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危重患者误吸风险评估概述.ppt

上传人:丰**** 文档编号:12302859 上传时间:2025-10-09 格式:PPT 页数:56 大小:11.30MB 下载积分:14 金币
下载 相关 举报
危重患者误吸风险评估概述.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危重患者误吸风险评估概述.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Click to edit Master title style,Click to edit Master text styles,Second level,Third level,Fourth level,Fifth level,*,*,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内 容,1,2,ThemeGallery is a Design Digital Content&Contents mall,developed by Guild Design Inc.,1,3,误吸的概述,误吸的监测与护理,误吸患者的病例分析,一、误吸的概念,定义:误吸,指进食(或非进食)时在,吞咽过程中,有数量不一的,液体,或,固体,食物(分泌物或血液)进入到,声门以下的气道,,而不是象正常一样食团随着吞咽动作顺利进入食管。,不伴有咳嗽的误吸,误吸量小于1ml。,隐性误吸,伴有咳嗽的误吸,称显性误吸。发生时,患者首发症状为剧烈 咳嗽、血氧下降、呼吸困难。,显性误吸,误吸导致,剧烈呛咳,肺部感染,气道梗阻,急性左心衰,急性呼吸衰竭,窒息、,死亡,回顾,吞咽的过程,正常吞咽:是复杂协调的,神经肌肉运动,过程,受,大脑,支配,需,口、咽、食物,共同参与,其中任何一个部位的机能障碍可导致误吸。,分3期:,用吞咽将食物送至咽部,食物通过咽部引起反射动作,食物通过食管,并经过食管蠕动将 食团推入胃内,随意期,反射期,蠕动期,ThemeGallery,is a Design Digital Content&Contents mall developed by Guild Design Inc.,防范误吸发生,认识误吸是风险:,风险是可能发生的危险或遭受伤害的可能性。,2,.,做好风险管理,创造安全的治疗环境,3.误吸风险管理的程序,管理质控小组,确定不良事件,建立安全制度,操作标准,急救流程,预警流程,呈报分析流程,规范护士行为,实施控制、,督查操作行为,评价、分析、,警示、修正,入院评估高危人群,误吸护理流程,的制定,执行护理指南,定期评价,发生误吸采取急救,呈报不良事件,组织分析,防范依据,指南修订,二、误吸的监测与护理,误吸的危险因素,2.,误吸的评估与监测,3.,误吸的急救与护理,1.误吸的危险因素,流行病学研究表明,:,1.,包括隐性误吸在内,正常人睡眠中可能有,45%,发生误吸,有意识障碍者高达,70%,2.,老龄患者肺炎,70%,是由不伴有咳嗽反射的误吸,即隐性误吸。误吸导致老年人吸入性肺炎死亡率高达,40%-60%,误吸的危险因素,1),老年人误吸的危险因素,Add Your Text in here,2),疾病的危险因素,Add Your Text in here,3),医源性因素,1)老年人误吸的危险因素,组织结构衰老及功能减退,a.,老年人的口腔、咽、喉与食管等部位的组织结构发生退行性改变,粘膜萎缩变薄,神经末梢感受器的反射功能渐趋,迟钝,,肌肉变性,咽及食管的蠕动能力,减弱,。,b.,老年人消化吸收功能减退,部分慢性病老人长期卧床,使得其胃排空延迟,腹胀、咳嗽时引起呕吐而发生食物,返流误吸,。,2)疾病的危险因素,手术麻醉患者,神经,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糖尿病,(3)医源性因素,意识障碍,气管切开与机械通气,鼻饲患者体位不当,镇静药物的应用,鼻饲喂养,意识障碍,患者易出现,张口反射下降,、,咳嗽反射减弱,、胃排空,延迟,、体位各种调节能力丧失,容易导致咽喉部,分泌物,及,胃内容物返流,引起误吸,机械通气,持续机械通气时,由于,咳嗽、上呼吸道抵御能力下降、咽肌萎缩、吞咽功能障碍,等更易诱发误吸。同时,机械通气可,增加腹压,,易导致胃内容物,反流,而致误吸,患者体位因素,a.,资料显示:,患者床头抬高角度不足22.7。其中77.7%为仰卧位,12.23%、9.83%分别为左侧与右侧卧位。,b.,持续性后仰,或平卧、床头角度过低均会增加误吸的机会。床头角度,30-45,的半卧位,是减少反流的最佳体位,c.,脑功能损伤,患者应给予,2030,的卧位,既可以促进脑血流,减轻脑水肿的发生,同时防止胃内容物返流、误吸,镇静药物的应用,大量镇静药物的应用,容易引起,胃肠道蠕动减慢,,导致胃内残留量增多,引起误吸。,鼻饲喂养,置入鼻饲管使食管下括约肌关闭受阻,引起胃食管返流后误吸;传统的鼻饲喂养方法易引起误吸,2.误吸的评估与监测,一般状态的评估,(,老年人,),a.询问老年人的年龄、性别,b.了解既往慢性病史、有无误吸史,c.观察进食状态及表情、面色和行动的变化,d.生活习惯及自理能力:了解难咽食物的种类,假牙是否合适及口腔的卫生状态,以判断其发生误吸的可能性,e.照顾者能力评定,卒中患者吞咽困难的评估,金标准,电视透视检查,:,不仅能够发现吞咽异常,而且能显示造成吞咽困难的结构和功能异常的原因,a.吞咽困难:当,支配吞咽运动的神经、肌肉、及口腔、咽、喉等处病变,时,可造成吞咽运动障碍。,b.特征:不能安全的把食物从口运送到胃而误吸。,c.文献:卒中患者中有45%发生吞咽困难,D.,发病6个月清醒的卒中患者,吞咽正常者,吞咽困难者,死亡率,10%,33%,e.预测误吸的临床指征:,咀嚼不能、,食团形成差、,吞咽启动延迟、,构音障碍、,口腔唾液积聚、,自主咳嗽减弱、,吞咽之后的咳嗽、,声音改变、,咽反射异常等,洼田饮水试验,洼田饮水试验,级别,评定标准,I级,能不呛的1次饮下30ml温水,II级,分2次以上,能不呛的饮下,III级,能1次饮下,但有呛咳,IV级,分2次以上饮下,有呛咳,V级,屡屡呛咳,不能全部咽下,判定标准,正常:1级,5秒之内;,可疑:1级,5秒以上或2级;,异常:3、4、5级;,误吸分度评估,级别,评定标准,I级,偶有误吸,无并发症,II级,对,液体有误吸,但对自身的分泌物或进食时能控制,临床上,无,肺部炎症和慢性缺氧症状,III级,经口进食流质或固体食物时均,有误吸,间歇,性发生,肺炎或缺氧,症状,IV级,对液体、固体食物或口腔、咽腔分泌物有严重,危及生命,的误吸,并,有慢性肺炎或低氧,血症。,3.误吸的预防、护理与急救,(1),老年人进食护理,(2),管饲患者的正确喂养,a,管饲途经的选择与评估,b,管饲喂养给予的方式,(3),误吸的急救,(1)老年人进食护理,正确、及时、连续不断的评价老年人的进食,进食状态,:患者进食应在,安静,的状态下,缓慢,进行,精力集中,不要与人谈话及思索与进食无关的问题。对于刚睡醒的患者,应给予适当的刺激,使其在良好的觉醒状态下进餐;,老年人进食状态,喂饭技巧,喂饭时,态度要,和蔼亲切,、,不急不躁,;,每勺,饭量适量,;,速度,要慢,;,动作,要轻,;,特殊处理,对一些口唇不能紧闭、颊肌收缩无力的患者,护理人员应将调拌后的食物直接放入舌根附近,等待咽下反射。鼓励老人进食时要细嚼慢咽,出现恶心、呕吐反应时,要暂停进食。面瘫患者健侧进食。,患者女性,78岁,脑梗死。患者神清,无吞咽障碍,有轻微的咳嗽症状,第3日进食过程中,(护工喂食,家属与患者说话),出现呛咳,误吸,转入ICU,分析:患者咳嗽时正在进行咀嚼与吞咽,注意点,:,老年人进食时不宜交流、进食后不宜立即刺激咽喉部,如口腔护理、口腔检查、吸痰等操作,以免引起恶心而致误吸。,(2)管饲患者正确喂养,正确喂养: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给予适宜的进食方式,保证患者机体营养状态的需求,同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鼻肠管,鼻胃管,胃造口,a.,管饲途径的选择,选择鼻饲管材质、口径 易弯曲、,柔韧性好,、有显影线、小口径的胃管。,有学者对,17,例危重患者进行,60,小管径与,285,大管径喂养管对比研究,前者反流和微量误吸发生率均低于后者。,减少对鼻咽喉、食管的受压、缺血,减少,误吸,,增加舒适度,提高生活质量,鼻肠管,(4周),胃造口,(4周),价格昂贵,患者不易接受,优点,缺点,方式,c.,减少呕吐、,误吸,半卧位和坐位,胃动力差的进入空肠的机率小,时间长,鼻胃管,(4周),无创 简便,经济,刺激鼻咽部、形成溃疡、出血、易脱出、堵塞、返流,无创置管技术,鼻胃管:,放置深度4555cm.,鼻肠管,放置方法:鼻十二指肠与鼻空肠管,按照鼻胃管放置技术将喂养管送入胃内,让患者转为右侧卧位,喂养管通过幽门的操作方法,:,a,利用管端金属头的重量,借助胃肠蠕动自行下降至十二指肠;b利用金属导丝在透视下推进通过幽门;c置管前予胃复安(10mg口服或静脉注射)加速胃排空,利于导管通过幽门。,有创置管技术:PEG(内镜下造口):,在,全麻,下操作,胃壁穿刺定位,将套管针刺入胃腔,经口由导丝牵拉,自腹壁穿出,固定喂养管刺定位,将套管针刺入胃腔,经口由导丝牵拉,自腹壁穿出,固定喂养。,喂养部位,有研究表明,喂养管离幽门越远,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越低。,有学者对,100,例神经损伤病人进行空肠造口术,术前误吸所致肺炎的发生与管饲喂养有关的鼻胃管为,11%,鼻空肠管喂养为,0%,。,另一组机械通气的,38,例,ICU,病人,经鼻胃管和鼻空肠管喂养发生误吸性肺炎为,13%,和,0%.,管饲喂养的风险评估,管饲喂养,预计时间,4,周,胃肠,造口术,鼻胃,肠管,高度肺,吸入风险,高度肺吸入,风险,是,否,空场造口,胃造口,是,否,鼻肠管,鼻胃管,是,否,重力滴注,一次投给,营养泵,持续泵入,b.,管饲喂养的方式,方法,优点,缺点,一次注入,营养制剂置于注射器中,每次150200ml,46次/日,简便、易操作、经济不易堵管,符合进食生理规律,易污染,出现胃肠道不适,,容易胃潴留,、,返流、呕吐误吸,间断输注,通过无菌管路与鼻胃管,连接每次250400ml,46次/日,同上,胃内容物易潴留,,引起返流误吸,持续营养泵输注,通过无菌管路直接与鼻胃管连接,每日1次连续输注,持续812小时,使危重患者减少胃内残留和误吸,,有利于血糖水平的控制,消费增加,(营养泵),肠内营养输注方式对比,关于管饲喂养,排痰,确定胃肠管的位置,抽吸胃内残留,抬高床头,喂养前的四步曲,喂养中的监测,喂养后给予,全过程监测,spo2,、,R,、,HR,的异常,患者的面色、恶心、呕吐、咳嗽症状,给予的量、速度、浓度、温度,患者的耐受程度,有无并发症,如有不适立即停止给予,冲洗管路,适当固定防止脱管,患者恢复期每日评估:病情、意识、配合程度、吞咽功能,急救物品:,氧气 简易呼吸器 负压吸引 吸痰管 气管插管用物 抢救车,(3)误吸的急救,误吸的急救流程,误吸发生,头偏向一侧,给予叩背吸痰,保持气道通畅,高流量吸氧,监测生命体征、血氧饱和度,如出现血氧下降、严,重发绀、意识障碍及呼吸频率、深度异常,出现低氧血症,立即给予一级供氧,给予气管插管、,气道吸引、心肺复苏等措施,必要时应用呼吸机,开放静脉通路,备好抢救仪器与物品,做好记录,评估病人状态,:,意识、吞咽、胃内残留、卧位,评估病因诱因:麻醉、颅高压、消化道出血、吞咽功能障碍,误吸出现:,轻者可导致-吸入性肺炎,重者可导致-窒息,吸入性肺炎的肺部护理,体位引流:嘱患者间歇作深呼吸后用力咳嗽,护理人员用手(手心屈曲呈凹状)轻拍患者胸或背部,自背下部向上进行,直到痰液排尽,,使用震动排痰仪,将聚积的分泌物松动,易于咳出或引流。每日12 次,每次1020 分钟。,气道吸引,用手叩击法,:,手指合拢微曲,手掌要窝起,形成碗状,手掌离胸壁12cm,依靠腕力,双手交替有节奏的扣拍,用震动排痰法进行叩击,胸肺部综合护理流程,痰鸣音、咳嗽、肺部听诊湿罗音明显,无,雾化吸入,震动排痰,体位引流,胸肺部护理综合流程,气道吸引,震动叩击,每,2h,翻身、扣背,神清,可配合,仰卧位、右侧卧位、左侧卧位进行引流,意识障碍,机械通气患者,左侧卧位、右侧卧位进行引流,气道吸引,评估痰液性质、记录,长期卧床患者预防性给予,有,窒息的急救,进食时呛咳,呼吸困难,紫绀,通知医生,进食固体食物立即停止进食,痰液堵塞或,进食呛咳,患者头低、且侧卧位,护士握拳放于剑突下,向膈肌方向猛力冲击上腹部,患者面向椅背,取半坐位,护士站在其背后,双手交叉搂抱其剑突下,向后上方用力挤压,立即停止饮食,使用负,压吸引吸出流体食物,支气管镜的应用,出现低氧血症,应,立即进行气管插管,等急救措施,窒息患者的护理,吞咽功能评估和引起误吸的危险因素评估,痰液分级评估,以分析痰液粘稠度判断有无痰痂形成而阻塞气道引起窒息,痰液粘稠度判断,级别,临床诊断,I度,痰如米汤或泡沫状,吸痰后玻璃接头内壁无痰液滞留,II度,痰的外观较I度粘稠,吸痰后有少量痰液在玻璃接头内壁滞留,以备水冲洗干净,III度,痰的外观明显粘稠,呈黄色;吸痰管常因负压过大而塌陷,玻璃接头内壁上滞有大量痰液且不宜用水冲净,预防窒息的护理对策,饮食指导,吞咽功能障碍严重者应及早留置胃管或PEG,纤维支气管镜,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三、误吸患者的病例分析,病例分析(一),患者女性,71岁,以脑梗死入院,入院后给与鼻饲饮食,入院第二周护士为患者进行鼻饲白奶,注入50毫升后,自口腔、鼻腔流出白奶,患者出现口唇紫绀,呼吸微弱,立即负压吸引,将口腔、鼻腔吸净。观察胃管刻度,深度为45厘米,,,患者随即出现心率、呼吸加快,血氧下降,持续高热,给与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分析:胃内残留、鼻胃管的位置,病例分析(二),患者男性,69,岁。因脑干梗死入院,给与降颅压,营养神经、抗感染,对症支持治疗,入院第二日中午,11,点患者在鼻饲营养液过程中出现呕吐,,,患者当时鼻饲体位为平卧位。,11,:0,5,分患者呕吐明显,立即给予吸痰,清理呼吸道,自口腔吸出大量营养液,,10,分钟后患者出现意识加重,呼吸浅快,血氧下降,给与气管插管接呼吸机辅助呼吸,后转入监护室治疗。,分析:,喂养过程中体位不当,误吸的监测,误吸的危险因素,误吸患者的评估,误吸患者的急救,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医学/心理学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0574-28810668  投诉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