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桂林市秀峰区2025届小升初考试数学试卷
一、用心思考,我会填。(每小题2分,共22分)
1.一个圆锥和一个圆柱底面积相等,圆锥高15厘米,圆柱高10厘米。圆柱体积和圆锥体积的最简整数比是(______)。
2.在8、10、25中________和________是互质数.
3.已知;;;那么___×___;___×___.
4.下图是一所学校的平面图,看图填一填。
(1)如果餐厅的位置用数对表示为,那么宿舍楼在餐厅________偏________________度方向上。
(2)从校门往北直行90米有一个小花园,小花园所在的位置用数对表示为________。
5.从4000减去它的,再减去剩下的,再减去剩下的,…最后减去剩下的,最后剩(_____________).
6.1.5小时=________分钟 150公顷=________平方千米
7.A、B两数的和是23.1,A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恰好等于B数。A数是(______),B数是(______)。
8.在每个格子中任意面上符号“☆”和“△”,则至少有_____列的符号是完全一样的。
9.= =25÷( )= =( )(填小数)。
10.________÷10=16∶________=0.4=________%。
11.一个圆形纸片,沿半径剪成许多相等的小块后,拼成了一个长是6.28厘米的长方形,原来圆形纸片的周长是______厘米,面积是______平方厘米.
二、仔细推敲,我会选。(每小题2分,共10分)
12.不仅能看出各种数量的多少,还能体现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的是( )。
A.条形统计图 B.折线统计图 C.扇形统计图
13.把一根铁丝截成同样长的小段,截成的段数和每段的长度( )
A.成正比例 B.成反比例 C.不成比例
14.甲容器中有5%的盐水120克,乙容器中有某种浓度的盐水若干,从乙中取出480克盐水,放入甲中混合成浓度为13%的盐水,乙容器中盐水浓度是( )。
A.8% B.21% C.15% D.10%
15.下列各数由大到小排列正确的是( )。
A.0.65>> B.>>0.65 C. >0.65>
16.六一班共有40人,出勤率为90%,有( )人没来。
A.36 B.6 C.4
三、火眼金睛,我会判。(每小题2分,共10分)
17.公园里有一些花,红花数量的和紫花数量的相等,则红花比紫花多. (____)
18.钟表上的秒针在平移运动._____.
19.2kg 盐水中含盐60g,这种盐水中盐与水的比是1:1. (_____)
20.两个完全一样的平行四边形可以拼成一个更大的平行四边形。(_____)
21.最小的自然数和最小的质数的和是2。(__________)
四、细心审题,我能算。(每题6分,共18分)
22.直接写出得数。(8分)
4.8+3.2= -= 0.9= +0.25=
27×= ÷28= 48×12.5%= +÷=
23.计算下列各题,能简算的要简算.
5.7-3.68+4.3-1.32 2.5×32×1.25
17× (+-)×36
24.解方程或解比例.
(1)
(2)
(3)
五、心灵手巧,我会画(共5分)
25.连线题
六、我会解决问题。(每小题5分,共35分)
26.看图回答问题.
(1)电脑价格与冰箱价格之比是________:________.
(2)电视机的价格比冰箱多百分之几?
(3)商店搞促销活动,全场电器九五折,打折后空调的价格是多少?
27.某校六年级(1)班学生举行春游,若租用45座客车,则有15人没有座位,若租用同样数目的60座客车,则一辆客车空车.已知45座客车租金220元,60座客车租金300元.
问:(1)这个学校六年级(1)班学生多少人?(请用方程解)
(2)如果你是班长,你认为应该怎样租车,最经济合算?
28.一个圆柱的侧面积是188.4平方分米,底面半径为3分米,求它的高。
29.青山果园的苹果树和梨树一共有120棵,其中梨树的棵数是苹果树的25%.青山果园的苹果树和梨树各有多少棵?(用方程解答)
30.为鼓励居民节约用水,自来水公司规定:每户每月用水15吨以内(含15吨)按每吨1.2元收费,超过15吨的超出的吨数按每吨3元收费,亮亮家上月共交水费36元,亮亮家上月用水多少吨?
31.已知如图是两个边长为10cm和8cm的正方形,求MN的长是多少cm?
32.五年级植树500棵,成活了450棵,成活率是多少?六年级植树800棵,按这样的成活率,有多少棵树成活?
参考答案
一、用心思考,我会填。(每小题2分,共22分)
1、
【分析】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圆锥的体积=×底面积×高,算出体积再求最简比即可。
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上或者除以同一个不为零的数,比值不变。
【详解】圆柱的体积=10×底面积;圆锥的体积=×底面积×15=5×底面积
圆柱的体积∶圆锥的体积=10∶5=2∶1
故答案为2∶1
【点睛】
此题考查圆柱和圆锥体积公式以及利用比的基本性质化简比。
2、8 2
【解析】公因数只有1的两个非零自然数叫做互质数.
【详解】8=1×2×2×2,10=1×2×5,2=1×5×5,则可知8和10有公因数1、2,10和2有公因数1、5,8和2只有公因数1.故8和2是互质数.
故答案为8;2.
3、10 11 n n+l
【详解】略
4、南 东 45 (1,4)
【分析】(1)将方向和距离结合起来描述位置时,要注意三个要素:一是观测点,二是方向,三是距离。
(2)用数对表示位置时,通常把竖排叫列,横排叫行。一般情况下,确定第几列时从左往右数,确定第几行时从前往后数。表示列的数在前,表示行的数在后,中间用逗号“,”隔开,数对加上小括号。先算出往北走几格,加上1,就是所在行,列与门口所在列相同。
【详解】(1)如果餐厅的位置用数对表示为,那么宿舍楼在餐厅南偏东45度方向上。
(2)90÷30=3(格),3+1=4
从校门往北直行90米有一个小花园,小花园所在的位置用数对表示为(1,4)。
【点睛】
本题考查了方向和数对,一个点在平移过程中,如果左右平移,那么行数与原来相同;如果上下平移,那么列数与原来相同。
5、40
【解析】略
6、90 1.5
【分析】根据时和分之间的进率把时换算成分,用原数乘进率;根据公顷与平方千米之间的进率把公顷换算成平方千米,用原数除以进率。
【详解】根据1时=60分,则:1.5小时=1.5×60(分)=90(分);
根据1平方千米=100公顷,则:150公顷=150÷100(公顷)=1.5(公顷)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单位之间的换算,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单位换算的方法:高级单位转低级单位用原数乘进率,低级单位转高级单位用原数除以进率。
7、21 2.1
【分析】A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恰好等于B数,也就是A数是B数的10倍,A、B两数的和是23.1,根据和倍问题的解答方法,求出B数和A数。
【详解】23.1÷(10+1)
=23.1÷11
=2.1
2.1×10=21
故答案为:21;2.1
【点睛】
此题考查了和倍问题,要注意牢记公式:和÷(倍数+1)=较小数,较小数×倍数=较大数。
8、3
【分析】因为每列的填写的只能是下列4种之一:☆△、△☆、△△、☆☆。一共有9列,考虑最差的情况,9÷4=2…1,先把4种不同的方法填写2遍,最后还剩下1列,这一列无论是哪种方法,都会使得有3列的符号是完全一样的,据此即可解答问题。
【详解】每列的填写方法一共有下列4种情况:01、10、11、00。
考虑最差的情况,9÷4=2(列)…1(列)
2+1=3(列)
答:至少有3列的符号是完全一样的。
故答案为:3。
9、10;40;20;0.625
【分析】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的分子、分母都乘2就是;都乘4就是;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5÷8,再根据商不变的性质被除数、除数都乘5就是25÷40;5÷8=0.625。
【详解】==25÷40==0.625
故答案为:10;40;20;0.625
【点睛】
此题主要是考查除法、小数、分数之间的关系及转化。利用它们之间的关系和性质进行转化即可。
10、4 40 40
【分析】用除数乘0.4求出被除数;用前项除以0.4求出后项;把小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加上百分号即可把小数化成百分数。
【详解】10×0.4=4,16÷0.4=40,0.4=40%,所以4÷10=16÷40=0.4=40%。
故答案为:4;40;40。
【点睛】
本题考查比与除法的关系、小数与百分数的互化,解决本题关键是掌握比与除法的关系:比的前项是被除数,比号是除号,比的后项是除数,比值是商。
11、12.1 12.1
【解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白,将圆形拼成长方形后,长方形的长就是圆的周长的一半,宽就是圆的半径,利用圆的周长公式即可求出半径的大小,从而可求出圆的面积.
【详解】圆的周长:6.28×2=12.1(厘米);
圆的半径:6.28×2÷(2×3.14),
=12.1÷6.28,
=2(厘米);
圆的面积:3.14×22=12.1(平方厘米);
答:原来圆形纸片的周长是12.1厘米,面积是12.1平方厘米.
故答案为:12.1,12.1.
二、仔细推敲,我会选。(每小题2分,共10分)
12、B
【解析】思路分析:本题实际考查了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名师详解:折线统计图优点:不但可以表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够清楚地表示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所以选B。
易错提示:关键是掌握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13、B
【分析】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之间成什么比例,就看这两个量是对应的比值一定,还是对应的乘积一定;如果是比值一定,就成正比例;如果是乘积一定,则成反比例.
【详解】因为截成的段数×每段的长度=铁丝的长度(一定),是乘积一定,符合反比例的意义;所以把一根铁丝截成同样长的小段,截成的段数和每段的长度成反比例;
【点睛】
此题属于辨识成正、反比例的量,就看这两个量是对应的比值一定,还是对应的乘积一定,再做判断.
14、C
【解析】略
15、B
【分析】小数与分数比较大小,可将分数转化为小数再进行大小比较;=0.75,= ,而>0.75>0.65,即>>0.65;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由分析可得:=0.75,= ,
而>0.75>0.65,即>>0.65
故选:B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小数与分数的大小比较,关键是要理解小数与分数进行大小比较时,可将分数转化为小数或将小数转化为分数再进行比较。
16、C
【解析】六一班没有来的人数=六一班共有的人数-六一班出勤的人数,其中六一班出勤的人数=六一班共有的人数×六一班的出勤率。
【详解】六一班有40-40×90%=4人没来。
故答案为:C。
三、火眼金睛,我会判。(每小题2分,共10分)
17、√
【解析】略
18、×
【解析】判断一个图形的运动是否是平移,首先要了解平移的概念.图形运动的特点符合平移的概念就是,反之就不是.
【详解】题中钟表秒针的运动特点是:指针围绕一点做圆周运动.
由平移的概念:将一个图形沿着一定的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叫做平移.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大小,只改变图形的位置.可知,钟表上的秒针在平移运动的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19、×
【详解】略
20、√
【解析】一个平行四边形可以分割成两个完全一样的平行四边形,两个完全一样的平行四边形可以拼成一个更大的平行四边形。
21、√
【分析】最小的自然数是0,最小的质数是2,由此可得和为0+2=2。
【详解】最小的自然数0和最小的质数2的和是2。
所以原题说法正确。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自然数和质数的了解。
四、细心审题,我能算。(每题6分,共18分)
22、8;;0.81;
12;;6;
【详解】略
23、5;100;
;19
【详解】5.7-3.68+4.3-1.32
=(5.7+4.3)-(3.68+1.32)
=10-5
=5
2.5×32×1.25
=2.5×(4×8)×1.25
=(2.5×4)×(1.25×8)
=10×10
=100
17×
=(16+1)×
=16×+1×
=9+
=
(+-)×36
=×36+×36-×36
=20+21-22
=19
24、(1)x=22
(2)x=
(3)x=1.4
【详解】(1)看成1,
(2)利用比的内项之积等于外项之积求,
(3)把含未知数的放在等号的左侧,常数放在右侧,求出.
五、心灵手巧,我会画(共5分)
25、解:
【解析】【考点】事件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
【分析】根据红球、黄球和篮球数量的多少,直接判断可能性的大小,8个红球,所以摸到的一定是红球;8个篮球,摸到的不可能是红球,6个黄球和2个红球,摸到的可能是黄球,据此解答即可.
六、我会解决问题。(每小题5分,共35分)
26、(1)47:50 (2)19.2% (3)3990元
【解析】(2)(2980-2500)÷2500
=480÷2500
=19.2%
答:电视机的价格比冰箱多19.2%.
(3)4200×95%
=3990(元)
答:打折后空调的价格是3990元.
27、(1)240人 (2)租用45座客车4辆60座客车1辆最经济合算
【解析】此题考查的基本的数量关系为:每辆车的乘坐的人数45×车辆的数目+剩余的15人=每辆车乘坐的人数60×车辆的数目﹣多余的人数,由此列方程解决问题.
要求六年级(1)班学生多少人,必须先求出租用几辆车,由题干可知,租用的两种车数目相同.由此可得出等量关系式:每辆车的乘坐的人数45×车辆的数目+剩余的15人=每辆车乘坐的人数60×车辆的数目﹣多余的人数(即空余的座位),设六年级(1)班租用x辆车.列方程解答后再代入即可.
【详解】(1)①设六年级(1)班租用x辆车,
60×(x﹣1)﹣45x=15
60x﹣45x=60+15
15x=75
x=75÷15
x=5;
将x=5代入算式:
60×5﹣60
=300﹣60
=240(人)
(2)①若租用45座客车须租用5+1辆,220×6=1320(元);
②若租用60座客车须总用5﹣1辆,300×4=1200(元);
③若租用45座客车4辆,60座客车1辆,220×4+300=1180(元);
1180元<1200元<1320元;
答:这个学校六年级(1)班学生240人,租用45座客车4辆60座客车1辆最经济合算.
28、10分米
【分析】圆柱的高=圆柱的侧面积÷圆柱的底面周长,据此解答。
【详解】188.4÷(2×3.14×3)
=188.4÷18.84
=10(分米),
答:它的高是10分米。
【点睛】
重点考查圆柱侧面积公式的灵活应用。
29、苹果树有96棵,梨树有24棵
【解析】解答此题的关键:设出要求的其中一个量为x,另一个量也用未知数表示,进而根据苹果的棵数、苹果树的棵数和两种树的棵数(120)之间的关系,列出方程.
设青山果园的苹果树有x棵,根据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用乘法求出梨树的棵数,进而根据“梨树的棵数+苹果树的棵数=120”列出方程,解答求出苹果树的棵数,进而求出梨树的棵数.
【详解】解:设青山果园的苹果树有x棵,梨树的棵数是25%x,
x+25%x=120,
1.25x=120,
x=96;
120﹣96=24(棵);
答:青山果园的苹果树有96棵,梨树有24棵.
30、21吨
【解析】略
31、厘米
【解析】S△ABC=(10+8)×8÷2
=18×8÷2
=144÷2
=72(平方厘米)
S△AMC=8×8÷2
=64÷2
=32(平方厘米)
S△MBC=72-32=40(平方厘米)
MN的长度为:40×2÷(10+8)
=80÷18
=(平方厘米)
答:MN的长是厘米.
32、90% 720棵
【解析】450÷500=90%
800×90%=720(棵)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