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2025届贵阳市修文县数学四年级第二学期期末复习检测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cg****1 文档编号:11595051 上传时间:2025-07-31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390KB 下载积分:10 金币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5届贵阳市修文县数学四年级第二学期期末复习检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25届贵阳市修文县数学四年级第二学期期末复习检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5届贵阳市修文县数学四年级第二学期期末复习检测试题 一、我会选(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每题 2 分, 共 10 分) 1.过直线外一点能画( )已知直线的垂线 A.无数条 B.两条 C.一条 2.读出下面横线上的数,其中是近似数的有( )个。 (1)明光镇去年在校的学生人数是5879人。 (2)文成书店今年3月份购进图书约2860000册。 (3)李晓东家的房屋面积接近110平方米。 (4)育才小学田径队有45名队员。 A.1 B.2 C.3 D.4 3.小青在计算小数减法时,错把减数20.2看成了2.02,结果得到的差是32.6,正确的差是( )。 A.14.42 B.18.18 C.34.62 4.用1、8、5、2、3这5个数字组成的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算式中,乘积最大的是( )。 A.851×23 B.831×52 C.82×531 D.35×821 5.同一物体从前看是,从左看是,从上看是,这个物体是( ) A. B. C. 二、我会判断。(对的打√,错的打×。每题 2 分, 共 12 分) 6.甲数是a,比乙数的5倍少5,表示乙数的式子是5a-5。(______) 7.知道每件商品的价钱和买的件数,求总价用除法。 (____) 8. “停课不停学”结束后,学校进行质量检测,笑笑的语文、数学、英语成绩分别是88分、93分、92分,她这三科的平均成绩是91分。(________) 9.判断正误:(12+K)×5=60+5×K。(___) 10.、、都是最简分数。(________) 11.在加减法竖式中,“小数的小数点要对齐”与“整数的末位要对齐”,它们的道理是一样的,那就是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直接相加减。 (____) 三、我能填。(每题 2 分, 共24分) 12.0.19的计数单位是(________),再加上(________)个这样的计数单位就是1。 13.在_____里填上“>”“<”或“=”. 750×0.8_____750 31.4×1.5_____1.5 5.8×10_____5.8×0.1 3.59×1_____3.59 14.找出下面立体图形从正面、上面、右面看到的形状。(正面的画“√”,上面的画“△”,右面的画“○”) (______) (______) (______) 15.用小数计算。 (1)7元8角+3元5角4分=( )元 (2)8吨-1500千克=( )吨 (3)2米65厘米+1米25厘米=( )米 16.用小数表示下面的阴影部分。 (______)  (______)  (______) 17.用一根长34厘米的铁丝围成一个长方形,如果宽增加5厘米,可以围成一个正方形,那么原长方形的宽是(____)厘米. 18.把一根18cm长的铁丝折成一个等边三角形铁框,铁框一边长(___)cm,若折成一条腰是5cm的等腰三角形铁框,铁框底边长(___)cm. 19.在锐角三角形中,任意两个角的度数之和一定(_______)直角;钝角三角形中,两个锐角度数之和一定(______)直角。 20.=(______)×(______)=(______)。 21.如下图,把一张长方形纸的一个角折过来,已知∠1=70°,那么∠2=(______)°。 22.小红、小青和小兰三个小朋友同时买了同样的一枝铅笔,三天后小红用去2.03厘米,小青用去2.45厘米,小兰用去1.9厘米,他们三人中(________)剩下的铅笔最长. 23.用“米”作单位,把下面的数改写成小数部分是三位的小数。 3分米=________米5厘米=________米 4分米2厘米=________米8分米6毫米=________米 13米7厘米=________米2米3分米4厘米9毫米=________米 四、我会计算。(每题 6 分, 共12分) 24.口算. 0.78+0.06= 0.4×1000= 6-1.6= 321-73-27= 71.2+5.3= 0×218= 0.101×100= 40-30÷5= 25.用竖式计算. 100-33.9= 0.28×1.5= 1.44+1.8=     1.2×0.31= 五、动手操作。(每题4分,共12分) 26.连一连。(把4个小正方体摆成下面的样子,它右边的图形分别是从什么位置看到的?) 27.连一连。(将结果相等的式子用线连起来) 32+87+68 89+(206+194) (206+89)+194 300-(26+54) 300-26-54 40×(60+40) 40×60+40×40 125÷(5×5) 125÷5÷5 87+(32+68) 28.连一连。 46×2.5×8=46×(2.5×8) 乘法分配律 12×97+3×12=12×100 加法结合律 56+78+22=56+(78+22) 乘法结合律 六、我能解决下面各题。(每题 6 分, 共 30 分) 29.花店有78枝玫瑰花,卖出18枝后,剩下的每16枝扎成一束,可以扎成几束?还剩几枝?(列综合算式计算) 30.将一个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后,比原来的数增加了198,原来的数是多少? 31.妈妈买了9千克苹果和6千克梨,共用去132元.妈妈算了算,买1千克苹果的钱可以买3千克梨.苹果每千克多少元? 32.商场运来一批衬衫,每箱18件,其中男衬衫15箱,女衬衫23箱. (1)一共运来衬衫多少件? (2)已经卖出男衬衫165件,女衬衫235件,还剩多少件? 33.①一幢教学楼有4层 ②每个教室有24张课桌 ③每张课桌配2把椅子 ④每张课桌坐2人 ⑤每层有5个教室 (1)填一填:求“每层能坐多少人?”选条件( )。(选序号) (2)列式解答: 参考答案 一、我会选(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每题 2 分, 共 10 分) 1、C 【详解】因过直线外一点有并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所以过直线外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可以画1条. 故选C. 2、B 【分析】准确数是真实准确的数,近似数是与准确数接近估计的数,由此进行判断。 【详解】(1)明光镇去年在校的学生人数是5879人,是精确数; (2)文成书店今年3月份购进图书约2860000册,是近似数; (3)李晓东家的房屋面积接近110平方米,是近似数; (4)育才小学田径队有45名队员,是精确数; 其中是近似数的有2个; 故答案为:B 【点睛】 本题考查了近似数和精确数。准确数:与实际完全符合的数,近似数:与实际接近的数。 3、A 【详解】略 4、C 【分析】根据乘法意义及乘法算式的性质可知,乘法算式中的因数越大,积就越大;根据数位知识可知,一个数的高位上数字越大,其值就越大,又因为现在各个数的和一定的情况下,两个因数越接近,它们的乘积就越大,由此可知,要使两个数的积最大,三位数或两位数的最高位上应是最大的数,个位上应是最小的数,乘积最大的是82×531。 【详解】由分析可知:用1、8、5、2、3这5个数字组成的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算式中,乘积最大的是82×531=43542; 故答案为:C 【点睛】 完成本题要注意在完成此类问题中,要求最大,应先使位数少的因数的高位数值最大。 5、C 【解析】略 二、我会判断。(对的打√,错的打×。每题 2 分, 共 12 分) 6、× 【分析】甲数是a,比乙数的5倍少5,所以甲数加上5就是乙数的5倍,再除以5就是乙数,列式为(a+5)÷5,据此判断。 【详解】由分析得:甲数是a,比乙数的5倍少5,表示乙数的式子是5a-5。说法错误。正确列式为:(a+5)÷5。 故答案为:× 【点睛】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分析清楚甲、乙两数间的数量关系,甲数比乙数的5倍少5,就是乙数的5倍比甲数多5,再列式判断。 7、× 【解析】略 8、√ 【分析】用一组数据的总和除以数据的个数,就得到这组数据的平均数,让语文、数学和英语三科成绩相加求出总和除以3即可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可得: (88+93+92)÷3 =273÷3 =91(分) 答:她这三科的平均成绩是91分。 原题说法正确,故答案为:√。 【点睛】 本题考查了平均数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牢记“平均数=总数量÷总份数”是解题关键。 9、√ 【解析】乘法分配律的运用,正确。 10、× 【分析】分子、分母只有公因数1的分数叫做最简分数或者说分子和分母是互质数的分数,叫做最简分数;由此判断。 【详解】、、中,、分子和分母都是互质数,所以他们都是最简分数;分母是分子的3倍,可以约分为;题干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 本题关键要理解最简分数的意义,以及正确判断两个数是否是互质数。 11、√ 【解析】略 三、我能填。(每题 2 分, 共24分) 12、0.01 81 【分析】小数计数单位即分位上的最小量,小数的计数单位有0.1,0.01,0.001 ,0.0001,0.00001等。两位小数的计数单位是0.01,也就是0.19的计数单位是0.01 。 1里面有100个0.01,0.19里面有19个0.01,100-19=81,则0.19再加上 81个0.01就是1。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0.19的计数单位是0.01,再加上81个这样的计数单位就是 1。 故答案为:0.01;81。 【点睛】 本题考查小数的计数单位,一位小数的计数单位是0.1,两位小数的计数单位是0.01,三位小数的计数单位是0.001 …… 13、< > > = 【详解】略 14、√ ○ △ 【分析】从正面看,有2行,第一行1个正方形靠左,第二行2个正方形;从上面看有2行,第一行1个正方形靠右,第二行2正方形;从右面有2行,第一行1个正方形靠左,第二行2个正方形,由此解答。 【详解】 (√) (○) (△) 或(○) (√) (△) 【点睛】 此题考查了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和几何体,锻炼了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15、 (1)11.34 (2) 6.5 (3)3.9 【解析】略 16、0.7 0.35 0.12 【分析】小数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表示,也可以用小数表示。 【详解】第一幅图平均分成10份,取7份,用分数表示,用小数表示为0.7; 第二幅图平均分成100份,取35份,用分数表示,用小数表示为0.35; 第三幅图平均分成100份,取12份,用分数表示,用小数表示为0.12; 故答案为:0.7;0.35;0.12 【点睛】 用小数表示数时注意:平均分的份数和取的份数,确定小数的位数和各个数位的数字。 17、6 【解析】略 18、6 8 【详解】略 19、大于 小于 【解析】略 20、8.4 3 25.2 【分析】根据乘法的意义和小数乘法可知,8.4+8.4+8.4=8.4×3=25.2;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8.4+8.4+8.4=8.4×3=25.2。 故答案为:8.4,3,25.2。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乘法的意义和小数乘法知识的掌握。 21、40 【分析】把长方形纸折叠成这样的形状,在∠1的下面,还有一个同∠1同样大小的角,所以用180度减去2个∠1就是∠2的度数,据此解答。 【详解】180°-70°×2 =180°-140° =40°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简单折叠问题的掌握,重点理解2∠1+∠2=180°。 22、小兰 【解析】试题分析:因铅笔同样长,用的越少,剩下的就越长,根据小数大小比较的方法,确定谁用的最少,谁就剩下的最长.据此可解答. 解:因2.45>2.03>1.9,所以小兰剩下的最长. 故答案为小兰. 点评:本题考查了小数大小的比较,注意用的越少,剩下的就越多. 23、0.300 0.050 0.420 0.806 13.070 2.349 【分析】相邻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低级单位变高级单位除以进率,再根据小数点移动的变化规律进行解答,对于小数部分不够三位的根据小数的性质用0占位补齐即可。 【详解】3分米=3÷10=0.3米=0.300米 5厘米=5÷100=0.05米=0.050米 4分米2厘米=4÷10+2÷100=0.4+0.02=0.42米=0.420米 8分米6毫米=8÷10+6÷1000=0.8+0.006=0.806米 13米7厘米=13+7÷100=13+0.07=13.07米=13.070米 2米3分米4厘米9毫米=2+3÷10+4÷100+9÷1000=2+0.3+0.04+0.009=2.349米 【点睛】 掌握用小数进行单位间进率的换算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四、我会计算。(每题 6 分, 共12分) 24、0.84;400;4.4;221; 76.5;0;10.1;34 【详解】略 25、66.1; 0.42;3.24;0.372 【分析】计算小数加减法时,一定要把小数点对齐.计算小数乘法时,一定要数出小数的位数,点上小数点,位数不够时,在前面用“0”补足.积中小数的末尾有0时,竖式中可以画掉. 【详解】100-33.9=66.1   0.28×1.5=0.42 1.44+1.8=3.24 1.2×0.31=0.372 五、动手操作。(每题4分,共12分) 26、 【分析】从前面看是,从上面看是,从左面看是;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 【点睛】 本题考查了从不同的方向观察物体,需要学生有较强的空间想象和推理能力。 27、 【分析】先观察运算符号,再观察数据根据运算定律进行判断哪两个式子相等,连起来。 【详解】观察左边32+87+68与右边87+(32+68)利用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结果不变,所以相等;观察左边(206+89)+194与右边89+(206+194)利用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结果不变,所以相等;观察左边300-26-54与右边300-(26+54)利用减法的性质,所以相等;观察左边40×60+40×40与右边40×(60+40)利用乘法分配律,所以相等;观察左边125÷5÷5与右边125÷(5×5)利用除法的性质,所以相等。 故答案为: 【点睛】 本题考查四则运算的运算定律,判断时注意根据运算符号和数据特点进行判断。 28、 【分析】(1)46×2.5×8=46×(2.5×8)是由先算前两个数的积,变成先算后两个数的积,运用了乘法结合律; (2)12×97+3×12=12×100是先把97加上3,再乘12,运用了乘法分配律; (3)56+78+22=56+(78+22)是由先算前两个数的和,变成先算后两个数的和,运用了加法结合律; 【详解】根据分析连线可得: 【点睛】 完成本题要注意分析算式中的数据,运用合适的运算定律进行解答。 六、我能解决下面各题。(每题 6 分, 共 30 分) 29、3束,还剩12枝. 【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题意,先求出卖出18枝后还剩下多少枝,再用剩下的数量除以每束的数量,得到的商就是可以扎成的束数,得到的余数就是剩下的枝数,列式解答即可得到答案. 解:(78﹣18)÷16 =60÷16 =3(束)…12(枝) 答:可以扎成3束,还剩12枝. 【点评】解答此题应根据求一个数里面含有几个另一个数,用除法解答. 30、解:198÷(100﹣1), =198÷99, =2, 答:原来的数是2 【解析】一个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说明这个小数比原来的小数扩大了100倍,则扩大后的小数比原来的小数增加99倍,即增加198,由此利用差倍公式即可解答.根据小数点移动的规律可知,新数是原数的100倍,则得出新数比原数增加99倍,即增加198,由此即可求出原数. 31、12元 【解析】解:设每千克梨x元,则苹果每千克3x元 9×3x+6x=132 x=4 4×3=12(元) 32、(1)684件 (2)284件 【解析】(1)(15+23)×18 =38×18 =684(件) 答:一共运来衬衫684件. (2)684﹣(165+235) =684﹣400 =284(件) 答:还剩284件. 33、(1)②④⑤ (2)(人) 【分析】根据题意,要求每层能坐多少人?结合题目中所给的条件,每层有5个教室,每个教室有24张课桌,先计算出一层有多少张桌子,再根据每张课桌坐2人,即可求出每层能坐多少人,由此解答。 【详解】由分析可得: ①一幢教学楼有4层 ②每个教室有24张课桌 ③每张课桌配2把椅子 ④每张课桌坐2人 ⑤每层有5个教室 (1)填一填:求“每层能坐多少人?”选条件:(②④⑤)。(选序号) (2)列式解答:(人) 答:每层能坐240人。 【点睛】 解答本题要从问题入手,结合题目中所给的已知条件,找到数量之间的关系,再累出算式进行计算。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数学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0574-28810668  投诉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