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新时代青海史前考古新收获.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2498963 上传时间:2024-05-30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8.4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时代青海史前考古新收获.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新时代青海史前考古新收获.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新时代青海史前考古新收获.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圆园23秋季号地处世界第三极的青海,享有“中华水塔”“三江源”之美誉。境内高山连绵,河流纵横,湖泊棋布。复杂多样的地形地貌,为人类提供了多元化的生存发展空间。地处农耕文化和游牧文化的碰撞交融之地,青海成为文化交融、经济交流、民族交往的重要通道,从而形成地域特点鲜明、民族特色浓郁、文化因素多元的高原古代文明。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对文物工作的重视上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考古工作是展示和构建中华民族历史、中华文明瑰宝的重要工作”“考古工作是一项重要文化事业,也是一项具有重大社会政治意义的工作”,在习近平总书记亲切关怀下,中国考古事业迎来“黄金时代”。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关心下,青海

2、各级文物部门积极践行“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新时代文物工作方针,在配合水电站、公路、铁路等大型项目和地方基本建设中,考古部门做了大量的考古调查和抢救性考古发掘工作,保护和抢救了一大批文化遗产。为探究青海史前文化高原模式的演进及其文化交流,开展了南亚廊道、石窟寺、黄河与长江流域等专题调查以及多项主动性考古发掘,获得了诸多重要新发现。一、石器时代现有考古资料表明,青海石器时代经过了旧石器、中石器、新石器时代三个发展阶段。位于海西小柴旦湖东南岸的小柴旦湖遗址,以石片为主,还有刮削器、砍砸器、尖状器及少量细石器等,年代距今约2.3万年,是迄今青海境内已知有明确地层且年代

3、最早的一处旧石器地点。在青海西部发现零星的旧石器地点,材料不甚丰富。近年来,为解决人类拓殖高原的时空发展及行为模式,聚焦青海史前文化时空演化过程及其与环境变化之间的关系等学术问题而开展的考古工作取得了可喜成果。在昆仑山口、格尔木河沿岸、环青海湖地区、共和盆地、化隆盆地以及通天河流域发现多处旧石器时代晚期至中石器时代遗存,为深入研究青藏高原史前人类行为的动机、成因、模式及其人地关系增添了极为重要的材料。2014年、2016年,青海省文物新时代青海史前考古新收获阴文/乔虹青 海 考 古本文作者在考古现场青 海 考 古8圆园23秋季号考古研究院联合兰州大学对青海湖南岸共和县151遗址进行发掘,发现火

4、塘,丰富的动物骨骼、石制品、炭屑等遗物。文化层分为上下两大层,分属旧石器时代晚期和中石器时代。下文化层堆积不厚,主要由单独火塘及其周围灰烬区组成,可能是人类活动的短期营地。石制品以小石片石器为主,可见少量细石器技术制品。年代距今1.5万1.2万年。较下文化层,上文化层堆积变厚。石器加工技术明显提高,石片数量增多,个体相对变大,还发现大量的细石叶、少量细石核。可能已发展为区域性的中心营地。年代距今85006500年。距今一万年后细石器盛行的中石器时代,高原狩猎采集人群扩散范围更大。2016年,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与山东大学、海东市化隆回族自治县文物管理所联合对化隆县沙隆卡遗址进行考古发掘,发现距

5、今8500年细石器遗存。清理石器加工遗迹、灰烬分布区、火塘、排列成行的柱洞,发现石砧、石叶、石核、石片及大量石器加工废料;还有少量刮削器、骨针、蚌饰、动物骨骼及疑似陶片,是高原采集狩猎人群比较固定的营地。该遗址是目前青海分布最东端、海拔最低的一处细石器遗存。2012年2015年,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四川大学、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等组成联合考古队对玉树通天河一级支流登额曲流域与澜沧江、果洛黄河及其支流进行区域调查,共发现四十余处石器点,分布于河两岸一、二级阶地上,海拔4000米左右。以治多参雄尕朔遗址和角莱遗址为中心构成了两个相对集中的石器点群,大部分石制品为细石器技术产品,加工技术较成熟,少数

6、为小型的石片石器。石核台面大多经过修理,较大的石核多保留砾石面。年代距今约8000年。这批细石器与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野牛沟、纳赤台、西大滩,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南拉乙亥以及藏北羌塘等地的细石器加工技法接近,同时也表现出一定的地域特点。玉树果洛细石器的发现,刷新了对青藏高原腹地史前文化的传统认识,不仅为研究青海细石器技术的传播与发展提供了难得的考古资料,也为探讨这一时期人类迁徙扩散以及对资源环境的利用方式等提供了重要线索。上述新发现表明,距今10000年6000年左右的中石器时代,人类不断开辟新的活动空间,北及青海湖沿岸,东达河湟谷地东部,南抵青南三江之源,个别地点海拔超过4000米。细石器技术日

7、趋成熟,狩猎采集是人类获取食物最重要的行为,广谱式经济活动更加突出,先后出现临时性的狩猎采集营地和相对固定的短期营地。气候变化和技术进步可能是文化扩张和人群迁徙的重要因素,为进一步探讨人地关系变化提供极为重要的实物证据。经过数辈考古人的共同努力,青海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谱系已经建立,主要分布着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宗日文化。距今约6000年,粟作农耕人群西进,到达河湟谷地东部民和、化隆、循化一带,河湟谷地率先进入新石器时代。粟作农业、制陶技术、驯养家畜等因素的传入,河湟先民由食物搜寻者逐渐转变为食物生产者,形成较为稳定的农业生产和定居生活,为人类开始大规模定居青藏高原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单一

8、的高原狩猎采集逐渐向狩猎采集与粟作农业共存发展的混合式经济方式转变,由此导致高原史前经济结构、文化结构、社会组织结构发生巨大变革,是青海史前社会重要的转折期。沙隆卡遗址文化内涵丰富,发现细石器遗存、仰韶文化、齐家文化直接叠压的地层关系,堆积序列清楚,揭示河湟文化中石器、新石器、青铜时代三大发展阶段,为研究河湟文化演进提供了层位学依据。新石器时代以仰韶文化庙底沟期为主,未见遗迹,仅存文化层,包青 海 考 古宗日文化墓葬出土鸟纹夹砂彩陶壶9圆园23秋季号含少量庙底沟期陶片、陶环、石环和少量石核、石叶等遗物,是目前已发掘仰韶文化的最西端遗址。新石器时代最为重要的收获当属同德宗日遗址。以宗日遗址为代表

9、的宗日文化主要分布于海南藏族自治州境内,是马家窑文化西进与高原狩猎采集文化交融发展的产物,是黄河上游颇具地域特色的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年代距今约5600年4000年。宗日文化发现了西北地区年代最早的石棺墓,以竖穴土坑墓为主,常见俯身葬,流行二次葬,制作精美的“舞蹈纹”“二人抬物”彩陶盆等马家窑文化彩陶与夹砂红彩鸟纹与波折纹宗日式彩陶美美与共、各美其美,彰显出河湟文化丰富而独特的内涵,为黄河文化增添了高原文化的特质。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推动河湟文化的深入研究,2020年至2023年,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河北师范大学、南京大学重启对宗日

10、遗址的考古工作,聚焦黄河上游新石器时代晚期至青铜时代高原狩猎采集文化东扩、农业文化西进、农牧文化交融、人群迁徙交往、生业模式演变、技术工艺传播等重大学术问题,同时助力地方文旅融合与社会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以考古发掘作为基点,引进动物考古、植物考古、体质人类学、环境考古等多个学术团队,注重多学科交叉与跨领域相结合,积极探索边发掘边保护边研究边展示的新模式。连续四个年度的考古发掘,首次发现宗日文化的居址遗存,填补宗日文化聚落考古的学术空白,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首次在河湟地区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发现壕沟,除了防御功能外,还体现了社会发展的复杂化;首次发现宗日文化的半地穴式与石砌房址,居址区房址叠压打破关系

11、复杂,反映出宗日先民多次居住、反复利用的特点;首次发现宗日文化的灶以及排列整齐的用河卵石堆放的用火遗迹。此外,新发现三十余座墓葬,为研究当时的葬制葬俗与社会化进程补充了新材料。宗日遗址是目前黄河上游发现既有居址又有墓地的宗日文化聚落,也是目前唯一经过考古发掘确定马家窑文化、宗日文化、齐家文化、卡约文化共存的一处古遗址。通过多年的考古发掘和研究,对宗日遗址的文化内涵以及宗日文化的区域分布、文化面貌从廓清模糊认识到日渐清晰,特别是房址、灶址、壕沟的首次发现,为探讨当时的聚落结构提供了极为关键的考古资料,也为进一步研究高原先民的社会形态、组织结构提供了新的视角。宗日文化彰显出鲜明的高原特质,是深化认

12、识青海高原本土文化形成发展的典型代表,同时对中华早期文明多元一体的格局发展提供有力的学术支撑。二、青铜时代青铜时代是青海史前时期本土文化发展、社会发生变革的重要阶段,高原先民活动区域扩大至全省范围,包括玉树、果洛等高海拔地区,文物点数量多达三千多处,除了古遗址和古墓葬外,新出现岩画。距今四千年的齐家文化是青海年代最早的青铜文化,其后分化为卡约文化和辛店文化,在柴达木盆地分布着与卡约文化关系密切的诺木洪文化。近年来,对民和喇家遗址、互助金禅口遗址的发掘,进一步丰富了河湟地区齐家文化的内涵。喇家遗址地处黄河上游官亭盆地,是以齐家文化为主的大型聚落,兼有马家窑文化、辛店文化、汉晋遗存等。2001年公

13、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入选十大考古新发现,2021年入选“百年百大考古发现”。作为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一个子课题,1999年至2007年,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青 海 考 古宗日遗址10圆园23秋季号青 海 考 古联合进行考古发掘,揭露出令人震撼的史前灾难遗迹。2014年2019年,为配合喇家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四川大学、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喇家遗址博物馆再次开展考古发掘,揭露齐家文化房址、壕沟、陶窑、灰坑、灰沟、墓葬、祭祀遗迹以及地表形变、裂缝等灾变现象。南侧与西侧壕沟沟壁较规整,发现工具痕、脚窝。房址以半地穴式为主,也有少量

14、窑洞式房址。室内设有灶、壁炉、器座坑等,多数房址的居住面和个别墙壁涂抹有白灰。因受地震影响,个别房址变形、破坏严重,居住面高低不齐、严重错位,真实记录了地震对遗址的破坏程度。在遗址祭坛和广场西边附近,发现人与猪分层合埋的祭祀坑。还发现零散的小型墓葬,多为长方形竖穴土坑墓,常见为仰身直肢葬,个别侧身屈肢葬,少见随葬品。陶器以高领双耳罐、侈口罐、双大耳罐、三大耳罐最为典型;石器以打制石器为主,其次是磨制石器;玉器数量不多,有钺、璧、环、刀、玉饰以及玉璧芯、玉料;骨角牙器多经磨制,有锥、针、凿、镞、角梳、鱼钩、穿孔牙饰等,还发现少量卜骨。F45出土1件铜器,锈蚀严重,器型不详,系目前喇家遗址首次发现

15、铜器。新发现人猪分层合埋祭祀坑、壕沟以及玉钺、玉璧、玉环、玉刀等重器,表明喇家遗址是官亭盆地齐家文化的中心聚落。新发现多处地震、洪水等灾害迹象,个别区域还发现了灾难堆积的重要层位关系,新材料说明史前灾害的复杂性,同时也更加凸显了喇家遗址的独特性和重要性。新发现马家窑文化和辛店文化遗存,为进一步探讨官亭盆地史前文化的演变提供重要的考古学证据。距今4000年左右,东西方文化迎来了一次大规模的交流融合。西方青铜文化冶金术、小麦、家养黄牛、绵羊和山羊等传入中国,东方农业文明中的彩陶、玉石器、粟黍等不断西进,青铜时代世界体系格局逐渐形成。青海地处东西方文化交流和人类迁徙的重要通道,多支青铜文化在此交融碰

16、撞。为解决小麦东传的相关学术问题,2012年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对互助县金禅口遗址的发掘,出土丰富的植物遗存,以农作物种子为主,共计10163粒,包括粟7055粒、黍2821粒、大麦271粒、小麦15粒和大麻1粒。碳化小麦是迄今青海测年最早的小麦遗存,其晚于遗址中碳化粟的最早年代。经测年,其年代为公元前2200年前1750年。遗址发现6件铜器,是湟水流域齐家文化出土铜器数量最多的遗址。铜器是齐家文化进入青铜时代的标志性器物。经初步统计,青海齐家文化出土铜器70余件,以装饰品为主,合金铜器成分比较复杂,锡青铜、砷铜、红铜等多种合金并存,含砷铜器所占比例很高,突显了一定的地域特点。张旸在 试论古代

17、中国的砷铜发现及传播问题 一文中认为,中国砷铜最早可能出现在甘青齐家文化,而后影响四坝文化,到公元前19世纪左右,砷铜传播到了新疆哈密天山北路一带。金禅口遗址地处湟水流域通向河西走廊的重要节点,源自西方的小麦和铜器的发现,不仅为考察小麦在我国传播的时间和路径增添了新材料,而且有助于深化认识青海、西北地区乃至我国早期冶金技术的交流互动,进一步彰显了河湟地区在东西方早期文化交流传播中的重要地位。诺木洪文化主要分布于柴达木盆地及其周边地区,具有浓郁的本土特点。自上世纪50年代进行试掘后,再未进行过考古发掘。都兰夏尔雅玛可布遗址的考古发掘,是青海青铜时代的重要收获。该遗考古人员顶风冒雪开展田野调查11

18、圆园23秋季号青 海 考 古址位于都兰县巴隆乡,是一处既有居址又有墓地的诺木洪文化大型聚落,年代为公元前1500年前1000年,相当于中原商周时期。2021年2023年,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西北大学对该遗址进行考古勘探及发掘,初步确认居址区总面积约7万平方米,发现有石(城)墙、房屋建筑基址、(铜)冶铸遗存等重要遗迹;初步探明墓葬3228座,现已发掘52座。出土大量陶器、铜器、石玉器、骨木器、编织物等遗物,为研究诺木洪文化及其与周边不同文化间的交流互动提供了大量的实物资料。玉树石棺葬的发掘,是青海青铜时代考古的新突破,将研究视野从黄河流域拓展到长江流域及高原腹地。普卡贡玛石棺墓位于治多县通天

19、河支流聂恰曲北岸。2013年,玉树联合考古队清理9座石棺墓。墓葬平面呈长方形,石棺多无底板,盖板由多块石板平铺。葬式为仰身直肢葬。个别墓葬的墓底铺垫红砂石粉,或在人骨头、胸、腰、膝、足等部位下垫放小石块,表现出比较特殊的葬俗。随葬品类别丰富,装饰品发达,质地多为铜、骨、料器、玛瑙、绿松石等。出土陶器7件,烧制火候低,有双耳罐、无耳罐、壶等;青铜器40余件,有刀、泡饰、牌饰、凿形器;石器5件,包括斧、纺轮、细石叶;骨器逾千件,以骨珠数量最多,还发现桦树皮制成的箭箙。墓葬年代初步推断为春秋战国时期,下限可晚至汉代。石棺葬是我国边地半月形文化传播带最重要的 文 化 因 素 之一,出现于新石器时代晚期

20、,盛行于青铜时代,延 续 到 铁 器 时代。普卡贡玛石棺 墓 与 宗 日 文化、马家窑文化的石棺墓形制结构相似,随葬品的类别及组合沿袭了高原本地文化传统,独特的埋葬习俗丰富了青海青铜文化的内涵,为我国半月形文化传播带增添了新资料,同时揭示出与河湟地区、川西高原以及藏东地区间的文化联系,具有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岩画不仅是古老的艺术形式,也是文字出现之前的符号象征系统,是探索史前人类文化与历史进程的重要遗存。近年来,在玉树新发现30余处岩画,逾1700个图案,以玉树联合考古队的调查规模最大。玉树岩画多分布于通天河及其支流,海拔40004500米,以崖壁岩画为主,通常以敲凿法制作。内容丰富,以动物图

21、案最多,有牦牛、鹿、鹰、羊、犬、马、虎、双峰驼等。人物形象较少,有骑者、猎人、舞者等,还有塔形、“卐”、日月、棋盘格、凹穴等图像,表现当时畜牧、射猎、征战、舞蹈及自然崇拜等内容。玉树及果洛岩画的新发现,突破了青海岩画原有的分布格局。在岩画附近还发现细石器、石棺墓等遗存,对研究三江源地区人地关系、技术传播、社会发展等学术问题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2019年,丝绸之路南亚廊道调查队在民和县寺沟峡发现岩画,是青海海拔最低、分布最东并处于农业区的岩画。逾百个岩画图案,以抽象图案为主,还有少量人像、持物人物、鸟等图像。排列有规律的凹穴、棋盘状图案,与中原地区具茨山及玉树岩画内容相似,反映出青海与黄河中游

22、间密切的关联性,也为研究河湟文化提供了新视角。2019年在海北刚察县发现彩绘手印岩画,填补多项青海岩画的空白。岩画以手印图案为主,系红色颜料喷绘而成,均属阴纹。可辨13个成人手印中,左手4个、右手4个,其余均难以辨识。初步推断年代可能属史前时期。手印岩画是一个世界性的岩画题材,最早出现于旧石器时代晚期,是所有岩画中最为古老的艺术形式。青海岩画以崖壁和大石岩画最为常见,刚察彩绘手印岩画填补了青海境内无岩棚岩画的空白;青海岩画通常以敲琢法、磨划法、线刻法加工制作,刚察彩绘岩画填补了青海境内无彩绘岩画的空白;青藏高原岩画以动物图案为其突出特点,其中牦牛、鹿、鹰是最具地域特色的动物图案,刚察手印岩画的

23、发现填补了青藏高原无手印岩画的空白。12圆园23秋季号青 海 考 古三、收获与意义新时代考古工作已覆盖全省,包括高原腹地的玉树、果洛地区。文物普查与专题调查的开展,进一步摸清全省文物资源的数量、类别、分布状况、保存现状等情况。新发现不断丰富青海史前文化的类型与特点,新收获持续拓宽研究青海史前文化的学术视野,新成果为文物保护和活化利用提供基础数据,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坚实的学术支撑。新时代考古成果进一步厘清青海史前文化的时空框架。近年来的考古工作,涵盖了旧石器、中石器、新石器、青铜时代青海史前发展的四个阶段,日益丰富的考古材料和持续深入的考古研究,不断揭示青海史前文化格局的形成发展以及高

24、原先民独特的精神信仰体系,为更好地阐释中华早期文明多元一体的演进及高原模式的发展过程补充了新材料。新时代考古工作拓展纵深,积极探索多学科融合的高原考古模式。将先进技术与多种研究手段深度融入考古工作的各个环节,注重多学科跨领域的综合性研究,解决了传统考古无法解决的诸多问题。借助遥感、GIS科技、无人机测绘、互联网等科技手段,获得更加精准的图像资料,开展区域内聚落与环境的深度研究。运用碳-14、热释光测定等多种测年方法,构建了青海史前文化更加精确的时空框架和年代谱系。借助植物考古、动物考古、环境考古等学科的研究成果,有助于对青海史前从传统的狩猎采集到粟作农业传入,而后转向粟麦并存、农牧交错多元经济

25、模式的发展脉络有更加清晰的认识。体质人类学和古DNA技术最新研究表明,距今5100年 宗日遗址的人群,是迄今所发表携有青藏高原特有遗传成分的最古老的人类样本,至少在4700年前,宗日遗址的人群在遗传上已有混合,受到黄河流域古北方人群的影响,为深入研究高原人群的构成及演化特点增补关键细节。陶器和铜器的检测分析考察,为彩陶之路和青铜之路的传播路径增添了新物证。环境考古则科学揭示地震、洪水、堰塞湖等灾害对喇家遗址的影响与破坏。上述多学科跨领域的新技术、新成果,加深了对青海史前生业模式、食谱结构、气候环境、文化交流、技术传播、人群交往等诸多方面进行更加细化而全面的研究。新时代科技赋能、跨界融合让文物活

26、起来。2020年起,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借助高科技手段,开展“青海岩画抢救性保护与传承项目”,对海西、海南岩画进行基本信息的采集及数字化保护,把原本线条模糊、漫漶不清的岩画图案,通过三维激光采集、全光影数据采集及全细节成像技术,提高岩画图案的清晰度和辨识度,提取更加完整与精准的岩画信息,为深入研究和科学管理提供更加全面而清晰的基础资料。通过科技赋能,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让文物说话,让历史说话,让文物活起来。新时代的青海考古成果,延伸了历史轴线、增强了历史信度、丰富了历史内涵、活化了历史场景,为中国文明起源多元一体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提供全新考古资料,有助于深度理解中华文明所蕴含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的文化特质。在全球视野下,深化对青海在东西文化交流碰撞、民族交往融合的新理解,有助于我们重新审视青海古代文化在中华文明、世界文化中重要地位和独特价值。未来青海考古将继续秉持立足青藏高原、面向世界的发展理念,挖掘河湟文化、昆仑文化厚重积淀和丰富内涵,推进青海文明探源、优秀民族文化等领域研究,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学术支撑。青海考古人将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努力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用考古成果讲好青海故事,提炼展示新时代中华优秀文化的青海精神标识和文化符号,为建设现代化新青海贡献考古力量!民和寺沟峡岩画13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