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黑龙江省伊春市五营区2025年数学三下期末统考模拟试题
一、用心思考,我会选。
1.小亮从家去学校往西南方向走,他从学校回家往( )方向走。
A.东北 B.东南
C.西北 D.西南
2.妈妈买来27个桃,姐姐吃了这些桃的,弟弟吃了剩下的,( )。
A.姐姐吃得多 B.弟弟吃得多 C.吃得一样多 D.无法比较
3.下午4时用24时计时法记作( )
A.4:00 B.14:00 C.16:00
4.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有( )个。
①两位数乘两位数积可能是两位数也可能是三位数。
②用8个同样大的正方形可以拼成一个较大的正方形。
③比0.5大,比0.7小的一位小数只有0.6。
④将一张长方形的纸对折3次,其中的一份是这张纸的。
A.1 B.2 C.3 D.4
5.三(6)班在选班长,的人选王亮,的人选梅梅.( )会以最多的票数当选.
A.王亮 B.梅梅 C.王亮和梅梅都
二、认真辨析,我会判。
6.用8厘米长的铁丝围成的正方形面积比长方形面积大。(________)
7.小明的爸爸出生于1971年2月29日. (_________)
8.一个数除以6,有余数,那么余数最大是5。(________)
9.从上午9时到晚上9时,经过了10小时。(______)
10.把一个正方形铁丝框拉直后围成一个长方形,形状和周长都变了。(___)
三、仔细观察,我会填。
11.小丽晚上9时30分睡觉,用24时计时法表示为(________),她第二天早晨6:40起床,小丽睡了(________)小时(________)分钟。
12.用分数表示涂色部分。
(______) (______)
13.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课桌面的面积约24(________)。菲菲的身高约132(________)。
一块橡皮的一个面的面积约6(________)。小可家的客厅面积约44(________)。
一张五元纸币的面积约84(________)。黑板长约4(________)。
14.今年的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这个月共有_____天,今年全年共有_____天.明年共有_____天.
15.一面长方形的镜子的面积是125平方分米,它的宽为5分米,长是(______).
16.某省的土地面积是188800000000平方米,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是(_____)平方米。
17.2020年的七、八、九三个月共有(________)天。
18.小芳用1米长的彩带做花,用去这根彩带的,用去(________)米,是(________)厘米。
四、认真细致,我会算。
19.口算。
20×20= 1200÷3= 3.7+5.3= 5.6+3.3=
1000-60= 50×20= 250÷5= 47×3=
30×50×0= 290×30= 260÷1= 680÷4=
20.列竖式计算。
①522÷4= ②36×75= ③285÷5=
④36×50= ⑤375÷5= ⑥35×12=
21.计算。
107×2×4 756÷6×5 138+24×18
五、动手操作,我能行。
22.帮小动物找家。
23.连一连。
200千克
20米
40吨
35毫米
2千克
2313千米
400克
20分米
24.连一连.
六、生活问题,我会解。
25.工程队修一条长15千米的路,上午修了2.3千米,下午修了2.1千米,这一天一共修了多少千米?还剩多少千米没有修?
26.实验小学的630名学生去蔬菜基地体验劳动生活。基地有9个种植区,每个种植区有7个蔬菜大棚,平均每个蔬菜大棚分配多少名学生?
27.我4分钟打328个字,打这篇文章用了16分钟,这篇文章有多少个字?
28.小明和小红一起来到文具店,他们买了同一款笔记本。小明买了2个,付给营业员30元,找回6元;小红买了5个,付给营业员70元,找回10元。这款笔记本每个多少元?
29.如图,一块靠墙的菜地长28米,给这块菜地围篱笆用了40米。
(1)这块菜地的面积是多少?
(2)如果每平方米种5棵白菜,这块菜地一共能种多少棵白菜?
参考答案
一、用心思考,我会选。
1、A
【分析】小亮从家去学校往西南方向走,那么他从学校回家就是反方向,根据反方向进行回答即可。
【详解】小亮从家去学校往西南方向走,他从学校回家往东北方向走。
故答案为:A
【点睛】
本题考查方向的辨别,注意西南方向和东北相对。
2、A
【分析】首先将27个桃看作单位“1”,姐姐吃了这些桃的,即表示将27平均分为3份,姐姐吃的占其中的1份,由此求出姐姐吃了多少个;再将剩下的桃看作单位“1”,将剩下的桃子平均分为3份,弟弟吃的占其中的1份,由此求出弟弟吃了多少个;再比较即可。
【详解】27÷3=9(个)
(27-9)÷3
=18÷3
=6(个)
9>6
所以姐姐吃得多;
故答案为:A
【点睛】
本题要注意两个分数两个单位“1”的不同,找准单位“1”,根据根据分数的实际意义解答即可。
3、C
【分析】把12时计时法,也就是普通记时法,转换成24时记时法,下午时间加12,如下午1时就是13:00,下午4时就是16:00…据此转换。
【详解】4:00+12=16:00;
故选C。
【点睛】
本题是考查12时记时法与24记时法的换算。注意:把12时记时法转换成24时记时法,下午时间加12,去掉“下午”二字。
4、B
【分析】(1)用两个最小的两位数相乘,看运算的结果是多少,是几位数;
(2)一个正方形至少需要4个完全一样的小正方形可以拼成一个稍大的正方形;如果再摆出一个较大的正方形,仍需要4个相同的稍大的正方形,一共需要16个小正方形,8个正方形摆不出一个大的正方形;
(3)由题意可知要求的小数在0.5和0.7之间,如果是多位小数则有无数个,如果是一位小数,则只有一个,就是0.6;
(4)根据一张长方形纸每对折一次,长度变为原来的,可得连续对折3次,长度变为原来的××=。
【详解】根据分析:
A选项:最小的两位数是10,10×10=100,100是三位数,所以说法是错误的;
B选项:用8个同样大的正方形可以拼成一个较大的长方形,如果想要拼成一个较大的正方形,则需要16个,所以说法是错误的;
C选项:比0.5大,比0.7小的一位小数只有0.6,说法是正确的;
D选项:将一张长方形的纸对折3次,其中的一份是这张纸的××=,所以说法是正确的。
所以只有C选项和D选项是正确的。
故答案为:B。
【点睛】
本题需要每个选项都进行分析验证,判断是否正确。
5、B
【详解】略
二、认真辨析,我会判。
6、√
【分析】正方形的边长=周长÷4,则用8厘米长的铁丝围成的正方形的边长是2厘米。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则围成的长方形可能是长3厘米宽1厘米。根据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把数据分别代入公式,求出它们的面积,然后进行比较即可。
【详解】8÷4=2(厘米),则用8厘米长的铁丝围成的正方形的边长是2厘米。
面积是:2×2=4(平方厘米);
用8厘米长的铁丝围成的长方形的长是3厘米,宽是1厘米,
面积是:3×1=3(平方厘米);
4平方厘米>3平方厘米
则用8厘米长的铁丝围成的正方形要比长方形的面积大。
故答案为:√。
【点睛】
熟练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面积公式。当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相等时,正方形的面积最大。
7、×
【详解】略
8、√
【分析】根据在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总比除数小,即余数最大为:除数-1,由此判断即可。
【详解】除数是6
余数最大为:6-1=5
所以一个数除以6,有余数,那么余数最大是5,故此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点睛】
解答此题的关键:明确在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总比除数小。
9、×
【分析】经过时间计算公式:经过时间 = 结束时间—开始时间,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上午9时用24时计时法表示是9:00,晚上9时用24时计时法表示是21:00;21:00-9:00=12(小时),所以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24时计时法时间计算方法的掌握和灵活运用。
10、×
【解析】略
三、仔细观察,我会填。
11、21:30 9 10
【分析】用24时计时法表示凌晨或上午时刻,和用普通计时法表示的时刻相同;用24时计时法表示下午或晚上时刻,就要用下午或晚上的时刻加上12小时;据此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可得:
晚上9:30,用24时计时法就是在小时数上加上12,表示为:21:30;从21:30到0:00经过了2小时30分,从0:00到6:40经过6小时40分钟,共计9小时10分钟。
【点睛】
本题考查了24时计时法和普通计时法的转化以及经过时间的计算,牢记用24时计时法表示下午或晚上时刻,就要用下午或晚上的时刻加上12小时是解题的关键。
12、
【分析】根据分数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者几份的数叫做分数;由此写出即可。
【详解】将三角形平均分为9份,涂色部分占其中的4份,所以涂色部分占整个图形的;
将8个小正方形平均分为4份,涂色的占其中的3份,所以涂色部分占小正方形的。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分数的意义,在分数里,中间的横线叫做分数线;分数线下面的数,叫做分母,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多少份;分数线上面的数叫做分子,表示有这样的多少份。
13、平方分米 厘米 平方厘米 平方米 平方厘米 米
【分析】根据生活经验以及对面积单位、长度单位和数据大小的认识,可知计量课桌面的面积用“平方分米”作单位,计量菲菲的身高用“厘米”作单位,计量橡皮的一个面的面积用“平方厘米”作单位,计量小可家的客厅面积用“平方米”作单位,计量五元纸币的面积用“平方厘米”作单位,计量黑板长度用“米”作单位。
【详解】课桌面的面积约24(平方分米)。菲菲的身高约132(厘米)。
一块橡皮的一个面的面积约6(平方厘米)。小可家的客厅面积约44(平方米)。
一张五元纸币的面积约84(平方厘米)。黑板长约4(米)。
故答案为:平方分米;厘米;平方厘米;平方米;平方厘米;米。
【点睛】
此题考查根据情景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计量单位和数据的大小,灵活的选择。
14、303661
【详解】试题分析:首先判断2016年是闰年还是平年,平年2月有28天,全年1天,闰年2月有29天,全年366天;2016年是闰年,2月29天,全年366天,明年是2017年,2月28天,全年1天,1、3、5、7、8、10、12月是大月有31天,4、6、9、11是小月有30天,据此解答即可.
解:2016÷4=504,所以2016年是闰年,全年366天;
2017÷4=504…1,所以2017年是平年,全年1天;
6月份有30天;
故答案为30,366.1.
【点评】
此题考查了日期的计算,关键是平年和闰年的判断.
15、25分米
【解析】125÷5=25(分米),不要忘记写上单位“分米”.
16、1888亿
【解析】略
17、92
【分析】2020年的七月有31天,八月有31天,九月有30天,将这三个月的天数加起来解答即可。
【详解】31+31+30=92(天)
则2020年的七、八、九三个月共有92天。
故答案为:92。
【点睛】
一年有12个月,其中1月、3月、5月、7月、8月、10月和12月,每月有31天;4月、6月、9月和11月,每月有30天。平年2月有28天,闰年2月有29天。
18、 60
【分析】观察图可知把总长度1米看成单位“1”,用去这根彩带的,即用去米;把1米化成100厘米,表示将100厘米平均分为5份,取其中的3份,由此列式即可解答。
【详解】1米的即米;
1米=100厘米
100÷5×3
=20×3
=60(厘米)
故答案为:;60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利用分数的意义解决实际问题,解题时要从分数中分子、分母表示的意义入手解答。
四、认真细致,我会算。
19、400;400;9;8.9
940;1000;50;141
0;8700;260;170
【分析】根据整数的减法、乘法、除法的计算方法以及小数的加法进行计算即可。
【详解】20×20=400 1200÷3=400 3.7+5.3=9 5.6+3.3=8.9
1000-60=40 50×20=100 250÷5=50 47×3=141
30×50×0=0 290×30=8700 260÷1=260 680÷4=170
故答案为:400;400;9;8.9;940;1000;50;141;0;8700;260;170
【点睛】
本题考查整数减法、乘法、除法的口算,以及小数加法的口算,注意口算方法,保证快速准确解题。
20、130……2;2700;57
1800;75;420
【分析】两位数乘两位数,先用其中一个两位数的个位乘另一个两位数的每一位,所得结果的末尾与因数的个位对齐,然后用这个两位数的十位乘另一个两位数的每一位,所得结果的末尾与因数的十位对齐,最后把两次计算得出的结果加起来即可;
计算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先看被除数的首位,被除数的首位不够除的,再看被除数的前两位,除到哪一位,商就写在那一位上,每次除得的余数要比除数小。
【详解】①522÷4=130……2 ②36×75=2700 ③285÷5=57
④36×50=1800 ⑤375÷5=75 ⑥35×12=420
【点睛】
本题考查两位数乘两位数与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计算时要认真细心。
21、856;630;570
【分析】根据整数的混合运算法则:没有括号时,先算乘除,后算加减;只有乘除或者只有加减时,从左到右依次运算;有括号时,先算小括号,再算中括号,最后算括号外面的;据此计算得出答案即可。
【详解】(1)107×2×4
=214×4
=856;
(2)756÷6×5
=126×5
=630;
(3)138+24×18
=138+432
=570。
故答案为:856;630;570
【点睛】
熟练掌握整数的混合运算顺序是关键。计算过程要认真仔细。
五、动手操作,我能行。
22、
【解析】两位数乘以两位数,用其中一个两位数的个位去乘另一个两位数的每一位,所得的积的末尾与因数的个位对齐,再用这个两位数的十位去乘另一个两位数的每一位,所得的积的末尾与因数的十位对齐,最后将两次计算得出的结果加起来即可。
23、
【分析】根据图中给出的数据,再从图中的事物中找出符合的事物;200千克应是一只老虎的体重;20米应是一座大楼的高度;40吨应是一头鲸鱼的体重;35毫米应是一根钉子的长度;2千克应是一个菠萝的质量;2313千米应是北京到广州的路程;400克应是2个苹果的质量;20分米应是一张床的长度,由此连线即可。
【详解】
【点睛】
解决本题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把给出的事物和数据进行综合考虑。
24、
【解析】试题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意义: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后两部分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据此判断即可.
解:
【点评】掌握轴对称图形的意义,判断是不是轴对称图形的关键是找出对称轴,看图形沿对称轴对折后两部分能否完全重合.此题考查了画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的方法.
六、生活问题,我会解。
25、4.4千米 10.6千米
【解析】2.3+2.1=4.4(千米)
15-4.4=10.6(千米)
答:这一天一共修了4.4千米,还剩10.6千米没有修.
26、10名
【分析】学生总数÷种植区个数÷每个种植区蔬菜大棚的个数=平均每个蔬菜大棚分配的学生数,据此解答。
【详解】630÷9÷7
=630÷63
=10(名)
答:平均每个蔬菜大棚分配10名学生。
【点睛】
本题考查用连除解决实际问题,理清量与量之间的关系,根据题意列式计算即可。
27、1312个
【解析】328÷4×16=1312(个)
28、12元
【解析】方法一:(30-6)÷2=12(元)
方法二:(70-10)÷5=12(元)
答:这款笔记本每个12元.
29、(1)168平方米
(2)840棵
【分析】(1)用篱笆的长度40米减去菜地长28米的差,再除以2,得菜地的宽;再用菜地的长乘以菜地的宽得菜地的面积。
(2)用菜地的面积乘以5,得这块菜地种白菜的棵数。
【详解】(1)(40-28)÷2
=12÷2
=6(米)
28×6=168(平方米)
答:这块菜地的面积是168平方米。
(2)168×5=840(棵)
答:这块菜地一共能种840棵白菜。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长方形的周长、面积公式的掌握和灵活运用。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