(1980),女,汉族,河南开封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国际经济与贸易。基金项目 南阳理工学院 2020 年度课程思政专项教改项目“应用型本科高校计量经济学课程思政实践研究”(项目编号:NIT2020KCSZ-054)。2023 年第 07 期总第 349 期145与专业知识和技术结合起来,增强学生对正能量社会价值观的认同感,从而发挥专业教育的知识教育、能力本位和价值引领作用2。计量经济学课程本身难度较大,如何改

8、革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促进学生创新性思维、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推进以价值塑造、能力培养和知识应用为核心的“三位一体”课堂教学改革,加快课堂教学革命,让学生在价值导向中激发兴趣、在兴趣牵引下提高学习效率、在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中达到育人目的,是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二、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现状(一)课程数理推导较多,内容有一定难度计量经济学课程的学习涉及多门课程知识,其以高等数学、统计学及经济学等先修课程为基础,因此,较好的经济学、数理统计基础会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的轻松、学的透彻。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们普遍经济学基础还可以,但计量经济学课程理论课学习中涉及较多的理论推导证明、经济数学公式、统计检

9、验方法等,对于数理基础薄弱的学生来讲,比较难于驾驭,进而影响学习效果。初级计量经济学课程的学习是一个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的过程,刚开始的经典单方程计量部分,内容相对简单,学生初学计量经济学,新鲜感和热情高涨,学习劲头比较足、学习效果还可以;后面的非经典计量部分内容,内容相对较难一些,因此,良好的课程设计与合适的思政融入非常必要。(二)课程学时分配欠合理,思政元素待提炼通常来讲,计量经济学研究问题所包含的四个基本步骤为模型假定、参数估计、模型检验和模型应用。教学过程中,教师容易将大量课堂时间用于前三项的理论讲授上,受学时限制,涉及模型实际应用内容的教学学时自然就少了。另外,由于计量经济学课程内容本

10、身有一定难度,因此,教学实践中关注点多集中在对课程本身知识的理解以及课程方法的运用上,相应地,理论知识讲授的学时分配偏多点。课程思政教学是在知识传授的过程中“润物无声”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课程特点有针对性的挖掘课程思政元素是该门课程教学思政融入的前提和关键。因此,如何提炼计量经济学课程思政元素,扎根中国大地、深挖中国经济社会和政策实践过程中的典型案例,用计量经济学讲好“中国故事”,以此激励学生、引导学生,让难懂的计量知识在课堂上化身为有现实意义、有应用价值的各种问题,让学生乐意学、听得懂、学得会、用得上,这是计量经济学课程思政教育的责任所在。(三)课程考核重期末,应用能力考核需加强课程考核

11、不仅是学生进行课程学习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检验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教学实践中,计量经济学课程考核主要包括平时考核和期末考核两个方面。其中,平时考核包含学生出勤、平时作业、上机实训等方面,主要考察学生平时课堂学习情况、作业认真程度、上机操作跟练完成情况等;期末考核主要采用教师出卷、闭卷考试方式,以考察学生对计量基础知识的掌握和理解,虽然试卷上也有大约 30%40%占比的应用题,但对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考核还远远不够,例如,怎样考察学生项目选题、文献检索与综述评价、计量经济建模、数据搜集与处理、计量经济分析以及研究报告撰写等能力,这需要任课教师改革完善现有的考核方式。三、计量经济学“三位一体”育人目

12、标及课程思政教学实现(一)计量经济学课程“三位一体”育人目标 计量经济学课程的教学内容不仅要符合专业和学科的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目标,更要体现对学生价值引领的作用。当然,计量经济学的课程思政融入,应以正常的教学框架和教学内容为主体,将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健康积极的正面认识融合到课程知识点中去,即通过专业教学与思政的交融,实现知识讲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塑造“三位一体”的育人目标。1.知识目标计量经济学侧重研究经济变量间的非确定性关系,以及变量间关系的模型建立和估计,因此,该课程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经典计量经济学理论和方法,拥有扎实的计量经济学理论基础和合理的知识结构,能够建立计量经济学模型并运用模型对

13、现实经济现象中的数量关系进行实际分析。2.能力目标作为一种实证研究工具,计量经济学借助计量经济分析方法,通过问题的提出与解决,让学生在持续不断的探索过程中,获得新技能并提升实践能力。因此,该课程培养学生的问题分析能力,提升学生对新知识、新技能的吸收和再创造能力,使其具有进一步学习与应用计量经济学理论、方法与模型的基础和能力。3.思政目标结合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特点,在尊重课程体系结构的前提下、在实现该课程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等教学目标的基础上,挖掘思政元素、优化课程内容建设,实现其价值引领、德育教育功能,引导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研究态度和勇于探究真理的创新精神,充分激

14、发受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扎根中国大地、依托中国实践,尝试用计量经济学理论与方法讲好中国故事。2023 年第 07 期总第 349 期146图 1 计量经济学“三位一体”育人目标及思政教学实现(二)计量经济学课程思政的教学实现教育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中指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必须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不可分割。此过程中,教师是“主力军”,课程建设是“主战场”,课堂教学是“主渠道”。因此,着力做好计量经济学课程课前、课中和课后的思政工作(见图 1),是提升学生课程学习体验和学习效果、解决当下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中存在问题的最直接方式。1.课前:思政内容的接触根据

15、学情分析和调查了解到,学生每天翻阅智能手机的时间普遍较长,自然地,线上线下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方式颇受学生欢迎。计量经济学课程的课前内容推送可以通过学习通、钉钉群、微信群、QQ 群等多种方式进行,根据使用体验,个人认为学习通在线资源推送最为方便。基于学习通平台,教师可将优质的教学资源和思政资源放到平台上,构建学生自学、协作式、线上线下混合的学习系统。课前,教师将基础知识线上短视频、相关案例、文章等推送给学生,当然,这些资料都是经过教师精心挑选并契合课程教学环节的,学生可在手机端查阅、观看教师推送的课前资源,同时学习通后台会自动记录学生学习痕迹,方便教师后期查阅、监督和评价。以案例的推送预习为例,教

16、师还可将案例教学与翻转课堂相结合,案例背景了解和整体情况熟悉安排在课前的线上,同时在学生群中互动并引导学生对案情思考讨论、从中发现问题,提升学生对知识的兴趣,催生其解决问题的动力,然后将案例分析、重现和启示安排在课堂上,在此过程中让学生收获满足感,有意识培养其问题思考能力、问题解决意识并激发其学习兴趣。2.课中:思政元素的融入计量经济学的理论课教学通常以理论知识和计量方法的讲解为主,内容涉及诸多推导证明和数学式子,如何将思政元素融入,让理论知识和方法鲜活起来?一方面,可以根据理论知识的由来、具体原理和内容及在课程中所起的作用来挖掘思政元素,也可以将某些生涩难懂的知识点,加以形象化和正面化的解读

17、,例如在讲到多元模型的显著性 F 检验和 T 检验时,引用中国传统的“滥竽充数”故事,强化学生对二者关系的理解,同时引导学生做学问要有“真材实料”,切不可做“南郭先生”!另一方面,案例分析是融入思政元素的重要环节。每一节计量经济学理论知识讲解完毕后,通常都会有相应的案例分析以帮助学生理解和巩固新学的理论知识,因此,筛选具有思政元素的案例至关重要。实际操作中,既可以依托以往教学中的大量案例资料,按照思政教育要求进行系统整理和设计、对其中所蕴含的思政意义进行必要的解释和讲解,将这些案例直接转化为思政建设素材;也可以结合每章节的具体内容,选择国家经济发展中的重大决策或战略问题如“乡村振兴”“绿色发展

18、”“一带一路”等方面的实证研究案例,以真实的数据和结果展示中国经济发展取得的伟大成就,引导学生了解国情民情,坚定“四个自信”。计量经济学的实验课教学通常以上机实操的方式进行,正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其主要目的是让学生熟练掌握某一计量软件,根据已学的计量经济学理论和方法,针对某一具体经济问题,完成计量建模、数据录入、描述性统计、模型估计检验及分析的全过程。学生操作过程可能会遇到软件异常、操作失误、结果不理想等各种问题,而问题解决的过程也正是思政融入的过程。可以引导学生注意学以致用活学活用、将理论课教学思政元素延伸到实验教学中去,可以鼓励其采用辩证思维方法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激发

19、其求真学问练真本领的内生学习动力,也可以引导学生发挥不畏困难、积极进取、迎难而上、锲而不舍的“计量精神”等等。3.课后:思政内容的践行计量经济学课后的学习和应用可以延伸到很多方面,比如课程论文的撰写、学科竞赛、毕业设计甚至将来的工作实践等等环节。其中,作为课程考核重要组成的计量经济学课程论文的撰写是最直接的。传统的课程考核通常以期末考试作为终结性考核,考核多侧重理论知识的掌握,既不能反映过程学习的重要性,也不能评价思政内容吸收的效果,因此为确保“三位一体”教学目标的实现,保障学生学习效果,构建有效的、多维度的考核体系非常关键(见下图),而结果性考核中应多采用课程论文或调研报告形式。这种考核形式

20、涵盖现实经济问题发现、文献资料查询、数据收集处理、模型建立估计、实证结果分析应用等诸多方面,几乎每个方面都涉及思政元素,如文献引用要标明出处、尊重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遵守学术规范和学术道德、脚踏实地的科研精神和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2023 年第 07 期总第 349 期147图 2 计量经济学课程多维度考核体系计量经济学分析方法应用广泛,学生还可将其拓展到市场调查分析大赛、统计建模大赛、全国大学生“挑战杯”等专业或学科竞赛中去,还有毕业论文写作,乃至走上工作岗位后的数据分析等,学生在计量经济学“思政小课堂”上习得的“营养”能始终伴其左右。四、结语计量经济学是经济学实证研究最主要的方法论课程,也

21、是经济类专业的核心必修课程,在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中肩负着重要责任,理应发挥其“主战场”的育人作用。基于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现状,提出了计量经济学“三位一体”的育人目标,并从课前、课中、课后教学全覆盖的角度,提出了如何在这些环节中实施递进式的、环环相扣的思政教学实现模式。需要明确的是,计量经济学课程思政教学的实施应分清主次,以计量经济学课程正常的教学框架和知识结构为基础,有机并恰当地融入思政元素,故此,应充分利用好课中的理论讲授环节,让学生在潜移默化的知识学习中,深刻领会计量经济学实证研究方法论的科学性、重要性。同时,计量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大多借助案例来讲解,增加教学案例的思政特性。另外,课后应积极引

22、导学生学以致用。参考文献 1 陆道坤.课程思政推行中若干核心问题及解决思路基于专业课程思政的探讨 J.思想理论教育,2018(3):64-69.2 张翼,张禹.课程思政对经济学专业课程的内涵要求与实现路径分析以计量经济学为例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上旬刊),2019(7):67-68.3 米国芳.“计量经济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与探索 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22(7):53-55.4 董珍,余冬根.计量经济学教学设计及思政元素的挖掘与融入 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上旬刊),2022(3):217-220.5 赵明.计量经济学课程思政建设探讨 J.时代经贸,2021,1

23、8(1):118-120.6 李青,李博,陈红梅.“思政+课程+科创”育人模式探索与实践以“计量经济学”为例 J.林区教学,2021(7):19-23.(责任编辑:顾晓滨马琳)应积极以需求为导向,以平台为支撑,融入课程思政元素,以中级财务课程为例,构建“3+1”的创新教学模式,即课前“抢跑计划”、课中“行者计划”和课后“飞越计划”,与 1 个“实战演练”。以学生为中心,以课堂为阵地,继续提升线上教学的能力,继续加强对线上教学的研究,继续深化教学改革。参考文献 1 邹燕,冯婷莉,王业億.混合式教学课程设计与应用以ERP 模拟经营沙盘为例 J.会计研究,2020(7):181-189.2 陈湘州,

24、江海潮,李佳丽,等.大学管理会计手机微课教学模式改革实践研究以“蓝墨云班课”+大学管理会计课堂为例 J.财会通讯,2018(31):35-39+129.3 程平,孙瑜.基于教学交互层次塔的春秋战国翻转课堂交互行为研究以重庆理工大学会计信息化国家级精品课程为例 J.财会通讯,2018(16):39-41.4 温素彬,董必荣,张兴亮.“思政引领+科技赋能”的会计学专业智能化升级以南京审计大学为例 J.财会通讯,2022(20):27-31+43.5 郝德永.“课程思政”的问题指向、逻辑机理及建设机制 J.高等教育研究,2021,42(7):85-91.6 王英龙,李红霞.课程思政对立德树人成效的影响研究 J.中国大学教学,2021(12):69-73.7 万林艳,姚音竹.“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教学内容的同向同行 J.中国大学教学,2018(12):52-55.(责任编辑:郭丽春董博雯)(上接第143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经济论文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