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八年级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含解析-新人教版10.doc

上传人:快乐****生活 文档编号:3021366 上传时间:2024-06-13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2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含解析-新人教版10.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八年级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含解析-新人教版10.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八年级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含解析-新人教版10.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八年级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含解析-新人教版10.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八年级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含解析-新人教版10.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6-2017学年天津外大附校八年级(上)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一、选择题(共18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54分)1下列估测符合生活实际的是()A教室的高度约为1.5 mB初中物理课本的长度约为26cmC手指甲宽度约为1nmD跑步的速度约为50m/s2下列关于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认真细致的测量可以避免误差B测量时未遵守操作规则会引起误差C测量时的错误就是误差太大D测量中错误是可以避免的,而误差是不可避免的3章天同学用一把刻度尺4次测量物理课本的宽度,下列记录数据中错误的是()A18.77cmB18.76cmC18.74cmD18.89cm4小明利用最小分度值为1mm的刻度尺测量一个物体的长

2、度,三次测量的数据分别为2.35cm,2.36cm,2.36cm,则测量结果应记为()A2.36cmB2.357cmC2.35cmD2.4cm5如图记录了甲、乙两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时,在某段时间内的运动过程关于甲、乙两车的运动情况,说法错误的是()A前10s内甲车运动的路程大于乙车运动的路程B乙车到达600m处所用时间大于甲车达此处所用时间C乙车在做匀速直线运动D甲、乙两车在40s内的平均速度相同6在百米赛跑中,小明到达50m处的速度是9.0m/s,12.5s末到达终点的速度是7.5m/s,则小明跑完全程的平均速度是()A7.5m/sB9.0m/sC8.0m/sD8.25m/s7甲、乙两同

3、学沿平直路面步行,他们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下面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甲同学比乙同学晚出发4sB4s8s内,甲、乙同学都作匀速直线运动C0s8s内,甲、乙两同学通过的路程相等D8s末甲、乙两同学速度相等8如图所示,是常见的交通标志牌,其中与声现象有关的是()ABCD9如图所示,将悬挂的乒乓球轻轻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观察到乒乓球被音叉多次弹开;声音消失,乒乓球便会停止运动,此现象表明声音()A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B可以通过固体传播C不能在真空中传播D是以波的形式传播的10声音从空气传到水中,它的传播速度将()A变大B变小C不变D不能确定11有一根足够长的空心钢管,甲同学在一端敲打钢管

4、一下,乙同学在钢管的另一端可以听到()A一次声音B两次声音C三次声音D四次声音12如图所示声波的波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乙的音调和响度相同B甲、丙的音调和音色相同C乙、丁的音调和音色相同D丙、丁的音色和响度相同13男低音独唱时有女高音轻声伴唱,对二人的声音的描述正确的是()A男低音比女高音音调低,响度大B男低音比女高音音调低,响度小C男低音比女高音音调高,响度小D男低音比女高音音调高,响度大14为了探究音调与什么因素有关,小明设计了下面几个实验,如图所示,你认为不能够完成探究目的是()A硬纸板接触齿数不同的齿轮B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C改变薄塑料片滑过梳子的速度D改变吹笔帽的力度15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大象之间的“交谈”有时用超声波,声音很小,人类听不见但大象们能听清B静谧的夜晚我们身边的狗狗有时突然耳朵一竖并转动几下,这可能是狗狗听到了人类听不见的声音C家人之间悄悄说话,身边的狗狗无动于衷,因为“悄悄话”的频率狗狗是无法感知的D因为大象和狗的“发声频率”没有重叠区,所以狗的叫声大象永远也听不见16一场大雪后,大地披上了银装,这时特别宁静,这是因为雪地的微孔能吸收声音根据上面的描述,你认为在会堂、剧院的四壁和屋顶都做的凹凸不平,或采用蜂窝状的材料,主要是为了()A减弱声波的反射B增强声波的反射C增强声音的响度D装饰的美观些17如图1所示,四个相同的玻璃瓶里装水,水面高度

6、不同用嘴贴着瓶口吹气如果能分别吹出“dou(1)”“ruai(2)”“mi(3)“fa(4)”四个音阶,则与这四个音阶相对应的瓶子的序号()A丙、乙、甲、丁B乙、丙、甲、丁C甲、乙、丙、丁D丁、丙、乙、甲18控制噪声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下面一些关于控制噪声的措施所能起到的作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摩托车安装消声器是为了在人耳处减弱噪声B在城市中禁鸣汽车喇叭是为了阻断噪声的传播C体育馆、剧院的内墙要用吸音材料来装饰是为了防止噪声产生D在飞机旁工作的人员要佩带有耳罩的头盔是为了在人耳处减弱噪声二、多选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12分)19甲乙两辆汽车行驶在平直的公路上,甲车上的乘客看见乙车向北运

7、动,乙车上的乘客看见甲车和路旁树木都向南运动,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乙两车都向南运动B甲乙两车都向北运动C甲车向南运动,乙车向北运动D甲车向北运动,乙车向南运动20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只要物体振动,人耳就一定能够听到声音B发声体振动的越快,发出声音的音调就越高C“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音调来判断的D课堂上能够听到老师讲话声音,说明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21从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v=可知()A物体的速度和路程成正比B速度不随时间或路程变化C两物体通过相同路程,所用时间之比为3:2,则两物体运动速度之比为2:3D两物体通过相同路程,所用时间之比为3:2,则两物体运动速度之比为

8、3:222如图所示,为某物体的运动图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该物体在前2秒内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B该物体全程都做匀速直线运动C该物体前4秒走过的路程为2米D该物体在前5秒的平均速度为0.4m/s三、填空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满分22分)23用图1所示的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则所测物体的长度为cm,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用如图2所示停表测物体运动时间,则该物体运动时间24坐在甲车里的人,看见路边树木向北运动,他是以为参照物他看到并排的乙车静止,若以树为参照物,乙车是的25爆炸声会使附近的门窗发出响声,强烈的爆炸声甚至可以将窗玻璃震碎,这说明声音能传递利用回声测量海水深度是利用声音来传递26在

9、图所示的斜面上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测出不同阶段的平均速度(1)图中AB段的路程SAB=cm,如果测得时间tAB=1.6s则AB段的平均速度vAB=cm/s(2)在测量小车到达B点的时间时,如果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记时,测得AB段的平均速度vAB会偏(填“大”或“小”)(3)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填“大”或“小”)四、计算题(共2小题,满分12分)27张先生驾车从广州到肇庆旅游,汽车以90km/h的平均速度行驶45km先到达三水,休息0.5h后,再以80km/h的平均速度行驶1h到达肇庆请求:(1)广州到三

10、水,汽车行驶的时间是多少h?(2)广州到肇庆,汽车的平均速度是多少km/h?28一辆汽车沿着一条平直的马路正对着山崖行驶,汽车的速度为40m/s,当它经过一处路标时鸣笛,当车距山崖450m时刚好听到回声求从鸣笛到听到回声经过了多长时间2016-2017学年天津外大附校八年级(上)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8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54分)1下列估测符合生活实际的是()A教室的高度约为1.5 mB初中物理课本的长度约为26cmC手指甲宽度约为1nmD跑步的速度约为50m/s【考点】长度的估测;速度与物体运动【分析】不同物理量的估算,有的需要凭借生活经验,有的需要简单的计算

11、,有的要进行单位的换算,最后判断最符合实际的是哪一个【解答】解:A、教室的高度约为3m左右,故A不符合实际;B、初中物理课本的长度约为26cm左右,故B符合实际;C、手指甲宽度约为1cm=107nm左右,故C不符合实际;D、人正常跑步的速度约为5m/s左右,故D不符合实际故选B2下列关于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认真细致的测量可以避免误差B测量时未遵守操作规则会引起误差C测量时的错误就是误差太大D测量中错误是可以避免的,而误差是不可避免的【考点】误差及其减小方法【分析】要正确解答本题,首先要掌握误差的定义,还要掌握误差产生的原因,减小误差的方法及误差与错误的区别【解答】解:误差与测量的人、测量

12、工具、测量环境有关,因此,任何测量中的误差是不可避免的,只能努力减小误差,不可能消除误差选用更精密的测量仪器,改进实验方法,熟练实验技能等都可以减小误差,但不能消除误差所以选项A、B、C错误,选项D正确故选D3章天同学用一把刻度尺4次测量物理课本的宽度,下列记录数据中错误的是()A18.77cmB18.76cmC18.74cmD18.89cm【考点】长度的测量【分析】本题考查刻度尺的读数,但也隐含了误差与错误的区别【解答】解:A、B、C选项所给的数据相差很小,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但D选项所给的数据与前三项相比相差太大,在1mm(1个最小刻度)以上,显然是错误的故选D4小明利用最小分度值为1mm的

13、刻度尺测量一个物体的长度,三次测量的数据分别为2.35cm,2.36cm,2.36cm,则测量结果应记为()A2.36cmB2.357cmC2.35cmD2.4cm【考点】长度的测量【分析】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题目中测量了物体的长度三次,计算出平均值作为物体的长度【解答】解:物体的长度为L=2.36cm故选A5如图记录了甲、乙两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时,在某段时间内的运动过程关于甲、乙两车的运动情况,说法错误的是()A前10s内甲车运动的路程大于乙车运动的路程B乙车到达600m处所用时间大于甲车达此处所用时间C乙车在做匀速直线运动D甲、乙两车在40s内的平均速度相同【考点】速度公式及其

14、应用【分析】(1)分析前10s内甲车和乙车运动的路程即可得出结论;(2)分析小车到达600m处所用的时间即可得出结论;(3)乙车在相等时间内通过路程的关系得出乙车的运动状态;(4)根据甲、乙两车在40s内通过的路程利用速度公式v=比较平均速度【解答】解:A、由图知,前10s内甲车和乙车运动的路程分别为300m、200m,则甲车运动的路程大于乙车运动的路程,故A正确;B、由图知,甲车到达600m处所用的时间为20s,乙车到达600m处所用的时间大于20s,所以乙车到达600m处所用时间大于甲车达此处所用时间,故B正确;C、由图知,在相同的时间内乙小车通过的路程在变大,说明小车在做变速运动;故C错

15、误;从20s时到40s所用的时间为:t=40s20s=20s从20s时到40s通过的路程为:s=1200m450m=750mD、甲、乙两车在40s内通过的路程s=1200m,则根据v=可知甲、乙两车的平均速度相同,故D正确故选C6在百米赛跑中,小明到达50m处的速度是9.0m/s,12.5s末到达终点的速度是7.5m/s,则小明跑完全程的平均速度是()A7.5m/sB9.0m/sC8.0m/sD8.25m/s【考点】速度的计算【分析】平均速度等于百米路程除以在这段路程上所用的时间,和某时刻的速度无关【解答】解:由题意知:s=100m,t=12.5s,由平均速度公式得:v=8m/s故选C7甲、乙

16、两同学沿平直路面步行,他们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下面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甲同学比乙同学晚出发4sB4s8s内,甲、乙同学都作匀速直线运动C0s8s内,甲、乙两同学通过的路程相等D8s末甲、乙两同学速度相等【考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分析】从时间和路程的图象上可以得到甲乙出发是时间和运动的路程,可以看出甲乙通过的路程和时间的比值都保持不变,所以可以判断甲乙都进行匀速运动,又因为甲乙都进行直线运动,所以可以判断甲乙都在进行匀速直线运动【解答】解:A、乙出发4s之后甲才出发,所以甲同学比乙同学晚出发4s不符合题意B、如图,甲乙的路程和时间的比值是相同的,甲乙都进行匀速运动,甲乙都在平直

17、的路面上步行,所以甲乙都进行匀速直线运动不符合题意C、如图,在0s8s内,甲乙都通过了5m,通过的路程相等不符合题意D、8s末甲、乙通过的路程相同,但是甲运动了4s,乙运动了8s,运动时间不同,运动速度不同符合题意故选D8如图所示,是常见的交通标志牌,其中与声现象有关的是()ABCD【考点】防治噪声的途径【分析】根据各标志牌的含义选择符合题意的选项【解答】解:A、限速标志牌,其含义是通过此路段车速不得超过40km/h,不合题意B、限重标志牌,图中的“20t”表示车辆限载20吨不合题意C、标志表示禁止鸣笛,符合题意;D、交通标志牌20km表示距南昌20km不合题意;故选C9如图所示,将悬挂的乒乓

18、球轻轻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观察到乒乓球被音叉多次弹开;声音消失,乒乓球便会停止运动,此现象表明声音()A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B可以通过固体传播C不能在真空中传播D是以波的形式传播的【考点】声音的产生【分析】本题是把音叉的振动转化为乒乓球的运动,这样可以把音叉的微小振动进行放大【解答】解:正在发声的音叉将乒乓球多次弹开,说明音叉在振动,从而说明声音是由音叉的振动产生的故选:A10声音从空气传到水中,它的传播速度将()A变大B变小C不变D不能确定【考点】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分析】声音的传播介质:固体、液体、气体,三者当中,在固体中传播相对要快,这个规律要记牢【解答】解:因为水是液体,空气是气

19、体,而声音在液体中要比在气体中传播快,所以A正确故选:A11有一根足够长的空心钢管,甲同学在一端敲打钢管一下,乙同学在钢管的另一端可以听到()A一次声音B两次声音C三次声音D四次声音【考点】声速【分析】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的,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在固体中最快,其次是液体中,气体最慢【解答】解:甲同学在一根空心钢管的一端敲一下,声音会在钢管和空气中同时传播,因为声音在固体中最快,在气体中最慢,第一次听到的声音是通过钢管传来的;第二次听到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来的;所以乙同学会听到两次敲击声故选B12如图所示声波的波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乙的音调和响度相同B甲、丙的音调和音色相同C

20、乙、丁的音调和音色相同D丙、丁的音色和响度相同【考点】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分析】音调跟物体的振动频率有关,振动频率越大,音调越高响度跟物体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音色跟发声体的材料、品质有关相同时间内,振动的次数越多,频率越大;偏离原位置越远,振幅越大【解答】解:A、从图中可以看出,相同时间内,甲和乙振动的频率相同,所以音调相同的是甲和乙故A正确;B、甲、丙的振动的频率不同,故音调不同,没有指明是同一种乐器,故音色不一定相同,故B错误;C、乙、丁的振动的频率相同,故音调相同,没有指明是同一种乐器,故音色不一定相同,故C错误;D、丙、丁的振幅不相同,故丙、丁响度不相同,音色也不一定相同

21、,故D错误;故选A13男低音独唱时有女高音轻声伴唱,对二人的声音的描述正确的是()A男低音比女高音音调低,响度大B男低音比女高音音调低,响度小C男低音比女高音音调高,响度小D男低音比女高音音调高,响度大【考点】音调;响度【分析】声音的三个特征分别是:音调、响度、音色,是从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和距离有关;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一个特性【解答】解:男低音独唱时,他的音调低,但以他的声音为主,故他的响度大;女高音轻声伴唱,她的音调高,但是在伴唱,故响度小故选A14为了探究音调与什么因素有关,小明设计了下面几个实验,如图所示,你认为不能

22、够完成探究目的是()A硬纸板接触齿数不同的齿轮B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C改变薄塑料片滑过梳子的速度D改变吹笔帽的力度【考点】频率及音调的关系【分析】声音三个特性:音调、响度、音色音调跟频率有关,频率越大,音调越高体积大,质量大的物体难振动,频率小,音调低响度跟振幅有关【解答】解:A、硬纸板接触齿数不同的齿轮振动的频率不同,发出的声音的音调不同,不符合题意B、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振动的频率不同,发出的声音的音调不同,不符合题意C、用塑料尺子在梳子齿上快慢不同的滑动时,梳子齿振动的频率不同,发出的声音的音调不同,不符合题意D、改变吹笔帽的力度,振幅不同,响度不同研究响度跟振幅的关系符合题意故选D

23、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大象之间的“交谈”有时用超声波,声音很小,人类听不见但大象们能听清B静谧的夜晚我们身边的狗狗有时突然耳朵一竖并转动几下,这可能是狗狗听到了人类听不见的声音C家人之间悄悄说话,身边的狗狗无动于衷,因为“悄悄话”的频率狗狗是无法感知的D因为大象和狗的“发声频率”没有重叠区,所以狗的叫声大象永远也听不见【考点】频率及音调的关系;人耳感知声音的过程及听到声音的条件【分析】人的听觉频率范围是20Hz20000Hz,高于20000Hz的是超声波,低于20Hz的是次声波;从“狗和大象的发声频率范围和听觉频率范围”得到相关的信息即可解题【解答】解:A、大象的声音频率属于次声波,不在人

24、耳听觉范围之内,故A说法不正确;B、狗的听觉范围比人的听觉范围广,因此人耳听不到的声音狗能感觉到,故B说法正确;C、狗的听觉范围比人的听觉范围广,人说话的声音狗是能够听到的,故C说法不正确;D、大象和狗的“发声频率”没有重叠区,但大象和狗的“听声频率”有重叠区,所以大象是能够听到狗的叫声的,故D说法不正确故选B16一场大雪后,大地披上了银装,这时特别宁静,这是因为雪地的微孔能吸收声音根据上面的描述,你认为在会堂、剧院的四壁和屋顶都做的凹凸不平,或采用蜂窝状的材料,主要是为了()A减弱声波的反射B增强声波的反射C增强声音的响度D装饰的美观些【考点】防治噪声的途径【分析】由于会堂、剧院的面积比较大

25、,声音从舞台传出后遇到墙壁再反射回来的时候,用的时间较长,回声和原声间隔的时间较多的话,人耳就可以把它们区分开,这样观众就可以听到两个声音,影响听众的收听效果【解答】解:会堂、剧院的墙壁做成凸凹不平的形状,或采用蜂窝状的材料,主要是因为声音在反射时能量会相互抵消,从而减弱声波的反射,增强听众的收听效果故选A17如图1所示,四个相同的玻璃瓶里装水,水面高度不同用嘴贴着瓶口吹气如果能分别吹出“dou(1)”“ruai(2)”“mi(3)“fa(4)”四个音阶,则与这四个音阶相对应的瓶子的序号()A丙、乙、甲、丁B乙、丙、甲、丁C甲、乙、丙、丁D丁、丙、乙、甲【考点】频率及音调的关系【分析】用嘴向瓶

26、内吹气发声,靠的是瓶内空气柱的振动,根据频率和音调的关系,结合水位的不同进行判断即可【解答】解:当用嘴向瓶内吹气时,瓶内的空气柱振动发声,随着瓶内水位的升高,瓶内的空气柱越来越短,振动的频率越来越高,因此音调也会越来越高;由图知:四个瓶子的水位,从低到高分别是:丙、乙、甲、丁,因此对应的四个音阶是:1、2、3、4故选A18控制噪声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下面一些关于控制噪声的措施所能起到的作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摩托车安装消声器是为了在人耳处减弱噪声B在城市中禁鸣汽车喇叭是为了阻断噪声的传播C体育馆、剧院的内墙要用吸音材料来装饰是为了防止噪声产生D在飞机旁工作的人员要佩带有耳罩的头盔是为了在人耳处

27、减弱噪声【考点】防治噪声的途径【分析】解决此题要知道防治噪声污染可以从噪声的产生、噪声的传播及噪声的接收这三个环节进行防治,结合选项分析判断是否正确即可【解答】解:A、摩托车安装消声器是为了在传播过程减弱噪声,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B、市区内汽车喇叭禁鸣是在噪声的产生处减弱噪声,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C、吸音材料可以在噪声的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D、佩带有耳罩的头盔是为了在人耳处减弱噪声,说法正确,符合题意;故选D二、多选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12分)19甲乙两辆汽车行驶在平直的公路上,甲车上的乘客看见乙车向北运动,乙车上的乘客看见甲车和路旁树木都向南运动,则下列说

28、法中正确的是()A甲乙两车都向南运动B甲乙两车都向北运动C甲车向南运动,乙车向北运动D甲车向北运动,乙车向南运动【考点】参照物及其选择【分析】判断一个物体的运动情况,一定是相对参照物而言,选择不同的参照物,物体的运动情况会不一样【解答】解:(1)乙车上的乘客看到路边的树木向南运动,说明乙车向北运动;(2)甲车上的乘客看到乙车向北运动,此时有三种可能:一是甲车静止不动;二是向南运动;三是也向北运动,但速度比乙车慢故选BC20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只要物体振动,人耳就一定能够听到声音B发声体振动的越快,发出声音的音调就越高C“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音调来判断的D课堂上能够听到老师讲话

29、声音,说明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考点】频率及音调的关系;声音的传播条件;音色【分析】(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人耳的听觉频率范围是20Hz20000Hz;(2)音调的高低和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振动频率越快,音调越高;(3)音色跟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4)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解答】解:A、振动频率低于20Hz和高于20000Hz的声音人耳是听不到的,故A错误;B、发声体的振动频率越快,音调越高,故B正确;C、“闻其声而知其人”说明发声体不同音色不同,因此是根据音色来判断的,故C错误;D、课堂上能够听到老师讲话声音,是通过空气传入我们耳朵的,说明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故D正确;故选BD2

30、1从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v=可知()A物体的速度和路程成正比B速度不随时间或路程变化C两物体通过相同路程,所用时间之比为3:2,则两物体运动速度之比为2:3D两物体通过相同路程,所用时间之比为3:2,则两物体运动速度之比为3:2【考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分析】匀速直线运动是指运动过程中速度不变,路线是直线的运动因为速度与路程和时间有关,因此要用控制变量法进行分析,当物体的速度不变时,比较路程和时间的关系【解答】解:因为物体匀速直线运动,所以速度保持不变,则物体的速度和路程成正比的说法错误;速度不随时间或路程变化的说法正确;当两物体通过相同路程,所用时间之比为3:2,则两物体运动速度与时间成反

31、比,所以速度之比为2:3故选BC22如图所示,为某物体的运动图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该物体在前2秒内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B该物体全程都做匀速直线运动C该物体前4秒走过的路程为2米D该物体在前5秒的平均速度为0.4m/s【考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分析】路程时间图象表示物体的位置随时间的变化,图象上的任意一点表示该时刻的位置,图象的斜率表示该时刻的速度【解答】解:A、该物体在前2秒内,路程与时间的比值是定值,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故A正确B、第2s到第5s末路程没有变化,表示物体静止,所以该物体全程都做匀速直线运动的说法是错误的C、从开始到第4s末,路程为2米,表示该物体走过的路程为2米,故

32、C正确D、该物体在前5秒走过的路程为2米,所以平均速度为=0.4m/s,故D正确故选ACD三、填空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满分22分)23用图1所示的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则所测物体的长度为2.32cm,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0.1cm,用如图2所示停表测物体运动时间,则该物体运动时间2min36s【考点】长度的测量;时间的测量【分析】(1)刻度尺上最小的一格代表的长度是刻度尺的分度值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之前,要明确其分度值;测量时要观察是否从0刻度线量起,起始端没从0开始,要以某一刻度当作“0”刻度,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前面的刻度即为物体长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2)停表的中间

33、的表盘代表分钟,周围的大表盘代表秒,秒表读数是两个表盘的示数之和【解答】解:(1)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0.1c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0.1cm;物体左侧与12.00cm对齐,右侧与14.32cm对齐,所以物体的长度为L=14.32cm12.00cm=2.32cm(2)在停表的中间表盘上,1min中间有两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0.5min,指针在“2”和“3”之间,偏向“3”一侧,所以分针指示的时间为2min;在停表的大表盘上,1s之间有2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0.5s,指针在36s处,所以秒针指示的时间为36s,即秒表的读数为2min36s故答案为:2

34、.32; 0.1cm;2min36s24坐在甲车里的人,看见路边树木向北运动,他是以甲车为参照物他看到并排的乙车静止,若以树为参照物,乙车是向南的【考点】参照物及其选择【分析】根据以下分析答题:如果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不断变化,物体是运动的;如果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保持不变,物体是静止的【解答】解:(1)坐在甲车里的人与车的位置保持不变,相对静止,车相对于路旁的树木位置不断变化,以甲车为参照物,人看到路旁的树木是运动的(2)路旁的树木相对于甲车向北运动,以树木为参照物,甲车向南运动,甲车力的人看到乙车与甲车并排静止,说明甲乙两车的运动状态相同,以路旁的树木为参照物,甲车向南运动,则以路旁的

35、树木为参照物,乙车也向南运动故答案为:甲车;向南25爆炸声会使附近的门窗发出响声,强烈的爆炸声甚至可以将窗玻璃震碎,这说明声音能传递能量利用回声测量海水深度是利用声音来传递信息【考点】声与信息;声与能量【分析】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如:隆隆的雷声预示着一场可能的大雨,“声呐”的利用、医用“B超”等;声音能够传递能量,如:利用声波来清洗钟表等精细的机械,“超声波碎石”等【解答】解:爆炸声将窗玻璃震碎,这说明声音能传递能量;利用回声测量海水深度是利用声音来传递信息故答案为:能量;信息26在图所示的斜面上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测出不

36、同阶段的平均速度(1)图中AB段的路程SAB=40.0cm,如果测得时间tAB=1.6s则AB段的平均速度vAB=25cm/s(2)在测量小车到达B点的时间时,如果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记时,测得AB段的平均速度vAB会偏小(填“大”或“小”)(3)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小(填“大”或“小”)【考点】变速运动与平均速度【分析】(1)根据图象读出AB段的距离,已知tAB,利用速度公式求出AB段的平均速度;(2)让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会导致时间的测量结果偏大,平均速度会偏小(3)实验时,斜面放的坡度要小些,这样小车的运动时间时间长【解答】解:(1)由图示可知:sAB=80.0cm4

37、0.0cm=40.0cm;小车通过AB段所用时间,tAB=2s,AB段的平均速度:vAB=25cm/s;(2)如果让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会导致时间的测量结果偏大,由公式v=知,平均速度会偏小;(3)实验中,斜面应尽量选择较小坡度,这样设计是为了实验中便于测量小车的运动时间故答案为:(1)40.0;25;(2)小;(3)小四、计算题(共2小题,满分12分)27张先生驾车从广州到肇庆旅游,汽车以90km/h的平均速度行驶45km先到达三水,休息0.5h后,再以80km/h的平均速度行驶1h到达肇庆请求:(1)广州到三水,汽车行驶的时间是多少h?(2)广州到肇庆,汽车的平均速度是多少km/h?【

38、考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分析】(1)已知汽车从广州到三水的速度和路程,根据速度的变形公式即可求出汽车从广州到三水所用的时间;(2)先利用速度的变形公式求出从三水到肇庆行驶的路程,然后求出从广州到肇庆的总路程和总时间,再利用v=求出平均速度【解答】略解:(1)由v=可知,汽车从广州到三水所用的时间:t1=0.5h;(2)由v=可知,汽车从三水到肇庆行驶的路程:s2=v2t2=80km/h1h=80km;汽车从广州到肇庆的总路程:s=s1+s2=45km+80km=125km,行驶的总时间:t=t1+t3+t2=0.5h+0.5h+1h=2h,平均速度:v=62.5km/h(1)广州到三水,汽车行

39、驶的时间是0.5h;(2)广州到肇庆,汽车的平均速度是62.5km/h28一辆汽车沿着一条平直的马路正对着山崖行驶,汽车的速度为40m/s,当它经过一处路标时鸣笛,当车距山崖450m时刚好听到回声求从鸣笛到听到回声经过了多长时间【考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回声测距离的应用【分析】驾驶员鸣笛后,声音传到山崖返回汽车时,汽车以40m/s的速度已经前行了时间t,在这段时间内,声音和汽车行驶的路程之和等于(车行驶的路程加上听到回声时车距山崖的距离)的2倍,据此求解【解答】解:设从鸣笛到听到回声经过的时间为t,在时间t的时间内,汽车行驶的距离:s1=v1t=40m/st,声音传播的距离:s2=v2t=340m/st,如图,设听到回声时车距山崖的距离为s,则:2(s1+s)=s1+s2即:2(40m/st+450m)=40m/st+340m/st,解得:t=3s答:从鸣笛到听到回声经过了3s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物理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