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文县2025年数学三下期末考试模拟试题
一、用心思考,认真填写。
1.在( )里填合适的单位。
(1)一头牛重约500( )。 (2)黄河长约5464( )。
(3)一个大头针长22( )。 (4)一袋水泥重50( )。
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一枚邮票的面积是4(________) 一间教室的面积约是50(________)
一本字典厚5(________) 一根蜡笔长1(________)
3.下图中每个小正方形的面积是1平方厘米,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____________)平方厘米。
4.2012年的二月有__天,全年有__天,2012年是__年(选填闰、平年)。
5.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单位名称。
一张纸的面积约300(________) 一间房屋的面积大约是50(________)
写字台高80(________) 一个电视屏幕的大小约是40(________)
6.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小数。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7.6平方米=(______)平方分米 900平方厘米=(______)平方分米
8.6厘米是分米,还可以写成( )分米;1米3分米=( )米 。
9.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的周长相等,已知这个长方形的长是6厘米,宽是2厘米。这个正方形的面积是(______)。
10.把12个苹果平均分给4个人,每人分得苹果总数的,3人分得( )个苹果。
11.在一个长8分米,宽5分米的长方形里剪出一个最大的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面积是(______)平方分米。
二、仔细推敲,认真辨析。
12.125×8的积的末尾共有2个0。________
13.85÷5的商是一位数. (_______)
14.两个数相除,商一定小于这两个数。(______)
15.1﹣,就是4个减去1个,剩下3个,等于.(______)
16.840÷2×4=840÷8=105 (______)
三、反复比较,慎重选择。(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7.一个正方形的周长是20厘米,它的面积是( ).
A.20平方厘米 B.25厘米 C.25平方厘米
18.早上当你面对太阳的时候,你的右边是( )面。
A.东 B.南 C.西 D.北
19.阳阳晚上9时睡觉,第二天早上6时起床,她一共睡了( )小时。
A.7 B.9 C.8
20.下面三道算式中,积在1200~2400之间的是( )。
A. B. C.
21.图中,阴影部分表示0.8的是( )。
A. B. C.
四、细心计算,认真检查。
22.直接写得数.
90÷3= 50×40= 360÷4= 22×40= 480÷6=
720÷9= 0÷9 800÷2= 0×85= 7.5+5.9=
4.6-2.3= 5.3-3.9= 3.5+1.5= 4.2+1.8= 6.6-3.2 =
23.脱式计算.
32×34 – 47 456÷3 +324 36×13 ÷2
24.比58少27的数是多少?
五、操作题
25.下面的几张照片分别是谁拍的?连一连
26.连一连。
480÷4 318÷3 550÷5 749÷7
六、解决问题
27.益智小学举行团队数学竞赛,每做对一道题得6分,做错一道题倒扣3分,共有50道题,李明所在的团队得了174分,这个团队做错了几道题?(所有题都做)
28.李亮从家到超市要走28分钟,他每分钟走65米,他家到超市有多远?
29.希望学校新建的一座教学楼有3层,每层楼有8间教室。如果每间教室能容纳49名同学,那么这座教学楼一共可容纳多少名同学?
30.买1双鞋和3双袜子需要36元,2双鞋的价钱等于6双袜子的价钱。求一双鞋、一双袜子各多少钱?
31.小明与小华共有图书160本,小明图书的本数是小华的3倍,小明、小华各有图书多少本?
参考答案
一、用心思考,认真填写。
1、 (1)千克 (2)千米 (3)毫米 (4)千克
【解析】略
2、平方厘米 平方米 厘米 分米
【分析】根据生活经验以及对面积单位、长度单位和数据大小的认识,可知计量一枚邮票的面积用“平方厘米”作单位。计量一间教室的面积用“平方米”作单位。计量一本字典厚度用“厘米”作单位。计量一根蜡笔长度用“分米”作单位。
【详解】一枚邮票的面积是4平方厘米 一间教室的面积约是50平方米
一本字典厚5厘米 一根蜡笔长1分米
故答案为:平方厘米;平方米;厘米;分米。
【点睛】
此题考查根据情景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计量单位和数据的大小,灵活的选择。
3、45
【分析】通过观察可知长方形的长等于正方形边长的9倍,长方形的宽等于正方形的边长的5倍,根据长方形的面积公式可以求出长方形的面积。
【详解】1×1=1(平方厘米)
(9×1)×(5×1)=45(平方厘米)
故答案为:45
【点睛】
本题考查了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关键是求出长和宽。
4、29 366 闰
【分析】根据年月日的知识可知:平年365天,闰年366天,闰年的二月有29天,平年的二月有28天,只要判定一下2012年是不是闰年即可解答。
【详解】因为2012是4的倍数,所以2012年是闰年,
2012年(闰年)的二月有29天,全年有366天;
故答案为29,366,闰。
【点睛】
解答本题关键是知道2012年是不是闰年,注意掌握判定闰年的办法:是4的倍数的年份就是闰年,不是4的倍数年份就是平年,整百年必须是400的倍数。
5、平方厘米 平方米 分米 平方分米
【分析】根据生活经验以及对面积单位、长度单位和数据大小的认识,可知计量纸的面积用“平方厘米”作单位,计量房屋的面积用“平方米”作单位,计量写字台的高度用“分米”作单位,计量电视屏幕的大小用“平方分米”作单位。
【详解】一张纸的面积约300(平方厘米) 一间房屋的面积大约是50(平方米)
写字台高80(分米) 一个电视屏幕的大小约是40(平方分米)
故答案为:平方厘米;平方米;分米;平方分米。
【点睛】
此题考查根据情景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计量单位和数据的大小,灵活的选择。
6、2.4 0.8 2.2 3.6
【分析】一个正方形表示1,将一个正方形平均分成10份,其中的1份占这个正方形的十分之一,用分数表示是,用小数表示是0.1。
一个大格表示1,将一个大格平均分成10份,其中1份也就是1小格是它的十分之一,用分数表示是,用小数表示是0.1。
【详解】
故答案为:2.4;0.8;2.2;3.6。
【点睛】
一个整体被平均分成几份,其中的1份占这个整体的几分之一。分母是10、100、1000 …的分数,可以用小数表示。
7、600 9
【分析】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6平方米=600平方分米 900平方厘米=9平方分米
故答案为:600,9。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面积单位换算知识的掌握和灵活运用。
8、;0.6;1.3
【解析】略
9、16平方厘米
【解析】略
10、;9。
【分析】把12个苹果平均分给4个人,则每人分得苹果总数的。每人分得12÷4个苹果,则3人分得12÷4×3个苹果。
【详解】把12个苹果平均分给4个人,则每人分得苹果总数的。
12÷4×3
=3×3
=9(个)
所以3人分得9个苹果。
故答案为:;9。
【点睛】
将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几份,其中1份占这个整体的几分之一。
11、25
【分析】首先需要明白正方形的边长是相等的,要在长方形中找到最大的正方形,正方形的边长只能是长方形的宽,如果是长的话将会超出长方形范围。
【详解】正方形边长为:5分米
5×5=25(平方分米)
在一个长8分米,宽5分米的长方形里剪出一个最大的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面积是25平方分米。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正方形的面积公式,关键是求出正方形的边长。
二、仔细推敲,认真辨析。
12、×
【分析】根据整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先求出125×8的结果,进而数出积的末尾0的个数即可。
【详解】125×8=1000
所以125×8的积的末尾有3个0。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
解决此题关键是先求出算式的结果,进而确定积末尾0的个数即可。
13、×
【解析】略
14、×
【解析】略
15、√
【分析】1﹣,把1变为4个,再减去1个,即可得到剩下3个,从而求解.
【详解】1﹣,就是4个减去1个,剩下3个,等于.
故答案为√.
16、×
【解析】略
三、反复比较,慎重选择。(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7、C
【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正方形的周长公式:C=4a,可以求出正方形的边长,然后再根据正方形的面积公式:S=a2,代入数据解答即可.
解:20÷4=5(厘米),
5×5=25(平方厘米),
答:正方形的面积25平方厘米.
故选C.
点评:本题综合考查了正方形的周长公式C=4a、正方形的面积公式S=a2的应用.
18、B
【解析】略
19、B
【分析】晚上9时开始睡觉,第二天早上6时起床,把睡觉的时间分两段计算,第一段从晚上9时到夜里12时,也就是第二天凌晨0时,第二段第二天的凌晨0时到早上6时睡的时间。
【详解】12时-9时=3小时
6时-0时=6小时
3+6=9(小时)
故选:B。
【点睛】
本题开始和结束的两个时间是在两天之中,关键是把它们合理的分段,分别求出经过的时间再相加。
20、C
【分析】乘法的估算,一般把因数看作是整十、整百……的数来进行计算,然后按表内乘法的计算方法计算,再在乘积的末尾添上相应的0即可。
【详解】A.≈40×70=2800
B.≈30×30=900
C.≈30×50=1500
所以积在1200~2400之间的是;
故答案为:C
【点睛】
本题关键是根据整数乘法的估算方法求出各个算式的结果,然后再进一步解答。
21、A
【详解】解答此题要运用小数的意义: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几份,100份,1000份…这样的1份或几份是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可以用小数表示.
阴影部分表示0.8;故选A.
四、细心计算,认真检查。
22、30 2000 90 880 80 80 0 400 0 13.4 2.3 1.4 5 6 3.4
【详解】讲评:注意一不要看错数,二不要看错运算符号,三注意运算顺序.重点讲解,末尾的0的处理和商的最高位位数的确定以及小数的进位加和退位减.
23、1041,476,234
【解析】略
24、31
【详解】58-27=31
五、操作题
25、
【解析】略
26、见详解
【分析】商中间有0的除法的计算方法(被除数中间没有0):一位数除三位数,在求出商的百位上的数后,若被除数的百位上没有余数,并且被除数的十位不够商1,则要在十位上商0占位,然后把十位上的数落下来与个位上的数合起来继续除;
商末尾有0的除法的计算方法(没有余数):三位数除以一位数,被除数的末位是0,且前一位正好除尽,就直接在个位上商0占位;据此进行解答即可。
【详解】480÷4=120
318÷3=106
550÷5=110
749÷7=107
【点睛】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除法的计算法则。
六、解决问题
27、14道
【分析】假设所有题都做对了,那么就得50×6=300(分),这样就多出300-174=126(分);因为做对一题比做错一题多6+3=9(分),也就是做错126÷9=14(道);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50×6=300(分)
(300-174)÷(6+3)
=126÷9
=14(道)
答:这个团队做错了14道题。
【点睛】
本题属于鸡兔同笼问题,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是用假设法进行解答。
28、1820米
【详解】28×65=1820(米)
答:他家到超市1820米.
29、1176名
【分析】教学楼有3层,每层楼有8间教室,则一共有3×8间教室。每间教室能容纳49名同学,则这座教学楼一共可容纳3×8×49名同学。
【详解】3×8×49
=24×49
=1176(名)
答:这座教学楼一共可容纳1176名同学。
【点睛】
本题也可先求出每层楼能容纳同学人数,再用楼层数乘每层楼能容纳同学人数解答。
30、一双鞋18元;一双袜子6元
【分析】2双鞋的价钱等于6双袜子的价钱,则1双鞋的价钱等于3双袜子的价钱。买1双鞋和3双袜子需要36元,将1双鞋换成3双袜子,则买3双袜子和3双袜子需要36元,1双袜子的价钱是36÷(3+3)元。用1双袜子的价钱乘3,求得的积即为1双鞋的价钱。
【详解】36÷(3+3)
=36÷6
=6(元)
6×3=18(元)
答:一双鞋18元,1双袜子6元。
【点睛】
理清量与量之间的关系,根据题意列式计算即可。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明确1双鞋的价钱等于3双袜子的价钱。
31、120本;40本
【分析】由题意可知,小明和小华共有图书160本,是小华的(3+1)倍,由此用除法可求得小华的图书本数,进而求得小明的图书本数。
【详解】160÷(3+1)
=160÷4
=40(本)
160-40=120(本)
答:小明、小华各有图书120本,40本。
【点睛】
此题考查了和倍公式“和÷(倍数+1)=小数”的灵活运用。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