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常见的氧化物复习教案.doc

上传人:快乐****生活 文档编号:3054129 上传时间:2024-06-1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51.50KB 下载积分:5 金币
下载 相关 举报
常见的氧化物复习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常见的氧化物复习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氧化物》复习 张江实验中学 马金凤 一.教材分析 1.课标要求 依据课程标准,本课时的学习内容和要求如下: 一级主题 二级主题 学习内容 学习水平 说明 Ⅰ Ⅱ Ⅲ 物质的分类和物质变化的多样性 氧化物 H2O CO2 CO CaO SO2 CuO Fe2O3 B A A 常见氧化物的用途、性质 化学实验活动 物质的分离、物质的检验 H2、H2O、CO2 、CO的检验 B B A 能选择合适的试剂进行鉴别和检验等 2.本节课是复习常见氧化物的用途、性质。氧化物是初中化学知识体系中重要的元素化合物知识部分,梳理这些知识对于学生巩固相关知识的记忆和灵活应用所学氧化物知识解决相关的问题有很重要的意义。 二.教学设计说明 常见的氧化物如水、二氧化碳、氧化钙等在生活、生产实践中有着重要的意义,复习巩固相关知识对学生化学知识素养的提升,环保意识的培养有一定积极作用。同时,通过复习,进一步帮助学生加深“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的规律的认识。 三、 学情分析 任教学生总体水平处于区平均水平偏下。学生学习能力一般,对于已学习知识的遗忘率高,自觉完成学习任务的意识淡漠,自制力欠缺,很有必要复习备课时教师用心搭建适合于学生实际水平的、层层递进式的支架,争取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不仅能高效率地完成一般性知识的复习,同时也学会归纳整理知识的方法,提升学习能力。在第一轮复习中物质(氧化物)的相关知识有待于加强记忆,学生需要在教师引导下学会对各氧化物的相关的化学性质的归纳,同时巩固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提高氧化物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领悟一些解题方法。 四、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巩固记忆常见氧化物的相关知识、性质。 学会根据氧化物的性质,选择适当的试验方法检验、鉴别或除去H2O、CO2、CO、SO2、CuO 、Fe2O3等物质,解决相关的问题。 2、过程与方法 在教师引导下,通过查阅课本、笔记本等资料,比较判断,讨论总结,归纳氧化物的相关知识;在习题解答过程中领悟解决问题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物质的“两面性”;加深“物质的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共性中有个性”的规律的认识。 五、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巩固氧化物的相关知识、性质;不同类别、同类别氧化物共性、个性的比较、归纳。 难点:用氧化物的相关知识灵活解决问题。 六、 教学过程 一、 小游戏:给下列物质找归属(用卡片书写CO2、SO2 、CaO、 CuO Fe2O3、CO、H2O、Cu、N2、H2SO4、HCl、NaOH、Cu(OH)2、NaCl、CuSO4 ,让学生粘贴在相应的物质类别里)。 (此环节设计目的:让学生进一步意识到归类法是认识、研究纷繁复杂的物质的重要方法,复习各类别的物质。) 发现问题:学生对于CO、H2O的归属产生疑惑。乘机对于氧化物的分类进行完善,增加“其它氧化物”: 氧化物 其他氧化物CO、H2O 碱性氧化物、CaO、 CuO Fe2O3 酸性氧化物CO2、SO2 (此环节设计目的:加深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的定义,培养学生归纳知识时要全面、严谨。) 二、以自学案中以氧化物为例,向学生说明: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我们掌握了物质的性质特点,科学利用,就可以使各种物质“扬长避短”,在生产实践中尽其所能。 (此环节设计目的:加深学生对于氧化物也有着两面性的认识,意识到对任何物质都要科学利用,就利弊害的思想。) 三、常见氧化物的化学性质归纳。 在自习的基础上,由学生总结、汇报,教师引导学生完善。 教师总结:我们在复习过程中,要勤于利用手头的学习资源(翻书、翻笔记本等资料),归纳知识内容时要能够“由点及面”、“窥一斑见全豹”,尽量全面,也要明察秋毫,注意例外的情况,描述要尽量严谨。 (此环节设计目的:复习各氧化物的性质,学会归纳学习的方法。) 四、巩固氧化物的性质,提高知识应用能力(内容见《氧化物复习》学案) (一)实验与分析 1、二氧化碳惹的“祸”: ①久置的生石灰中是否变质? 操作步骤 实验现象 产生现象的原因分析 (可以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实验结论 在盛有少量生石灰样品的试管中滴加 ②露置在空气中的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请设计方案,用三种不同类别的物质检验。 实验方案 与 操作步骤 实验现象 产生现象的原因分析 (可以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实验结论 a、 取一滴管氢氧化钠溶液于一支试管中,向其中滴加 溶液 b、取一滴管氢氧化钠溶液于一支试管中,向其中滴加 溶液 c、取一滴管氢氧化钠溶液于一支试管中,向其中滴加 溶液 由①、②得到的启示:二氧化碳能与碱类物质反应;实验室里生石灰、氢氧化钠溶液等试剂应该临时配制, 保存。 (二)氧化物性质的异、同 1、CO2 、 CO性质差异很大,原因是 。 2、【问题】二氧化硫与二氧化碳均属于非金属氧化物,是否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呢? 【查阅资料】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能与与某些有色物质(如品红溶液)反应生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实验室常用红色的品红溶液检验二氧化硫的存在。 (1)某实验小组在研究二氧化碳的性质时,根据下图进行实验。 A中的现象是____ __,原因是 B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 ___。 C中红色溶液没有明显变化。 (2)该小组利用对比的方法研究二氧化硫的性质,进行如下探究。 【实验探究】实验装置如右图所示。 ① 装置C中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装置D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② 装置E的试管中溶液由红色变无色 ③ 此装置有一个明显的不足之处是___ __。 总结:二氧化硫与二氧化碳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它们是 氧化物。但二氧化硫还具有某些特殊的化学性质,原因是 。 (此环节设计目的:学生学习通过实验比较进行归纳总结的方法。进一步认识“物质的组成、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的规律,意识到我们进行物质分类时是“求同存异”的。) 五、小结:对纷繁的物质进行分门别类,使我们更方便地记忆、理解和掌握各种物质的知识、性质;比较归纳的方法使我们的学习过程条理而轻松,只有掌握好各种物质的性质,经过仔细审题、推敲,就可以顺利地解决化学问题。 六、作业布置。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0574-28810668  投诉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