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西安市周至县2025届数学三下期末统考模拟试题
一、 填空题。 (20 分)
1.学校采购体育用品,每个排球81元,买19个这样的排球,大约用(_______)元。
2.在横线上填上“>”“<”或“=”。
500÷2________240 15×30________150×3 123×0________123+0
34×44________34×33 82÷4________20 625÷5________18
3.看图填空。
①阴影部分的周长是(______)cm;
②阴影部分的面积是(______)cm2;
③ 空白部分与阴影部分的面积相差(______)cm2。
4.32×48的积是________位数,17×28的积最高位是________位。
5.8平方米=(________)平方分米 4.5元=(______)元(______)角
1500平方厘米=(______)平方分米 2平方米=(________)平方厘米
6.642÷3的商是___位数,商的最高位在____位上,商是___.
7.在( )里填上合适的数。
50+(________)×8=250 (________)÷3-15=3 5×(________)-15=20
8.的分子是(__________),分母是(__________),十二分之七写作(______)。
9.一个除法算式,除数是6,商是15,余数最大是(________),那么被除数是(________)。
10.一根绳子剪去3.5米后,还剩1.8米,这根绳子原长(______)米。
二、 选择题。 (把正确答案序号填在括号里。 每题 2 分, 共 10 分)
11.下午3:30用24时计时法表示是( )。
A.15:30 B.3:30 C.3:06
12.下图分别是建设银行、湖北银行、储蓄银行、工商银行的标志,有( )个是轴对称图形。
A.4 B.3 C.2
13.已知0.>0.7, 里最小可填( )。
A.1 B.8 C.9
14.,要使商中间有0,□里有( )种填法。
A.2 B.3 C.4 D.5
15.边长4分米的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相比( ).
A.一样大 B.周长大 C.面积大 D.无法比较
三、 判断题(对的打“√ ” , 错的打“×” 。 每题 2 分, 共 10 分)
16.4个0.1加上6个0.1是1. (____)
17.三角形一定不是轴对称图形. (________)
18.青青家的卫生间的面积约是4平方厘米._____(判断对错)
19.若丁丁在宁宁的东南方向,那么宁宁在丁丁的西南方向。 (____)
20.0×0=0,0÷0=0。(______)
四、 计算题。 (28 分)
21.我会口算。
400÷2= 5000÷5= 75×20= 60×30=
70-63.4= 0×90= 0÷34= 200÷4=
11.4+6.8= 3.6+2.1= 500÷7≈ 198÷5≈
22.用竖式计算。(带*的要验算)
26×18= 9.3+15.8= *612÷6=
10-6.4= 36×25= *724÷7=
五、 作图题。 (8 分)
23.连一连.
六、 解决问题。 (每题 4 分, 共 24 分)
24.红红有5元和2元的两种人民币若干,她要拿27元,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拿法?请在下表中列举出来。
5元币(张)
2元币(张)
答:共有( )种不同的拿法。
25.一本《趣味数学》15.5元,一本《动脑筋》13.8元。小红带30元钱想买这两本书,钱够吗?
26.3筐苹果,连筐称一共85千克.如果每个空筐重5千克,这些苹果一共有多少千克?
27.李兰参加夏令营,原计划9天交135元住宿费,后来夏令营延长了2天。李兰还要补交多少钱?
28.下图中,1个格子表示1平方厘米,在格子中画出一个面积是25平方厘米的正方形,然后计算出它的周长。
29.要从下面的长方形纸片上剪下一个最大的正方形,剩下部分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请你先在图上画一画,再列式计算)
参考答案
一、 填空题。 (20 分)
1、1600
【解析】略
2、> = < > > >
【解析】比较大小的方法:(1)先计算,后比较;(2)根据性质比较,例如第二题可以根据两个数相乘,一个因数扩大多少倍,另一个因数缩小相同的倍数,积不变进行比较;第四题可以根据对乘法认识比较,两个数相乘,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越大,积就越大。
【详解】因为500÷2=250,250>240,所以500÷2>240;
15×30=150×3;
因为123×0=0,123+0=123,所以123×0<123+0;
因为44>33,所以34×44>34×33;
82÷4=20.5,20.5>20,所以82÷4>20;
625÷5=125,125>18,所以625÷5>18。
故答案为:>;=;<;>;>;>。
3、44 16 38
【分析】
(1)图中已知长方形的长是14cm,数出阴影部分的小长方形,则阴影部分的小长方形的长为14÷7=2(cm),再根据长方形周长公式C=(a+b)×2,有两个小长方形的长重合,因此需减去两条长,即4cm,再进行解答即可;
(2)根据求出的长,宽数据,代入长方形面积公式S=ab,即可解答;
(3)先求出大长方形的面积,然后与阴影部分的面积相减,即可得出空白部分的面积,再求出面积差即可。
【详解】
(1)14÷7=2(cm);
(2+1)×2×8
=3×2×8
=6×8
=48(cm)
48-4=44(cm);
阴影部分的周长是(44)cm;
(2)2×1×8=16(cm2)
阴影部分的面积是(16)cm2;
(3)大长方形面积:14×5=70(cm2)
空白部分面积为:70-16=54(cm2);
面积差:54-16=38(cm2);
空白部分与阴影部分的面积相差(38)cm2
故答案为:(1)44 (2)16 (3)38
【点睛】
解决本题关键是理解周长和面积的含义,数出它们所占的格子数进行求解即可。
4、四 百
【详解】可以用估算的方法,把32×48看成30×50,积为四位数;17×28看成15×30≈450,积是三位数,最高位是百位。
5、800 4 5 15 20000
【解析】略
6、三 百 1
【详解】6>3;所以,642÷3的商是三位数,商的最高位在百位上;
642÷3=1
答:642÷3的商是 三位数,商的最高位在 百位上,商是1.
故答案为三;百;1.
7、25 54 7
【分析】根据题意,使用倒推的方法,从结果向前倒推出缺失的部分即可。
【详解】(250-50)÷8
=200÷8
=25
(3+15)×3
=18×3
=54
(20+15)÷5
=35÷5
=7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混合运算运算顺序的理解与灵活运用,使用逆向计算的方法解答。
8、3 7
【解析】略
9、5 95
【分析】已知除数,那么余数最大为:除数-1。再根据:被除数=商×除数+余数,解答即可。
【详解】余数最大为:6-1=5
6×15+5
=90+5
=95
故答案为:5;95
【点睛】
求出余数最大是多少,明确被除数与除数,商和余数的关系则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10、5.3
【分析】用剪去的长度加上剩下的长度即得这根绳子的原长。
【详解】3.5+1.8=5.3(米)
故答案为:5.3。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小数加法知识的掌握和灵活运用,计算时要把小数点对齐。
二、 选择题。 (把正确答案序号填在括号里。 每题 2 分, 共 10 分)
11、A
【分析】普通计时法换成24时计时法,凌晨和上午的时间不发生变化;而下午和晚上的时间要加上12时,表示分钟的数不改变。
【详解】3+12=15;30分钟不变,下午3:30=15:30,故答案选:A。
【点睛】
本题考查普通计时法和24时计时法的转化,注意普通计时法前要标限制词,转化为24时计时法后把限制词去掉。
12、C
【分析】从题意可知考查的是轴对称图形的定义,第一幅图没有对称轴,第二幅图有1条对称轴,第三幅图没有对称轴,第四幅图有2条对称轴。
【详解】下图分别是建设银行、湖北银行、储蓄银行、工商银行的标志,有2个是轴对称图形。
故答案为:C。
【点睛】
如果沿某条直线对折,对折的两部分是完全重合的,那么就称这样的图形为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这个图形的对称轴。
13、B
【解析】略
14、B
【分析】要使一位数除三位数的商的中间有0,一定是百位上的数除以除数正好能除尽,且十位上的数不够商1。,被除数百位上的数除以3,正好能除尽,那么十位上的数一定要小于3,因此□里可以填0、1、2,共3种填法。
【详解】,要使商中间有0,□里有3种填法。
故答案为:B。
【点睛】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时,哪一位不够除时,商0补足。
15、D
【分析】周长和面积的意义不同、计算方法不同、计量单位不同,所以不能比较大小.
【详解】(1)正方形的周长是指围成正方形四条边的总长度,正方形的面积是指围成正方形的大小.意义不同;
(2)正方形的周长是边长×4,正方形的面积是边长×边长.计算方法不同;
(3)周长的计量单位是长度单位,面积的计量单位是面积单位.计量单位不同.
故无法比较.
故选D.
三、 判断题(对的打“√ ” , 错的打“×” 。 每题 2 分, 共 10 分)
16、×
【详解】略
17、×
【详解】有的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如等腰三角形,有的三角形不是轴对称图形,所以错误
18、×
【详解】试题分析:根据生活经验和实际情况,对面积单位和数据大小的认识,可知计量青青家的卫生间的面积用“平方米”做单位.
解:青青家的卫生间的面积约是4平方米;
所以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评】
此题考查根据情景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计量单位和数据的大小,灵活的选择.
19、×
【解析】略
20、×
【分析】根据有关0的计算方法:0乘任何数都得0;0除以任何一个不是0的数都得0;0不能做除数。可解答此题。
【详解】因为0÷0=0中0做除数了,所以判断错误。
【点睛】
本题考查了有关0的乘除法,0不能做除数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四、 计算题。 (28 分)
21、200;1000;1500;1800;
6.6;0;0;50;
18.2;5.7;70;40
【分析】根据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及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解答。0乘任何数均得0,0除以任何不为0的数均得。除法估算时,除数不变,将被除数看成整十整百的数,且是除数的倍数,再进行计算。
【详解】400÷2=200 5000÷5=1000 75×20=1500 60×30=1800
70-63.4=6.6 0×90=0 0÷34=0 200÷4=50
11.4+6.8=18.2 3.6+2.1=5.7 500÷7≈490÷7=70 198÷5≈200÷5=40
【点睛】
本题考查学生基本计算能力。注意小数加减法时,要先对齐小数点,再根据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解答。
22、468;25.1;102;
3.6;900;103……3
【分析】整数乘法的法则:
(1)从右起,依次用第二个因数每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乘到哪一位,得数的末尾就和第二个因数的哪一位对齐;
(2)然后把几次乘得的数加起来。(整数末尾有0的乘法:可以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然后看各因数的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数的末尾添写几个0。)
整数除法的法则:
(1)从被除数的商位起,先看除数有几位,再用除数试除被除数的前几位,如果它比除数小,再试除多一位数;
(2)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在那一位上面写上商;
(3)每次除后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
除法可以用乘法验算,有余数的除法验算,让商×除数+余数,看是否等于被除数,等于即正确。
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1:计算小数加、减法,先把各数的小数点对齐(也就是把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
2:再按照整数加、减法的法则进行计算,最后在得数里对齐横线上的小数点点上小数点。
【详解】26×18=468 9.3+15.8=25.1 *612÷6=102
验算:
10-6.4=3.6 36×25=900 *724÷7=103……3
验算:
五、 作图题。 (8 分)
23、
【解析】试题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意义: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后两部分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据此判断即可.
解:
【点评】掌握轴对称图形的意义,判断是不是轴对称图形的关键是找出对称轴,看图形沿对称轴对折后两部分能否完全重合.此题考查了画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的方法.
六、 解决问题。 (每题 4 分, 共 24 分)
24、表格见解析;3种
【分析】只要保证拿出的总钱数是27元即可。
【详解】因为:5×5+2=27(元),所以可以是5张5元的和1张2元的;
3×5+2×6=27(元),所以可以是3张5元的和6张2元的;
5+2×11=27(元),所以可以是1张5元的和11张2元的。
表格如图所示:
5元币(张)
5
3
1
2元币(张)
1
6
11
有3种方法。
答:共有3种不同的拿法。
【点睛】
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明确拿出的总钱数必须是5元和2元的币值组成,将方法列举出来。
25、够
【分析】将两本书的价格加起来,和30元进行比较即可。
【详解】15.5+13.8=29.3(元)
29.3元<30元,所以够买。
答:30元够了。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小数加法的实际应用,注意小数计算时需要将小数点对齐。
26、70千克
【解析】5×3=15(千克)
85-15=70(千克)
27、30元
【解析】135÷9×2=30(元)
提示:先求出每天需要的住宿费,再求出延期2天的住宿费。
28、20厘米;
如图下:
【分析】
依据正方形的面积公式S=a2可得:边长为5厘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25平方厘米,由此画出这个正方形,而再依据正方形的周长公式C=4a,进行解答即可。
【详解】
因为25是5的平方,所以正方形的边长应画5厘米;
作图如下:
周长为:5×4=20(厘米)。
故答案为:20厘米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正方形的面积公式、周长公式的灵活运用,关键是熟记公式。
29、8平方分米
【分析】(1)根据题意可知,在这个长方形中剪一个最大的正方形,正方形的边长等于长方形的宽,据此作图;
(2)剩下部分是一个长是40厘米,宽是(60-40)厘米的长方形,根据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把数据代入公式解答。
【详解】如图:
40×(60-40)
=40×20
=800(平方厘米)
800平方厘米=8平方分米
答:剩下部分的面积是8平方分米。
【点睛】
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以及长方形面积公式的灵活运用,关键是熟记公式。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