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25年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数学五下期末统考模拟试题
(时间:90分钟 分数:100分)
学校_______ 年级_______ 姓名_______
一、仔细推敲,细心判断。(对的打“√ ”,错的打“×”。每小题2分,共10分)
1.棱长总和相等的两个正方体,表面积一定相等.(______)
2.表面积相等的两个长方体,它们的体积不一定相等. (_____)
3.3枚外形完全相同的硬币,有1枚是假币,与另外2枚不一样重,用天平秤2次保证能找出这枚假币.(_______)
4.n表示自然数,2n就可以表示偶数 (______)
5.表面积是的正方体,它的体积是。(________)
二、反复思考,慎重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每小题2分,共10分)
6.9盒月饼中,有1盒质量不同,至少称( )次能保证找出这盒月饼.
A.2 B.3 C.4 D.5
7.要使36930□1这个七位数是3的倍数,□里可以填( ).
A.0、3、6、9 B.2、5、8 C.1、4、7 D.以上都可以
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要描述某工厂各车间的产量情况,应选用条形统计图
B.要描述第一小组5位同学的数学成绩情况,应选用折线统计图
C.要描述某病人的体温变化情况,应选用折线统计图
D.要描述两个商场月营业额的增长情况,应选用复式折线统计图
9.同时是3和5的倍数的两位数中,最大的奇数是( )。
A.95 B.80 C.85 D.75
10.一个正方体至少切( )次才能切成新的正方体。
A.1 B.2 C.3 D.4
三、用心思考,认真填空。(每小题2分,共20分)
11.A=2×2×2×3 B=2×2×3×3×5, A和B的最大公因数是(_____),最小公倍数是(______).
12.有20袋方便面,19袋质量相同,另一袋质量轻一些,如果用天平秤,至少称(________)次可以找出这袋质量较轻的方便面。
13.在56的因数中,(______)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______)是质数,(______)是合数。
14.50以内8的倍数有________,12的倍数有________,8和12的公倍数有________。其中最小公倍数是________。
15.(_____) mm2=3dm2 5L=(_____)dm3
(_____) L=300mm3 m2=(____)dm2
16.( )÷( )==0.375=
17.一根木料长,如果锯掉,还剩(________),如果锯掉全长的,还剩(________)。
18.A=2×3×5×7,B=3×5×5×7,A和B的最大公约数是_____,最小公倍数是_____.
19.下面的算式里,里数字各不相同,求这四个数字。
×=322
20.把30写成两个质数的和。
30=(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注意审题,用心计算。(每题6分,共18分)
21.直接写得数.
+= -= += ++= 1-= -= += 3--=
22.计算下面各题,能简算的要简算.
(1)-(+) (2)+++ (3)+(-)
(4)-(+) (5)+0.625++0.2 (6)+-
23.解方程.
五、看清要求,动手操作。(每题6分,共12分)
24.按要求画图。
(1)画出下面的图形绕点0顺时针旋转90°后的图形。
(2)画出下面的图形向右平移2个格以后,所得到的图形。
25.在图中涂出×.
六、灵活运用,解决问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26.下面是一个病人的体温记录折线图。(单位:)
(1)通过折线统计图,护士每隔( )小时给病人量一次体温。
(2)这个病人的体温最高是( ),最低是( )。
(3)他在4月8日12时的体温是( )。
(4)从病人体温变化趋势预测这个病人的病情发展。
27.小红录入一份稿件,录入了后还剩700字,这份稿件共有多少字?
28.五(1)班学生人数不到50人。做广播体操,这个班每12人站一列,或每16人站一列,都正好没有剩余学生。请问这个班有多少人?
29.一个修路队修一条路,九月份前13天共修2230米,后17天平均每天修160米,九月份平均每天修多少米?
30.下面是小红7~12岁每年的身高与同龄女学生标准身高的对比统计表:
根据表中的数据,画出折线统计图,并回答下面的问题。
(1)根据表中的数据,画出折线统计图。
(2)小红从( )岁到( )岁身高增长得最快。
(3)对比标准身高,说说你对小红7~12岁身高增长情况的看法?
参考答案
一、仔细推敲,细心判断。(对的打“√ ”,错的打“×”。每小题2分,共10分)
1、√
【详解】略
2、√
【解析】略
3、√
【分析】找次品的最优策略:
(1)把待分物品分成3份;
(2)每份数量尽量平均,如果不能平均分的,也应该使多的一份与少的一份只相差1。
如12(4,4,4);不能平均分成3份的,要使每份分得尽量平均,如11(4,4,3)。
【详解】1、将两枚硬币放到天枰两侧,平衡,另一枚是假币;
2、如不平衡,换另一枚,与另两枚不同的便是假币。
最多2次。
故答案为:√
【点睛】
本题考察了找次品,利用假币的质量与真币不同。
4、√
【解析】略
5、√
【分析】根据正方体表面积公式,用表面积÷6求出一个面的面积,通过正方形面积确定这个正方体棱长,再根据正方体体积=棱长×棱长×棱长,求出体积即可。
【详解】6÷6=1(平方分米)
1=1×1
1×1×1=1(立方分米)
体积是1立方分米,所以原题说法正确。
【点睛】
本题考查了正方体表面积和体积,正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都是完全一样的正方形。
二、反复思考,慎重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每小题2分,共10分)
6、C
【详解】先将9盒平均分成3份,每份3盒,任选两份称重,会出现两种情况:
1、第一次称,两边的重量不一样,由于不知道那一盒是轻还是重,所以还没办法判断,所以要第二次称,要拿下任意一边的三盒换上剩下的一组,如果这两边一样重,说明不一样重的在拿下的三盒里;如果不一样重,说明不一样重的在原来剩下的三盒里;确定是哪三盒后,再用同样的方法称重这三盒,同样还需要2次,共4次.
2、第一次称,两边的重量一样,说明不一样重的在剩下的三盒里,把剩下的三盒平均分成3份,一份为1盒,第二次称,任意选两份称重,又分两种情况,
①两边质量相同时,说明剩下的1盒是不一样的;共需要称2次;
②两边质量不相同时,还需要拿下一盒再称一次,确定是哪盒.需要3次.
据此解答.
7、B
【解析】略
8、B
【分析】统计图的选择原则:一般来说,如果几个数量是并列的,只要求表示数量的多少时,选条形统计图。如果表示一个量或几个量增减变化和发展变化趋势,则选折线统计图。
【详解】A. 要描述某工厂各车间的产量情况,应选用条形统计图,说法正确
B. 要描述第一小组5位同学的数学成绩情况,应选用条形统计图,选项说法错误;
C. 要描述某病人的体温变化情况,应选用折线统计图,说法正确;
D. 要描述两个商场月营业额的增长情况,应选用复式折线统计图,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B
【点睛】
本题考查了统计图的选择,条形统计图从图中直观地看出数量的多少,便于比较;折线统计图不仅能看清数量的多少,还能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9、D
【分析】各个数位上数字之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个位数字是0或5的数是5的倍数;奇数是个位数字是1、3、5、7、9的数;按照这些原则找出符合要求的数即可。
【详解】同时是3和5的倍数的两位数奇数的个位数字一定是5;只有75既是3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所以符合要求的最大的奇数是75。
故答案为:D
【分析】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3、5的倍数特征的理解与奇数定义的掌握。
10、C
【分析】如下图所示,在正方体的上面,沿中点位置横竖各切一刀;在正方体的前面沿中点位置水平切一刀。一共切3次切成8个新的小正方体。
【详解】一个正方体至少切3次才能切成新的正方体。
故选C。
【点睛】
充分发挥空间想象力,也可以拿一块豆腐动手实际操作一下。
三、用心思考,认真填空。(每小题2分,共20分)
11、12 360
【解析】略
12、3
【分析】把20袋方便面分成(7,7, 6)三组,把两个7个一组的放在天平.上称,如平衡,则在没称的6个一组中,再把这6分成(2, 2 ,2)三组,把任意两组放在天平.上称,可找出轻的一组,再把轻的这两个放在天平.上,可找出轻的一袋。如不平衡,把7分成(3,2,2),把2个一组的放在天平上称,可找出轻的一组,再把3分成(1,1,1)或2分成(1,1)可找出轻的一袋,据此解答。
【详解】由分析可知,无论质量较轻的方便面在7个一组中,还是在6个一组中都需要3次找出。
故答案为:3
【点睛】
找次品保证找到次品的最少次数的策略在于分成3份,每份的分数尽可能平均些。( 平均分成3份,不能平均分的,最多和最少相差1的规律)。
13、1 2,7 4,8,14,28,56
【分析】质数是只有1和本身两个因数的数;合数是除了1和本身还有其他因数的数;1只有因数1,1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详解】56的因数有:1、2、4、7、8、14、28、56。
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2,7是质数,4,8,14,28,56是合数。
【点睛】
1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质数只有2个因数;合数至少有3个因数。
14、8、16、24、32、40、48 12、24、36、48 24、48 24
【分析】在50以内,找8和12的倍数时,分别用8和12去乘自然数1、2、3等等,再找出8和12的公倍数,其中最小的数就是8和12的最小公倍数;据此解答。
【详解】50以内8的倍数有8、16、24、32、40、48,12的倍数有12、24、36、18,8和12的公倍数有24、48,其中最小公倍数是24。
故答案为:8、16、24、32、40、48;12、24、36、18;24、48;24。
【点睛】
求一个数的倍数,就是用这个数依次乘非0自然数;求两个数的公倍数就是求两个数共有的倍数。
15、30000 5 0.0003 50
【解析】略
16、3 8 3 64
【详解】略
17、
【分析】(1)根据题意,总长度-锯掉的=剩下的米数
(2)要想求还剩下多少米,必须先求出具体锯掉了多少米,用×即可求出锯掉的米数,进而可以求出剩下的米数。
【详解】-=-=(m)
×=(m)
-=(m)
故答案为:;
【点睛】
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要用分数乘法去计算。
18、105 1
【分析】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也就是这两个数的公有质因数的连乘积,最小公倍数是公有质因数与独有质因数的连乘积;由此即可解答.
【详解】因为A=2×3×5×7,
B=3×5×5×7,
所以A和B的最大公约数是:3×5×7=105,
最小公倍数是:2×3×5×5×7=1,
故答案为105;1.
19、1;4;2;3
【分析】根据题意,将322分解质因数,然后再把这些数重新组合即可。
【详解】322=2×7×23=(2×7)×23=14×23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分解质因数的意义和方法;如果题目是乘法,且题目只有一个数时,通常考虑把这个数分解质因数,然后再根据需要把这些质因数重新组合就能得出答案。
20、13 17 11 19
【解析】略
四、注意审题,用心计算。(每题6分,共18分)
21、
【解析】略
22、(1) (2)2 (3) (4) (5)2 (6)
【详解】(1)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小括号外面的;(2)运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简便计算;(3)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小括号外面的;(4)可以去掉括号,然后先把分母相同的两个分数相减;(5)把分数都化成小数,同时运用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简便计算;(6)可以先把后面两个分数相减,再加上第一个分数.
(1)解:
=
=
(2)解:
=
=1+1
=2
(3)解:
=
=
(4)解:
=
=
=
=
(5)解:
=(0.8+0.2)+(0.625+0.375)
=1+1
=2
(6)解:
=
=
=
23、x= x=4 x=
【解析】略
五、看清要求,动手操作。(每题6分,共12分)
24、(1)
(2)
【分析】旋转,将与旋转中心连接的线段顺时针规定的度数,再将各点连接即可。
平移,将平行四边形的各点均向右平移两个格子,再将各点连接即可。
【详解】旋转,将与旋转中心连接的线段顺时针旋转90°,再将各点连接即可。
平移,将平行四边形的各点均向右平移两个格子,再将各点连接即可。
【点睛】
此题考查平移和旋转的画图方法。旋转要注意旋转的三要素,旋转中心旋转角度和方向。
25、
【解析】解:根据分析画图如下:图中蓝色部分就是×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解答问题的能力.
六、灵活运用,解决问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26、(1)6
(2)39.5;36.8
(3)37
(4)好转
【分析】根据折线统计图可知,(1)找出相邻测量体温的时间,两者相减即可求出间隔时间;
(2)这个病人的体温最高是39.5,最低是36.8。
(3)他在4月8日12时的体温是37。
(4)37表示的是人的正常体温,从图中看,曲线呈现下降的趋势,则这个病人的病情是好转了。
【详解】(1)12-6=6(小时)
护士每隔6小时给病人量一次体温。
(2)这个病人的体温最高是39.5,最低是36.8。
(3)他在4月8日12时的体温是37。
(4)从图中看,曲线呈现下降的趋势,则这个病人的病情是好转了。
【点睛】
本题关键是读懂图,能从图中找出数据的变化,根据数据的变化趋势解决问题。
27、解:700÷(1﹣),
=700÷,
=700×,
=2450(字);
答:这份稿件共有2450字
【解析】由题意知,把一份稿件的总字数看作单位“1”,由于录入了,则还剩下总字数的(1﹣),也就是700字;要求这份稿件共有多少字,也就是求单位“1”的量,根据“对应数÷对应分率=单位“1”的量”解答即可。解答此类题目要找准单位“1”,若单位“1”未知,可用“对应数÷对应分率=单位“1”的量”解答。
28、48人
【解析】12和16在50以内最小公倍数为48,所以有48人。
29、(2230+160*17)/30=165
【解析】略
30、(1)统计图如下:
;
(2)11;12
(3)在7-10岁时,小红的身高低于标准身高,身高增长的比较慢;到了10-12岁时,小红的身高增长的比较快,尤其是到了11-12岁增长的最快,已经超过了标准身高.
【解析】略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